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的「換代」

張頤武

  從2012年的《泰囧》所引發的票房新高和輿論轟動開始,中國電影就已經進入了新的一波「換代」的進程。《泰囧》是由作為演員的徐崢在導演方面初試身手,就已經顯示了才華和精確把握和駕馭市場的走向的能力,無疑展示了新的可能性。在2013年作為票房支柱和電影業的發展的新現象的電影有相當多都是由新導演擔綱操刀的,如薛曉璐的《北京遇到西雅圖》,趙薇的《致青春》,郭敬明的《小時代1、2》等等,這些電影都引發了觀影的熱潮和輿論的高度關注。這個由新導演擔綱的趨勢在今年仍然在延續,這個暑期檔出現的新電影,如鄧超、俞白眉的《分手大師》、郭敬明的《小時代3》等等。一時也引發了輿論的高度關注和觀影的新的熱潮。

  這個從2012年底開始出現的潮流其實是中國電影發展的「新勢力」的崛起,也意味著中國電影的「換代」的趨勢的出現。這些電影有幾個新的特點值得關切:

  首先,這裡出現的掌控電影的導演多是原來沒有導演經驗的新人,這些新人多數也沒有經過過導演專業的訓練。而是從事電影業上下游的工作的人。如薛曉璐原是職業編劇,郭敬明是這些年裡走紅的青春小說的最為重要的作家。而趙薇和徐崢、鄧超等人都是已經具有相當的明星效應的演員。他們應該說是一些沒有導演的專業背景,卻一出手就顯示了對導演工作的掌控能力和對於新的市場環境的敏銳性的導演。這和「第五代」的張藝謀、陳凱歌等人有極大的差異,也和所謂「第六代」的導演們有了相當的差異。他們除了馮小剛是非科班出身之外,幾乎都是電影學院的科班出身。由於電影導演工作一向被認為是高度專業化的工作,所以以往非專業或不是從如攝影等職業轉為導演的人從事導演工作的就很少。但今天的情況是,這些原來從事電影的上下游相關工作的人對於電影業有著清晰的理解,對於電影觀眾的變化有著敏銳的把握,雖然缺少導演的職業訓練,但卻能夠在當下的電影新格局中脫穎而出,顯示了中國電影的新的「換代」的走向。當年以「第五代」的張藝謀、陳凱歌開創的大片和以「馮氏喜劇」為中心的喜劇電影,這兩個大類型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了九十年代後期直到近年的中國電影。當時的所謂票房「億元」的有重要影響的導演幾乎都是「第五代」。而後起的「第六代」也出現過一些人才,在藝術電影等方面有過引人注目的成就,但始終沒有成為中國電影業主導市場的人物,這一代有影響的導演如賈樟柯、王小帥、王全安等等都是在一個小眾主導的「藝術電影」的領域中活躍的。而像陸川、寧浩、滕華濤等人在電影市場上有相當的影響,但還不足以超越「第五代」的絕對的影響力。中國電影近二十年來的發展都還是由「第五代」主導的。這幾年的這些非科班出身的新導演的崛起其實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電影的原有的格局。可以說。中國電影正在經歷「換代」的深刻變化。在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等重要的導演都已經六十歲左右,其在中國電影中的影響力已經開始減弱,他們近年的電影仍然表現出了自己的特色,如張藝謀的《歸來》、馮小剛的《私人訂製》、陳凱歌的《搜索》等等。但已經沒有了主導電影業的走向和運作路徑的能力,也已經開始和新一代的觀眾與有了一定的隔膜之感。這些看起來是「非專業」的新導演開始迅速崛起扮演中國電影業的新的主角。他們沒有傳統的「學院式」導演方式的束縛,而是直接面對新的觀眾,他們原來的編劇、作家演員的職業讓他們對於觀眾的敏感超過了對於導演職業的敏感,讓生動鮮活的經驗呈現在觀眾面前。

  其次,這些新導演所製作的電影,都是中等成本,以中國在全球化和市場化的新的格局下的中產群體和80後、90後的年輕人作為表現對象和「隱含觀眾」的。這些電影都是立足當下中國的日常生活,把年青一代在新世紀以來的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面臨的狀態做了極為生動的描述。中國電影已經完全脫離了從《英雄》開始的以恢弘製作和歷史題材主導的「大片」的模式,而進入了一個以小博大,從個體的生活的新經驗出發的模式之中。一個電影新的空間開始展開,一種當下性的電影成為了中國電影的主導的類型,一種新的以中等的投資和當下的中產生活為根基的電影,變成了當下電影的主流。這些電影都敏銳地抓住了當下出現的電影的以正在急劇擴大的以中產群體和80後90後的年輕人為主體的「新觀眾」的所思所想所愛所困。把他們的日常生活的形態生動地表現在電影之中。這些電影是互聯網的「微時代」的新表徵,也是中產和年輕人擴大到三四線城市,其文化消費能力得到展現的電影的「全國化」趨勢的新的展現。從《泰囧》到這個暑期檔的《小時代3》和《分手大師》都展現的是當下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對於過去生活的回憶,也不是老一代的過去的緬懷,即使是《致青春》這樣的電影也是70後的懷舊的情懷和現實的對接。導演所熟悉的和觀眾所期待的在此得到了一種新的「視界融合」。中國當下的生活的新的環境、景觀和人性的展現都在這些電影里得到了生動的表現。我們常說藝術要「接地氣」,這裡的新導演和新觀眾的「接合」正是這種接地氣的最生動的展現。

  「新導演」「新觀眾」「新生活」,這些最近幾年出現的狀況既是對於好萊塢電影越來越走向以高科技和大製作的新神話為中心的「高概念」電影的影響力的另類的回應。既然好萊塢走的是以神怪為中心的超級大片的路徑。中國電影當然在這一方面難以匹敵,但中國電影可以尋找和當下本土觀眾的生活相貼近的路徑。而中國電影近年以三四線城市的電影市場和互聯網的新思維主導的新的觀眾群的湧現為電影的「換代」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些電影都不走國外參展參賽的「藝術電影」的路線,而是在本土市場上直接和好萊塢電影競爭,正是在這個世界上增長最快、最有活力的市場上顯示了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現在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電影首先要贏得自己的本土觀眾,要在本土的大市場上先取得成功。當然,這些新導演多數還是一片導演,他們的導演生涯才剛剛開始,未來的考驗很多,但他們已經為中國電影的未來打開了一片天。

  

推薦閱讀:

中國新型驅逐艦排水量可能超萬噸實現完全隱形
1962年的中印戰爭,肯尼迪計劃核爆中國
3000噸重型火箭送中國人上月球 長征9號傲視全球
中國民間婚俗及西方婚禮面面觀--潘旺眾
美國如釋重負 又一小國對中國動手了

TAG:電影 | 中國 | 中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