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涼就拉肚子?中醫教你自愈小妙招

泄瀉是以排便次數增多,糞質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瀉出如水樣的病症,常見於急慢性腸炎、腸易激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克羅恩、吸收不良綜合征及腸道腫瘤等疾病。慢性泄瀉纏綿難愈,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防治呢?

《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針對寒濕內盛之泄瀉或腹痛,臨床上我們常用艾灸輔助治療。《素問·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意為用艾灸之法驅除寒邪而治病。治療該病常用隔姜灸或隔葯灸的方式,選穴為神闕、天樞、中脘、大橫、關元、氣海等腹部穴位,遠端配合足三里、豐隆、三陰交等穴,每穴灸三壯共約三十分鐘左右,該方法不僅對寒濕內盛之泄瀉效果顯著,對於寒邪侵犯引起的腹痛、胃脘痛、痹症等疾病也有一定作用,此方法簡單易學,如果您在家自己操作,建議用艾條灸,可在穴位上覆蓋約1cm厚的薑片,薑片上扎滿小洞,這樣導熱性更好,每穴灸15—20分鐘即可,艾葉易燃,灸完後一定要確保將其徹底熄滅,做到安全第一。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濕盛則濡瀉」、「春傷於風,夏生飧瀉「,指出風、寒、濕、熱均可致瀉,同樣是泄瀉,寒濕與濕熱有著本質的區別,治療方式也大相徑庭,針對濕熱瀉,臨床上通常採用拔罐或刮痧的方法,使濕熱之邪盡除,施治部位多為膀胱經背俞穴,因其面積較大,操作方便。這兩種方法也可自己在家操作,需要配備一個刮痧板和刮痧油,選用刮痧板的粗邊,塗上刮痧油,五指緊握,手心頂住刮痧板,沿著脊椎旁開1.5-3寸的位置從上至下緩慢刮拭,用力一定要均勻,切不可為了迅速出痧而亂了順序,刮拭15—20次後改刮肩胛部位,沿著肩胛縫的方向從上向下刮拭即可。刮痧完成後注意保暖,切勿著水受寒,並飲用溫水200ml,待痧消退後方可洗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拔罐的時間不可太長,15分鐘即可,如若因操作時間太長出現皮膚潰爛,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消毒處理。

朱丹溪首次提出脾虛肝強之痛瀉,認為脾虛肝強,肝脾不和,中焦運化失常,水入穀道,而成痛泄。現代醫學也表明很多泄瀉的發生與情志有一定的關係,該類病人大多性情急躁、喜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臨床護理中,面對這些病人,醫護人員可採用「話療「的方式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囑其保持心情舒暢、不急不躁、清淡清潔飲食,並結合針刺療法,用瀉法刺激期門、章門、太沖、行間及大敦等肝經之穴,同時用補法刺激天樞、大橫、腹結、梁門、水道、足三里、上巨虛等脾胃要穴,從而起到健脾疏肝之效。

對於濕熱體質人群,不妨在煮粥時適量加薏米、百合、蓮子、豆蔻等健脾化濕的藥物,常喝養生粥,也可助濕瀉祛除。泡腳時可加一點中藥比如紅花、遠志等可起到預防保健的作用。泡腳時手也不要閑著哦,手指揉按足三里或揉拽耳朵均有保健的功效。不過耳朵是自己的,一定要注意用力適當啊。

(文中配圖均為資料圖,僅供參考)

(作者 郭喜軍,主任醫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

推薦閱讀:

如果不識自身體質,所有的養生行為都是慢性自殺
給中醫師的經驗談(倪師治糖尿病經驗)作者:倪海廈
中國國寶級名老中醫秘方集
中醫學拾零
中醫藥膳:晚期癌症病危病人,要進行搶救?

TAG:中醫 | 肚子 | 妙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