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岣嶁碑(俗稱禹碑)的傳說與記載
近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西安謝子展禹王碑的文章,名叫「禹王碑全譯文」,看後感慨良多,這位網友的鑽研的精神和大膽的思路值得讚賞。其實關於所謂禹王碑的故事已經是一件很為悠久的事情了,本人對此也關注有年,現在就把這故事來理出個頭緒來。
湖南有座名山,那就是南嶽衡山,其主峰稱岣嶁峰。山上有一處古今聞名的刻石,俗稱「岣嶁碑」。後人見銘文文字奇古,遂附會為夏禹治水時留下的遺迹,所以又稱「神禹銘」或「禹碑」。
「岣嶁碑」(禹碑)位於岣嶁峰巔。碑高1.84米、寬1.4米,,碑文分9行,前八行每行9字,末行五字,計77字,每字直徑約16cm。其文字形如蝌蚪,如行走龍蛇,很難辨認。
關於此碑的來歷,是早有記載。有一種說法在南北朝是就已發現,在南北朝的《粹璣錄》中就明確提到過禹碑的存在,云:「蕭齊高祖子爍,封貴陽王。時有山成翳游衡岳,得禹碑,摹獻之王。王寶之。愛采佳石翻刻,始見於世。」其後唐代的韓愈劉禹錫崔融等均有詩文記之。韓愈還親登南嶽岣嶁峰尋訪禹碑。
韓愈詩云:
岣嶁山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朴奇。
蝌蚪拳身薤葉披,鸞飄鳳泊拿蛟螭。
事嚴跡秘鬼莫窺,道人獨上偶見之。
我來咨嗟涕漣湎,千搜萬索何處有?
劉禹錫詩云:
常聞祝融峰,上有神禹碑。
古石琅玩姿,秘文璃虎形。
在北宋時期也有關於此碑的傳說好記載,現在學者比較公認的說法是南宋嘉定年間(1212),「何致(字千一)游南嶽,遇樵者導引至碑所,始摹其文。過長沙,(想再尋原碑而不得見,遂依原拓)轉刻之嶽麓山頂」。所以現在的嶽麓山之禹碑刻石刻自嘉定年間無疑,有禹碑石岩右有古刻兩通為證,其一為「大宋嘉定神禹碑刻成"樂舞增光』宋張之才釺」,字跡隱約可辨。據此禹碑鐫刻近800年,實屬珍貴古迹。
岣嶁碑
朱彝尊在《曝書亭集-書岣嶁山銘後》中說:「地誌稱,宋宋嘉定中有何賢良致,於祝融峰下,樵子導之,至碑所,手摩其文以歸,奉曹轉運彥約」。宋張世南在《遊宦紀聞》詳細記載了發現經過。所以關於岣嶁碑傳說於記載,其流傳時間之長,範圍之廣,不是三言兩語所能盡說的。浙江省圖書館就藏有此碑的宋刻明拓本(見圖)。
岣嶁碑宋刻明拓本
關於岣嶁碑的譯文,那就不得不提到楊慎。楊慎,明代文人。楊慎自幼聰慧過人,在正德六年(1511年)二十四歲時,殿試第一,考中狀元,授翰林修撰。楊慎的政治生涯十分坎坷,曾被放逐滇南長達三十多年。於嘉靖三十八年(1599)七月六日卒。楊慎是破譯禹碑第一人,功不可沒。他的釋文如下:
承帝日咨,翼輔佐卿。洲諸與登,鳥獸之門。參身洪流,而明發爾興。久旅忘家,宿嶽麓庭。智營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華岳泰衡。宗疏事裒,勞余神堙。鬱塞昏徙。南瀆愆亨。衣制食備,萬國其寧,竄舞永奔。
自楊慎釋文後,又有明代沈鎰、楊時橋、郎瑛,清代杜壹,當代長沙童文傑、株洲劉志一等人先後作「岣嶁碑釋文」,許多考釋者都沒有突破「大禹治水」的框框。學者根據對石刻文字的深入研究,認為岣嶁碑並不是記載大禹事迹的刻石,而是戰國時代越國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親越王不壽上南嶽祭山的頌詞。
曹錦炎的釋文是:
唯王二年六月丁酉,承嗣越臣憲亘朱句,凡以弔順,厥日登。余盟於此,曰:虔主山麓,汝弼益福,利朕四行,王姓和攸,卑師長黍。揚王。夙夕裒,穆用工,期允有作。南峰淵陌,曲則丘田,煙草□□,用拜光朕。
筆者的意見是不管曹先生的釋文正確與否,至少他認為岣嶁碑不是禹碑的觀點是對的。首先刻石的文字是戰國時期楚越地區行用的鳥蟲篆文,而不是夏朝的文字,儘管二里頭的文化考古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就是沒有發現夏的文字,僅在一些器物上發現了一些類似文字的刻畫痕迹,根據推測,夏應該是有文字,從夏建立到商滅亡前後約1000年,盤庚遷殷到商滅亡約300年,現今發現的甲骨文字是盤庚遷殷後的產物,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單字共約4500個,已可識讀2000餘字,公認可識讀的有1203字千餘字。這說明到盤庚遷殷時(約公元前1300年),文字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地步了,他肯定不是到盤庚時突然出現的,而是應該有一個從產生到不斷發展的過程,而從夏的建立到盤庚遷殷僅700餘年,對於文字形成來說700年是短暫的。所以我揣想,夏朝肯定是有文字的,而且是甲骨文的早期形式,和甲骨文應有某種相似之處。但是,他不可能是鳥蟲篆文,鳥蟲篆是帶有某種裝飾效果的文字,是文字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關於鳥蟲篆文的產生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商人以玄鳥為圖騰,所以以鳥形入字,並以玄婦方壺銘文和甲骨文中「王亥」的「亥」字為證,另一說是「周文王時赤雀銜書入戶,武王時丹鳥入室,以二祥瑞,故作鳥書。」不論哪種說法,都不能把鳥蟲篆書的產生推到大禹時代。鳥蟲篆書一度在春秋戰國時期盛行於長江中下游地區到了戰國晚期就逐漸銷聲匿跡了。然而作為一種書體卻似一股不絕如絲的裊裊清煙,綿遠流長,一直延續到秦漢以後,甚至現在,還可見到他的某些蹤跡。
玄婦方壺銘文
甲骨文中「王亥」的「亥」字
綜上所述,從文字學角度看,「岣嶁碑」不是「禹碑」,和大禹毫不相干。而是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碑刻,所以根據春秋戰國時期鳥蟲篆文來識讀碑文,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曹錦炎的釋文應該得到認可,那些認為碑文是記述大禹治水之功績的各種釋文都難免有牽強附會之嫌,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岣嶁碑是公元前611年(楚莊王三年)所立,內容是歌頌楚莊王滅庸國的歷史過程與功勛。這種看法也可作一說,千古奇碑至今說法不一,也屬當然。
由於「岣嶁碑」名聲極大,所以全國各地都有翻刻,早者如嶽麓書院刻石(曾親臨瞻看),其後有紹興禹陵、西安碑林、雲南法華山、武昌黃鶴樓等多處翻刻。
嶽麓書院岣嶁碑刻石
推薦閱讀:
※探秘傳說中的點穴功夫
※行山所見:傳說求官得官,求財得財,求子得子的墳。|
※堯舜禹禪讓的偽傳說,竟然是一場「臣弒君」的權力爭奪?
※西藏最神秘的十大湖泊 每個都有它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