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汗症定義:自汗、盜汗、黃汗等各類出汗現象的病理表現
中醫認為,汗為人之津液,黃帝內經中也提到:汗者,精氣也。
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正常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就應引起重視。
今天神農君就來跟大家解釋幾種在排除運動、勞作以及進食刺激性食物等正常行為下的排汗外,所出現的病理性的出汗現象。
一、自汗
是指非勞作、運動或不因天熱及穿衣過暖和服用發散藥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現。
自汗之病多主虛,有氣虛、陽虛之別,主要病機為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多因營衛不和、熱熾陽明、暑傷氣陰、氣虛陽虛等引起。
食療方法:
1.黑大豆15克,浮麥30克,烏梅3克,煎服。
2.玉米芯60克,孩子參30克,煎服。
3.金雀根60克,麥麥天30克(布包),野毛豆30克,煎汁去渣連服數天,適用於病後自汗。
4.沙參兔肉湯:本湯養陰益氣斂汗。沙參20克、玉竹20克、廣陳皮4克、兔肉200克(微炙),煲湯。
5.桑葚茶:本茶養陰止汗。桑葚子20克、五味子15克、糯稻根45克,煎水代茶。
二、盜汗
盜汗也稱為「寢汗」。是指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即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盜汗在排除結核病之外,多由腎陰虛所引起。
食療方法:
1、韭黃100g,豬腰1個,食油、鹽、姜、味精等適量。將韭黃洗凈切成小段,豬腰洗凈切成薄片。將食油放入鍋內,置明火上,油八成熟時,先放入豬腰,炒透後放 入韭黃、薑絲,韭黃熟後,加鹽、味精調味後取出即成。可改善盜汗。而且此方適應於腎虛腰痛、慢性腰肌勞損、腎虛遺精、老人腎虛耳鳴等症,有補腎強腰的功效。
2、金針菜50g,瘦豬肉150~200g,醬油、豆粉、鹽、味精等適量。將金針菜、瘦肉洗凈,一同放在砧板上,用刀剁成肉醬。加入醬油、鹽、豆粉、味精等調味品,攪拌均勻,放入碟內攤平。將碟放入蒸鍋內,隔水蒸熟。可佐膳。 此方適應於腎虛腰痛、盜汗、腎 虛耳鳴等症,有補血、養腎的功效。
3、冬蟲夏草性溫,味甘,有補腎和補肺的作用,是一種平補陰陽的名貴藥材。
4、蝦性溫,味甘咸,入腎經,有補腎壯陽的作用。
5、山藥性平,味甘,為中醫「上品」之葯,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亦可改善盜汗。
三、戰汗
是指全身戰慄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復,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隨著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癥候。
傷寒論條文中提到戰汗: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意為體內正邪相爭,正勝邪卻。又有「正勝邪卻戰汗平」一說。
四、黃汗
是指汗出沾衣,色如黃柏汁,故名黃汗。因汗出入水,水熱互郁於肌表,所致身腫、發熱、汗出色黃如柏汁的病症。癥狀常見為口渴發熱,胸部滿悶,四肢頭面腫、小便不利、脈沉遲等。
病因主要是由於風、水、濕、熱交蒸所致。濕熱傷及血分時,又可並發瘡瘍。
中醫上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上述四種出汗現象,就應引起注意。
五、絕汗(脫汗)
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可導致亡陰或亡陽,故又稱脫汗。
真氣將敗絕時出的汗,為病危時陰陽離決的見症之一。常見以下幾種類型:冷汗淋漓如水,又稱亡陽之汗;熱汗黏而如油,又稱亡陰之汗。(冷熱判斷的標準是體表的冷熱,而非汗液的冷熱)
《素問·診要經終論》:「絕汗乃出,出則死矣。」
神農君提醒:單純出現的自汗、盜汗,經過自療或其它治療大多可在短期內治癒或好轉。而由其他疾病過程中引發的自汗或盜汗,則病情往往較重。如果發現有以上幾類排汗表現,短期內無法治癒或好轉,需要儘早到醫院或專業人士診治。
推薦閱讀:
※《中醫按摩手法》
※魯迅筆下的原配蟋蟀出現在中醫著作中嗎?
※中醫學的五運六氣
※21種中醫手診圖,看你身體有沒病
※為什麼女性腰部容易長贅肉,中醫裡面把這叫做:帶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