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入定的一些問題
障礙我們入定的是心性,除了日常百忙訓練,還要在坐中訓練。具體的說,有昏沉、掉舉、嗔、疑、貪等五蓋。
掉舉即散亂,就是打妄想,受情見影響,一打坐就財色名食睡。不是想情色親眷,就是想誰借了錢沒還,還想得挺細,誰昨天說了一句話,他什麼意思呢?身體在打坐,心裡在演化貪嗔痴,不打坐還好點,打坐就成了貪嗔痴專業戶。
掉舉是貪分所攝,有貪才計較,去除貪的方法,就是出離心,如果你心就在世俗,你就會計較世俗恩怨得失,你念的就是世俗,你還得住在這。
一打坐就睡著,那是昏沉。粗的昏沉,坐在那裡迷迷糊糊像睡覺一樣(我說是小睡一覺),慢慢地真的睡著了,有的還打呼嚕。許多人不明白什麼是禪定,以為坐在那心沒有怎麼動是就如法的境界。
昏沉是痴分所攝,是不懂得禪定的道理,認為往那一坐,就叫禪定。對治昏沉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一知,對當下發生的一切了了分明,或者把心定在一個緣上,比如觀想佛菩薩、西方境、日月光明等,這樣容易保持清明。昏沉是我們無始劫養成的惰性導致,一生迷迷糊糊,這不是難得糊塗,其果報是可怕的。
如果是細昏沉人還感覺挺舒服的,沒有明顯的妄想,沒有瞌睡,但很容易枯定。猶如一潭死水,不能開智慧。這樣的坐是沒用的。
凡夫不在昏沉中,即在散亂中。清清明明不散亂了,又不懂得覺照,這樣一輩子坐來坐去,身體會健康,但與解脫沒關係。
還有外道的無想定,很多人都會。打坐時什麼都不想,往哪一坐空空洞洞的,什麼都不想妄念就止住了,至少妄念很少了,妄念少了,身體就會有樂受,很舒服。身心都舒服,修行人得到這種境界,很多就以為是道,抓住了,很難轉掉。無想定生無想天,享完福墮地獄,如果在人道就是白痴。相應嘛。
我們修行是為了開智慧,求解脫。不追求身心享受,不追求神通、境界,當然,身心的快樂、神通、境界也是有的,但不是道,不執著。
禪定,要斷除影響入定的內外因素。達摩祖師說:「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外息諸緣,就是要斷盡外緣,則身、口、意無散亂。如果你心就在世俗,你就會計較世俗恩怨得失,你念的就是世俗,你還得住在這。牆壁,沒有委屈、恩怨。
平時多修與出離心相應的法,比如思維輪迴之苦,人生難得,死亡的無奈,修白骨觀、不凈觀等。平時與人斤斤計較的,都是想常住沙家浜的,隨時被裝進去,念六道。具有出離心,心不向外攀援,才不散亂。否則,便難以做到心止如水。
打坐心散亂時,空不掉,就要制心一處,止。制心一處的修法很多,自己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外息諸緣,就是要斷盡外緣,則身、口、意無散亂。 內心無喘,就是要斷盡貪嗔妄念,如此則內心無波動,這樣才具備了真正入定的條件。
我們現代修行,不可能都有條件離開紅塵,但作為初學者,應該訓練自己不被外緣所動。否則,修來修去,仍然被分別念頭牽轉而輪迴。
有人經常像怨婦似的,找別人傾訴,不是別人欺負了她,就是世界不公平。真不知的這種人是怎麼修的,煩惱起來,說明你的心還在六道。不趕緊反省,還把自己的煩惱再輸送給別人。即使別人不被你影響,你也耽誤了人家寶貴的時間,這種情況一般是女性多。至少性格是女性。做不到無辱可忍,此生別想解脫。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修行人要學會轉化煩惱。
日常百忙,努力訓練做到不為外境動心。不為外境動心,內在不起貪嗔痴念頭。保持中性的心態,內心的散亂就會逐漸得到對治,幫助止息妄念。這樣,禪定才有可能生起。
當心靜下來,光明就會現前。這又是一個轉折點。很多人到了這時,清清明明,一個微細念頭起來,就玩境界了。我們的八識田中,有各種各樣的種子。觸動種子,景象就起來了。看電影。其實是修行的歧途。這種時候,要不迎不拒,禪定就會深入,否則就停滯不前了。
通常,在清醒時,我們只能檢測到粗惑,細惑、微細惑必須進入禪定才能轉化,我們的修行如果只停留在日常百忙,你頂多是個好人,好人還是相對的。因為無始劫的習氣,我們在做好事時已經根據自己的利益有所挑選了。
下坐時,不要著急,把禪定的境界帶到日常百忙,把禪定的境界帶到日常百忙也是功夫,醒夢一如嘛。時時覺照一體兩面是捷徑。修行人如何生活,要明明了了,隨時在修行中,平時多思維如何去做,把握火候。如果認為清清凈凈的真好,就不去觀照,是不如法的。時時無思無欲,那是努力來的,不要在還沒有證道以前就去模仿,修成獃子啊,什麼果報?這樣,也很舒服的,可惜有果報的。惰性,是我們難以轉化的。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把佛法悟透,去實踐,如果只是明白,那佛陀的大圓鏡智還是佛陀的,你的還在思維里。
推薦閱讀:
※【規範適用】張明楷教授論綁架罪的基本問題
※一組圖告訴你房產歸屬問題咋解決
※對《監察法》幾個問題的梳理
※只要不放棄核心技能的打磨,年輕人多換幾份工作沒有問題
※患了腎囊腫要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