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方妙藥】貧血方集錦
雙參酒
[配方] 党參40克,人蔘10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 將前2味切成小段(或不切),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後,即可服用。
[功用] 健脾益氣。
[主治] 脾胃虛弱、食欲不振、伴倦乏力、肺虛氣喘、血虛萎黃、津液不足等症。可用治療慢性貧血、白血病、佝僂病等及年老體虛者可經常服用。
[用法] 口服。每次空腹服10—15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須堅持常服。
[附記] 引自《藥酒彙編》。党參應選用治條党參為好。本方去人蔘、名党參酒,但療效不如本方代。
缺鐵性貧血方方葯:黃芪30克,當歸25克,白朮、茯苓、党參各15克,遠志、阿膠、益母草各10克,甘草6克。
加減變化:偏氣虛者重用黃芪、党參;偏血虛者重用阿膠、當歸;偏陽虛者加淫羊藿、炮姜;偏陰虛者加生地、丹皮。
用法:每日1劑,頭煎加水400毫升,煎30分鐘,取汁150毫升;第2煎加水300毫升,取汁150毫升,兩煎混合,分2次服用。治療3個月觀察結果。
功效主治:益氣養血。主治缺鐵性貧血。
白細胞減少症方①方葯:當歸、川芎、丹參各15~30克,紅花8~10克,雞血藤15~60克,赤芍20克。
加減變化:脾氣虛者酌加党參(或泡參)、黃芪、谷芽各 15~30克,白朮、厚朴10~15克,炒山楂、陳皮各10克;腎陽虛者酌加肉桂10克,制附片、肉蓯蓉、淫羊藿各15~30克,菟絲子15克,伴感染者酌加蒲公英、野菊花各20~30克,千里光15~30克,蚤休8克,山豆根10克,板藍根、貫眾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女性月經期暫停服本方3~5天。
功效主治:活血化淤。主治白細胞減少症。
白細胞減少症方②方葯:太子參、雞血藤各20克,茯苓、枸杞子、虎杖、黃芪各15克,炒白朮、炒白芍、地骨皮各10克。
用法:每日1劑,加水煎取約120毫升,早、晚飯前服。5天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益氣健脾,補腎填精,養血生血。主治白細胞減少症。
白細胞減少症方③方葯:人蔘(紅參為佳)15克,附子、乾薑、血竭各6克,補骨脂、當歸、紅花各10克。
用法:上藥共為研細末,裝瓶備用。用時將葯末調入生理鹽水,攪伴成泥膏狀,取適量作穴位敷貼(選脾俞、胃俞、腎俞、肝俞、足三里,中脘、血海等穴),用膠布固定。每3天換1次,連續5~10次。在觀察期間除白細胞<2×109/升(2000/立方毫米)者加用青黴素外,一律停用其他升白細胞藥物。
功效主治:健脾疏肝,益腎填精。主治白細胞減少症。
白細胞減少症方④方葯:石葦30克,大棗10克。
加減變化:白細胞計數低於3×109/升者,加用菟絲子、枸杞子各20克,雞血藤30克;頭暈目眩、自汗乏力者加用黃芪、党參各15克,雞血藤30克;肢冷、畏寒、腰膝酸軟無力者加附子5克,菟絲子15克;咽干自汗、手足心熱者加女貞子15克,旱蓮草10克,生地 30克;食少便溏(即大便稀爛)、身倦乏力者加白朮、党參各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200毫升,分2次服。
功效主治:健脾清熱。主治白細胞減少症。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方方葯:人蔘、黃芪各30克,熟地、首烏各20克,附子、肉桂、補骨脂、懷牛膝、肉蓯蓉、菟絲子、麥冬各12克,鹿茸10克,當歸5克。
加減變化:出血加白茅根、生地、大薊、小薊、丹皮、赤芍、仙鶴草、阿膠;感染髮熱加銀花、板藍根、連翹、梔子、丹皮、公英、黃連。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3例症甚並用血液I號片(含豬爪甲、丹皮、赤芍、生地)口服。16例並用氯化鈷、大劑量丙酸睾丸酮、硝酸士的寧。酌情抗感染、止血、輸血等。
主治: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補血的中藥中醫認為,血是水谷經過氣的作用轉化而成的,其生成與心、脾、胃、腎有著密切的關係。生成後的血與心、脾、肝分別主宰其運行和儲藏,心生血、肝藏血、脾統血。血與氣的關係密切,不僅血的生成與氣有關,而且血的運行也需要靠氣的推動。因此,氣虛常常會導致血虛,血虛亦有氣虛存在;補血時要兼顧到補氣。
血虛包括貧血、神經官能症、某些虛弱症、月經不調等症,可表現為面色不華或萎黃、心悸眩暈、氣短無力、體虛疲乏、指甲色淡、月經不調、失眠多夢、經後腹痛、脈細、舌質淡等。對於血虛,可以選用當歸、白芍、熟地、阿膠、何首烏、龍眼、紫河車等中藥治療;由於氣虛常伴隨血虛存在,所以,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補氣的葯,如黃芪、党參、甘草等,能夠增強補血的效果。
常用的補血方劑有四物湯、當歸補血湯、十全大補湯等。常用的補血中成藥有當歸補血膏、桑葚蜜膏、阿膠補血膏、健血沖劑、延年益壽精、養血生髮膠囊、歸芍地黃丸等。當歸養血膏具有養血益氣、活血調經的功能,主治血虛血虧兼有血瘀氣虛所導致的面色萎黃、眩暈乏力、頭昏頭痛、心悸神疲、肌肉消瘦、月經不調等癥狀。每次15克,每日兩次,用溫開水沖服。桑葚蜜膏具有養血潤燥、滋補肝腎之功效,主要治療肝血虧虛、腎陰不足導致的失眠健忘、頭暈目暗、精神疲憊、鬚髮早白及年老血虛、腸燥、便秘的等症。每次15-30克,每日2次。溫開水沖服。脾胃虛寒泄瀉者勿用。阿膠補血膏具有養血滋陰、補中益氣之功效,主治久病體弱、血虧陰傷、目暗不明、視物昏花、月經量少、虛勞咳嗽等症。每次20毫升,每日早晚各一次。溫開水沖服。健血沖劑具有養血益氣、祛瘀生新之功效,主治放療、化療後的白細胞減少症,以及職業性原因不明的白細胞減少症。每次15克,每日3次,溫開水沖服。延年益壽精具有補益精血、養肝滋腎之功,主治肝腎精血虧虛所引起的頭暈目花、耳鳴、耳聾、肢體麻木、腰酸腿軟、鬚髮早白等症。每次10毫升,每日2次。早晚服用。養血生髮膠囊具有養血補腎、祛風生髮之功效,主治血虛腎衰所導致的脫髮、病後產後脫髮、脂溢性脫髮、頭皮發癢等症。每次4粒,每日3次。歸芍地黃丸具有補血滋陰之功,主治血虧陰虛導致的頭昏眼花、目暗不明、心悸怔忡、失眠多夢、潮熱盜汗、口燥咽干、兩脅疼痛、月經不調等症。每次1丸,每日2次,淡鹽湯或溫開水沖服。補血中成藥以消除或改善血虛癥候為主要功效。由於血虛與氣虛、血虛與陰虛常常相互並見,所以運用補血中成藥時,要以血虛症為主要表現。
蜂蜜治貧血原料:蜂蜜。
用法:每日80—100克,分3次服。
功效:據報道,本品對低色素性貧血失效。治療後血球與血紅蛋白有顯著的增加。
雞血藤煲雞蛋治貧血原料:雞血藤30克,雞蛋2個。
製法:將雞血藤、雞蛋加清水兩碗同煮,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煮成1碗後,加白砂糖少許調味。
用法:每日2次,飲湯,食雞蛋。
功效:活血補血,舒筋活絡。
主治:適用於婦女月經不調、貧血等症。
魚鰾當歸湯治貧血原料:魚鰾、當歸各10克,紅棗10枚。
製法:將上3味水煎。
用法:每日2次,可長期服用。
功效:大補氣血。
主治:適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
小米龍眼粥治貧血原料:龍眼肉30克,小米50~100克,紅糖適量。
製法:將小米與龍眼肉同煮成粥。待粥熟,調入紅糖。
用法:空腹食,每日2次。
功效:補血養心,安神益智。
主治:適用於心脾虛損、氣血不足、失眠健忘、驚悸等症。
荔枝幹大棗治貧血原料:荔枝幹、大棗各7枚。
製法:將荔枝幹與大棗水煎。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補氣血。
主治:適用於失血性貧血。
山藥天花粉湯治貧血原料:山藥、天花粉各30克。
製法:將山藥、天花粉同煎湯。
用法:每日分2次服完。
功效:補脾胃,生血。
主治:適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
雞汁粥治貧血原料:母雞1隻,粳米100克。
製法:將雞剖洗乾淨,濃煎雞汁,以原汁雞湯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至粥稠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滋養五臟,補益氣血。
主治:適用於老年體弱、病後、產後羸瘦、虛弱勞損等一切氣血不足衰弱病。
宜忌:傷風感冒或發熱不宜食用。
花生衣治貧血原料:花生衣12克。
製法:將花生衣研碎,備用。
用法:每日分2次沖服。
功效:適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出血的患者。
動物肝粥治貧血原料:動物肝(豬肝、羊肝、牛肝、雞肝均可)100~150克,粳米100克,蔥、姜、油、鹽各適量。
製法:將動物肝洗凈切成小塊,與粳米、蔥、姜、油、鹽一起加水約700克,煮成粥,待肝熟粥稠即可食。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趁熱頓食。
功效:補肝,養血明目。
主治:適用於氣血虛弱所致的貧血、夜盲症、疳眼、目昏眼花等。
糖餞加味紅棗治貧血原料:干紅棗、紅砂糖各50克,花生米100克。
製法:花生米略煮一下,放冷,取皮,與泡發的紅棗同放煮花生米的水中,再加冷水適量,用小火煮半小時左右,撈出花生米皮,加入紅砂糖,待糖溶化後,收汁即可。
用法:每日3次,隨量食。
功效:補氣生血。
主治:適用於產後營養不良性及惡性貧血、血小板減小症。
山藥紫荊皮湯治貧血原料:山藥30克 紫荊皮9克 大棗10枚
製法:將上3味水煎。
用法:每日1劑,每日3次服。
功效:健脾益血,補腎養陰。
主治:適用於低熱的貧血患者。
蓮子龍眼粥治貧血原料:蓮子15克 龍眼肉10克 糯米30克
製法:將蓮子、龍眼肉、糯米同煮為粥。
用法:溫熱食。每日2次。
功效:補心脾,益氣血。適用於失血性貧血。
羊骨粥治貧血原料:羊骨1000克左右、粳米100克、細鹽、生薑、蔥白各適量。
製法:先將羊骨打碎,加水煎湯,然後取湯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細鹽、生薑、蔥白,稍煮二三沸即可。
用法:溫熱空腹食用。10~15天為一療程。宜於秋冬季食用。
功效:補腎氣,強筋骨,健脾胃。
主治:適用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
宜忌:感冒發熱期間宜停服。
貧血葯膳方四則貧血,臨床以面色蒼白或萎黃無華、唇甲色淡、睏倦無力、氣短頭暈等為主要特徵,葯膳療法是該病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黃芪雞汁粥、肝粥、紅棗黑木耳湯、荔枝幹大棗等葯膳方效果顯著,貧血者宜經常食用。
黃芪雞汁粥
功效:益氣血,填精髓,適於體虛、氣血雙虧、營養不良的貧血患者。
配料:重1000~1500克的母雞1隻,黃芪15克,大米100克。
製作:將母雞剖洗乾淨濃煎雞汁,將黃芪煎汁,加入大米100克煮粥。
用法:早、晚趁熱服食。
宜忌:感冒發熱、外邪未盡者忌服。
肝粥
功效:補肝,養血明目,適用於氣血虛弱所致的貧血、夜盲症、目昏眼花等症。
配料:豬肝(羊肝、牛肝、雞肝均可)100~150克,大米100克,蔥、姜、油、食鹽各適量。
製作:將動物肝洗凈切成小塊,與大米、蔥、姜、油、鹽一起入鍋,加水約700克,煮成粥,待肝熟粥稠即可食。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趁熱頓食。
紅棗黑木耳湯
功效:清熱補血,適用於貧血患者。
配料:黑木耳15克,紅棗15個。
製作:將黑木耳、紅棗用溫水泡發放入小碗中,加水和適量冰糖,再將碗放置蒸鍋中,蒸1小時。
用法:每日服2次,吃木耳、紅棗,喝湯。
荔枝幹大棗
功效:補氣血,適用於失血性貧血。
配料:荔枝幹、大棗各7枚。
製作:將荔枝幹與大棗共煎水。
用法:每日服1劑,分2次服。
豆腐豬血湯
功效:補血,適用於產後婦女貧血。
配料:豆腐250克,豬血(羊血、牛血也可)400克,大棗10枚。
製作:將大棗洗凈,與豆腐、豬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成湯。
用法:飲湯,食棗。15日為1療程。
江蘇翟德山據《醫學教育網》文 整理編輯 2013-7-20推薦閱讀:
※貧血的人吃什麼補血最快最有效?
※貧血食補
※女性貧血家常補最重要
※貧血篇
※20歲後的女性最容易貧血 冬季補血必吃3種食物
TAG:貧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