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遇上陰陽五行,解說未知的五行學說!

??

小編導讀

《黃帝內經》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即或是很多非中醫人士,提起《黃帝內經》,也能略說一二,甚至是津津樂道。說到五行,您肯定一點兒都不陌生,當古老的五行學說遇上中醫,碰撞出來的火花,卻令很多人費解,覺得五行學說很抽象。五行學說與中醫那絲絲縷縷的瓜葛,就讓《黃帝內經》來慢慢解讀吧!

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一樣,淵源於遠古時代。大約在夏代就出現了「五行」的名稱。到了春秋時期對五行的記述日漸增多,主要指生活生產中時刻不離的五種物質,如《尚書·大傳》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也,是為人用。」《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云:「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古人運用生活中最基本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作為五材,依照五材之性及它們之間相互關係來說明事物的變化規律。而真正比較深入地認識五行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勝的關係,並加以概括、抽象成為哲學範疇則是在戰國時期。如《尚書·洪範》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陰陽家鄒衍首先提出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的五行相勝次序。在《管子》《呂氏春秋》中,五行與春、夏、長夏、秋、冬相配的順序來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相生次序已經形成。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意思是說,天之四時對應於人的五臟五氣。四時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五行則水為寒、火為暑、金為燥、土為濕、木為風。故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

其在於人,有五臟化五氣,心氣主喜,肝氣主怒,肺氣主悲,脾氣主憂,腎氣主恐,以生喜怒悲憂恐。「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意思是在方位是東方,在四時為春季,在六氣為風,在五行為木,木主酸味,是五行五味歸於天地之氣。「酸生肝,肝生筋」。肝者人之臟,筋者人之體。人有五體,而五體復有所生,故筋生心;五臟各有所主,肝開竅於目。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青,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用五運五行與天地人三才相合的理念把自然現象與人體生理功能歸納在一起:五行中的木,在東方生風,在地為木,在臟為肝,在體為筋,在色為青,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情志為怒,都屬於人體肝臟所屬所主。

「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在情志方面,肝主怒,故怒傷肝;悲為肺之情,肺在五行屬金,故悲能勝怒(金克制木),是情志相勝;風傷筋,燥勝風,是金之燥可以剋制風木,是傷於氣者以氣相勝;酸傷筋,辛勝酸,是酸味傷筋,辛味可以勝酸。

《素問·五運行大論》說:「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是把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合化於五行土金水木火。故《素問·六節藏象論》進一步說:「五氣更立,各有所勝。盛衰之變,此其常也。」五運化氣,更立其歲,甲己土勝,乙庚金勝,丙辛水勝,丁壬木勝,戊癸火勝。故各有所勝,其中有盛衰虛實之變,是其常理,實際是天干合化把陰陽和五行融為一體。天干合化五行是陰陽和五行相互作用產生的一種氣化功能。天干合化五行是古人觀察天象得出的結論,是宇宙運行的一種規律。按廣義全息理論概念:一個大系統中存在很多相對獨立的小系統,人是宇宙這個大系統之中一個相對的小系統,所以人體包含了整個宇宙的全部信息,這就是中醫學理論中的「天人相應」理念。

《內經》依據五行的屬性,結合具體事物的不同形質、形態、功能、作用等,用取類比象的方法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事物進行明確的歸類。於是,不同的方位、地域、季節、氣候、天象、顏色、音聲、氣味及動植物等,便成為五個不同的同構系統。同樣,對人體的臟腑、形體等組織結構,音聲、膚色、臟腑功能、形體動態、精神活動、氣質稟賦等生理心理現象及各種千變萬化的病理變化和現象,也歸納為五個不同的同構系統,並與自然界的五個系統作了相應的聯繫。這使複雜多端、漫無頭緒的萬物及其現象,尤其是人的生理、病理現象等都成為系統化、條理化、形象化,並成為有條不紊的整體。

五行學說在《內經》中運用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根據五行相生相勝關係來探討自然界事物之間、人體內部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係。所謂生,有相互資生、相互促進、助長的意思;相勝(即相剋),有相互約束、抑制、克服之意。認為事物之間在其運動發展過程中,不是孤立的和不相關聯的,而是彼此有機地聯繫著的。

聯繫就是既相互資生、促進、助長,又相互制約、抑制、克服。相生,意味著物質之間的相互依存和消長,功能之間的相互協調;相剋,則意味著事物之間的相互鬥爭和更勝。因此,相生和相剋是對立統一的,是事物發生髮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發生和發展;沒有克,就不能維持正常協調關係下的變化和發展。因此,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反相成,從而推動事物在平衡協調中發展。當然,生克制化的平衡協調是動態的,是相對的,一旦五行中的任何一方出現生或克的太過或不及,就會使它所生、所克和生它、克它的其他四方均發生不及或太過,從而導致整個生克制化的平衡協調遭到破壞,事物的生化和運動也就遭到破壞甚至毀滅。所以《素問·六微旨大論》說:「亢則害,乘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

中醫學理論運用五行來探討人體的動態平衡和疾病進退演變規律。五臟中,每一臟都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關係,是以相生、相剋、相反、相成來保持穩態的平衡。在各種病理因素作用下,這個穩態平衡就會被破壞而出現乘我、我乘、侮我、我侮的失調關係,這就是病態。對被破壞關係所出現的偏差和病態,進行補偏救弊,抑其太過,補其不足,旨在重建五行生剋制化的平衡協調關係。五行生剋制化乘侮規律,如下圖所示:

五行相生相剋圖

五行學說辨證法,既從整個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繫上,又從各個具體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上,指導著中醫學的思維方法和具體應用,是中醫學辨證法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五行本於陰陽,陰陽的對立統一規律是根本和核心,五行生剋乘侮規律則是它的衍化和邏輯補充。《景岳全書·類經圖翼》說:「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之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陰陽之氣也。」這就是陰陽五行規律內在的辯證關係。

推薦閱讀:

15-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卷之七
創修軒轅黃帝廟碑記
《黃帝四經·觀》白話譯文
《切脈針灸—黃帝內經針法》讀書筆記
黃帝內經》中的易學象數學3

TAG:解說 | 五行學說 | 未知 | 黃帝 | 五行 | 陰陽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