李世民:天下兵法孫武寫的最好,而孫武最好的是《虛實》|孫子兵法智慧
虛實,是《孫子兵法》中最讓人著魔的一個概念,也是最難理解的一個概念。
兵法《唐李問對》中,唐太宗就說:朕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孫武十三篇無出虛實.夫用兵,識虛實之勢,則無不勝焉.
意思是:我看遍了所有兵書只有孫武寫的最好,而孫武的十三篇只有虛實寫的最好。對於用兵作戰來講,能夠識別敵人形勢當中的虛實,沒有不能取得勝利的。
在孫子兵法制勝原理一文中,兵哥講過這樣一句話:利害是原因,迂直是路線,奇正是手段,虛實是結果。
為什麼虛實是結果?就是因為你一旦看到敵人的虛實了,你就已經取勝了。
這就是李世民所說的:識虛實之勢,則無不勝焉。
怎麼識別虛實?這是行家功夫,內行見形勢見虛實,外行看不到。
比如,井陘口之戰,二十萬趙軍本來是實的,韓信那兩三萬人根本打不過。
但韓信背水列陣,「卑而驕之」,先讓趙軍放鬆戒備;然後以帶著大批財貨的正兵來做誘餌,趙軍傾巢而出,大本營就變實為虛了。
虛實已現,韓信提前埋伏好的騎兵就一招制敵,出奇制勝了。
通過這個戰例,我們總結一下:
什麼是虛?虛,就是敵人想不到防備(防備較弱)的地方,或來不及防備的地方。
趙軍想不到「不會打仗」的韓信竟然埋有伏兵,也就想不到防備大本營。
敵人的虛實沒有顯現怎麼辦?
那就要調動敵人,讓敵人露出破綻,這破綻就是虛。
警察審犯人,犯人自然要戒備,戒備之下破綻就難露。
這時候需要有經驗的審訊者,先用一些閑言碎語消除其警戒,甚至拉關係攀交情,然後冷不丁的問一些要命的關鍵問題,來查探其反應——第一反應往往做不了假。
這個就是調動敵人,使其顯露虛實的例子。
《唐李問對》中,李靖說:奇正者,所以致敵之虛實也。敵實,則我必以正;敵虛,則我必以奇。
簡單來說,奇正就是手段,就是讓敵人顯現虛實的手段和方法——也就是兵哥前面說的:奇正是手段,虛實是結果。
敵人顯現了虛實,然後李靖又提出致勝之對策:以正合實,以奇擊虛。
正奇在我,虛實在彼。
注意一點:奇正既是讓敵人顯現虛實的手段,同樣也是用來給敵人最後一擊、致命一擊的決勝關鍵。
推薦閱讀:
※張良的智慧
※尹建莉的教育智慧
※扎克伯格給家裡搞了個人工智慧管家~ 家務娛樂哄孩子,關鍵聲音還是摩根·弗里曼的!
※王陽明心學:靜的智慧,為自己浮躁心靈養一方凈土
※晉美彭措法王:從信心可以推出一個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