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愛的鼓勵」取代對孩子的傷害吧!

羅曼菲夫人說個故事

有位全職母親,每天盯著自己的兒子,從幼兒園到高中了,都不敢放鬆自己的嚴厲管教。

每天接送上學放學自不待言,每天趕場於不同的兒童才藝班之間,絕對是陪同到底。

孩子的功課她必然親自督導,千字文、三字經,唐詩三百首都按進度輪番背誦;油畫、國畫、鋼琴、小提琴樣樣都要學;

她是真正全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龍」似乎也無可厚非的一種心愿。

兒子在她面前乖順得像小綿羊,人前人後她都要摸著兒子的頭介紹給所有認識不認識的人。

她也以這樣的管教成績深感自豪,特別是每當有人誇她教子有方時,她就有揚眉吐氣的成就感。

毫無徵兆的,就在高考的前一周,她兒子從25層樓頂上跳下自行結束生命。

這小孩為何輕生?眾說紛紜。

這位母親也崩潰了。她一輩子的希望全毀了...........

別再傷害自己的孩子了

進入21世紀的互連網時代,很多的傳統思維被徹底顛覆了;我們千百年來的很多生活習慣也都逐漸在更新中。

身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也出現了嚴重「代差」。

許多父母在打罵孩子時,都會說「我愛你才會打你罵你!」

多數人聽了也會認為父母教育孩子本是天經地義的事。

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是愛人之間常犯的行徑,更嚴重的卻是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最深最重,因為孩子並無反抗之力,而且一直都被周圍的親友們默許。

「孩子不能不管教」正是這種持續進行中的傷害的元兇。

孩子當然要管要教,可是多數父母卻並根本不講究管教的方法,而是愚昧的承襲了上一代父母管教的習慣和態度、語調,繼續對孩子進行無意識的傷害。

今天不談女人男人,就跟你說說:別再傷害自己的孩子了!

妳其實一直都在刺傷妳孩子的心

【第一句】

「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的便好了。」

沒有力度的話不要說

莫把父母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停止空洞的說教

尊重是最好的辦法

批評孩子時,注意不要傷著孩子

寬容孩子的「不務正業」

不要強迫孩子做他暫時不喜歡的事

【第二句】

「就知道玩,一提學習就沒了精神。」

孩子最喜歡什麼樣的教育方式

讓孩子把玩的心用在學習上

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中學習

讓孩子適當地玩一玩電子遊戲

不可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力

玩出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句】

「住嘴!你怎麼就是不聽話。」

「聽話「的孩子到底好不好

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服從自己

給孩子爭辯的權力

培養有主見的孩子

學會與孩子說話

當孩子與父母頂嘴時

沉默會更具震撼力

【第四句】

「笨蛋,沒用的東西。」

告訴孩子:你不笨

是誰給孩子貼上了「笨蛋」的標籤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成為「笨蛋」

在平常之中賞識你的孩子

翹起你的大拇指

一句簡單的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第五句】

「你若考100分,我就給你買……」

物質獎勵刺激孩子學習好不好

為孩子制定的目標應該是跳一跳能摸得到

怎樣幫助孩子最有效

要讓孩子知道,他們因什麼而可愛

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

別把孩子的分數看得太重要

【第六句】

「我說不行就不行。」

別耍「因為我是你媽」的威風

「一言堂」的後果

懼怕不等於信服

尊重孩子的選擇

學會與孩子商量

聽聽孩子的建議

【第七句】

「都是一樣的孩子,你怎麼就不如別人!」

教育孩子不應統一模式,要因材施教

孩子不是一張白紙,不可隨意塗抹

別讓孩子患上「習得性無助」

告訴孩子:成功不在於角色的大小

讓孩子成為優秀的關鍵在哪

讓孩子學會跟自己比賽

讓孩子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長

【第八句】

「一看你就沒多大的出息,將來就撿破爛吧!」

擺正期望的天平

永遠不要對孩子說:你做不到

做一位自信的父母

孩子需要賞識,渴望被肯定

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去鍛煉

驅除孩子心中自卑的陰影

【第九句】

「你可真行,竟做出這種事!」

只當「參謀」,不當「司令」

「早戀」不是洪水猛獸

「賊」的帽子扣不得

接納孩子的缺點

想一想孩子為什麼這樣做 

【第十句】

「你又做錯了,真笨!」

允許孩子犯「錯」

特別是現在互連網+的年代裡

試錯就是一項基本訓練

失敗後孩子更需要肯定

你在給孩子傳遞什麼樣的信息

拯救一個人的靈魂比制裁肉體更有效

教育孩子是疏而不是堵

  告訴孩子每天做好一件事

羅曼菲夫人多說兩句:

前不久看到連岳先生寫的文章《家為什麼會傷人》,很值得為人父母者細讀。

藉此特別節錄給大家參考:

家,總是被描述成甜蜜、溫暖、沒有傷害,這是假象。多數傷害,是來自家庭。「坐月子」坐死,是以愛為名的傷害,只要我認為是「愛你」,給你毒藥都得喝。猥褻孩子,是毫無借口的傷害。結果都是傷害。

美國有位研究暴力的專家Gavin de Becker,提供了以下數據:

20%的謀殺案,作案者是陌生人;80%的兇手,是你的家人、朋友、工友等熟人。

連環殺手,100%在孩童期經受過暴力、忽視和羞辱——當然,來源主要是家庭。Gavin de Becker本人,小時就目睹其母槍殺繼父,幸好,他沒有成為連環殺手。

因為本能,多數人會結婚、生子,組成家庭,但家是愛之源,還是害之源,你卻得做選擇。

如果你認為孩子一定要聽父母的;如果你拒絕新知,違背常識;如果你習慣以肉體或語言暴力脅迫家人,那麼,家必然成為害之源。

越是我們熟悉的人,我們越無法容忍他們不一致,即使生活方式也得相同,這種強迫症,時時都在傷人。

推薦閱讀:

過度期望:教育孩子的最大誤區
你的孩子正處在危險邊緣,你還在做一個怨婦媽媽嗎?
古峰:擁有自主品質的孩子最容易成功
對症下藥」教出出色孩子
孩子容易情緒化,該怎樣處理?

TAG:孩子 | 傷害 | 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