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必背條文 雲海鄒羿
條文
1.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肺主氣屬衛,心主血屬營,辨營衛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也。
2. 蓋傷寒之邪留戀在表,然後化熱入里,溫邪則熱變最速。未傳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氣,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涼輕劑。挾風則加入薄荷、牛蒡之屬,挾濕加蘆根、滑石之流。或透風於熱外,或滲濕於熱下,不與熱相搏,勢必孤矣。
3. 不爾,風挾溫熱而燥生,清竅必干,為水主之氣不能上榮,兩陽相劫也。濕與溫合,蒸郁而蒙蔽於上,清竅為之壅塞,濁邪害清也。其病有類傷寒,其驗之之法,傷寒多有變證,濕熱雖久,在一經不移,以此為辨。
4. 前言辛涼散風,甘淡驅濕,若病仍不解,是漸欲入營也。營分受熱,則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無寐,或斑點隱隱,即撤去氣葯。如從風熱陷入者,用犀角、竹葉之屬;如從濕熱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參入涼血清熱方中。若加煩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黃代之,急急透斑為要。
5. 若斑出熱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則如玉女煎,輕則如梨皮、蔗漿之類。或其人腎水素虧,雖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驗之於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 若其邪始終在氣分流連者,可冀其戰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與汗並,熱達腠開,邪從汗出。解後胃氣空虛,當膚冷一晝夜,待氣還自溫暖如常矣。蓋戰汗而解,邪退正虛,陽從汗泄,故漸膚冷,未必即成脫證。此時宜令病者,安舒靜卧,以養陽氣來複,旁人切勿驚惶,頻頻呼喚,擾其元神,使其煩躁,但診其脈,若虛軟和緩,雖倦卧不語,汗出膚冷,卻非脫證;若脈急疾,躁擾不卧,膚冷汗出,便為氣脫之證矣。更有邪盛正虛,不能一戰而解,停一二日再戰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 再論氣病有不傳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傷寒中少陽病也。彼則和解表裡之半,此則分消上下之勢,隨證變法,如近時杏、朴、苓等類,或如溫膽湯之走泄。因其仍在氣分,猶可望其戰汗之門戶,轉瘧之機括。
8. 大凡看法,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如犀角、玄參、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膠、赤芍等物。否則前後不循緩急之法,慮其動手便錯,反致慌張矣。
9. 且吾吳濕邪害人最廣,如面色白者,須要顧其陽氣,濕勝則陽微也,法應清涼,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過於寒涼,恐成功反棄,何以故耶?濕熱一去,陽亦衰微也;面色蒼者,須要顧其津液,清涼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熱減身寒者,不可就雲虛寒而投補劑,恐爐煙雖熄,灰中有火也,須細察精詳,方少少與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濕素盛,外邪入里,里濕為合。在陽旺之軀,胃濕恆多;在陰盛之體,脾濕亦不少,然其化熱則一。熱病救陰猶易,通陽最難。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然較之雜證,則有不同也。
10.再論三焦不得從外解,必致成里結。里結於何,在陽明胃與腸也。亦須用下法,不可以氣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傷寒邪熱在里,劫爍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濕邪內搏,下之宜輕。傷寒大便溏邪已盡,不可再下;濕溫病大便溏為邪未盡,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糞燥為無濕矣。
名詞解釋
溫病學:是研究溫病發生髮展規律及其針織和預防方法的一門學科。
溫病:是由溫邪引起的以發熱為主症,多具有熱像較重、易化燥傷陰等特點的一類急性外感性疾病。
溫疫:是溫病中具有強烈傳染性,並能引起流行的一類疾病。
天受:溫病傳染途徑之一,把通過空氣傳染的稱為「天受」。
傳染:溫病傳染途徑之一,通過直接接觸傳染的稱為「傳染」。
廣義傷寒:是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包括屬性為風寒性質的狹義傷寒和屬性為風熱性質的溫病。
狹義傷寒:風寒性質的「傷寒」與「中風」合稱為狹義傷寒,它與溫熱性質的「溫病」是並列關係。
風熱病邪:春季溫風過暖,或冬季應寒反溫的季節氣候環境中,產生的病邪稱為風熱病邪。由風熱病邪引起的溫病是風溫,由冬季風熱病邪引起的溫病是冬溫。
暑熱病邪:是夏季火熱之氣所化生的一種致病溫邪。由暑熱病邪引起的溫病為暑溫。
暑濕病邪:暑熱挾濕的病邪稱為暑濕病邪。暑濕病邪雖然是暑熱挾濕,但仍以暑熱性質顯著為特點。由暑濕病邪引起的溫病有暑濕和伏暑。
濕熱病邪:是長夏病邪中產生的一種病邪,因長夏炎熱,雨水較多,易致濕熱為病。由濕熱病邪引起的溫病是濕溫。
燥熱病邪:是秋季秋陽已曝,氣候炎熱乾燥時產生的一種病邪。由燥熱病邪引起的溫病是秋燥。
溫熱病邪:是一種致病後即以里熱熾盛為主要特點的外感病邪,即傳統所說的「伏寒化溫」。古人認為是由於寒邪內伏未即發病,日久寒邪轉化為熱邪,陰邪轉化為陽邪,至春時陽氣生髮,溫熱自內而發或為時邪引發。由溫熱病邪引起的溫病是春溫。
溫毒病邪:六淫邪氣鬱結不解而形成的屬性為溫熱性質的一類致病因素。因其致病與時令季節相關,並能引起流行,故又稱為溫熱時毒。可引起大頭瘟和爛喉痧。
癧氣:又稱疫癧之氣、戾氣。癧氣即是指致病暴戾,在外邪中具有一強烈傳染性,並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類致病因素。溫熱性質的癧氣引起溫疫的發病、傳染、流行。由疫癧病邪引起的是疫疹,由時行疫癧所致的是霍亂。
新感溫病:又簡稱「新感」,指感邪後立即發病的一類溫病。
伏邪溫病:又稱伏氣溫病,簡稱「伏邪」,指感邪後未即發病,邪氣伏藏,逾時而發的溫病。
衛分證:是溫邪侵襲肌表,引起衛外功能失調的一種證侯類型。
氣分證:是指溫邪入里,又未傳入營血分,影響人體氣的生理功能所產生的一種證侯類型。
營分證:營分證溫邪入營,引起以營熱傷陰,擾神竄絡為主要病機特點的一種證侯類型。
血分證:溫邪深入血分,引起以血熱亢盛、動血耗血、瘀熱內阻為主要病機變化的一種證侯類型。
順傳:病邪在肺衛不解,病情進一步發展,傳到氣分,下行里結胃腸的傳變過程。
逆傳心包:簡稱逆傳。病邪在肺衛不解,病情進一步發展,不經氣分直接入營,閉阻機竅的病變過程。
濕遏熱伏:濕溫病中濕邪阻遏而致熱邪不能透發的病機。①氣分有濕邪阻遏而致熱邪內伏②營分熱邪被氣分濕邪所阻。
斑疹:溫病過程中出現的紅色皮疹。斑與疹的形態和成因有所不同,診斷意義也有別。但斑與疹可伴隨出現,所以前人經常舉斑以賅疹,或名疹而實指斑,故統稱為斑疹。
白pei:濕熱性質溫病發展過程中,皮膚上出現的細小白色皰疹,診斷白pei對於辨別病證的性質和津氣的盛衰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寒熱往來:惡寒與發熱交替出現,定時或不定時發作。為熱郁半表半里,少陽樞機不利之徵象。
身熱不揚:身熱稽留而熱像不顯,即自覺熱勢不甚,初捫體表不覺很熱,稍久即覺灼手。
身熱夜甚:發熱不退,入夜更甚。
低熱:至夜發熱,天明時熱退身涼,多伴見熱退無汗。為溫病後期,余邪留於陰分之徵象。
夜熱早涼:溫病後期熱勢低微,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為溫病後期陰傷虛熱之徵象。
神昏譫語:簡稱「昏譫」,指神志不清、意識喪失,語無倫次或胡言亂語等表現。多為邪熱擾心包或邪熱閉於心包之徵象,如營熱擾心、血熱擾心、熱陷心包、胃熱擾心所致。
神志昏蒙:指表情淡漠,神呆寡言,意識模糊,時清時昧,似醒似睡,時有譫語,甚時可見嗜睡如昏,但呼之能應,為濕熱蒙蔽心包,擾及心神所致。
昏憒不語:指意識完全喪失、沉迷不語、呼之不應,甚至對外界各種刺激全無反應,是神誌異常中昏迷程度最深者,多為熱閉心包,或邪熱挾痰閉阻心包,或瘀熱閉阻心包之象。
神志如狂:指神志昏亂,燥擾不安,妄為如狂。多為下焦蓄血,瘀熱擾心所致。
戰汗:病人突然全身戰慄,繼之熱甚,並見全身大汗,汗出後熱勢驟減,稱為戰汗。為邪氣流連氣分,邪正相搏,正氣奮起鼓邪外出之徵象。
厥脫:溫病發展中較為常見的危重證侯之一。實際包括了厥與脫兩種證侯。厥證,一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即為昏厥;二是指四肢清冷不溫,即為肢厥。脫證是指陰陽氣血嚴重耗損後,元氣不能內守而外脫。
痙:肢體拘攣強直或手足抽搐,在溫病過程中出現痙證,多為肝風內動所致。
金囚木旺:肺熱亢盛而兼有肝風內動的病機。金本克木,若肺為熱灼,津液虧耗而不能剋制肝木,則肝木反旺而致肝風內動。
熱厥:指胸腹灼熱或四肢清冷,並伴有煩躁譫語,氣粗汗多,尿短赤便秘,或神昏,喉中痰鳴,牙關緊閉,舌紅或絳,苔黃燥,脈沉實或沉伏而數。為熱毒熾盛,鬱閉於內,氣機逆亂,陰陽之氣不相順接,陽氣不能外達四肢所致。
陰竭:又稱亡陰。指身熱驟降,汗多氣短,肢體尚溫,神情疲倦或煩躁不安,口渴尿少,舌光紅少苔,脈散大無力或細數無力。為邪熱耗傷陰液,或因汗、瀉、亡血太過而致陰液大傷,陽竭而元氣無所依附所致。
陽脫:又稱亡陽。指四肢逆冷,全身冷汗淋漓,面色蒼白,神情淡漠或神識朦朧,氣息微弱急促,舌淡而潤,脈微細欲絕。為陽氣衰竭不能內守而外脫之象。
虛風:是虛證動風的簡稱,多見與溫病的後期,表現為抽搐無力,或僅為手足、手指徐徐蠕動,或口角微微顫動、抽搐,同時伴有低熱、顴紅、五心煩熱、消瘦、神疲、口乾、耳聾、失語、舌絳枯萎、脈細無力等癥狀。為邪熱耗傷肝腎真陰,筋脈失於濡養所致的虛風內動。
實風:又稱實證動風。其病證發作急驟,抽搐頻繁無力,可表現為手足抽搐,兩目上視,牙關緊閉,頸項強直,甚則角弓反張,同時可見壯熱、神昏、脈洪數或弦數有力,為邪熱熾盛,熱極生風,筋脈受邪熱燔灼所致。
透熱轉氣:指溫邪剛入營分,治療時應在清營泄熱的同時,加入一些轉透的氣分藥物,使營分的邪熱轉出氣分而解的一種治法。
泄衛逐表法:是疏泄衛表,透邪外出以解除溫病初起邪在衛分的一類治法。其主要作用是發汗、疏表、透疹,以祛除在衛表的外邪,使表證得意解除。
清解氣熱法:用清泄氣分邪熱之品以解除氣分無形邪熱的一類治法。其作用是使氣分無形邪熱或從外泄或從里解。
和解祛邪法:是通過和解、疏泄、分消、解除在半表半里之病邪的一類治法,又稱「和解法」。其作用是透解邪熱,宣通氣機,以達到里解外和的目的。
祛濕清熱法:是通過祛除濕邪,清解邪熱以清除濕熱的一類治法,用於濕熱性質的溫病。主要作用是宣通氣機,運脾和胃,通利水道以化濕泄濁。
通下逐瘀法:是通過攻邪瀉下,通導里實邪熱外泄之法。主要作用是通腑泄熱,蕩滌積滯,通瘀破結等。適用於溫病有形實邪內結之證。
清營涼血法:是通過清營泄熱,涼血解毒,滋養陰液,通絡散血以清除營血分邪熱的一種治法。清營法的作用是清營泄熱,滋養營陰;涼血法的作用為涼解血熱,清火解毒,散血通絡,滋養陰液。
滋陰生津法:是通過滋養陰液來補充人體陰液耗傷的一類治法。其作用為滋補陰液,潤燥制火等,適用於溫病臟腑陰液大傷者。
開竅息風法:包括開竅與息風兩種治法。開竅法是開通機竅,促使神志蘇醒之法;息風法是平息肝風而制止痙厥之法。開竅法的作用有清泄心包邪熱,芳香透絡利竅,清化濕熱痰濁等。息風法的作用為涼泄肝經邪熱,滋養肝腎陰液,以控制抽搐。由於神昏、痙厥經常並見,故二法亦常合用,將二法合併討論。
固脫法:是通過大補元陽、元陰以固斂氣陰或陽氣,救治氣陰欲脫或元陽外脫的一類治法。主要有益氣斂陰和回陽固脫的作用。
分消走泄:是宣展氣機,泄化三焦邪熱或痰濕的一種治法。主治邪熱與痰濕阻遏於三焦而氣化失司者。
風溫:由風熱病邪引起的,初起以發熱,微惡風寒,咳嗽,口微渴等肺衛表熱證為特徵,多見於冬春兩季的一種急性外感熱病。
熱結旁流:燥屎內結,以致糞水從旁而下,純利稀水者,是謂「熱結旁流」。
舌蹇:舌體捲縮,轉動不靈,言語不清。
冬溫:有風熱病邪引起的,初起以發熱,微惡風寒,咳嗽,口微渴等肺衛表熱證為特徵,發於冬季的急性外感病。
春溫:由溫熱病邪引起,初起以發熱、心煩、口渴、舌紅苔黃等里熱證侯為主要表現,嚴重時可出現神昏痙厥等症,只發於春季的急性熱病。
伏邪自發:屬春溫發病類型之一。是由於冬令人體精氣失於固藏。寒邪伏於體內,郁久化熱。到春天,春陽上升,陽氣開泄,伏熱外達,初起即陷里熱熾盛之證,稱為「伏邪自發」。
新感引發:春溫發病之初,雖以里熱見證為主,如同時感受當令之邪,兼有惡寒、頭痛等衛表證的,稱為「新感引發」。
懊憹:胸膈間灼熱、嘈雜的感覺。溫病懊憹是因邪熱內擾胸膈或餘熱未消,留擾胸膈所致。
瘈瘲:又稱抽搐,瘈即筋脈拘急而縮,瘲即筋脈弛緩而伸。手足伸縮交替,抽動不已,稱為瘈瘲。是肝風內動的表現。
氣營兩燔:氣分和營分邪熱俱盛的病證。
暑溫:是由暑熱病邪引起的,初起即見壯熱、汗多、煩渴、面赤、脈洪大等陽明氣分熱聲證侯,發於暑夏當令之時的急性外感熱病。
暑 :由暑熱傷肺,損傷陽絡所致。臨床上可見驟然咯血、咳嗽、狀如勞 ,故名暑 。
暑厥:暑熱病邪直犯心包,起病即見昏厥者,稱為暑厥。
暑風:暑熱亢盛引動肝風。症見:身灼熱,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牙關緊閉,脈弦數等。
暑穢:夏季因感受暑濕穢濁之氣而致猝然悶亂,煩躁的病證,稱為暑穢。
暑冒:夏月感冒,由暑挾濕邪或寒邪引起,以肺衛見證為主要臨床表現。
濕溫:由濕熱病邪引起的,初起以惡寒少汗,身熱不揚,身重肢倦,胸悶脘痞,苔膩脈緩為主要臨床表現,發於長夏季節的急性外感熱病。
熱化:濕溫病中濕熱之邪隨著中氣的強弱而變化。中陽偏旺者,則濕逐漸化熱,病變偏於陽明,發為熱重濕輕,這種變化過程稱為熱化。
濕化:濕溫病中濕熱之邪隨著中氣的強弱而變化。中氣虛者,則濕邪內盛,病變偏於太陰,發為濕重熱輕,這種變化過程稱為濕化。
燥化:濕溫病中熱重於濕,濕熱交爭,化燥傷陰,濕邪化盡,轉為熱邪,深入營血,這個過程叫做燥化。
寒化:濕溫中,濕重較輕,濕濁久郁不解,則濕漸傷陽,陽熱傷津而生寒,這種病變過程稱為寒化。
膜原:又名募原,指邪在半表半里的位置。薛生白說:「膜原者,外通肌肉,內近胃腑,即三焦之門戶,實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伏暑:是暑熱或暑濕病邪郁伏,由時令之邪引動,發於秋冬季節,初起以內有暑濕或暑熱見證,外有時令之邪客表為特徵的一類熱病。
伏暑晚發:即伏暑,是由暑熱或暑濕病邪郁伏引起。初起有暑濕鬱蒸氣分,或暑濕化燥內熾營分等里熱見證,而同時又每兼俱表證,發於秋冬的一種急性熱病。
輕法頻下:濕熱挾滯膠結於腸道,非一次攻下能使病邪除盡,往往需要連續攻下。但製劑宜輕,因勢利導,此稱「輕法頻下」。
推薦閱讀:
※溫病學142方證(二)
※溫病學條文《溫病條辨條文
※[轉載]《溫病學》精選
TAG:溫病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