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科學至今無法解釋的現象,可能更接近於事實真相,朋友親口講述他幼年時的神奇經歷

對於扶乩,科學的解釋,認為是由於虔誠心使人產生了強烈的心裡暗示,這個信號被不斷地強化和放大,影響到整個身體,扶乩者的手就會不由自主地抖動,抖動幅度越來越大,於是就在沙盤上形成了類似筆跡或符號的痕迹。還有一種質疑的觀點,說這是由扶乩者預先經過演練和配合,加上和乩壇的主持者進行串通,合謀的一個騙局。當然,歷史上不乏借扶乩行騙的事例,但以此便推斷所有的事件都是騙局,就有些以偏概全了。尤其是那些並非職業的乩手,只是普通百姓偶爾設壇,為鄉人鄰舍答疑解難這種情況,無需破費錢財,也就不具有行騙的動機。

我的一位同事,據說年幼時就做過乩童。我幾次想就上述的那些質疑當面問他,又怕過於唐突,引他不快。終於有次在一起吃飯時,我見他談興頗健,便趁機問起這個問題。他倒絲毫不以為意,坦言說,他那時還未上學,既不識幾個字,又什麼都不懂,大人怎樣吩咐就怎麼做。由於住在河邊,乩壇的桌上鋪的就是細細的河砂,按他們那裡的規矩,需要童男童女做乩手,他和另外一個不認識的女孩子一人扶住簸箕的一端。在有人問了問題後,他能明顯感覺到簸箕被一種力量牽著走,他只是順從地跟著移動手臂而已。那個力量一停,移開簸箕,沙盤上就出現明顯的字跡,根本不存在作弊的可能。後來上學了,就不再做這種事了。

為什麼多用兒童做乩手呢,是因為兒童心思單純,雜念和妄想較少,更容易接收感應到外部的信息。這一點我有切身的體會。記得年幼時回農村老家過年,村裡的老母宮舉辦廟會,非常熱鬧。我和一幫小夥伴進大殿玩耍,看見供桌上擺著水果等供品,心想趁人不注意偷一個解饞。剛一動念頭,就感覺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壓迫著自己,胸口憋悶難當,趕緊走出大殿,說來奇怪,身體的那種不適感立刻就消失了。

明張岱在《陶庵夢憶》中記載,他父親曾對他說,他家的壽芝樓上供奉著乩仙,牆上懸掛著一隻筆,如果有事相求,筆會自己動,取下筆扶著它書寫,會有神奇的應驗。明清筆記小說中記載此類事甚多,參與的人形形色色,其中不乏見多識廣的在朝為官者,以及讀書明理的文人儒士,有些還是作者的親身經歷,以他們的閱歷和判斷力是不容易輕易受騙的。紀曉嵐就記述過他和其兄年輕時親自扶乩的經歷,認為「大抵幻術多手法捷巧, 惟扶乩一事,則確有所憑附。」本文前面提到的兩種質疑的觀點,基本是憑主觀想像,如果在現場親自驗證過,也許就不會那麼說了。

既然扶乩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實存在的,那麼為什麼無法得到科學界的認可呢?下面這個例子也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李嗣涔先生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電機工程博士,回台灣後任教於台灣大學,專長為半導體光電元件,是一位在專業領域頗有建樹的科學家。後來應台灣地區「國科委」的邀請,轉入氣功和特異功能的研究。他通過嚴謹的科學研究和實驗,發現了在我們所處的時空之外,還有一個「信息場」的存在,但這個發現卻從此使他的學術地位充滿了爭議。2005年,台灣地區「教育部」遴選台大校長時,他這方面的研究經歷便成為對手攻擊他的口實,指其宣揚怪力亂神。而個別親身參與他的實驗的科學家,雖然當場大為嘆服,但在公開場合,卻又絕口不提,擔心和迷信扯上關係,影響到聲譽和地位。

1993年10月,內地一位知名人士邀請一批科學家,在武漢對一位特異功能人士進行現場驗證,雖然過程中有嚴格的公證監督,還有兩台攝影機不同角度,不間斷地連續拍攝,但受邀的所有科學家均未到場,幾位知名科學家甚至明確表態,不相信這類超自然現象的存在。科學家們的顧慮,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海內外的許多研究機構,已經在對這類現象,用嚴謹的科學方法進行著研究實驗,並且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但由於科學手段和觀念的局限性,以及這類超自然現象的特殊性,無法用現有的科學理論進行解釋,實驗結果也不能被普遍複製,更談不上轉化為應用科學,造福於人類,所以這方面的研究和成果,還不適於向大眾公開。

對於扶乩這類科學無法深入的領域,來自民間的解釋,可能反而更接近於事實真相。近代佛教大德印光法師對扶乩的真相,以及對此現象應如何正確對待,有著非常明確的開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查閱。(詳見《印光大師文鈔》中,復江景春居士書、復李慰農居士書等章節)

歷來的有識之士雖不否認扶乩的真實性,但同時也把它看作旁門左道,認為偶爾遊戲可也,若沉溺其中,必誤大事,所以並不隨便附和贊同。《閱微草堂筆記》中說「……居官者遇此等事,即確有鬼憑,亦當禁制,勿使熒民聽,正不必論其真妄也」,這裡的「熒」是迷惑的意思。這句話,也代表著官方和主流社會的態度。

而長久以來,由於乩仙降臨時,不僅能回答求助者的問題,還間或講一些教人戒貪克淫,謹慎處世,勸人向善的話,在民間仍有一定的社會功用,所以一直以來,仍然有其存在的土壤。


推薦閱讀:

一隻蝦帶火了北京的一條街,還開發出許多新菜式
現在有許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嗎?
瑜伽真的很難嗎?為何許多人都說:臣妾做不到?
李清照南渡之愁重幾許 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學不會告別

TAG:科學 | 朋友 | 經歷 | 真相 | 現象 | 神奇 | 解釋 | 事實 | 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