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弢致徐開壘的48通未刊書信
07-19
唐弢致徐開壘的48通未刊書信
陳蕾 2011年9月初的某日,接徐開壘老先生來電,說自己前陣子因膽結石住院,今出院看見家門口的黃色留條,立即電話告平安,老先生還囑我們有空去他家坐坐。那時正逢中秋前夕,於是隔日下午我們便如約去看望徐老,離開上海圖書館時突然下起雷陣雨,馬路上車流即刻擁堵起來,車入文緣村時已過了約定時間。匆忙間按鈴敲門,只見徐老已笑盈盈地坐在會客間等候我們了。幾句寒暄後,他從隔壁卧室拿出了一疊珍藏已久的書信,老先生收藏工作做得認真仔細,每封信都用作文紙粘裱在後,保存得相當乾淨、完整。 關於這批書信的由來,徐老當日曾面告:"唐弢同志1950年代調離上海赴北京工作後,長期與我通信,這些信至今還留在我的身邊。1992年唐弢去世後,組織編輯文集的同志曾來信要我把這些信寄去,它們原應交給北京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編入《唐弢書信集》,但那段時間,我多次赴美國在兒子家休假,來不及應命,真是十分遺憾。現在把它們捐給上圖,也算了卻心愿,為我的恩師前輩找個永久安放之地。這些信很重要,希望你們好好保存。" 這批書信共48通,時間跨度為1972至1985年,現藏於上海圖書館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唐弢文集·第十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的說明中稱:"本卷是書信卷。承唐弢生前友好和有關方面的支持,前後共徵集到唐弢書信八百餘封。現從中選出書信687封收入本卷……"查《唐弢文集》及其餘公開資料,未見此批書信,因而這四十餘通被徐老視為珍藏的手札,更顯彌足珍貴。 唐弢既是魯迅研究專家,又是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曾與魯迅先生有過直接交往。如今人們談到唐弢時說得最多的,乃是唐弢晚年窮其主要精力而終究未能完稿的《魯迅傳》。唐弢雖然在50年代即有寫作《魯迅傳》之宏願,但囿於各方因素,撰寫計劃數度擱置。(《新文學史料》1986年第4期,《浮生自述--唐弢談他的生平經歷和文學生涯》)甚至身處"文革"的動蕩歲月中,他仍一直關注有關魯迅的著作和各種材料,準備把《魯迅傳》的寫作提上自己的工作日程。唐弢多次在信中與徐開壘談起此項著述。 1977年8月3日信中說:"我以後將以全力從事傳記工作,但臨陣怯戰,十分忐忑。這件工作很不好做,客觀上條件困難重重,主觀上水平又差,幾年來,記憶大為衰退,即如《研究資料》(其實是向博物館訪問人員談話稿)登的那篇,雖然大體事情是這樣,而細節、時間,頗有出入。如寫傳記當然不能這樣。心裡極為擔憂。" 1977年9月7日信中說:"今日起即轉回北京校區,擇地獨居,考慮傳記寫作。" 1977年9月27日信中說:"我準備寫傳,開始構思,《尺素書》(《尺素書--有關魯迅先生幾件事情的通信》載於1977年8月《人民文學》第八期,署名唐弢。收入《回憶·書簡·散記》,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不過先投一塊探路石而已。聽聽大家意見。……大家等小平同志來抓一抓,希望早日上軌道,以後能安心搞研究工作。我日漸衰老,望治之心更切。總願能寫些東西出來,條件雖然很壞,水平又低,老牛破車,努力以赴。傳大約寫四十萬字,80年完成。寫到這裡,忽然想到似乎已復過來信,老來昏昏,令人慨嘆。" 1978年1月4日信中說:"我前一時期身體不太好,閉門謝客,在此期內,倒寫了幾篇文章,但傳記迄未動手,原因是條件還不成熟,而任務太多,也許今年下半年才能執筆。……傳記並未下馬,不知何人如此說。因為我於61-64年,曾主編過一部中國現代文學史教材,文化大革命中列為我的罪狀(為三十年代歌功頌德)之一,現在又有人認為是已有文學史中最好之一部,要我將它修改完畢。由於文科教材缺乏,也許我只得遵命搞。傳記不能不暫時讓路耳。目前尚未定局。" 然天不遂人願,這部令唐弢念茲在茲並耗費巨大精力的《魯迅傳》(連載於《魯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5期至第10期)最終留給世人的,是前11章的未定稿,內容止於辛亥革命前夕。因此,完成《魯迅傳》的宿願隨著唐弢的離世而終成未竟之志,令人殊為惋惜。 唐弢的治學精神深為學界稱道,謙遜嚴謹的學風在寫給徐開壘的信中,也常有所現。 1972年7月16日信中說:"對於注釋,我認為最好是把事實擺出來,有傾向性,使觀點鮮明,就可以了……至於題解,我也以為最好把歷史背景、時代環境、文藝界鬥爭情況、魯迅為什麼寫這篇雜文、這篇雜文起了什麼作用等說明就可以了,不必去解釋文章內容。……我作題解注釋時,是以三十年代時魯迅對我講過的一些話(不很多),以及我自己當時接觸到的情況為線索,找到文字材料,才給註上,沒有文字材料,但憑記憶,我怕靠不住,就暫時不注,等以後找到正式材料時再說。" 1972年11月2日信中說:"《上海文藝之一瞥》里的"聞雞生氣",雞不是"野雞即妓女",芸生我最初也以為是瞿秋白,現在又看了一些別的材料,又覺得十之七八不是瞿秋白了。注釋確是難事,倘無實在可靠的證明,我以為不如不注。" 1972年12月5日信中說:"《門外文談》,是我一手包辦代注的,其實有些單字、單詞是毋需注的,但為和他們已出的統一體例,終於也註上了,有些喧賓奪主。但也有些為十卷本《全集》所未能注出的,你如有"雅興",可以對照一下,並把意見告訴我。我們正在討論四卷本選集的體例,注到如何程度等等,尊見當可供參考。" 注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衡量學術文章水準的維度,也是學問嚴謹程度的體現。唐弢對此有著深刻的自覺與嚴格的要求,注與不注的取捨裁量,記憶與文字材料的對比互證,亦從一側面展露其深厚的學養。 唐弢雖長徐開壘近十歲,且深具文壇資歷與威望,但其常直呼徐開壘為"老同志"、"老朋友",毫無長輩晚輩間之層階隔膜。這四十餘通信札,展現了兩人歷久彌新的友情。諸如寄書、買葯等日常瑣事,唐氏亦常托徐開壘幫忙尋購,並無尷尬,其信中首句總是"手書收到。前寄各書也拜收,十分感激"等語。 1973年10月10日信中說:"開壘同志:書兩冊於昨天收到,謝謝。本人之愛,於心不安。因為是舊相識了,老著麵皮接受。寶劍贈英雄一語,實不敢當。" 收到徐開壘的贈書後,唐弢也常以回贈書籍的方式聊表謝意:"開壘同志:收到7月10日惠寄書兩冊,感激無既。兩書一冊有定價,一冊沒有,頗使我為難,叨在知交,我就不把書款匯上了。茲寄奉《人民日報》《雜文書信選續編》一本,我估計此書你早已有了,還是寄上,不過"意思意思"而已。"(1972年7月16日) 對於徐開壘的稿約,唐弢也在百忙之中儘力滿足:"承約為《筆會》寫稿,以我和您的關係,和《筆會》的關係,不應不動筆。"(1982年3月15日) 展信亦可深切感受到徐開壘為人的細心周到,唐弢對此也頗為感念。唐弢晚年飽受心臟病之苦痛:"自69年得心臟梗塞症,中間經過5次大發作,都是由醫院搶救回來的……"(1972年6月16日)在購書買葯的款項上,兩人都有君子之風,唐氏對徐開壘並不見外:"老朋友了,我就不客氣的奉托。書款葯錢,將來同你總算。"(1972年10月14日)唐弢托徐開壘購買藥物"潘生丁"(片劑),徐熱心地回信介紹潘生丁與脈通之區別,令唐氏感激:"承告潘生丁與脈通之區別,甚感甚感。"(1972年8月5日)或出於感激,且為文壇同道、《筆會》師友,唐弢亦多次邀徐開壘赴京一敘,情真意切,足見唐氏為人之好客並胸懷感恩之心: 1973年5月22日信中問及:"……你有機會公出至京否?多年不見,能相逢快談,企翹之至。" 1974年9月11日信中再度邀約:"……知道你有青島北游,快何如之。何日能來北京一行?人民首都,不蒞臨一下,似乎說不過去,目前又值秋高氣爽,是北京最好季節。所述青島情況,實不限於一地。大約北京、上海,是秩序最好的地方。" 直至1980年代初,徐開壘因公赴京,兩位《筆會》老友,終於能在唐宅面敘月旦一番,多年的友誼,化作此時之快談,令唐弢好不興奮,只惜嘆相會時光之匆匆:"開壘同志:此番大駕來京,枉顧敝寓,相對快談,稍抒積悃,實在是令人高興的事,可惜時間太短……"(1982年3月15日) 1992年唐弢離開了人世,20年後,徐開壘亦走完了生命的歷程。似乎冥冥之中的天意,抑或是徐開壘生前的預感,在其生命的最後幾月,將其珍藏的唐弢書信贈予我館。從其對這批書信的保存與愛護程度,及贈函當日的口述憶往觀之,他對唐弢的深切懷念與感佩之心,視唐弢為文壇導師的崇敬感恩之情,從初出茅廬的文學青年,到蜚聲報林的《筆會》主編,一直未變。斯人已逝,文墨仍存,留給我們的,正是這一封封書信之中那淳厚的人文情懷與綿長友誼。
推薦閱讀:
陳蕾 2011年9月初的某日,接徐開壘老先生來電,說自己前陣子因膽結石住院,今出院看見家門口的黃色留條,立即電話告平安,老先生還囑我們有空去他家坐坐。那時正逢中秋前夕,於是隔日下午我們便如約去看望徐老,離開上海圖書館時突然下起雷陣雨,馬路上車流即刻擁堵起來,車入文緣村時已過了約定時間。匆忙間按鈴敲門,只見徐老已笑盈盈地坐在會客間等候我們了。幾句寒暄後,他從隔壁卧室拿出了一疊珍藏已久的書信,老先生收藏工作做得認真仔細,每封信都用作文紙粘裱在後,保存得相當乾淨、完整。 關於這批書信的由來,徐老當日曾面告:"唐弢同志1950年代調離上海赴北京工作後,長期與我通信,這些信至今還留在我的身邊。1992年唐弢去世後,組織編輯文集的同志曾來信要我把這些信寄去,它們原應交給北京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編入《唐弢書信集》,但那段時間,我多次赴美國在兒子家休假,來不及應命,真是十分遺憾。現在把它們捐給上圖,也算了卻心愿,為我的恩師前輩找個永久安放之地。這些信很重要,希望你們好好保存。" 這批書信共48通,時間跨度為1972至1985年,現藏於上海圖書館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唐弢文集·第十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的說明中稱:"本卷是書信卷。承唐弢生前友好和有關方面的支持,前後共徵集到唐弢書信八百餘封。現從中選出書信687封收入本卷……"查《唐弢文集》及其餘公開資料,未見此批書信,因而這四十餘通被徐老視為珍藏的手札,更顯彌足珍貴。 唐弢既是魯迅研究專家,又是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曾與魯迅先生有過直接交往。如今人們談到唐弢時說得最多的,乃是唐弢晚年窮其主要精力而終究未能完稿的《魯迅傳》。唐弢雖然在50年代即有寫作《魯迅傳》之宏願,但囿於各方因素,撰寫計劃數度擱置。(《新文學史料》1986年第4期,《浮生自述--唐弢談他的生平經歷和文學生涯》)甚至身處"文革"的動蕩歲月中,他仍一直關注有關魯迅的著作和各種材料,準備把《魯迅傳》的寫作提上自己的工作日程。唐弢多次在信中與徐開壘談起此項著述。 1977年8月3日信中說:"我以後將以全力從事傳記工作,但臨陣怯戰,十分忐忑。這件工作很不好做,客觀上條件困難重重,主觀上水平又差,幾年來,記憶大為衰退,即如《研究資料》(其實是向博物館訪問人員談話稿)登的那篇,雖然大體事情是這樣,而細節、時間,頗有出入。如寫傳記當然不能這樣。心裡極為擔憂。" 1977年9月7日信中說:"今日起即轉回北京校區,擇地獨居,考慮傳記寫作。" 1977年9月27日信中說:"我準備寫傳,開始構思,《尺素書》(《尺素書--有關魯迅先生幾件事情的通信》載於1977年8月《人民文學》第八期,署名唐弢。收入《回憶·書簡·散記》,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不過先投一塊探路石而已。聽聽大家意見。……大家等小平同志來抓一抓,希望早日上軌道,以後能安心搞研究工作。我日漸衰老,望治之心更切。總願能寫些東西出來,條件雖然很壞,水平又低,老牛破車,努力以赴。傳大約寫四十萬字,80年完成。寫到這裡,忽然想到似乎已復過來信,老來昏昏,令人慨嘆。" 1978年1月4日信中說:"我前一時期身體不太好,閉門謝客,在此期內,倒寫了幾篇文章,但傳記迄未動手,原因是條件還不成熟,而任務太多,也許今年下半年才能執筆。……傳記並未下馬,不知何人如此說。因為我於61-64年,曾主編過一部中國現代文學史教材,文化大革命中列為我的罪狀(為三十年代歌功頌德)之一,現在又有人認為是已有文學史中最好之一部,要我將它修改完畢。由於文科教材缺乏,也許我只得遵命搞。傳記不能不暫時讓路耳。目前尚未定局。" 然天不遂人願,這部令唐弢念茲在茲並耗費巨大精力的《魯迅傳》(連載於《魯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5期至第10期)最終留給世人的,是前11章的未定稿,內容止於辛亥革命前夕。因此,完成《魯迅傳》的宿願隨著唐弢的離世而終成未竟之志,令人殊為惋惜。 唐弢的治學精神深為學界稱道,謙遜嚴謹的學風在寫給徐開壘的信中,也常有所現。 1972年7月16日信中說:"對於注釋,我認為最好是把事實擺出來,有傾向性,使觀點鮮明,就可以了……至於題解,我也以為最好把歷史背景、時代環境、文藝界鬥爭情況、魯迅為什麼寫這篇雜文、這篇雜文起了什麼作用等說明就可以了,不必去解釋文章內容。……我作題解注釋時,是以三十年代時魯迅對我講過的一些話(不很多),以及我自己當時接觸到的情況為線索,找到文字材料,才給註上,沒有文字材料,但憑記憶,我怕靠不住,就暫時不注,等以後找到正式材料時再說。" 1972年11月2日信中說:"《上海文藝之一瞥》里的"聞雞生氣",雞不是"野雞即妓女",芸生我最初也以為是瞿秋白,現在又看了一些別的材料,又覺得十之七八不是瞿秋白了。注釋確是難事,倘無實在可靠的證明,我以為不如不注。" 1972年12月5日信中說:"《門外文談》,是我一手包辦代注的,其實有些單字、單詞是毋需注的,但為和他們已出的統一體例,終於也註上了,有些喧賓奪主。但也有些為十卷本《全集》所未能注出的,你如有"雅興",可以對照一下,並把意見告訴我。我們正在討論四卷本選集的體例,注到如何程度等等,尊見當可供參考。" 注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衡量學術文章水準的維度,也是學問嚴謹程度的體現。唐弢對此有著深刻的自覺與嚴格的要求,注與不注的取捨裁量,記憶與文字材料的對比互證,亦從一側面展露其深厚的學養。 唐弢雖長徐開壘近十歲,且深具文壇資歷與威望,但其常直呼徐開壘為"老同志"、"老朋友",毫無長輩晚輩間之層階隔膜。這四十餘通信札,展現了兩人歷久彌新的友情。諸如寄書、買葯等日常瑣事,唐氏亦常托徐開壘幫忙尋購,並無尷尬,其信中首句總是"手書收到。前寄各書也拜收,十分感激"等語。 1973年10月10日信中說:"開壘同志:書兩冊於昨天收到,謝謝。本人之愛,於心不安。因為是舊相識了,老著麵皮接受。寶劍贈英雄一語,實不敢當。" 收到徐開壘的贈書後,唐弢也常以回贈書籍的方式聊表謝意:"開壘同志:收到7月10日惠寄書兩冊,感激無既。兩書一冊有定價,一冊沒有,頗使我為難,叨在知交,我就不把書款匯上了。茲寄奉《人民日報》《雜文書信選續編》一本,我估計此書你早已有了,還是寄上,不過"意思意思"而已。"(1972年7月16日) 對於徐開壘的稿約,唐弢也在百忙之中儘力滿足:"承約為《筆會》寫稿,以我和您的關係,和《筆會》的關係,不應不動筆。"(1982年3月15日) 展信亦可深切感受到徐開壘為人的細心周到,唐弢對此也頗為感念。唐弢晚年飽受心臟病之苦痛:"自69年得心臟梗塞症,中間經過5次大發作,都是由醫院搶救回來的……"(1972年6月16日)在購書買葯的款項上,兩人都有君子之風,唐氏對徐開壘並不見外:"老朋友了,我就不客氣的奉托。書款葯錢,將來同你總算。"(1972年10月14日)唐弢托徐開壘購買藥物"潘生丁"(片劑),徐熱心地回信介紹潘生丁與脈通之區別,令唐氏感激:"承告潘生丁與脈通之區別,甚感甚感。"(1972年8月5日)或出於感激,且為文壇同道、《筆會》師友,唐弢亦多次邀徐開壘赴京一敘,情真意切,足見唐氏為人之好客並胸懷感恩之心: 1973年5月22日信中問及:"……你有機會公出至京否?多年不見,能相逢快談,企翹之至。" 1974年9月11日信中再度邀約:"……知道你有青島北游,快何如之。何日能來北京一行?人民首都,不蒞臨一下,似乎說不過去,目前又值秋高氣爽,是北京最好季節。所述青島情況,實不限於一地。大約北京、上海,是秩序最好的地方。" 直至1980年代初,徐開壘因公赴京,兩位《筆會》老友,終於能在唐宅面敘月旦一番,多年的友誼,化作此時之快談,令唐弢好不興奮,只惜嘆相會時光之匆匆:"開壘同志:此番大駕來京,枉顧敝寓,相對快談,稍抒積悃,實在是令人高興的事,可惜時間太短……"(1982年3月15日) 1992年唐弢離開了人世,20年後,徐開壘亦走完了生命的歷程。似乎冥冥之中的天意,抑或是徐開壘生前的預感,在其生命的最後幾月,將其珍藏的唐弢書信贈予我館。從其對這批書信的保存與愛護程度,及贈函當日的口述憶往觀之,他對唐弢的深切懷念與感佩之心,視唐弢為文壇導師的崇敬感恩之情,從初出茅廬的文學青年,到蜚聲報林的《筆會》主編,一直未變。斯人已逝,文墨仍存,留給我們的,正是這一封封書信之中那淳厚的人文情懷與綿長友誼。
推薦閱讀:
※大音希聲 一、母音老人書信 答蕪湖翟丹玲居士
※舊時書信茗香餘緒
※答黃伯韜先生
※書信敬語大全
TAG: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