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天象預報
由於我國所使用的北京時間比世界時間(UT)早8小時,國際各大媒體介紹的2009年12月31日月偏食天象,實際上發生在我國的2010年1月1日。因為時差原因所造成國內與國外定義天象日期的不同,還有很多實例。即將發生在2012年5月21日的日環食,我國很多地區都可以看到帶食日出或日偏食,而國外網站上介紹的天象則是5月20日。只不過這次時差玩笑開了有點「大」了,甚至還跨越了年份。假如你不慎看錯了重要天象的日期也不要緊,早一天總比晚一天好,通常情況下你還是不會錯過它們的。而多一天的準備和聯繫時間,也會讓你的觀測更加成功。新年第一天的月偏食,我國的觀測條件還是比較好的。北京時間1月1日凌晨1時17分,月球運行進入地球的半影區域,半影月食開始。2時52分月球與地球的半影第一次相切,這一重要時間點稱之為初虧,也標誌著月偏食正式開始。一小時後(3時52分),月球完全移動出地球本影,復原時刻到來。之後進入半影。月食階段,直至5時28分結束。本次月食最大的遺憾就是食分太小,北京時間3時22分左右,月球中心到本影中心最近,也就是月偏食達到食甚時,食分僅0.0763。如果大家直接用肉眼觀測,只能看到月亮邊緣一小塊發暗,大部分區域還是非常明亮耀眼的。對於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說,1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本次月食又發生在後半夜,因此準備觀測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月偏食的觀測對光污染要求並不高,只要天氣條件夠好,大家可以在任何能看見月亮的地方進行觀測,自家窗前、陽台上和院子里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1月4日 象限儀流星極大
作為傳統大流量的流星雨中,象限儀流星雨可能是大家最為陌生的一個,其實對於天文學家來說也是一樣,就連它的母體彗星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迷。一種觀點是象限儀流星雨的母體彗星為C/1490Y1和C/1385 U1,而有的科學家認為它是小行星2003EH1為我們帶來的。關於該流星雨的活動時間現在也有了新的說法,之前天文學家認為它是從年初開始活動,並且持續時間很短。通過更多觀測表明,它的活躍期從前一年的12月28日一直持續到1月12日。也就是說在將近半個月的時間裡,夜間只要象限儀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地平線以上,我們就能看到屬於這個群的流星。由於輻射點赤緯接近50°,對於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來說,位於拱極區內,常年不會落下,因此該流星雨僅適合在北半球觀測。根據國際流星組織目前給出的預報,2010年象限儀流星雨的極大可能發生在北京時間一月4日凌晨3時左右。這個時間對於我國東部地區來說較為有利,因為輻射點地平高度已升至40°以上,而西部地區輻射點可能會低一些。總體預報的極大還是非常適合我國觀測的。對於觀測流星雨來說,月光的影響不具有決定意義,但還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2010年象限儀流星雨將受到月光的嚴重干擾,盈凸月將會在3日21時左右升起,影響整夜的觀測。象限儀流星雨理論上的流量可達每小時100顆以上,相信極大期間大家看到幾十顆略顯紅色的象限儀群內流星應該不成問題。但該流星雨也永遠和寒冷的天氣相伴,大家觀測時一定要多穿點兒,並注意休息,不要勉強自己。1月15日 日環食
環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1月15日的日環食全程將持續約5個小時,環食帶平均寬達300千米,從非洲中部開始,終印度洋、印度南部、緬甸等國家最後進入我國。從兩冊更大地區可以欣賞到食分不同的日偏食。其中環食階段持續最長時間的地區位於印度洋內,月球與日面邊緣的兩次內切間隔11分8秒。這個當然要比日全食理論上的最長見食時間長許多,即使在日環食里也算較長的了。
環食帶在我國境內主要經過雲南、四川、貴州、重慶、湖北、河南、安徽、山東和江蘇等省市。其中西南部地區可以看到日食全過程,而東部地區則只能看到帶食日落了。根據環食發生時的太陽地平高度判別,雲南省無疑是國內觀測條件最好的地區,但如果你想要找個好景色拍攝帶食日落,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選擇。根據2009年日全食觀測的經驗,時刻關注天氣變化是非常重要的。根據環食帶內歷史天氣資料統計,晴天率最高的也是雲南省。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與日全食不同,環食全過程中月球都無法完全遮擋住太陽的光球層,因此目測和拍照相觀測需要始終採取足夠的減光措施,例如在鏡頭和望遠鏡前段家裝巴德膜等。如果環食發生在日落之前,低空大氣消光作用很強時,有人照相可能會摘下減光膜,但也不能用望遠鏡直接看太陽。對於全球來說,日環食和日全食發生的概率差不多。在2008年日全食發生之前,我們曾說那裡日全食時隔11年再次光臨我國。而你一定想像不到,近些年日環食現身我國的頻率更低。上一次我國境內可見的日環食居然要追溯到將近23年前了。對於一些輕一代的天文愛好者,祝願大家觀測成功!
歷年平均雲遮率 |
1月27日 水星西大距
由於比較靠近太陽,水星是最難得一見的行星之一。每到水星位於東、西大距位置附近,會有短暫的觀測時機。而水星觀測條件的好換,除了它與到太陽的角距離有關係外,二者的赤緯關係也很重要。對於北半球的觀測者來說,水星大距時赤緯比太陽高,觀測條件就會比較好,如果赤緯較低則會很差,而南半球則正好相反。2010年水星共有6次大距,對於我們北半球來說,其中四次都因赤緯較低而觀測條件欠佳,1月27日的水星西大距就是其中一次。1月最初幾天,水星是作為昏星出現的。1月5日下合日之後,水星變為晨星,黎明時出現在東南方低空中。隨著它與太陽角距離的不斷增大,水星升起的時間也逐漸提前。1月27日水星達到西大距,儘管此時它與太陽的角距離可達25度,但赤緯低於太陽,因此日出時的地平高度僅為13度,觀測條件不夠理想。好在水星的亮度可達-0.2等,在晨曦中尋找水星值得大家嘗試。1月30日 火星沖日
火星沖日,就是火星位於日地線連接上,並且和地球同位於太陽的一側。火星是地外行星中繞日公轉速度最快的一顆,周期約為687天。根據會合周期公式,在地球上看到兩次火星沖日的間隔約為779天,上一次沖日發生在2007年12月25日。眾所周知,火星和地球繞日公轉軌道都是橢圓,而軌道半徑也相差不多,因此每次沖日時它與地球的距離會有較大差別。其實火星與地球距離最近之時,一般不會正好在沖日那天,而是相差一到兩周左右。如果沖日時火星距離地球較近,我們就稱之為「大沖」。2010年1月30日的火星沖日,二者距離約為9900萬千米,相比2003年8月27日火星大沖時不到5600萬千米要遠了許多。距離不同導致火星觀測面大小和亮度會有很大區別。2003年大沖火星視直徑達到了25」,亮度為-2.9等,而本次沖日時視直徑僅為14」,亮度約-1.3等。雖不是大沖,但火星在1月底整夜可見,且午夜時分地平高度也較高,觀測條件還是相當不錯的。
推薦閱讀:
※末代攝政王載灃隱居天津十一年,終日讀書教子觀測天象安度餘生
※6月的天空長什麼樣?本月天象預報
※2011年天象大觀
※在觀測彗星的條件上,南北半球是平等的嗎?
※2013年10月天象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