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郵件爆美選舉亂象 金錢多寡決定與總統距離

民主黨郵件爆美選舉亂象金錢多寡決定與總統距離

(2016-07-27 07:16:15)

當地時間26日,在費城舉行的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希拉里將被正式提名為該黨總統候選人。第一夫人米歇爾、黨內競爭對手桑德斯等重量級人物25日為希拉里站台,極力展示團結,卻無法將民主黨拉出新「郵件門」醜聞的陰霾。維基解密曝光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郵件顯示,該黨內定希拉里為候選人並為此預謀打擊桑德斯,操控媒體將黑特朗普的話題推上熱門位置,與希拉里競選團隊勾結用競選籌款「洗錢」……分裂喧鬧的共和黨大會已向外界展示了美國選舉政治的糟糕,民主黨卻在大會首日就告訴大家什麼叫「更糟」。讓人錯愕的是,美國民主黨將這起醜聞的「鍋」甩給了俄羅斯:是俄間諜侵入電腦,希望藉此將他們心儀的特朗普送入白宮。「我不想說髒話。」俄外長拉夫羅夫開玩笑地回應這一指責。美國《紐約時報》26日說,數千封郵件還勾勒出美國的金錢政治世界。維基解密稱,將很快曝光更多內容。中國學者丁一凡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當人們得到更多有關美國民主或西式民主的細節時,就越發知道它的底細,其「完美高端」的神話也就被打破了。

維基解密:民主黨郵件醜聞未完待續

拉茲丹·杜格爾是美國民主黨排名前列的大金主。去年10月,她給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工作人員發出一封「措辭甜美但態度強硬的」電郵,詢問自己到底為奧巴馬總統和民主黨募了多少款,然後問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時,她能否住到最高等級的酒店房間,並享受貴賓待遇。

在上周五被維基解密公布的1.9萬多封民主黨電郵中,這是被美媒最新關注的內容。像這樣展示民主黨官員和金主們交往的郵件有數千封。《紐約時報》26日稱,遭泄露的郵件跨度從去年1月到今年5月,展現了一個金錢政治世界:任何一場政治大會,座次的遠近取決於捐款人奉上的現金多少,金錢多寡決定你與總統的距離遠近。在這期間,奧巴馬是民主黨最主要的募款者,但該黨全國委員會也為希拉里未來的總統之路進行聯合募款。該報說,郵件揭露的事實有可能破壞桑德斯與希拉里之間恢復關係的脆弱過程。

維基解密曝光的郵件已經令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陷入醜聞——本該保持中立的黨組織卻變成希拉里的左膀右臂。委員會官員們討論如何宣傳桑德斯競選團隊無能,打算在他的競選演講上對其發難,甚至想拿他疑似「無神論者」的問題以及猶太人身份說事。在對此表示憤怒之後,在25日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桑德斯「顧全大局」地表示,希拉里應成為下屆美國總統,從而保證國家的民主發展。

桑德斯的支持者對此並不買賬。《環球時報》記者25日在現場看到,桑德斯號召黨內團結,一致把矛頭對準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呼籲,引來大片噓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說,在會場外,一名桑德斯的支持者嘴上貼著藍色膠帶,上面寫著「被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禁聲」。英國路透社評論稱,在桑德斯和希拉里各自支持者的對決中,民主黨的深度分裂暴露無遺。

《芝加哥論壇報》編委會成員佩奇慨嘆,原本人們以為共和黨大會的分裂、喧鬧和笑料百出的狀況已經不能再糟糕,卻沒想到,民主黨大會展示了「更糟糕」。除了偏袒希拉里,維基解密曝光的郵件還顯示,為打擊特朗普,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官員要求在社交網站上把不利於特朗普的話題放在熱門位置。一些美國網民發現,當想打開維基解密的這些信息時,「臉譜」「推特」、谷歌等社交網站和搜索引擎告知,鏈接「不安全」。「臉譜」25日承認曾屏蔽這些信息,但辯稱「不是故意的」。作為女權主義領袖,希拉里甚至指使一些人故意惡毒攻擊女權,然後她再批駁那些攻擊。

「民主黨破壞了民主!」美國「觀察家」網站的標題似乎都帶著怒氣,文章批評這些做法遍及整個初選過程,時時刻刻侵蝕著民主。希拉里是合適人選嗎?德國《新奧斯納布呂克報》26日評論說,現在這個問題的答案爭議正在擴大。希拉里代表金錢的力量,也代表著腐敗,許多美國人深感失望。美國《野獸日報》說,如果說共和黨全國大會是災難,那麼民主黨全國大會一開幕就陷入更大災難。兩場大會抗議者發出一致信息:特朗普和希拉里不能當總統。因為他們都是被操控的政治體系的一部分。這個腐敗體系讓左右兩派人士都憤怒。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一凡2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此次民主黨被曝光的醜聞其實只是西方政黨選舉的家常便飯。有美國學者很早就說,真正決定西方民主選舉結果的並不是選民,而是背後拉著繩子的那些精英力量。美國兩百多年的民主史並非如它所粉飾的那樣完美高端。

維基解密對民主黨的挑戰尚未結束。美國inquisitr網站25日稱,維基解密很快將公布更多郵件,這次的內容是關於希拉里以及其「郵件門」醜聞。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阿桑奇較早前在接受英國獨立電視台採訪時做出「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表態。他說,即將公布的郵件中包括「充分的證據」,足以讓美國司法部起訴希拉里。被當成「替罪羊」,俄外長:我不想說髒話俄羅斯間諜入侵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電腦,竊取大量郵件,然後將這些信息曝光,希望藉此幫助他們心儀的總統候選人入主白宮。美國《洛杉磯時報》26日報道稱,這些似乎是從冷戰諜戰片里直接複製而來的橋段不是電影情節,而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透露的案情進展。FBI25日表示,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

上周日,在談到郵件醜聞時,希拉里競選團隊經理羅比·穆克稱,專家告訴他們,俄羅斯派人闖入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竊取那些郵件並泄露出去,試圖以此幫助特朗普。《紐約時報》26日援引民主黨官員希夫的話說,考慮到特朗普非常仰慕普京以及貶低北約,俄羅斯人有動機和手段入侵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並在大會開始前進行曝光。外國勢力一直試圖影響美國大選,更不用說強大的敵人俄羅斯了。

路透社認為,如果普京是幕後操縱者,他的目的與其說是支持特朗普,不如說是讓美國的政治體制失信於世界。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俄羅斯問題專家安德魯·維斯說,「說普京支持特朗普進而入侵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電腦,這想法有些簡單。俄羅斯的目的是暴露美國是個民眾不滿、排外、高級別官員腐敗撕裂的國家。這與俄羅斯對美國的描述一樣:白宮總是批評別人,自己家卻亂糟糟。」

「俄羅斯成了美國民主黨郵件門的替罪羊。」瑞士《一瞥報》26日這樣評論。英國《金融時報》說,俄羅斯情報機構向來把收集華盛頓的政治醜事當作自己的使命之一,但是有關克里姆林宮正在利用其能力試圖操縱美國總統大選的指控,標誌著莫斯科與西方之間的對峙進入一個新階段。特朗普25日發「推特」嘲諷說:「城裡的新笑話是,俄羅斯泄露了災難性的DNC(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電郵——那些電郵從來就不該寫(愚蠢),原因是普京喜歡我。」

26日,在與同在寮國參加東亞峰會的美國國務卿克里會晤開始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被一名美國記者問「如何評論俄羅斯似乎與美國民主黨郵件門有關的指責」。「我不想說髒話。」拉夫羅夫開玩笑地說。更正式的回應來自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他當天表示:「我們像從前一樣看到,試圖在美國競選活動中狂躁地利用俄羅斯主題。這些荒謬的消息立刻遭到美著名總統候選人否認。我想,美國此舉對兩國關係十分不利。我們認為,這樣的不利時期需要過去。」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也批評這是「近乎孩子式的毫無根據的指責」。

英國《衛報》評論說,什麼事情都往普京身上扯:英國脫歐、希臘債務危機等等。西方將他塑造為秘密控制全球事件的大師。這是典型的政治代替邏輯。就連美媒也認為,目前的證據膚淺和矛盾,「需要幾個月或者幾年才能弄清楚黑客的動機以及幕後指揮者」。阿桑奇25日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採訪時也表示,完全沒有任何俄羅斯黑客攻擊的證據。這只是希拉里團隊試圖混淆視聽的舉動。他強調:「真實的是電子郵件的內容,以及它們展示的串通勾結。」「只站隊,不站對」《環球時報》記者親歷了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25日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看到,除了類似的場內裝飾、演講程序以及不受規矩約束的自由氣氛,相同的還有場內都充滿相互攻擊——共和黨集中力量攻擊希拉里,民主黨則把矛頭對準特朗普。當天,在「郵件門」醜聞的氣氛中,只要出場演講的人說出「支持希拉里成為我們的總統」,場下噓聲就不斷。只有對特朗普開罵時才稍稍安靜下來。

「分裂的美國大選」,德國新聞電視台26日評論說,美國大選本該是呼喚「美國夢」的時候,今年卻成了美國社會分裂的縮影。兩黨很快將進入決戰時刻,美國也將出現更大鴻溝。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2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說,現在美國民主的質量在下降,表現在只講站隊,不講站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認為,今年美國的選舉亂象對其民主政治甚至民主社會都會有深遠影響。金錢選舉、虛偽競爭等是美國政治百病叢生的一個側面,反映出美國選舉制度的結構性弊端。類似事情增多,未來美國民主政治會如何演化,可能才是其真正深遠影響。

特朗普笑談民主黨電郵"助攻" 希拉里已經絕望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25日通過微博客網站「推特」發表留言,拒絕有關俄總統普京在民主黨內部郵件曝光事件中「助攻」自己的說法。「維基揭秘」網幾天前公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內部郵件,顯示民主黨高層有意排擠桑德斯,暗助希拉里獲勝。這一醜聞加劇了民主黨內部分歧,迫使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舒爾茨宣布辭職。對此,希拉里競選陣營成員聲稱內部郵件遭泄露有「俄羅斯國家角色」參與,顯示出特朗普和普京的「某種兄弟情誼」。特朗普的「推特」留言回應:「現在城裡有個新笑話,那就是因為普京喜歡我,俄羅斯就泄露了本不應該被記錄下來的災難性的民主黨郵件……希拉里捲入電郵醜聞,是因為她是唯一一個判斷力如此差、能讓這種事情發生的人。」特朗普競選陣營成員形容,希拉里陣營的上述指責顯示對方在這次醜聞中已經「非常絕望」。


推薦閱讀:

州警長證實:奧巴馬出生證明系偽造!當總統疑違法!美帝小夥伴都懵了
豪華陣容:五位民國總統齊亮相
韓國總統們的那些事
美歷屆總統十大錯誤揭曉
海灣戰爭回顧(二):布希總統決定出兵海灣

TAG:距離 | 選舉 | 總統 | 決定 | 金錢 | 郵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