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地區大棋局與中國的能源安全(1)

中亞地區大棋局與中國的能源安全(1)
2011年8月8日9點12分來源:財新《中國改革》作者:高淑琴
相關標籤:能源安全

  「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匪特陝、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這是19世紀70年代,晚清名將左宗棠在中亞烏茲別克的阿古柏入侵中國新疆之時所作的地緣政治論斷。

  如今,中亞地區與新疆的天然氣管道和石油管道已經開通,這一地區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能源供應源之一,徹底改變了中國西北邊疆的地緣政治面貌。對於這一地區的文明歷史、地緣政治格局、能源博弈以及錯綜複雜的區域合作機制,國人更應當有清楚的認識。

  中亞地區:文明衝突和種族融合

  中亞既是一個政治地理概念,又是一個文明區域概念。它西接裏海地區和西亞的兩河流域,東連歷史悠久的中國,北與俄羅斯接壤,南鄰阿富汗和伊朗,在歷史上同中國、伊朗、印度、西亞、希臘、羅馬、西歐以及歐亞草原的各民族關係密切,曾經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是歐亞大陸「文明的十字路口」。另一方面,中亞地區內部以及周邊某些強大的民族和國家在歷史上為了爭奪對該地區的控制權,曾經在這一地區頻繁引發戰亂。在前蘇聯時期,中亞曾經是中蘇地緣政治對抗的前沿。

  今天的中亞五國,即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土庫曼的所處地域為中亞地區的核心地帶。這五個國家與阿富汗及其附近地區,在歷史文化上是一個整體,是繼伊朗之後伊斯蘭教在東方的第二擴張區。所以,中亞地區的社會、經濟和地緣政治問題,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問題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自古以來,中亞地區就是部族遷徙的走廊。部族頻繁遷徙與宗教文化的傳播,使得當地的歷史文化極其複雜。在中亞地區文化碰撞和部族融合的過程中, 最重要的事件是「突厥語化」和「伊斯蘭化」。7世紀前後,使用突厥語的游牧民族逐漸成為中亞居民的大多數。 同時,西亞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教隨著阿拉伯倭馬亞帝國(661年-750年)向東擴張傳入中亞,使得這一地區漸漸伊斯蘭化,伊斯蘭教逐漸佔據統治地位。中亞地區的「伊斯蘭化」和 「突厥語化」幾乎是同步進行。大約在16世紀,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塔吉克等現代意義上的民族開始形成。這些現代中亞突厥語民族在形成過程中,除了繼承古代突厥、蒙古淵源,還吸收了各種印歐語族的文化元素。

  1991年底,前蘇聯解體,原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中亞五國宣告獨立。五國領導人出於政治穩定的考慮,不約而同選擇了與民族認同感相適應的伊斯蘭教作為當地民族精神文化的寶貴遺產。在中亞五國獨立初期,在該地區出現了泛伊斯蘭主義潮流,社會宗教活動明顯加強,穆斯林人數增加並且有年輕化趨勢,具有強烈參政意識的伊斯蘭政治組織應運而生。

  中亞地區的地緣政治轉型

  地緣戰略家常常把中亞地區看做是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認為控制了這一地區就可以進而征服整個歐亞大陸。歷史上爭奪這塊戰略要地的戰爭從未間斷,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把佔領和統治這一地區作為帝國霸業的前提。19世紀中葉,英俄兩大帝國在中亞角逐,展開「大博弈」。在此過程中,中國西北邊疆的地緣政治環境也發生了根本變化。

  前蘇聯解體後,中亞五國成為獨立國家。前蘇聯解體所造成的權力真空,為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歐盟以及伊朗、土耳其在該地區的博弈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美國將中亞地區視為其全球戰略的一部分,目標是確保沒有任何一個大國單獨控制中亞的地緣政治空間;最大限度地控制中亞能源供應,支持美國和歐盟能源公司在這一地區開展能源作業,遏制俄羅斯和伊朗的勢力,削弱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影響。美國早期實施中亞戰略主要是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和支持巴庫-傑伊漢管道修建運營。「9·11」事件以後,美國對中亞地區開始實施「大中亞計劃」,擴張美國在中亞地區的軍事霸權,通過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文化西方化、安全美國化等手段,多方面積極介入中亞事務,形成一個以美國領導的、包括中亞五國、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參與的地緣新板塊,從而把中俄兩國排除在外,最終實現將中亞國家融入其主導的南亞地區的目的。同時,美國加強與土耳其、亞塞拜然和喬治亞的同盟關係,威脅俄羅斯西南部邊防安全,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包圍。

(責任編輯:Kevin)

推薦閱讀:

買車時,安全大於舒適,說說車安全那點事!
搶銀行在現在這個社會有可能實現么?
SecWiki周刊(第187期)
警示|如果他系了安全帶
女人安全期是什麼時候?

TAG:中國 | 安全 | 能源 | 地區 | 中亞 | 能源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