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來了杜牧,走了李白,此處杏花帶雨落 | 臧玉華

弄水亭的名字就是杜牧取自李白詩「飲弄水中月」。李白一生雲遊四方,遊歷秋浦兩次,若不是秋浦山水宜人,李白也不會兩次踏足,他要去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這是我第二次去安徽杏花村,之前的一次不過幾天前。

那天還是杏花灼灼,今天紅葉李就毫不留情地取代了它,春天跑得太快了,一個時辰就是一個模樣。好在我不是專程看花的,是以看花的名義拜訪「杜縣長」。

所謂拜訪,是指在方圓八公里的杏花村,了解千年之前的杜牧,尤其是詩人與杏花村的瓜葛。

當年,杜牧是池州的刺史,池州市不叫池州市,叫秋浦縣,所以,亦可稱之為杜縣長。時值清明,縣長處理完公務,脫去官服,挑著酒葫蘆,去西郊尋酒肆,細雨霏霏的天氣,路人掃墓時的懨懨神情,再聯想自己宦海沉浮,輾轉流離,親家公(杜牧前任刺史)新近亡故,情緒一度低沉,遂坐在草亭子下休憩。有牧童橫笛牛背,姍姍而來。那牧童頭扎衝天辮,光著腳丫子,樣子煞是喜人,縣長便問,酒肆何處?牧童回,杏花村,他隨牧童手指方向,果然那一帶濛濛洇紅。縣長快馬加鞭,來到杏花村,挑簾索筆,一揮而就,《清明》就此現世。

杜牧

一首詩影響了一座城,且那麼深遠,杜牧生前不知,杏花村留下是他的身後名。陽春三月,彷彿所有的花為詩人盡興,所有的風都來自晚唐,凡踏青看花者必繞不開牧之樓。

杜牧一生的詩文成就、書法作品、仕途生涯,池州執政兩年的光陰以及個人私情,都以不同形式記載在牧之樓。

牧之樓是專為紀念杜牧所建,就像杜牧上任在衙署修建了蕭丞相樓,在齊山建翠微亭,在城南建弄水亭,也是為池州百姓做的實事。弄水亭的名字就是杜牧取自李白詩「飲弄水中月」。李白一生雲遊四方,遊歷秋浦兩次,若不是秋浦山水宜人,李白也不會兩次踏足,他要去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李白

當然,杏花村絕不止牧之樓。村內十二景,我去過白浦荷風、窺園、梅洲曉雪,而唐茶村落令我動容。

臨著秋浦河,河邊三五棵柳,兩株桃花,一隴油菜;河裡泊著一條破舊的船,橫亘著年代久遠的風雨長亭。唐朝時,這裡是皖南茶葉出江通海的重要集散地,也是依依惜別之處。試想一下:一名女子,在此揮別夫君愛侶,茶已上船,帆已升桅,山高水闊,此後經年,不知何時相見。

牧之樓 圖片來源:杏花村文化旅遊區

渡口的繁榮,帶動了當地的經濟,客棧、酒肆、茶樓、戲樓……南來北往的羈旅商人,聊以慰藉的是詩和酒,也是茶與戲,且聽戲樓上唱著:

花紅茶綠的季節

大唐盛世的年代

任憑你萬商雲集

來了杜牧

走了李白

賣茶的杜二叫板

擺渡的阮四高調

我只管——

水袖曼舞

百嬌千媚

聽也聽不厭的青陽腔喲

看也看不厭的儺舞目連戲

然而,這只是我的想像,這段文字,是茶戲樓旁邊白紙上的黑字,諸如此類的還有幾首,比如水燈塔下的,茶渡口岸的,每首都很煽情,每首像有故事。我向來和詩少緣,無論是古體詩還是現代詩,卻在那一剎,讓我荒漠許久的情感,一觸即發,是憂傷?是感動?真說不清。

唐茶村落十分的古拙,黃褐色土牆,高低不平的泥巴地,黑瓦覆頂,門頭披茶褐色棕櫚一樣的植物。其中有一寺院,院內有杏樹,年歲不小,杏花還新鮮著,而村外的杏花隨晚唐的風,已不知去向。有一僧人側屋念經,枯澀、單調和神秘,我站在門外,目光落在他的背影上。他念完經之後,又跪拜一番,回頭斜我一眼,淡淡問:「你來做什麼?」我不懂拜佛之事,口中唯唯諾諾,不知所云,心中默念:師傅請原諒我的無禮無知,原諒我來自俗世的好奇。

糖茶村十里橋畔 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
推薦閱讀:

讀李白詩歌 品太白遺韻 案例 課件 教案 素材 資料 教學經驗 課堂實錄 教學反思 - {...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冠古絕今!
也談孟浩然李白杜甫的關係
孟浩然究竟何許人也,讓李白寫出「吾愛孟夫子」?
李白醉了

TAG:李白 | 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