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朝韓半島:薛仁貴和韓國國王誰的文筆好?

當年七月,新羅以「百濟餘黨企圖進犯我們」這種最廉價的借口,向位於百濟領土上的大唐熊津都督府宣戰(當時熊津都督府名義上的長官是百濟太子扶余隆)。

新羅在北面進犯鴨綠江,不過出動了兩萬人馬,而在南面進攻百濟,卻是傾國出動,兵分三路。

百濟畢竟是已經被亡國的了,根本不能對抗新羅的百戰精兵。在短短几個月時間裡,新羅軍佔領了百濟的80多個城寨,殺死依附唐朝的百濟軍上萬人。

第二年,新羅繼續入侵百濟。駐紮百濟熊津都督府的唐軍再也不能坐視不管了,他們與百濟組成聯軍,迎戰新羅。

若是幾年前,新羅這就是找死。熊津都督府最初是前唐名將劉仁軌鎮守,手下都是百戰精兵。可現在,劉仁軌已經調走了,原本的精兵也抽調了一批到西線。面對新羅的傾國之兵,唐軍寡不敵眾。671年6月,新羅軍與唐百濟聯軍在石城展開大戰,聯軍兵敗,給新羅軍砍下五千多顆人頭,兩個百濟將軍和六個唐軍果毅(低級軍官)也被斬獲。

唐高宗這時才發現有點不妙。他重新調用名將薛仁貴擔任行軍大總管,解決新羅問題。

(薛仁貴)

薛仁貴當年攻打高句麗時,與金法敏並肩作戰,就先寫了一封書信去問罪,信上說:

老哥,現在你是叛賊,我是忠臣,咱們的感情可惜了啊。想當年您祖宗被百濟和高句麗逼得好慘啊,哭兮兮跑咱這兒來求援,全虧咱先帝唐太宗仁義,千里迢迢出兵幫你,那是嘩嘩的花錢啊。此後幾十年頻頻幫你揍高句麗和百濟,不是咱中國錢糧多的沒地方用,兵多的沒地方耗,實在是為了信守承諾。現在高句麗和百濟都被揍趴下了,您也該好好過太平日子了。您老兄可好,反而起了貪心,想擴張領土,不知進退,逼得老弟我帶海軍艦隊開到朝鮮半島來旅遊。可我實在不忍心對舊日的盟友動武,您要是知趣點就趕緊迎接王師吧,不然,咱大軍四面合圍,到您的土地上來開荒屯田,那您可就玩完了。您那麼聰明的人,有啥委屈,何不去見咱們皇上當面陳述了?兄弟我一定陪您同去伸冤,皇上聖明,不會讓您吃虧的,這樣多好啊。

薛仁貴這封信有1000多字,比《出師表》還要長一倍。裡面用了不少對仗的四六句,還引了不少典故,像什麼「去由也之片言,失侯生之一諾」,形容唐太宗「若盤古之九變,同巨靈之一掌」,批評金法敏「持彈而往,暗於枯井之危,捕蟬而前,不知黃雀之難」,最後結尾說他「昔為忠義,今乃逆臣,恨始吉而終凶,怨本同而末異」,讀起來朗朗上口,文采斐然。唐朝不愧是文學水平最高的時期之一,連個武將寫給外國國王的信都這麼花哨。

金法敏收到信,冷笑一聲:「老薛,和我掉書袋啊,誰怕誰。」他也做了一封回信說:

「當年唐太宗他老人家親口說的,高句麗和百濟侵略新羅,回頭平定兩國,平壤以南的百濟土地都給新羅。全國軍民聽了這話,頓時人人奮勇,玩了命的幫助天朝打仗。到公元660年您出兵的時候,我們先王已經年老體弱,但因為感恩,派我帶兵幫您滅了百濟。之後百濟餘黨造反,把您留在百濟熊津府的一萬唐軍包圍起來,斷絕了糧食,眼看要死光光。幸虧我們新羅拼了命出兵解圍,運進糧食,解了唐兵人吃人的危局。後來唐軍被百濟餘黨打得死去活來,再三請我們增援,我們新羅自己也疫病流行,但為了兄弟般的友誼,那是豁出去和叛軍干啊。那時候唐朝大軍又在攻打高句麗,為了配合兩處送糧,我們的老弱百姓,在風雪中負糧前進,凍死餓死無數,我們自己的百姓連樹皮草根都不夠吃,卻沒有耽誤唐朝大軍的晚飯。後來鎮壓百濟勾結日本鬼子作亂,以及攻打高句麗兩戰,我們新羅軍民奮不顧身,前仆後繼。等到兩國都滅了,滿心以為可以得到賞賜,誰知道反而要責怪我們助戰不力。有些地盤本來是高句麗幾十年前從我們這裡搶走的,我們這次乘勝奪回來了,唐朝反而要我們交出來。到公元668年,百濟餘黨霸佔我們的田地,引誘我們的百姓,造謠說唐朝要攻打我們,還用美人計勾引我們的將領叛變,時刻要偷襲我們。在這種情況下,唐朝居然要我們把之前佔領的土地都割還百濟。這樣偏袒一方,讓新羅百姓都很失望啊!新羅百濟是世仇,眼看皇上要把百濟再重新立為一個國家,百年後新羅必然被他們吞併。新羅既然是大唐的藩屬,何必再分成兩國呢?去年九月我們把這事上奏朝廷,沒有回復,百濟又污衊我們造反,新羅真是進退無路啊。而薛大總管的來信,口口聲聲把新羅造反當做既成事實,不打招呼,就派數萬大軍過來毆打我們。悲慘啊,野獸抓完了,就該獵狗被宰了清燉。忠心的反而受罰,叛逆的反而受賞,薛大總管您文武雙全,不應該這樣濫殺無辜啊!我寫這封信表達自己不敢造反的心意,請大總管一定幫我轉達皇上。」

(影視中的金法敏)

薛仁貴的責備信是長篇大作,金法敏這封回信更是洋洋洒洒,竟然有三千多字,也是寫的駢四儷六,引經據典,花團錦簇。比如誇耀新羅救援熊津唐軍的功勞時說「遂使一萬漢兵,免虎吻之危難,留鎮餓軍,無易子而相食」「一萬漢兵,四年衣食新羅……皮骨雖生漢地,血肉俱是新羅。國家恩澤,雖復無涯,新羅效忠,亦足矜憫。」在說到新羅的委屈時,「盡忠效力,不負國家,未知何罪,一朝遺棄。雖有如此寃枉,終無反叛之心」;「賊殘百濟, 反蒙雍齒之賞,殉漢新羅,已見丁公之誅」,都是很漂亮的句子,個人覺得可以拿到語文課本上作文言文教材。朝鮮國家受中國文化的熏陶著實是很深的。

小貼士:丁公和雍齒

雍齒本是漢高祖劉邦的部將,曾經背叛劉邦,弄得他很狼狽;丁公則是項羽的部將,曾經私下放走劉邦。結果等劉邦滅項羽統一天下後,為了安定人心,對自己的仇人雍齒也給予了封賞;而曾有恩於自己的丁公,反而被劉邦以「不忠」的罪名殺掉,以安撫項羽的舊部。

信上說的是忠心耿耿,但文辭終究掩蓋不住利益。書信往來打筆仗只是業餘節目,要搶地盤,還得真刀真槍的打。

推薦閱讀:

文章開頭怎麼寫,才能引人入勝?
古文筆法百篇(二)
生命的約誓 :親歷沈從文筆下的鳳凰古城
法王如意寶有關熱科星的珍貴開示(附:法王原聲和藏文筆錄)
【如夢令】文筆可追清照 ——贈詩友

TAG:韓國 | 文筆 | 國王 | 薛仁貴 | 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