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怎樣錯過最好的消滅曹操機會(轉)

清人毛宗崗在評《三國演義》時認為,「子午谷奇謀」「亦韓信暗渡陳倉之計,惜孔明之不用」。這個「子午谷奇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三國期間,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曹魏,名將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打算由魏延親自率領萬餘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達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諸葛亮一向用兵謹慎,認為此計過於兇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後世有人認為諸葛亮過於謹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大大地失策,錯過了絕好時機;當然,也有人認為是諸葛亮的私心作怪。 喜歡三國的人都知道,諸葛亮跟魏延有點不是很合拍,演義上甚至說魏延「有反骨」,正史當然也好不到哪去。要讓諸葛亮去執行小年輕魏延的計劃,自然是沒有戲的。 不過,這可能還不是最重要的,要解讀「子午谷奇謀」,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諸葛亮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在這個地球上,任何人都是無法十全十美的,就算是傳說中那位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諸葛亮也一樣是如此。今天如果把諸葛亮說成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這個可能有些人會有意見,但我沒有意見。在中國漫長的五千年歷史裡,偉大的政治家不是很多,諸葛亮可以算做一位。問題是,政治家跟軍事家不同,諸葛亮能治理國家,但打仗不一定在行,身為政治家的諸葛亮,就好象一個籃球教練,現在讓他在足球場上擔任前鋒,他的球隊不能擊敗對方,在情理之中。這跟整個蜀漢的命運結局是吻合的。 那麼既然讓一個政治家去指揮軍事鬥爭,那諸葛亮放棄「子午谷奇謀」也就可以理解了,今天看來魏延的子午谷襲擊戰略,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大戰略,跟當年韓信的暗渡陳倉沒有分別,跟當年曹操迎擊袁尚的柳城白狼山之戰,更十分相似,全都危險萬狀。當時,如果陳倉道上,或白檀塞上,設有伏兵,韓信,曹操二人的命運,將無法想像。問題是,恰恰沒有伏兵,所以獲得成功。軍事行動,有賴冒險,在已知的史料上,看不出子午谷有伏兵,夏侯楙的智謀,還不到這個水平。而且,從以後的消息,卻看出不僅子午谷一線而已,而是曹魏全國都沒有戒備。所以乍聽到一向靜悄悄的西南邊陲,忽然大軍壓境,全國立刻震動。 諸葛亮認為子午谷戰略太過冒險,但在魏延看來並不是盲目冒險,而是正常冒險,因為對手恰恰是花花公子夏侯楙之故;如果對手換成司馬懿,大軍一旦進入谷口,就等於進入地獄。所以魏延的大戰略一旦被否決,便永無再行的可能。從此,曹魏帝國安如磐石,諸葛亮的出兵祁山,對曹魏帝國的傷害,不過隔山打牛,徒消耗軍士的性命。 諸葛亮的錯誤決策,由於他天生的謹慎性格,使他追求萬全所致。偏偏軍事上沒有萬全之策的,所以他用盡心力,不能寸進。魏延是當時名將,而終於英雄無用武之地,被驅逐到錯誤地點,打絕望的戰爭,而最後還被誣以謀反,身死自己人刀下,可惜,可悲又可恨呀。文摘於網易博客——學歷史博客
推薦閱讀:

蔡文姬:一個弱女子的悲哀
曹操墓「造假鐵證」咋突然不「鐵」了--人民網
曹操在赤壁戰敗後來的伐吳戰爭中,為什麼不採取之前沒有採取主力從江夏進攻,而是選擇濡須口?
如何評價《蓋世英雄曹操》的禁播?
曹操給荀彧送去一個空碗,荀彧選擇了自盡,這個空碗什麼意思呢?

TAG:曹操 | 諸葛亮 | 錯過 | 機會 | 葛亮 | 諸葛 | 操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