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川:發現東方與文化身份 (第2頁)

  然而,我同時也反對過分的民族主義,以一種俯視的姿態審視西方,這是另一種極端,張之洞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幾十年來中西體用之間的爭議很多,我則認為不妨採取 「中西互體互用」,不必過分拘泥於誰是體、誰是用,因此我倡導第三種模式:「平視對話和差異互動模式」,求平和求生態求多元是其基本特徵。具體表徵為「發現東方」和「文化輸出」方式。平視對話就是堅持繼續拿來,但又不滿足於僅僅拿來,而是要超越拿來思考拿來之後的事情;抵制要麼媚俗迎合要麼狹隘民族主義地排斥西方的思維模式,而是繼續學習西方之長處卻又不仰視迷信西方,當然也不自我迷戀,只是將本土話語與人類共性共識相結合,用中國當代的全球性眼光而非西方人的眼光「重新」發現和闡釋中國,告訴世界一個真實的中國形象。

  

  文化輸出對於中國當代的底線意義,那就是減少西方對於中國的文化誤讀,在歷史上這樣的有意誤讀太多了:一個最典型的例子,《老子》第14章中的一段話:「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1773年,錢德明神父解釋道:「彷彿可以看到而又不能看到的就叫『yi』,能夠聽到而不能對著耳朵講的就叫『hi』,好像可以感覺到而又不能觸摸的就叫『ouei』;這三者如果細問是徒勞的,唯有理性可以告訴我們,它們合三為一,只不過是一個整體。」他由此得出了結論《道德經》宣揚的是三位一體的教理,而「存在」的三個品性「yi,hi,ouei」,顯然構成了Jéhovah(耶和華)的名字,這可以證明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基督教的因子」,或者說基督教「一開始」就保留在這個民族的思維和語言中。

  

  此外,用中國漢字「十」來論證中國古代信仰耶穌,把「船」解釋為諾亞方舟內的八口人進而得出中國人是諾亞後人,這樣的文化誤讀比比皆是。面對這些,中國知識分子必須作出自己的抉擇,是繼續跟在別人後面作為第三世界欠發達國家?還是漸漸地學會同西方他者對話呢?是繼續全盤西化使中國文化成為全盤西化中即將消逝的文化?還是在對話中逐漸進入國際文化共識並強調自己的文化特性?從而生出一種真正的文化精神並使中國文化成為人類精神的一部分,而不淪為博物館文化?這些問題需要每一個中國人深深思考。

  

  或許,中國文化也在經歷著遺忘,尤其是當燦爛的陽光令所有人歡欣鼓舞的時候,知識分子作為文化最後的守夜人,是否會意識到文化窒息的危險,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命題。

  


推薦閱讀:

妖怪代表著什麼
梁山招安之後武松很少出戰,為何會冒死出戰幫助魯智深?
偽君子與真小人哪個更可怕?
清朝都破壞了哪些漢族文化?
除了「呵呵」,還有哪些詞語、表情或圖片在近 10 年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為什麼?

TAG:文化 | 發現 | 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