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的起源以及土丘墳的形成和發展
原始社會初期的人們並不掩埋同類的屍體,而是棄之於原野山谷。《孟子·滕文公上》有這樣一段話:
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gǔ chuài,吮吸叮咬)之。其顙(sǎng額)有泚(cǐ出汗的樣子),睨而不視。……歸反虆(léi盛土器)梩(lí鏟土器)而掩之。
孟子認為從不葬其親到虆梩而埋之,是人們不忍心親人的屍體遭受野獸昆蟲的噬食,這是倫理觀念進步的表現。大約從舊石器時代中期開始,人類已經對死者進行有意的埋葬了,這一方面固然是出於對自己集團的成員的關懷,眷戀死去的親人,更重要的是同靈魂觀念和原始宗教的產生有關。靈魂不死,就成為鬼魂。人們想像鬼魂在陰間即另一個世界,也象活人一樣生活,而且能自由來往各地,具有生人不具備的神秘力量,尤其是氏族首領和家長的鬼魂,在冥冥之中仍然掌握著威權,可以降福,也可以作禍。基於對鬼魂的敬畏和對陰間生活的幻想,人們自然而然形成了對死人的崇拜,也就有必要對屍體進行一定的處置,加以保護,以討好死者的鬼魂,由此產生了各種葬法和葬禮。
葬字篆書作。《說文解字》用聲訓的方法把「葬」字的意義解釋為「藏也」。並分析其字形為「從死()在中,一其中,所以薦之」。亦即把屍體放在草墊或用樹條捆紮而成的木床上,然後用亂草覆蓋掩藏。《易·繫辭下》稱「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所謂「厚衣之以薪」,也就是用樹枝雜草掩埋的意思。考古發掘證明,1萬8千多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處於母系氏族社會早期狀態的山頂洞人已把自己居住的山洞的深處用作公共墓室,在那裡覆土掩埋死者的屍體,屍體上撒有紅色的赤鐵礦粉屑,並隨葬石器工具和石珠、穿孔獸牙等裝飾品,顯然是活人生活的寫照。隨著生產工具的發展,到了新石器時代,人們已能夠深掘土坑,把屍體埋在地下。這種能更好地保護屍體的、真正意義的土葬,逐漸成為最普遍的葬法。考古工作者從距今7000年到5000年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黃河流域仰韶文化遺址中,發掘了2000多座墓葬,其中絕大多數是土坑葬。這些遺址都有與居住區相距不遠的公共墓地,墓地中葬坑鱗次櫛比,其布局也同當時人們居住的村落相似。有的葬坑底部和四壁經過了加工。除了單人葬之外,還有不少同性多人葬和一坑中男女老少混葬、母親和子女合葬等現象。同一葬坑中的人不可能都在同時死去,當系遷移合葬,即先分別進行土葬,等肉體全部腐爛後又挖出屍骨作二次葬。許多公共墓地所有屍骨的頭部都朝同一方向,可能是人們心目中死後鬼魂的去向。對夭折的幼兒往往貯以瓦罐,用盆、缽覆蓋罐口,埋葬在住房附近,盆、缽中央留出小孔,以備靈魂出入。到了原始社會末期,土坑葬已遍及黃河長江流域、東南沿海以及東北一帶廣大地區。與父系氏族的社會形態相適應,出現了一男一女、一男二女合葬的現象,這種男女合葬墓多為男子直身仰葬而女子面向男子側體屈身。還有一些墓葬除了成年男女之外,還葬有若干兒童,可能是包括一夫一妻及其夭折的子女在內的單個家庭。當時仍然嚴格遵守在本氏族公共墓地下葬的傳統習俗,氏族公共墓地距居住區稍遠,墓葬井然有序,屍骨頭向一致,墓坑四壁平直,有的已經有了梯形或長方形的墓道。
《易·繫辭下》還提到上古的墓葬「不封不樹」,也就是葬地不起墳,也不種樹以設標誌。傳說中的相當於原始社會後期的上古帝王陵墓,如河南淮陽縣的太昊(伏羲)陵、陝西黃陵縣的黃帝陵、湖南酃縣的炎帝陵、山東曲阜市的少昊陵、河北高陽縣的顓頊陵、山西臨汾市的堯陵、湖南寧遠縣的舜陵,浙江紹興市的禹陵等,雖然都有高大的封土堆,但葬地本來出自後人的附會,並不可信,陵墓中不可能真的葬有這些上古領袖人物的屍骨,「墳堆」也是後人陸續添土加高的,不能說明當時的葬俗。即便已經進入階級社會的夏、商、西周和春秋前期,也仍然是「墓而不墳」、「不封不樹」。如西漢末劉向所說:「殷湯無葬處(意為不知葬處),文、武(周文王、武王)、周公葬於畢(陝西咸陽東北),秦穆公葬於雍橐泉宮祈年館下(今陝西鳳翔縣南)……皆無丘壟之處。」(2)東漢崔寔在他作的《政論》一書中也說「古者墓而不墳,文、武之兆,與平地齊」。在河南安陽市發掘的殷王室墓群,雖然墓穴規模巨大,最大的連同墓道面積超過700平方米,但墓與地平。在陝西鳳翔縣雍城發掘的春秋時秦公的墓葬群,有的大墓佔地超過500平方米,也未見任何跡象表示葬時曾築大墳。這樣的大型墓葬如果當時有封土堆,即使風雨剝蝕,也不可能到今天連一點痕迹都沒有留下。動用大量人力、物力經營的王公的大型墓葬如此,更不用說一般百姓的墓葬了。
在江蘇南部和安徽東南部湖熟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過少數西周時期有封土堆的墓葬,但這些墓葬並無墓穴,而是在平地上鋪一層石卵作底,然後置放屍體、隨葬品,再堆上封土,封土也不夯實,實際上是改「厚衣之以薪」為「厚衣之以土」。這只是潮濕低洼地區在難以解決墓穴滲水問題的情況下採取的特殊葬法,同後世真正意義的土丘墳並不相同。
從文獻記載來看,中原地區的土丘墳在春秋中期已經出現,並有了一定程度的流行。《禮記·檀弓上》說孔子去世後,有人從燕國趕來觀摩葬禮。孔子的弟子子夏對客人追述了孔子生前的一段話:「吾見封之若堂者矣,見若坊者矣,見若覆夏屋者矣,見若斧者矣。從若斧者焉,馬鬣封之謂也。」也就是說孔子曾經見到過四種不同形狀的土丘墳:墳頭有的呈四方形高高隆起,就象堂基;有的狹長陡峭而上平,就象堤壩;有的寬廣低矮,中間稍高,就象覆蓋的門檐;有的薄削而長,就象斧刃。象斧刃的那種,俗名又叫馬鬣封,因其形狀與馬頸上的鬣毛相似。孔子是主張把墳頭修得象斧刃狀的,可能同這種墳頭最省工有關。孔子幼年喪父,不知葬在哪裡,長大後多方訪尋,才在防(今山東曲阜市東)找到了父親的墓地,於是又遷來母親的遺骨與父親合葬。《檀弓》上提到孔子感嘆地說:「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也。」孔子雖然崇尚古制,但考慮到自己是個四方奔走之人,為了便於上墓祭祀,不能不在墓地上立個標誌,「於是封之,崇四尺」。這四尺高的墳頭,大概就是馬鬣封。孔子死後,葬地也起墳堆。《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弟子及魯人往從冢而家者百有餘室」,「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祀孔子冢」。土丘墳一經出現,在不太長的時間內迅速流行,由「不封不樹」而變為「又封又樹」。而且墳頭的高低大小,墳地樹木的多少已成為表明死者身份的一種標誌。《周禮·冢人》所謂「以爵等為丘封之度與其樹數」,「尊者丘高而樹多,卑者封下而樹少」,說的是土丘墳已經普及的春秋晚期以至戰國時期的情況。安徽淮南市蔡家崗發現的兩座春秋晚期的蔡國墓葬,都有高大的封土堆。時代約略相同的河南固始縣侯古堆的一座宋墓,墳堆高7米,直徑55米,規模可觀。現猶殘存高大封土堆的戰國墓葬數以百計,分布在全國許多地方。如在燕下都(今河北易縣)的一個王公墓葬區,有大墓13座,最大的封土堆底部35米見方,高11米。河北平山發現的中山王墓封土東西寬92米,南北長110米,分為台階式的三層,最高一層距地面15米,工程量是驚人的。當時的王公貴族「丘壠必巨」(3),「其高大若山,其樹之若林」(4),已形成風氣,並且制度化。就是民間的一般墓葬,起墳植樹也是普遍現象。「墳墓」、「丘墓」連稱,在戰國文獻中已屢見不鮮。
土丘墳的普及,究其原因,當與墓祭習俗的流行與統治階級為顯示威權而率先倡導有關。
禮學家認為古不墓祭,祭祀祖先的禮儀應該在宗廟中進行,到墓地去祭奠祖先在秦漢以後才逐漸形成風氣。其實不然,墓祭之事出現很早。《史記·周本紀》記武王東觀兵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準備伐紂,出發前曾去文王墓地祭祀。春秋戰國時墓祭的現象已相當普遍,因為無論是懷念祖先而貢獻祭品,還是為得到祖先鬼魂的保佑而有所祈禱,在一般人心目中,直接到祖先葬身之處祭告,似乎更能被祖先所接受。南宋理學家張栻說:「周盛時固亦有祭於其墓者,雖非制禮之本經,而出於人情之所不忍,而其義理不至於甚害,則先王亦從而許之。」(5)《禮記·曾子問》曾提及孔子主張可以「望墓而為壇,以時祭」。如果墓地不封不樹,年遠世久,就會難以確認,因而需要堆土成墳作為標誌。孔子為父母合葬,又在墓上培土封之,就是出於這種考慮。《孟子·離婁下》講到有齊人每向祭墓者乞求酒食。「卒之東郭墦(fán,墓地)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可見當時墓祭已是民間習俗,而土丘墳也正隨著墓祭的流行而得到普及。
另外,春秋戰國之際社會激烈動蕩,以各國國君為首的統治者們生前窮奢極欲,他們幻想死後到了另一個世界,不僅可以照舊享受原先享受的一切,而且仍能向世人顯示自己的赫赫威權,高大的封土堆正象徵著統治權,比「墓而不墳」更符合他們的心意,因此它一旦出現,即群相仿效。而通過墳丘的高低大小和不同的形狀來區分死者的身份,比埋在地下的其它用以區別身份的東西更能使後人有所感覺,這也正體現了森嚴的封建秩序,由國家予以規定,有利於鞏固封建統治。《呂氏春秋·孟冬記》就記載了當時專門有官員「營丘壠之小大、高卑、薄厚之度,貴賤之等級」。王公貴族的倡導和封建國家用政令來推行,也大大加快了土丘墳的普及速度。
秦漢以後,幾乎可以說是無墓不墳了。在整個封建社會,墳墓等級分明,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墳頭越高。鄭玄提到「漢律曰列侯墳高四丈,關內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6)後世制度更為嚴密,唐、宋、元、明、清五朝的典章對不同品官和庶人墓地的大小都有具體的規定:
墳高也尊卑有別:
帝王的墳墓規模最為宏大,稱為「陵」或「山陵」。這一方面固然因為它佔地之廣、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另一方面也有以崇高的山陵比喻至高無上的帝王的意思。最早稱陵的是戰國初趙肅侯的壽陵,秦自惠文王起,諸王葬地都取名某陵。秦始皇陵在今陝西臨潼,原名「麗山」或「酈山」,前後修建了40年,曾徵發70多萬人從事這一浩大的工程。三國時殘存的封土堆高達120多米,底部周長2167米有餘,經歷了二千多年的風雨滄桑;現代實測陵高64.9米,底邊長485米至515米,有人測算建陵時堆土約1180多萬立方米。西漢的帝陵據《漢舊儀》記載,「墳高十二丈,武帝陵高二十丈」,現代實測,高祖長陵(在今陝西咸陽市窯店)底部東西162米,南北132.3米,高31.94米;呂后陵(在長陵東)底部東西153.9米,南北135米,高31.84米;文帝霸陵(在今陝西西安市東郊)鑿山為墓,未起墳堆;景帝陽陵(在今咸陽市張家灣)底部東西166.5米,南北155.4米,高31.64米;武帝茂陵(在今陝西興平縣南)底部邊長231—234米,高46.5米。昭帝以後諸陵大致底部邊長也都在150米以上,高30米上下。這種不惜大量耗費人力財力,為帝王修築宏偉陵墓,以體現封建皇權威嚴的做法,被歷代封建王朝所沿襲,只是元代皇帝死後深埋,然後縱使萬馬奔騰,消滅地面上的一切痕迹,使確切葬處成為永久的秘密,這是遵照蒙古習俗,當系例外。此外,唐代多因山為陵,不另起大型的墳堆,高大的封土堆原本是山的象徵,反過來直接把山當作帝陵的封土,其用意並無不同。
土丘墳的形狀從戰國時起即以方形為貴。自秦始皇陵直至宋代的帝陵,多是在地宮(墓室)之上划出一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基址,然後層層夯築黃土,下大上小,直到一定的高度,封土堆的頂端仍呈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平面。整個墳丘象是一個被截去頂部的方錐體,又象一個倒著置放的斗,考古學者稱之為覆斗形。許多帝王在世時即為自己預修墳墓,為了吉利,諱稱為「方中」、「方上」,就同墳丘呈方形有關。方形墳丘是最高的規格,除了帝王之外,只有極個別帝王的近親及沒有同帝王合葬的后妃可以採用。一般的貴族、官員乃至平民百姓的墳丘是圓錐形或半圓形的,但高大的方形墳丘修築困難,更不能長期保持原狀,在南方多雨地區尤其如此。所以五代時南方一些偏霸小國統治者的陵墓,封土已作半圓形,如南唐李昪的永陵、李璟的順陵(均在今江蘇省南京市牛頭山),前蜀王建的永陵(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區)等。從明代開始,帝陵的封土正式變方為圓,稱之為寶頂,又稱獨龍阜,其上滿栽樹木,以求鬱鬱蔥蔥、佳氣籠罩的神秘感。這是因為明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葬在南京,其孝陵採取圓形寶頂的形式,當受長江流域無方墳習俗的影響,而其後北京昌平縣的明十三陵又都以孝陵為藍本。清代帝陵(分布在遼寧瀋陽市,河北遵化縣、易縣三地)則又模仿明陵。所不同的是,明陵的寶頂多為圓形,而清陵多為長圓形。
帝王陵墓之外的一般墳丘,從戰國秦漢以來,基本上都是圓錐形或半圓形。漢代衛青墓封土象大青山、霍去病墓封土象祁連山,只為專門紀念他們顯赫的戰功,是一種特例。後世或有在半圓形的土丘外再砌一層磚或塗上一層三合土的,但也不多見。
推薦閱讀:
※向姓起源
※酒,酒的起源:上天造酒說
※漢字的起源
※解讀山海經的鑰匙―――第二十一話,人類的起源和遷徙(上)
※張發財 : 洪門起源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