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單一封閉群體競爭下的人格缺陷及成因
我在生活中常常能遇到這樣的人,總的說來,他們目標明確,努力上進,明明成績驕人卻好似飽受威脅,不得不未雨綢繆;他們廣結人脈,卻與身邊的人摩擦不斷,怨聲載道;他們是主流價值的忠實擁護者,有一樣的目標,一樣的策略,一樣的行為模式,以下將詳細敘述其間的因果奧妙,重點部分加粗標出,方便閱讀。
從小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教育我們學習是我們唯一要做的事,其餘都不用我們管,甚至在大考之前,會有吃飯上廁所都是為了考試這樣的想法,老師不斷教育我們心想事成,勤能補拙,如果你沒有做到,只是因為你慾望不夠強,付出的努力還不夠,即使現在,你的對手也在不停地翻動書頁。而家長總是對你懷有成龍成鳳,光耀門楣的幻想,他們會不斷用鄰居同事的小孩來激勵你,內容來回是考上了某個好大學,出國深造有了一份體面的工作,家長里短扯起來,有一個有出息的孩子彷彿自己委屈了這麼多年的人生終於有了光輝。他們唯恐你輸在起跑線上,即使是發展興趣特長,所關心的也是對於升學有沒有幫助,或者在學習之外讓親戚們有可以誇你的地方,即使是要多休息,也是為了待會學習起來可以有更高的效率。於是我們從小心目中便或多或少有了這樣一個觀念,只有學習才是正事,在其他方面即使取得成功也不能獲得鼓勵,反而會被訓斥浪費時間,並被將來找不到工作沒有飯吃靠什麼生活之類的語句威脅。小孩子尚且年幼,於自己心中的信念不能全然堅持,是非曲直全來自父母社會,如此巨大的壓力之下,自然是說什麼信什麼,教導之外再加上家人殷切的期望,於是真的把考上好大學唯一正確的目標,過於明確的目標導致了價值觀與行為的單一——我們會根據目標把行為簡單地分為「有用」和「沒用」,沒用的行為自然是不值得花費力氣去做的。上了好大學之後,這個目標便擴充為找到好工作,賺更多錢,這樣便與惟利是圖的社會價值觀完全接軌。
從正經教育體制一路升學到大學的人,多年的成長軌跡是從一個校園到另一個校園,一個競爭體系到另一個競爭體系,以後再步入職場,升職加薪。他們一方面隨時都能感受到更優秀人的壓力,被更加豐富的物質生活與承諾所吸引,並且堅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得到這種從小培養起來的價值觀,另一方面又被不好好學習(工作)就露宿街頭,被從小培養的「要有出息」的價值觀所看不起的信念所威脅,所以他們做事的動機和小時候比起來並沒有絲毫的差別,完全來自於外部的刺激和獎賞,他們與周圍環境中的事物保持協調,而不是與自己保持協調,所以他們的行為就表現出完全受周圍環境中的刺激與誘因所控制。
說到與自己保持協調,很多人並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麼,適合怎樣的生活環境與工作,探尋自己內心,從而獲得自我認同與價值感是一項艱苦的工程,此先按下不表,後文再作具體陳述。先來看看生活中的大多數情況,就是很多人誤以為與自己保持協調了——我的意思是,在這種以有出息為最終目標的價值觀下,所有人都誤以為自己要過同一種的——人人艷羨,錦衣玉食的體面生活,而不對自己的實際才能與興趣作具體考量。你問高考填志願的考生,他們一生想要致力於什麼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今後人生中三分之一的時間將要幹什麼,換句話說你今後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否開心與效率產出的問題,但是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答案,於是大學專業就變成了按照所考分數的一種隨機分配,於是大多數念了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甚至在就讀前根本不知道要幹什麼的專業,結果導致了很多人大學四年的荒廢,他們既不喜歡當前的專業,為應付考試的學習學起來只感覺到機械與痛苦,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對於課外時間的分配完全茫然無措,外部的管教一旦放鬆,又缺乏依照自我內心做事的真正動機,便難免於懈怠,沉迷於通宵達旦的遊戲與電視劇,而這些東西說到底不過是商人為了賺錢用以取悅大眾的產品,它們對於學生們當前面臨的問題並沒有絲毫幫助。
而探尋自己的內心,無論在何種時代,何種情境下都不是可以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獲得答案的問題,這期間要克服種種困難來獲得成長,這就是說這需要時間和自我努力來作為成本。而我們平時的行為已經被單一的目標劃為「有用」和「沒用」兩種,於是自我建設的努力便簡單地淪落到無用的境地,而大多數人在辛苦經營課業之後並不想讓自己在業餘都如此辛苦,這是人之常情,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精力被主業所消耗完之後自然便淪為商業娛樂的消費者。如果你將主業的時間撥出來——也就是說你終於勇敢地肯部分放棄主流價值為你虛設的目標——來從事你覺得對自我建設十分有用的事的時候,那你將必然經受周圍正在做有用的事的人對你的嘲笑與不屑,嘲笑的理由自然是說了千百遍的「沒有出息」,而實際上他們會有如此舉動的心理一方面確實是因為他們如此堅信這套「有用沒用」的價值觀甚至奉為圭臬來指導自己的所有行為,另一方則是由於自己正在做有用的事並不一定是他們內心真正享受的——這使他們疲勞而痛苦,而你對於他們犧牲了如此之多來奉行的價值的提出挑戰,甚至因此可以享受到快樂時光,便生出一種隱秘的怨恨與嫉妒,這一點明確表現在「你現在開心以後沒有飯吃就開心不起來了」這種想法上面,這種想法的無理取鬧在於,一個人就算選擇餓死也是天賦人權,就算施以同情都未必有義務接受,何況是這種自以為是的指手畫腳,一句話就是——我開心我的,到底干卿底事?
另外關於自己正在忍受痛苦作著有用的事——忍受痛苦作為勤奮努力的副產品也成為了我們教育的一部分,我並不否認成功是需要磨練的,但是這種情況下的忍受痛苦是因為有更高的,可以取得成功的這個終極目標在,但是很多人受苦只是為了去爭取並不適合自己的生活——假如一個人小富即安,喜歡安逸舒適的生活,那為什麼又要耗費精力進入更激烈的上層競爭中,把自己置於更加強敵環伺,不進則退的境地呢? 對於根本目標的慾望缺乏,使得有些人在努力的時候心不在焉,只求為努力而努力,好像只要努力了便剝奪了別人批評自己的最佳武器,甚至努力給別人看,把生活活成一出毫無目的的勵志與苦情劇,這種做法我是完全不能苟同的
而事實上的確是,人之所以有負面情緒不是沒有理由的。情緒是大腦邊緣系統(百度百科邊緣系統http://baike.baidu.com/view/142286.htm?fr=aladdin)對你所處環境的一種基本判斷,這種判斷來自於儲存在基因中的本能和人後天的記憶(黑暗,危險的情景會使人感到害怕,這是本能不需要學習,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害怕則是來自於後天的記憶),正性情緒是對你某個潛在正確行為的獎勵,或者傳達了你適合某種環境的信息,負性反之。但是問題在於不是所有情況下,我們的大腦皮層(百度百科大腦皮層http://baike.baidu.com/view/14511.htm?fr=aladdin)都能清楚地知覺邊緣系統作出情緒判斷的原因,換句話說,我們只能感受到情緒而並不能了解到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要知道為什麼,就必須對當前的環境和自己的行為進行一系列的原因分析——這是對自己內心的探索和了解。但我們的大腦皮層卻經常出錯,因為受到價值觀的制約我們經常會作出錯誤的判斷——我們的價值觀已經告訴我們在遇到何種問題的時候應該作出何種思考,好比寫作文最後一定要得出一個勵志向上的結論。具體說來有可能你在學習過程中遭遇過一些挫折而痛苦不堪,那麼你腦中的標準的答案可能是——出於多年來勤能補拙的價值觀——你不夠努力,而事實上除去各種人本身才能上的差異,人在智力上也的確有高低之分,你應該客觀評價這個信息,因為它將在你以後選擇專業與工作的時候作出重大貢獻。
除了我們本身對自己的誤解,更多情況則是我們根本忽略或者說壓抑了自身的感受,因為當小時候我們還記得表露出自己的喜好的時候,就被「有用的值得鼓勵,沒有用的得到訓斥」這種單純的價值觀徹底打壓了,在整個周圍環境都急功近利的氛圍下,如果是人文藝術類的愛好會直接被教育為不切實際,即使是對科學表現出興趣,到頭來也是問這麼多幹什麼,考試又不考。況且一個人需要接觸更多更大的世界方才能明白自己的興趣所在,這需要閱讀大量的書籍,有更多的社會實踐,更多元的教育環境,而這些都不是我們的教育環境所具備的。這樣我們根本沒有發現自己興趣的機會,發現了也會遭受挫折,被打壓。於是我們長時間壓抑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被學校和家長的教育觀念不斷洗腦,直到我們有一天自己都不記得自己是什麼的樣子。但是對問題視而不見並不代表問題已經解決了,日復一日重複著自己不感興趣的學科與工作,忍受著乏味甚至痛苦的情緒,情緒不斷累積而原因變得越來越模糊,於是我們變得對生活和未來缺乏基本動力,懶惰,焦躁,怪罪他人和周圍環境。而另一方面,由於我們自己的妥協,我們自己也逐漸成為家長和社會的幫凶——一旦我們用得不到真正的快樂,壓抑自我為代價來換取主流價值中的地位,直到失去自我的時候,我們就會死守著這用失去自我換取的成就而患得患失——因為我的確除了這些,什麼都不剩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我們從小接受的價值觀里,我們堅信著這些是「有用」的。怕失去已經得到的主流價值中的地位而害怕追尋自己真正的想法,甚至產生焦慮與厭惡的情緒的時候,我們放棄探尋原因而不停的說服自己真的喜歡和需要這些,這種錯誤的解決方法使你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背道而馳,越走越遠,這是一個死循環。
內心需求從未被滿足而產生焦慮,與單一價值體系中不斷出現的目標對個體造成的極大的威脅一起,我們生活得極其沒有安全感。單一價值觀中不斷出現的目標,會成為個體唯一的,強烈的需要,因而我們總是被上大學,找工作,房子,車子,發論文,升職加薪這一系列目標威脅,甚至被不能適齡結婚威脅,不努力就會失去一切,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不被幹掉,當自身能力,資源無法完成目標,又缺乏其他價值評定將威脅減小,或其他價值評定帶來的積極體驗,人就會被衝垮——當「我不好好努力考上好大學(考研,找到好工作),我今後就不能好好生活甚至生存」成為一種信念甚至唯一的信念,甚至把前面的條件泛化成了「我如果考不好這一次考試」「我如果寫不好這一篇論文」上面,那麼因為考試和論文自殺便可以理解——這是比較極端的現象,但是你沒有失去生存的希望並不代表你具有其他的價值體系來平衡你的生活,可能僅僅是因為當我們從事著我們並不喜的學業與工作的時候,這種熬時間的痛苦經歷又被生活中其他事件,比如玩遊戲和看電視劇所帶來的積極體驗所平衡掉,所以大多數人安於這樣得過且過的生活。
總而言之,我們大多數人在面對生活事件與他人關係的時候存在一些錯誤的思考方法,它們具體包括:
1, 非理性的態度——只有讀書(賺錢)才是唯一正確合理的事,與之無關的都是不合理的;努力可以改變一切。
2, 錯誤的推理——如果不好好讀書(賺錢)我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所有人都會看不起我,甚至——我根本無法生存;如果我做到別人都要求我做的事,我就會成為最受歡迎的人。
3, 以僵化的規則指導自己的行為,即使這些規則是無用的,但是仍然在重複之前的錯誤——我不開心一定是因為我現在還不夠努力(賺足夠多的錢);我必須聽從權威。
大概可以總結為這樣的模式:偏狹的信念導致單調的行動,單調的行動導致貧乏的經歷,而貧乏的經歷又會加劇偏狹的信念
人應該而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種想法固然正確,但是如果我沒有被長期以來積蓄的焦慮和抑鬱衝垮,那像上述那種生活方式到底有什麼問題?的確,在這個唯利是圖的社會裡面,有用一套與之匹配的「唯利是圖」的價值觀看起來更加容易取得成功。但是現實往往不像這麼簡單,你所取得的成功,恐怕只是被別人拿著當槍使,這一點在番外補充中加以陳述。單單說「沒有被焦慮與抑鬱衝垮」這一點,人的確常常分不清知足常樂與安於現狀,只要還沒有殺到床上來,都可以視而不見,古時候的農民也的確只有等到「反正都是一死」才會造反,因為這個時候當造反的風險與當良民一樣,但是造反有可能會產生收益,當良民卻沒有,而平時生活中的當良民的風險並沒有高到這個程度,而收益部分大家覺得可有可無,反正老婆孩子熱炕頭平平安安就算了,那麼請讓我為大家分析如此生活方式的具體壞處。
第一點就要從這個老婆孩子熱炕頭說起。很顯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要生活在金字塔的頂端才會開心,一些人追求更廣闊的的人生體驗,另一些人追求自身修養的盡善盡美,另外一些只希望能夠照顧自己所愛的家人,當你發現並真正滿足自己的需要的時候,不需要耗費那麼大的精力就可以消除焦慮,過上令自己滿意的生活,但如果仍然在這個單一的,封閉的價值體系裡面出不來,那這個單一價值體系中的目標就成為了你唯一的,強烈的需要,即使不斷努力也仍然充滿不安全感,所獲得的是主流價值允諾給你的物質與成就感,你在達到目的那一剎那的喜悅是一種成就感,並不是你真正喜歡這樣東西證據,真正的喜歡來自於對過程的享受,但是你如果就是喜歡成就感,那我只能說你分外適合這個社會的競爭環境。而豐富的物質,我想說的是,只是你自以為需要那些東西而已,一日不過三餐,夜眠不過七尺——這是你真正需要的,可是,更高的名望,周圍人的承認與艷羨的目光,有一棟別墅與兩條狗,甚至珠寶綾羅與飛機遊艇,你是否真的需要呢?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服嗎?《聖經》說:「一個人得到了全世界,卻失去了自己,賠上了自己的性命,有什麼益處呢?沒有。」
第二是,現實中這種偏狹的信念給人帶來最明顯的壞處實際上是人際關係,這不再是唯心的討論,而將直接成為阻礙想繼續在競爭體系內不斷向上爬的人的最大的絆腳石。一是因為從小教育的缺失,學校不教與自己埋頭苦讀而疏於培養社交技能,大多數人並不明白在不同的社交情景中如何進行言語反應,表現出適宜情感,並且如何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正確表達自己的願望並且得到回應(在特定的情景里,如何自己知道該說什麼該做什麼以便能引出一個自己希望的反應和結果,如何去說,如何去做,以及什麼時間去說或去做某個事件),於是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對於他人的痛苦,憤怒,指責表現出冷漠,恐懼與無所適從,我在念高中和大學期間都分別經歷了一起自殺事件,周圍人的反應除了冷漠與驚懼以外,甚至表現出了對自殺者表現出了,一種強者對於弱者(適應生存對不適應生存者)的指責與踐踏。另一方面也正是由於從小專心學習,只要成績好了之後便會獲得周圍人的表揚和獎勵,被捧為「小皇帝」「小公主」所帶來的自以為是的觀念,被頭腦中想像出的自我成就感與對成功的嚮往所佔據,難以認識和體驗到他人的感情與需求,覺得沒有必要履行人與人之間相處應盡的義務,為了自己的利益肆意地剝削他人,侵佔他人的資源與空間。三來則是因為上面所提到的,在無盡目標的威脅下,正在做的事並不能真正使自己快樂,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為了不被幹掉的抑鬱與焦慮中,大多數人的內心處於慢性應激的狀態,這種狀態除了威脅身體健康意外,在人際交往中具體表現出十分有時間緊迫感,對一切與自己不合的意見與做法懷有敵意,極端的好勝,缺乏耐心,與充滿攻擊性。爭強好勝使得他們在一般人際關係中習慣對抗和疏遠他人,另一方面又被「應該法則」所控制,他們認為自己應該「完美,慷慨有吸引力而且勇敢」,他們僵化運作的尊嚴(驕傲)系統讓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獲得他人的承認與關注,他們公然對抗別人的觀點,又希望別人能夠承認他們的厲害——通過比較,傷害他人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並且表現出更多的怪罪他人的行為,如果他們沒能按時完成目標,出於焦慮與第二點提到的自以為是的心理,他們會將情緒發泄到他人影響到他們的,極為平常與細微的生活小事上面,認為是他人阻礙了自己達到目標,如果對方恰好是競爭體系里不如他的弱者,那麼這種怪罪的傾向會更加明顯。
他們對於弱者的不屑與輕視,和面對強權與權威的過度順從與自我抹殺,表現出很強的弱肉強食的等級觀念,然而這種觀念只不過來自於前述的唯利是圖的價值觀,對於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有能力傷害到自己的人無條件服從,而對於沒有用的人的鄙夷與疏遠,其實在他們心裡未必真正尊敬,甚至看不起那些他要無條件服從的人,但是唯利是圖的觀念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於理直氣壯,即使有時候他們自以為正義,利用道德原則譴責別人,那也是因為他人傷害到他的利益,如果有一天有必要,他們會毫不猶豫的背叛當初他們用來譴責他人的道德準則,並且不覺得有絲毫的愧疚。
這種人給人的印象自然是反覆無常,缺乏基本的常識與道德觀念;諂媚強權,踐踏弱者,而把人按利用價值分類,在不同的人面前說不同的謊以維持自己的形象或者達到目的;批評他人,對抗別人所有的觀點來證明自己的聰明與眾不同;無法感受到他人的情感體驗並作出正確回應;因為自己追捧的事物而表現出強烈的優越感,不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人際關係的失敗,使到這些人在成功的路途上寸步難行。
以上,或可總結為在單一,封閉的群體競爭中,由於單一價值觀所造成的自我建立與人際關係的失敗,造成的認知與生活嚴重失調
推薦閱讀:
※對話奈雪的茶創始人:「肉搏戰」中生存,怎樣面對競爭和被模仿?
※邵逸夫放走鄒文懷,從此邵氏兄弟多了一個競爭對手
※從鄧文迪談高知女性的婚姻競爭力
※激烈商業競爭下的醫學美容策略:(上)讓醫學美容回到「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