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解體消失的6個國家——1幅地圖講述1段歷史
【一幅地圖,一段歷史】第20期——二戰後經解體消失的6個國家
圖解1——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泛阿拉伯主義影響下(訴求阿拉伯世界的統一聯合),1958年初埃及和敘利亞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阿聯)。但埃及卻將此演變為對敘利亞的兼并,敘利亞的企業和銀行國有化,共和國的首都定在開羅,政府要員普遍屬埃及籍貫。而廢除敘利亞的大土地所有制,將徵用土地分配為無地、少地農民的法令,更觸動了部分地主階級出身的敘利亞軍官的切身利益。
埃及頗為簡單粗暴的政策直接促使1961年9月敘利亞軍隊的嘩變,隨著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過渡政府的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在留下無盡的經驗教訓後退出了歷史舞台。
圖解2——捷克斯洛伐克
20世紀80年代末,捷政局嚴重動蕩,各政治力量圍繞如何評價1968年「布拉格之春」而激烈博弈,出現不利捷共當局的急劇轉折。1989.11.29,聯邦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了捷共在社會和國家中的領導作用。4月20日新國名「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啟用。
1992年議會選舉,公民民主黨和爭取民主斯洛伐克運動組成的執政聯盟獲勝。隨後兩者就聯邦組閣問題舉行數輪談判,6.20雙方同意捷克和斯洛伐克一分為二。11.25《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終止法》通過後,1993年元旦經歷74載春秋的捷克斯洛伐克正式壽終正寢(1918.10.28-1992.12.31)。解體前捷克人約佔總數的64%,斯洛伐克人則約30%,而斯洛伐克的經濟發展較落後。中央政府無法平衡兩者的需求期望,索性分家了事。
圖解3——南斯拉夫
20世紀80年代的南斯拉夫,社會產值逐年下降,通貨膨脹率高達250%,慘淡的經濟數據摧殘著脆弱的民族同盟。1990年南共聯盟「十四大」宣布放棄其受憲法保證的社會領導作用。隨後各共和國紛紛舉行多黨制選舉,因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繼續由原共盟執政,遂在1992年4月宣布成立新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由此確定了原南斯拉夫解體為5個獨立國家的格局。然2006年,承擔前南聯盟全部出海口的黑山亦宣布獨立,其僅以1%左右的微弱優勢超過了公決法案規定的獨立標準——55%。
圖解4——西印度群島聯邦
短暫存在的原英屬加勒比殖民地的政治聯盟,時間跨度1958.1.3-1962.5.31。
聯邦各島嶼著實太過分散,東西跨度2425km,南北相隔1700km,如點點明珠散落在浩瀚的加勒比洋面上。因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壟斷了聯邦政府,使聯邦內部的矛盾敵視難以調和,1962年宣告解體。
圖解5——馬里聯邦
1959.4.4-1960.8.20存於西非的聯邦制國家。由法屬蘇丹和塞內加爾兩自治共和國組成。後因是否退出法蘭西共同體而出現分歧,導致解體。法屬蘇丹就是現今的馬利共和國。
圖解6——蘇聯
1990年蘇聯國民收入首次出現負增長,消費品供應亦全面短缺,1990年通貨膨脹率在去年增加56%基礎上又增70%,外債逼近700億美元。然尤為嚴重的是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揭開了蘇聯各民族舊時積怨的傷疤,使本已錯綜複雜的民族矛盾和衝突迅速趨於激化。
1991年俄羅斯全民投票選舉首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以57.3%得票率當選。某些蘇共高級黨政軍幹部試圖奪權的「八·一九」事變被挫敗後,蘇共已事實停止存在。8.24戈爾巴喬夫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並要求蘇共中央自行解散。12.25其又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併當場將核武器控制權交予葉利欽,同時蘇聯的鐮刀鎚子紅旗自克里姆林宮降下,代表俄羅斯的白紅藍三色旗則緩緩升起。誕生於1922.12.30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歷史終結,世界格局的演變可謂翻天覆地。
推薦閱讀:
※牟平老地圖與牟平十景(上)
※占點有技巧 斯皮策大壩地圖點位介紹
※魔都16大區美食地圖,收攬整整100家店……居然有人全都吃過!
※請更新銀泰百貨杭州武林總店的「導航地圖」·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