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那麼 high,因為 NASA 找到了另一個地球(多圖)

7月23日,NASA可能發現另一顆地球意味著什麼?

劉博洋,天體物理學博士生

NASA 確實很擅長「搞個大新聞」,提前 3 天就放出風來說有個大發現,早早的收集人氣,然後 boom……不過這麼搞值不值呢?

我覺得值。

這次發現的確實比之前的若干發現都更像地球。

發現這東西的望遠鏡叫開普勒,大家應該很熟悉了,以掩食法搜尋系外行星的空間望遠鏡,在 2009 年發射之後發現了上千顆系外行星,幾乎把我們已知的系外行星數提升了一個量級。下圖顯示歷年發現的系外行星數,其中綠色的部分是掩食法發現的。其中 2009 年之後爆髮式的成長主要歸功於開普勒望遠鏡。(經眾大神提醒,14 年那個大爆發比較有水分。)

這望遠鏡長這樣:

本來是計劃一直盯著天鵝座看,結果很不幸,2013 年 5 月壞了一個反作用輪,方向定不住了,然後就喪失了一直盯著一個地方看、長期監測以發現長周期系外行星的能力了,不得不轉向所謂的 K2 階段,主要科學目標改為其他方面了。

今天這個 Kepler-452b 就是隨著 2013 年 5 月之前的一批新成果一起發布的。我感覺有點開普勒望遠鏡在系外行星領域的告別演出的感覺——挑 Kepler-452b 出來說事,算是「給祖國一個交待,給人民一個交待」。

開普勒望遠鏡用的這個掩食法,就是守株待兔,同時監測大量恆星的光變曲線,什麼時候哪個恆星有個行星飄過擋了一點光,ding!就被記下來——什麼時候再擋一次,duang!就算出了這個行星的周期。所以可以想見,除了系外行星越大、擋的光越多,越容易被探測到,在 2009 年到 2013 年這短暫的幾年間,行星繞轉周期越短,也就有越多的被探測到的機會。結果就是發現的最多的是,個頭像木星那麼大,並且離自己母星很近、公轉周期很短的那些系外行星,所謂的「熱木星」。

就是這圖上左上角的那一坨。

然並卵。巨氣態行星不能住人,離母星太近,溫度太高,更沒戲。(所謂不在「宜居帶」)

當然離母星太近不一定就會「溫度太高」——如果母星是小質量恆星,本身光度比較小,那離得近點溫度才夠——不過其實還是然並卵。小質量恆星會有很強的紫外耀斑爆發事件,有事沒事給行星消消毒,生物(如果沒點防紫外的伎倆)照樣活不了。(所謂不在「紫外宜居帶」)

我們想找的,是母星 1 個太陽質量,自身一個 1 個地球質量,距母星 1 個天文單位,公轉周期 365 天,有大氣層,有水的,第二地球。

這有多難呢?地球的半徑是太陽的 109 分之一,圓面面積是太陽的萬分之一,一個外星文明如果剛好生活在太陽系黃道面延伸出去的某個星球上,有興趣盯著我們的太陽看一看,它需要能夠測到萬分之一個星等的光變,才能看到地球遮擋導致的輕微變暗。而且地球 365 天才擋一次,這外星文明得盯著看至少這麼長時間,才能看到一次掩食。如果他們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想靠偶爾瞅一眼就正好看到地球掩食太陽,他們運氣好的幾率大約是千分之一。

所以還是看前面那張圖,越是長周期、小質量的,也就是越偏右下的,越少。

OK 看看今天這顆 Kepler-452b。

(藝術家基於觀測數據和想像描繪的概念圖)

軌道半徑——1.046 個天文單位,幾乎和地球一模一樣;公轉周期——385 天,一年不到 13 個月;母星——跟太陽幾乎一模一樣;行星大小——1.59 倍地球半徑,這個差別並沒比地球和火星的差別更大。這真的已經和地球很像了!

跟我們此前發現的各個看起來很靠譜的系外行星相比,這顆無疑是有史以來最靠譜的一顆。看它的母星和太陽多像!!而以前發現的位於宜居帶內的系外行星,都是環繞更小質量恆星的。

當然,移民什麼的還是洗洗睡吧。別忘了,人類 2154 年才搞出前往 4 光年外半人馬座 alpha 的宇航技術。沒有曲率航行技術,1400 光年看看就好。

不過不能移民又怎麼樣,我們知道它!在!那!一顆跟地球差不多大、繞著跟太陽差不多大的恆星旋轉的,溫度剛剛好的行星,就在那裡!在它 60 億年的生命中,它也許也經歷過大量彗星撞擊,表面也許也積累了浩瀚的海洋,那裡的歲月也是如此漫長,為什麼不可以有生命在那裡?我甚至想打賭它一定有——而且就算這顆沒有生命,又怎麼樣?我們才看了那麼一小塊天區幾年、發現了幾千顆系外行星,就找到一顆跟地球這麼像的,如果我們把全天全都巡一遍呢?而且,別忘了,掩食法能發現的只是行星軌道平面正對著我們的那一小部分,還有 99%以上的系外行星系統是掩食法難以發現的。有這樣的一個發現,我們更加有信心——在我們的頭頂、宇宙的深處,還有更多和地球幾乎雷同的星球!

別忘了,我們的太陽系除了 8 大行星,還有這些傢伙:

那無窮的系外行星系統中,還懸浮著多少這麼多姿多彩的小球?想想就讓人覺得激動。

開普勒望遠鏡雖然壞的早了點,終究也算功德圓滿。「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寫著寫著耳機里 BBC Radio3 突然開始放《行星組曲》,也是醉了)

吳昊昊,創業中的天文物理狗

在談 NASA結果之前,先說兩句:

第一:因為是開普勒號的發現,所以一定是和系外行星有關係的內容,因為開普勒號是為了尋找系外行星而發射升空的。所以地球環境報告什麼的不可能。

第二:對於 NASA 召開的這次發布會,肯定不是外星人進攻這種蠢事。因為從發布會前的聲明來看,陣勢還不錯:有英國劍橋大學的 Didier Queloz(天體物理學教授),NASA 科學任務指揮部的 John Grunsfeld,開普勒任務數據分析組長 Jon Jenkins 以及開普勒任務的合作科學家 Jeff Coughin。總的來說應該是對於開普勒項目意義重大的發現,但是因為 NASA 局長沒來,說明也不是那麼的有「實際意義」的事情:比如雖然發現類地適宜居住的行星,但是太遠了,完全到不了之類的。

第三:對比去年發現的 Kepler-186F,這回的陣勢還是蠻大的,所以應該是一顆比 Kepler-186F 更加靠譜的宜居帶行星,比如更加近,(186F 距離將近 500 光年),比如有明確液態水的存在(186F 是否有明確的液態水還是不得而知),環繞的主星更加適宜生物居住(186F 是環繞 M 型紅矮星轉的)

邊聽發布會邊更新吧。(現在在聽印度口音,真是讓我想起我天文教授啊……好久不聽印度口音,分辨力已經退化了)

Anyway,here we go【以下內容以發布會為基準編寫】:

第一,開普勒計劃是怎麼發現恆星的呢?

因為系外行星相對於我們實在太遠,而且相對尺寸也很小,另外它相對於它的主星也太暗了,其光芒會被淹沒在主星的星光之中——所以直接用光學成像拍到行星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機智的科學家們就想到了另一個方法:掩星法。

所謂掩星法,即當有物體通過主星與地球觀測者之間的時候,主星的星光會被掩蓋一部分,就會使星球的亮度降低一些。那麼怎麼排除掉是不小心進過我們之間的星體,星雲擋住了呢?答案就是周期性。如果是偶然進入的星體,則不會呈現周期性,而是一段時間的光度下降。如果出現了周期性的光度下降,我們就可以知道有圍繞主星的星體出現。

不過這個使得光度下降的星體也不一定是行星,而是恆星。這時候就需要一些其他的排除手段,不過依舊是靠分析光度光度,以及分析光譜。這就不細說了。

想知道 Kepler 的光度變化表是怎麼樣的?點這個鏈接:Planet Hunters

Planet Hunters這個計劃就是幫助 Kepler 團隊的科學家們篩選潛在目標星體,通過觀察星球光度的變化來協助他們吧,說不定下一顆類地適宜行星就有你的一份貢獻呢。(我才不會說我大二天文課做了一個學期的數據,雖然有些枯燥但是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第二,Kepler 計劃的當前發現有哪些呢?

這次發現的是行星標號為:Kepler-452b。意思是 Kepler 計劃的第 452 顆恆星的第二顆遠行星。這顆主星和太陽同為 G 類恆星,即壯年期的主序星。之後的記者提問環節有個記者問道,如果人類真的登陸(which is impossible),怎麼解決重力過大,比如兩倍重力的問題。NASA 正好有人在研究這個課題,給出的答案是不用太擔心,雖然剛開始會 have tough time,但是在適應了之後還是可以生存的。【吐槽,你都可以飛那麼遠去一個系外行星了,那時候的科技發展水平真的太美,我不敢看。】

順道一提其他的星球:

20e 是第一顆發現的小於地球尺寸的系外行星,但是太熱不可能有液態水;

22b 是第一顆在宜居帶的系外行星,但是大於地球的兩倍大小,所以不太可能有固態表面;

186f 是第一顆「靠譜」的並在的宜居帶類地大小系外行星,但是主星為 M 型恆星,有點冷,光度不夠。也不確定有沒有液態水。

第三,說一說 Kepler-425B 這顆第二地球

上為藝術圖。

452B 的公轉周期通過掩星發現為 385 天,很接近地球。

但是沮喪的是 452 星在 1400 光年之外。如上面在第二點所說的,主星和我們的太陽很像,大約為 60 億年的壽命(太陽為 45 億年左右)。

這說明這顆行星受到了很長時間的主星光線的滋潤呢,比地球多了 15 億年。所以如果這顆行星的質量和地球差不多的話,那麼它會變得和金星差不多,陷入溫室效應的惡性循環,然後失去所有的水分;但是由於它比地球大 60%左右,若地質條件類似,可以認為它的質量是地球的 5 倍左右,所有如果其他條件還和地球類似的話,它則可以繼續維持良好的大氣情況而不陷入溫室效應循環(可以維持的時間大約是到 50 億年後,不過這時候它的主星也已經「掛了」,能維持住也然並卵了)不排除可能有類地生物的出現的可能。

有一點要說明的是:所謂的宜居帶就是指液態水可以出現的距離主星的距離範圍。所以並沒有考慮大氣啊,地質情況之類的因素。

第四,為什麼 NASA 要搞個大新聞來報道 452B 呢?

這張圖應該是最讓 NASA 的科學家們興奮的點了。也是隆重召開發布胡會的原因。可以看到 452B 所在的位置和地球十分的接近,而之前被認為最像地球的 186f 已經滾到右下角好嗎?如果說金星和地球是兩姐妹,那麼 452B 和地球就是雙胞胎了:無論是主星溫度,所在距離(接收到的主星的能量)都極其的相近。

之後的內容就是 NASA 在誇獎了,例如 kepler 如何牛 X,我們如何能創造未來之類的話。

總的來說:

Kepler-452B 是目前最接近地球狀態的類地宜居帶系外行星,這是一次重大的發現,是人類天文探索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但是目前對於我們的現實意義並不大。沒有蟲洞和超光速旅行,這輩子咱們是到不了這個新地球了。

記者提問環節

(由於翻牆的不穩定性,導致中間很多地方都是雜音,沒能聽清楚問題和回答,抱歉。)

除了上面提到的重力問題,還有一些一部分問題:

「Shanghai TV」(應該是上海電視台)的記者問了個問題:如果我們沒法去其他適宜居住的行星,我們探索他們的意義是什麼?

回答 1:這是我們的一小步,但是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你和我這輩人都不太可能去,但是我們的 son of son of son of son 說不定就可以去了。現在我們的發現是為了未來,kepler 現在是尋找適宜居住的行星,下一步可能就是尋找更近的行星,在下一步可能就是飛向他們。

回答 2:現在我們最遠就到達了月亮,我同意這是為了未來的計劃,雖然月亮的距離和系外行星比太短了,但是在登錄月球之前,地月距離也是那麼的長,所以我相信我們總有一天會跨越這個距離的。

【NASA 的科學家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啊!】

來自某位 Twitter 用戶的問題:

我們知道它的大氣情況嗎?

回答:並不知道。要更多的數據才可知。

【NASA 的科學家真夠直接坦誠的】

你問我這顆行星有沒有液態水和生命?

我本來可以說一句無可奉告,但是我覺得吧,太有可能了,說不定他們星球的天文學家們也在今天發現了我們地球。有時候稍微抱有一點幻想會讓整個世界都變得美妙起來呢

所有圖片均來自於 NASA 官網。Kepler-452b: Earth"s Bigger, Older Cousin -- Briefing Materials英文好的同學可以看這個發布會的輔助材料

查看知乎原文(638 條討論)
推薦閱讀:

如何找到原始點,如何處理按摩原始點?-原始點按摩療法
正允,執著的心漂泊了多少個輪迴,才在今生找到了你!
走出求職誤區,找到合適工作
深夜食堂 · 抱歉這麼晚才找到你
百病都從濕氣起,找到身體7個「排濕口」,趕緊排排濕氣吧!

TAG:地球 | 世界 | NASA | 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