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利差」傳統模式或廢 銀行還能活下去嗎?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2011年02月22日06:33

  依靠規模擴張與「吃利差」的傳統模式,銀行還能活下去嗎?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談佳隆|上海報道

  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引發各界關注。就在新年伊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關於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若干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 工商銀行4.01+0.010.25%
  • 中國銀行2.89+0.000.00%
  • 農業銀行2.51-0.01-0.40%
  • 興業銀行12.73-0.08-0.62%
  • 思考》一文中明確表示:「要有規劃、有步驟、堅定不移地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此前一個月內,央行內部多位官員密集撰文或發表觀點支撐利率市場化改革。

      其實「利率市場化」這個概念本身並無新意,因為在「十一五」規劃中已經提及,但是在五年中該項工作的推動力度其實並不明顯。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國剛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利率市場化這個思路一直沒有改變過,而且已經推行了很多年了,有沒有突破性進展,關鍵是如何去做,而不是如何去說。」

      不過,這一次或許是動真格的了。今年1月初,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已將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列為今年央行的主要工作之一。

      擯棄「半拉子」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的目標在於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結構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客觀上,這會對現有管制下由國務院及央行確定的利率形成和調整機制產生影響。

      在央行的不斷自我調整下,特別是2004年以來,利率市場化速度不斷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之前,央行在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問題上,側重放開貸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浮動限制在30%以內,而2004年後,銀行貸款上浮、存款下浮取消了封頂和保底,貸款的下浮幅度為基準利率的0.9倍,而存款的「高息攬存」灰色地帶一直被監管層嚴控,因此這樣的利率市場化被很多業內人士視為「半拉子」工程,而且後半截的核心工程還未動工。

      「很多利率都已經市場化,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和貸款利率的下限管理,已經成為利率市場化的最後一座堡壘。」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這樣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存款利率管上限,貸款利率管下限,這種模式實質上是觸動了廣大儲戶和貸款企業的利益。特別是通脹時代,負利率的出現本質上是由存款利率管上限這一模式所造成的,而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貸款難則與貸款利率管下限密切相關。

      瑞銀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對《中國經濟周刊》如是表述:「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利率完全放開的話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我想會是存款利率上升,貸款利率下降。」

      那麼,存款利率管上限,貸款利率管下限的目的究竟何在呢?在汪濤看來,現在政府管制利率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保護銀行的利潤空間。為什麼保護?是上個世紀90年代之後的十年,需要通過保證銀行的盈利去重組債務,把以前的包袱慢慢解決掉。

      不過,現有利率管制需要進一步放開已經在央行內部有了積極主張。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此前曾撰文明確建議:「在貸款利率基本由市場決定的情況下,可允許存款利率向上浮動一定幅度。存款利率上浮可首先在具備了財務硬約束條件的金融機構中試點,逐步將加息預期轉變為市場定價。」

      記者從央行上海總部內部知情人士處獲悉,推進存款利率上浮的試點工作已經列入央行工作計劃,具體的試點前期準備工作已經開展,包括多家大型銀行都將參與試點。

      「高息攬存」背後的市場化衝動

      不過,與官方推進的「存款利率上浮試點」工作相比,銀行業的實務層面早已經變相「執行」了「上浮」。自2009年以來,這種被稱為「高息攬存」的做法已經被銀監會下文「嚴禁」了多次,特別是去年9月,銀監會曾嚴查了一批違規攬儲的商業銀行機構及個人,遏制了這一風氣。

      上海市銀監局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提供的材料顯示,目前各家銀行的「高息攬存」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除了簡單擅自提高利率之外,一些銀行採取「暗記高息,上套利率檔次,有獎儲蓄,減免或報銷其他業務手續費,贈送實物、現金及證券,提供境內旅遊,支付客戶子女入學費,安排親屬就業等方式變相提高利率」,而這樣的情況多發生在一些中小型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中,並對國有銀行形成了市場化的競爭。正是在各銀行爭奪存款的背景下,中國銀行上海分行2010年甚至出現了存款負增長34億元的不正常現象,而該行2009年存款增長了900億元,落差巨大。

      上海某銀行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對銀行的利差監管與銀行在實際操作中的經營需求產生了矛盾,這是『高息攬存』出現的重要原因,銀行需要在存貸比規定的要求下進行業務擴張,顯然就需要更多的存款,這其實是市場化的選擇。」

      花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利率市場化才是商業銀行市場化經營的根本之道。由市場決定的利率還可以降低傳統的關係貸款(即對老客戶的依賴),並且銀行承擔風險的意願升高。否則,在利率管制的條件下,銀行可以充分享受較低資金成本和高利差的好處,更加厭惡風險,更偏向於與大企業和政府合作,對承擔風險和由此而引起的較高回報置若罔聞。」

      事實上,「高息攬存」的出現也體現出銀行存在流動性壓力。在近日召開的在滬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負責人會議上,上海銀監局局長閻慶民明確指出滬上銀行應該注意的四個風險點,其中一個風險點表現為流動性壓力。以上海為例,2010年,存款增速放緩與貸款長期化趨勢的矛盾有加劇趨勢,全年新增中長期貸款佔比已達84%,而定期存款增量佔比不到40%。

      儘管現階段的各種壓力令利率市場化的步伐已然加快,然而,也有觀點認為目前短時間內推進利率市場化似乎並不合時宜也不現實。瑞銀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告訴《中國經濟周刊》:「2009年和2010年天量信貸發放了以後,銀行又背了長期不能還的債務。實現利率市場化在未來一兩年的概率應該是很小了,因為銀行也要保護它的利率增長,政府也擔心對銀行的影響,如果真的利率市場化要擠壓銀行的空間。」

      在利率市場化的問題上,要不要動銀行盈利這塊乳酪,如何去動這塊乳酪已經成為能否進一步推進改革的關鍵。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利率市場化這一問題的深層次背景:政府監管與銀行業界如何結合自身的利益考量來推進改革。

      銀行經營模式轉型在即

      1970年,美國啟動利率市場化,從1970年到1973年間,銀行的利差不斷收窄;而日本1985年啟動利率市場化,從1985年到1990年,其利差也是下降的。如果央行大力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那麼利差收窄的情況在中國出現也將成為必然。但利差收入這一塊恰恰是中國銀行業利潤的重要來源。

      滙豐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兼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的確,隨著利率市場化進一步推進,銀行的競爭也會比較激烈,競爭激烈的結果就是銀行的整體利差會進一步縮小,這是毫無疑問的。」目前,問題的關鍵在於銀行是否對此已經做好了準備,即強大到能夠通過做大中間業務的利潤從而能夠抵消利差收入一頭獨大的局面。」

      此前,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姜建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工行現在整個收入結構大概是6:2:2,即60%的收入來自於利差,20%來自中間業務(手續費或傭金),另外20%來自投資和交易收入。如果未來利率市場化改革,競爭加劇,利差收窄,無疑將會對現在佔比很高的60%的存貸利差收入產生很大影響。

      不過,與工、農、中、建、交等大型國有銀行相比,中小型銀行由於整體規模、資本金實力、網點布局等不利因素的存在,在利率市場化的改革中受到的壓力和影響或將更大。

      東方匯理銀行亞洲區高級經濟師高德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利率市場化的情況下,那些有眾多分支機構網路的銀行有優勢,因為有比較多的存款來源就不必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給消費者,比如說農業銀行有很多優勢是其他銀行沒法比擬的,這樣的銀行更容易放貸,它們有這個資源。」

      高德信認為,與吸納存款能力相對應,大型銀行的貸款能力也將提高。利率市場化一方面對銀行總體利率有下行的壓力,另外一方面銀行放貸市場份額也會發生變化,會從存款吸納能力比較差的銀行轉向國有四大銀行。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如果央行決心推動利率市場化,那將對銀行業的整體經營模式產生「鯰魚效應」。汪濤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如果利率市場化真正發生的話,我覺得銀行會裁減冗員,提高服務水平,用其他的手段去提高銀行的利潤增長,並不是說(改革後)銀行就不行了,你得改變經營方式才行。」

      屈宏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中國目前利差是非常高的,所以即便是利差從300個基點開始回落,銀行業仍然是非常賺錢的行業,一進一出就是3%的凈利潤率,所以雖然會有影響,但還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對於銀行來講面臨這種情況,還是要依據利差之外的一些收入,如果做得好的話,這主要還是依賴於銀行經營的水平和效率。」

      顯然,很多人看清了這一點。姜建清透露,工行希望用未來5年時間,使收入結構(利差、中間業務、投資和交易收入)從6:2:2變成5:2.5:2.5,然後再過5年,達到4:3:3。「這是我們現在給自己提出的一個轉型的具體時間表。」  


    推薦閱讀:

    銀行長線「釣」新貴
    便民提示:你會正確使用銀行卡嗎?
    淮南:扮銀行人員在ATM機裝設備竊取銀行卡信息 3男子獲刑
    離岸賬戶遭清理 各大銀行為哪般?
    夾縫中的消金黃金時代:混戰、洗牌與整合

    TAG:銀行 | 傳統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