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的幾個關鍵點
一、把發展當作一個戰略來抓,不能把它視為權宜之計而失之以恆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指導我們做好今後各項工作的綱領。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要求我們把它作為一個戰略來抓,並且自覺實施,長期堅持。
抓好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才能抓住我國當前重要戰略機遇期。本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和切實用好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只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辯證地認識和處理與發展相聯繫的各方面重大關係,發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開放才能有新局面。否則,現代化建設就難以順利推進,甚至會走彎路。
抓好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才能實現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進而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各項具體工作中去。
抓好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才能更好地解決我國進入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矛盾和問題。多年來,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加,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矛盾加劇,經濟增長方式落後,經濟整體素質不高和競爭力不強等。這些問題不可迴避,更不可任其發展。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在這個重要階段,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順利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整個現代化事業,根本的辦法是以科學發展觀來指導發展。
二、把發展當作一個整體來抓,不能以謀求局部發展而犧牲全局利益
科學發展觀高度體現了發展的整體性的要求。整體性,也就是全面性。它要求在發展時,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經濟和環境、發達區域和相對落後區域、發展較快行業和發展遲緩行業等等,放到一個棋盤中,統籌謀劃,使之成為一個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統一體,也就是全面發展、整體推進。
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改革和發展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也必須看到,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體制改革,都存在著明顯的不平衡。論改革,宏觀改革滯後於微觀改革,政府改革滯後於企業改革,體制改革滯後於經濟發展。論發展,農業落後於工業,鄉村落後於城市,西部落後於東部,傳統行業落後於新興行業,環境建設落後於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滯後於經濟發展。現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把發展當作一個整體來抓,堅持全面發展。在制訂計劃、出台政策、建立制度、安排工作和樹立典型時,既要注重全局發展、全局利益,又要注重局部發展、局部利益;既要考慮這部分人的發展和利益,又要考慮到另部分人的發展和利益;既要考慮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又要考慮到個人利益等。總之,要統籌兼顧,不能顧此失彼。
三、把發展當作一個系統來抓,不能為謀求物質文明發展而犧牲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
把發展當作一個系統來抓,就是要正確處理好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關係,實現三個文明的協調發展。人類社會作為一個大系統,它由經濟、政治和文化三個子系統組成。與之相對應,人類文明從內容上也分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發展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它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決定作用。政治文明決定著物質文明的發展方向和精神文明的性質,精神文明建設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所以,三個文明是互為條件、互為目的、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它們共同統一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
三個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如果其中某些環節過於薄弱,就不可能有更大的發展,我們的教訓也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不僅給我國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而且集中暴露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00年「世界衛生報告」中,中國在191個國家的衛生系統中排名第188位。如果這種狀況還不改變,類似「非典」的悲劇還會重演。
四、把發展當作一個過程來抓,不能為謀求當代人的發展而犧牲後代的利益
把發展當作一個過程來抓,這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們要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走近期與長遠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決不能為求得一時的經濟發展而浪費資源、犧牲環境,決不能為謀求當代人的發展而犧牲後代人的利益。
把發展當作過程來抓,必須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既講求經濟效益,又重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要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相統一,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
把發展當作一個過程來抓,必須摒棄「先污染、再治理,先發展、再協調」的錯誤思想和做法。有的同志認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是發達地區的事,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需要經濟實力,發達地區可以做到,欠發達地區難以做到,還是「先發展、再協調」。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實踐是有害的。只有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才能使欠發達地區更好地實現跨越式發展。如果為求得一時發展而犧牲環境、破壞資源,即使經濟上去了,也不能持久;在發展之後再來治理,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因此,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也是欠發達地區領導幹部的內在要求。(作者單位:六安市委)張正耀
推薦閱讀:
※年末科學拼酒指南:從選杯子開始,一步步來
※論科學的發展規律(中)
※想要科學安排嬰兒進食,你就需要這張表!
※孕期吃水果一定要講科學
※美國科學家宣布再次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