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漫靈魂缺席?

光光腦袋上的三根毛,或趴,或蜷,或翹,再配上一個紅通通圓鼻頭,表情滑稽,這就是張樂平畫筆下的三毛,這就是至今陪伴了我們整整70年的三毛。從軍,流浪,迎解放,學雷鋒……三毛伴隨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孩子的成長,看過三毛的我們都已紛紛長大,七十歲的三毛卻依稀當年模樣:善良,友愛,堅強,不屈不撓。

  每一代人的童年,都是在動漫中長大的。兒時的天地,是和動漫交織的彩色的夢。而這樣的經典形象,還被人記住多少﹖?

  原創形象 人單力薄

  在記者的隨機調查中顯示,提到最喜歡的動漫形象,大多數孩子脫口而出的是日本漫畫形象,如機器貓,高達、丁丁、櫻桃小丸子等等。而據「中國青少年喜愛的動漫作品」調查顯示:20個最受觀眾喜愛的動漫形象中,19個來自日本,中國只有孫悟空一個「獨苗」。

  19:1!

  而50年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動畫片《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在國際電影節大放異彩,被奉為國寶的中國水墨動畫也曾讓世界驚嘆。日本動畫鼻祖手塚治虫,就是因為看到中國動畫片《鐵扇公主》,被其中「手持如意金箍棒、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的孫悟空所折服,棄醫從畫,製造出振臂高飛的《鐵臂阿童木》。

  那些在人們的記憶中長久存在的時代經典,現在提起來仍津津樂道,卻已經逝去。

  曾經與日本同步的中國動漫,如今尷尬而倔強地在方寸之地堅持自己的理想和創作。

  7月29號舉行的第七屆北京動漫大會大打原創牌。在會上,北京卡通慶祝創刊十周年,作為國家扶持本土動漫產業發展的「5155工程」之一,「十年原創」的口號使他們成為日式漫畫狂潮中的原創動漫守望者。

  在今年6月杭州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上,三辰卡通集團和21世紀出版社聯合了6位國內知名的職業漫畫家組成「中國原創漫畫創作聯盟」,這6名漫畫家是:顏開、姚非拉、貝貝龍、趙佳、林瑩和林夕。而貝貝龍的《魔法豬世紀》也隨後強勢推出。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連環漫畫分會常務副會長龐邦本認為這個舉措的意義在於整合優秀漫畫家,以合力推出精品。出版人從專業的角度規劃作品,以專業化的市場操作出版作品,並進行深層次的包裝、宣傳和周邊產品的全面商業運作,標誌著原創漫畫業力量的重組和市場化的逐步成熟。

  而姚非拉認為,這一聯盟的成立更多地具有象徵性意義。這是一個標誌著中國職業漫畫家出現的信號,如此就足以讓他企盼了。據他樂觀估計,在中國,職業漫畫人可能不到100人。而在日本,光頂級漫畫家就有近千人。

  據有關統計顯示,今年全年將有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動漫展舉行,動漫市場一派火熱。但業內人士卻坦言,在動漫熱的背後,原創處於「虛火」狀態。

  在某市場研究公司對京、滬、穗三地2000多名青少年進行的調查表明,每年14~30歲的城市青少年,有超過13億元的動漫消費量。但其中有80%多流向了日本、美國的動漫廠商。史努比、米老鼠、KITTY貓、皮卡丘、機器貓,僅這5個可愛的「舶來」卡通,每年就從中國市場賺走 6億元。

  而中國卡通漫畫在本土市場上卻只能佔據不起眼的一角。姚非拉說,有人說中國動漫出了問題,我倒想問,哪裡沒有問題?

  優秀作品不多,原創能力不足,競爭機制與市場運作能力相對落後,動漫人無法靠動漫糊口,題材、作者、市場等資源大量外流,盜版圖書的擠壓……一系列問題就這樣橫亘在中國卡通漫畫製作人、出版人面前。

  不在模仿中死亡,就在模仿中奮起

  受西方漫畫的影響,誕生於20世紀初的中國現代漫畫,採取大幅度的誇張、變形、離形的手法,並吸取西洋畫的繪畫技巧,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種,登上歷史舞台。100多年過去,漫畫也從見諸報端發展成獨特的藝術形式。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傳統連環畫進入了全盛時期,《三國演義》《岳飛傳》等佳作至今讓人難以忘懷。但在經歷了80年代初的短暫輝煌之後,影響力日漸式微,終退守為一些人的私家收藏。而當時的連環畫作者,靠雜誌的稿費難以維持生計,紛紛轉行。

  此時,伴隨著鐵臂阿童木的到來,被稱為「新漫畫」的日本動漫登陸中國,並從此牢牢佔據中國市場。同時帶來的是盜版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大規模產生,這也在客觀上做大了日本動漫在中國的市場。三五年間,中國的盜版商就引進了日本三五十年的動漫精華作品。而在吸引了中國青少年大量眼球的同時,整整一代創作者也受到了日本動漫的影響。

  國內卡通漫畫的創作風格和技法明顯帶有模仿日本之風已是不爭的事實。對此,業內人士看法不一。反對者認為,中國的卡通漫畫應該具有中國特色,日本之所以能成為卡通漫畫大國,就在於日本漫畫人吸取了西方漫畫的經驗並借用了大量電影、動畫等技巧,同時與本國的繪畫相結合,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而贊同者則強調,目前我國卡通漫畫走的其實只是日本「少女漫畫」的窄路,而對其他風格的日本卡通漫畫卻很少有人借鑒,如少年漫畫、青年漫畫、成年漫畫、 老年漫畫等等,同時日本卡通漫畫在很多方面非常適合讀者的閱讀和審美心理,沒有必要單純為了「中國化」而放棄他人成功的模式。

  在對待模仿的態度上,姚非拉說:「日本漫畫大師的作品確實很棒,這是不得不承認的。在創作初期,作品會或多或少有一些模仿的痕迹。模仿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學習到一定程度以後能否加入新的元素,並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副教授陳廖宇認為,中國動畫造型不自信,模仿痕迹太重,創作者對自己的生活沒有敏感性,創作出來的造型很概念化,沒有生命。

  一流的畫技,二流的故事,三流的經營

  在採訪中,很多人提到了中國的動漫製作水平可以用「一流的畫技,二流的故事,三流的經營」這句話概括。

  陳廖宇也指出,國內缺的不是動漫形象的設計,而是良好的品牌意識,這是對一個動漫形象的培育過程。

  小櫻桃卡通藝術有限公司是國內較早搞漫畫原創的公司,從1998年起開始做原創,白手起家,自己編故事,自己打造品牌。目前主打產品《小櫻桃》漫畫已出版100多個品種,總發行量600多萬冊,是2004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推薦的唯一原創漫畫品牌。該公司總經理張國曉認為,國內要學習國外形象的塑造,比如人物關係,內容定位等等,但畫畫是次要的,以內容為主的創作理念是第一位的。繪畫和故事相比,會講故事是第一位的,即使形象再完美,再漂亮,沒有故事作支撐也是無法成功的。但像kitty這樣沒有故事卻聞名的形象,則是靠產業運作發展的個案。

  陳廖宇認為,大家可能有一種錯覺,總認為形象的成功是造型的功勞,其實即使相對平庸的造型,如果通過作品賦予立體化、有血有肉的風格,這個造型自然就活了。全世界所有成功的動畫形象並不是因為他們造型上是最優秀的,而是因為他們經過多年的培育,在我們的心目中成為有血有肉的形象。

  中國的動漫作品只注重教育意義和市場之間的關係,如果沒有優秀的原創動畫片及其成名的卡通明星,一切開發和經營都是一句空話,動漫衍生產品盜版現象猖獗,是市場開發意識不強的緣故?

  而憑藉《哪吒》創造600萬冊銷售奇蹟的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就面臨著類似的問題。總經理周愛蘭表示,就動漫產業來講,前面工作完成之後,後面怎麼樣推廣,推廣之後如何維持,如何將產品的生命周期拉長,是一個很大的工程。把「哪吒」做成一個品牌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哪吒》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如果後面的工作沒有人來做,小朋友會漸漸忘記《哪吒》。因此動漫需要完成從品牌到產業的跨越。

  而我們的鄰居韓國在動漫產業方面則充當了一個很好的範例。韓國和中國面臨的情況類似,日本動漫也一度席捲了韓國的市場,為了振興本民族的動漫產業,韓國集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僅用了四年時間埋頭鑽研,韓國的就與日本可以平起平坐了,韓國動漫產業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運作鏈。

  中國卡通藝術委員會秘書長傅鐵錚說,要振興中國的動漫產業,應該向韓國學習。中國有好的漫畫創作人才,缺少的是資金和完善的運營機制。要真正實現動漫產業的產業化運作,最理想的模式是出版界、動畫公司、大投資商和有才能的動漫人四方合作,各盡其能,統一策劃,才能真正創建一條完整而有序的產業化生產鏈。國家也應出台相應的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流向動漫產業,給動漫產業公司以一定的稅收上的優惠,電視台等一些主流媒體應給本土動漫作品更多的播出空間。

  動漫要發展,它的原創能力和產業深度開發之間要形成互相推動、互為因果的良性循環,這方面,迪斯尼的成功商業模式也值得我們研究。在這個動畫王國的產業鏈里,有動畫片的創作,還有版權代理、圖書音像、玩具、服裝乃至休閑旅遊等延伸產業。迪斯尼的動畫明星們,吸引了眾多旅遊者走進迪斯尼樂園;而一個迪斯尼樂園,又造就了眾多需要看迪斯尼動畫片的觀眾,反過來刺激了迪斯尼動畫片的創作。

  中國動漫還缺什麼

  優秀編輯人才匱乏。中國的漫畫在1985年連環畫跌入谷底,一批有才華的畫家就此改行背離了連環畫事業,出現了一個斷代期,致使我們現在的漫畫人才都是一批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奮爭。而編輯也是與此同時成長起來。

  小櫻桃卡通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曉認為,原創漫畫目前最缺的是有較強研發能力的編輯人才,好的編輯可以成就一個漫畫家。在漫畫出版產業鏈中編輯應該是核心,負責市場調研、選題策劃、組織並引導漫畫家創作出適應市場需求的作品。和日本相比,目前我們的出版界有比較嚴重的「腦體倒掛」現象,編輯很輕鬆,主要是在找作品,而不是在挖掘和研發產品,出不來好作品只是一味怪罪漫畫家,這是不太正常的現象。

  他認為我國的新銳漫畫家大多都比較年輕,閱歷很淺,很難承受太多的責任。漫畫家承受不了的,應該由出版商來承受,作品的選題研發、市場調研主要還得靠出版商。出版商同時還要樹立產權意識,目前國產漫畫的知識產權主要掌握在作者手裡,很多漫畫家頻繁更換出版商,致使一些出版社急功近利,不願意在培育市場和渠道深耕細作上進行長期的規劃,這不利於作品參與市場競爭。日本漫畫的許多著作權都是在出版商手裡,這樣出版商會有更多的主動權,也捨得投入。應該說中國的漫畫出版商任重而道遠。

  缺少人文精神。姚非拉認為,傳統教育機制里缺少對人文精神的培養,中國的動漫人不自信、浮躁、急功近利,還缺乏對現實生活的關注。

  他說:「漫畫的二十年發展缺乏這樣的作品,幾代人在形式上更新,在玩新花樣,但缺乏對人性的思考。現在的流行文化包括漫畫,就像是這樣一個人:頭髮絢麗,戴了很多燦爛的小製品,用盡了心思進行搭配,但是,眼睛空洞。同時他喜新厭舊,不斷追求新的刺激,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並不清楚到底想要什麼。漫畫缺少了什麼?什麼是過目不忘?漫畫僅僅是娛樂么?漫畫應該是有思想的,是靈魂的訴求。」

  他同時認為,在這一兩代漫畫人中很難產生真正意義的大作,不僅僅是因為年齡的原因。他們沒有明確自我狀態,只是追求形式上的複雜和流行元素的製作,而缺乏真正內涵。如同早期的流行音樂一樣,開始內心訴求很明確,有很多話要表達,作品中也有精神支柱,但是以後就漸漸注重細節,漸漸成為一堆閃閃發亮但是沒有靈魂的東西。

  

推薦閱讀:

【動漫精選】豆瓣8.6,這部動畫能滿足你對萌物的所有幻想
與「御宅屋」相關的網站有哪些?
為何說《奔跑吧》第六季大換血?
看完下級生2動漫有什麼感想?
各種魔王,不同口味《新妹魔王的契約者》是什麼口味的?

TAG:中國 | 動漫 | 中國動漫 | 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