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中國化歷程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中國化歷程


字型大小:[大][中][小] [我要評論] [列印]2011年08月05日來源:《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年第3期 作者:習五一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是科學無神論發展的高級形態。習五一:《社會主義者是實踐的無神論者》,載《科學與無神論》 2010年第4期。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是科學無神論發展的高級形態。它繼承了17-18世紀英國和法國唯物主義、世紀德國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等人類優秀成果,通過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剩餘價值論的發現而展示出來。馬克思、恩格斯研究宗教的社會功能,指出宗教是統治階級麻醉勞動階級的工具。科學無神論作為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出發點和基石,由思想文化領域進入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中國共產黨人立足中國社會的現實基礎,在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不斷為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中國化增加新的內涵。

  一、中國國情決定中國信仰文化特色

  中國的社會基礎與馬克思、恩格斯所處的歐洲社會,迥然不同。中世紀的歐洲社會實施政教合一的體制,基督教曾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19世紀初,德國仍然處於普魯士封建王朝的統治下。基督教是當時德國封建諸侯的意識形態,是阻礙社會發展的精神桎梏。青年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研究是從運用科學無神論批判宗教開始的。他們對宗教的本質、根源和社會功能的探索,成為歷史唯物主義形成過程的重要生長點。

  而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獨特的文化傳統。就中國宗教信仰文化而言,我認為,主要特徵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因素。

  第一,中華民族的文化一直呈現出多元兼容風格,即:豐富的人文主義理念和超自然的神秘主義,多神主義與無神論思想並存。關於長期處於統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我贊同這樣的論點,它有「積極入世的實踐精神」和「遠神近人」的人本取向。[1]儒家倡導的「神道設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宗教思想。儒家認為,神道,是取法天道,實施社會教化。中國歷代統治者都認為「君權神授」,這個神是天,君權受命於天,以天子之位自居。世俗君權高於宗教的神權。因此,封建統治者歷來對各種宗教採取兼容並蓄的政策,既利用各種宗教「教化」社會,又與它們保持一定的距離。

  儒釋道作為中華文化的主流,三教鼎立和互補,與多種亞文化和平共存。人文主義和無神論思想也有廣闊的活動空間。儒釋道雖有摩擦,但終能相互吸收、相互交融,從未發生像中世紀西歐那樣殘酷的宗教戰爭。

  第二,政權始終支配教權。從古至今,中央政府的世俗權力始終是唯一合法的社會政治權力。在廣大中原漢族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比較複雜,如西藏曾長期實行政教合一的制度),各種宗教從來沒有形成與世俗社會相抗衡的社會勢力。宗教只能服從世俗政權的統治,絕不容許神權與政權分庭抗禮。在中國歷史上的社會變遷中,宗教組織也沒有構成強大的阻力。

  第三,中華民族的信仰文化具有強烈的世俗性與功利性。「敬天祭祖」是它的核心理念,造神與廢神並行,構成中國宗教的特色。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傳統綿延數千年,成為全社會認同的價值觀。人們祈求天神和祖先護佑,降恩賜福,驅魔避邪。這種強烈的世俗性與功利性,一方面,弱化神學信仰,避免宗教狂熱;另一方面,使巫術文化根基深厚,各種繁雜的巫術文化影響至今。

  中國社會的歷史文化背景是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中國化的出發點。據此,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形成兩條基本原則:首先,政教分離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則。在社會政治和經濟層面,宗教必須適應中國人民的總體利益,適應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不允許利用宗教威脅國家安全與民族團結,不允許利用宗教顛覆社會主義制度。保障宗教在信仰層面完全自由;從而把信仰問題與政治問題嚴格區分開來。其次,思想教育要「春風化雨」,意識形態建設要「針鋒相對」。宗教有神論的觀念是錯誤的,是與科學和唯物論相對立的,但它屬於思想問題,不能動用行政手段解決,只能採取說服教育的方法,而且主要通過社會的實際變革,由信仰者自覺決定。作為佈道手段的文化神學,跨越信徒的私人信仰空間,與主流的世俗社會爭奪思想文化陣地,爭奪青少年一代,就需要分辨是非,理論批判,即所謂「研究宗教,批判神學」。[2]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開啟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中國化實踐

  五四運動倡導的「科學與民主」精神,包括反對迷信鬼神,宣傳無神論。五四精神包括科學無神論,成為中國進入近現代社會思想標誌之一。

  在近代中國的學術界,首先使用無神論概念的是著名學者章太炎,其鋒芒直指基督教等一神論。在近代中國救亡圖存、文化啟蒙的歷史背景下,五四運動時期的陳獨秀、胡適等重要思想家,用西方無神論的思想批判靈學,破除封建迷信等思想枷鎖;批判基督教等一神論的有神論,開展抵制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非基督教運動」。

  科學無神論在中國的傳播,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重要思想前提。早期的中國共產黨領袖李大釗等人,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同時,也將傳播科學無神論作為自己重要的使命。李大釗指出:「宗教不能探求真理」,「是人類進步的巨大障礙。」[3]只有批判宗教鬼神觀,才能樹立科學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在中國共產黨人中,開啟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中國化道路的實踐者,始於毛澤東。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在領導湖南農民運動中,堅持用階級分析觀點認識處理宗教問題,將反對神權納入反封建的政治經濟鬥爭中。毛澤東指出,神權、政權、族權、夫權,這四大繩索代表著中國農村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農民運動的主要方向是推翻政權,進行經濟鬥爭。因為實踐證明:「地主政權既被打翻,族權、神權、夫權便一概跟著動搖起來。」而對待人民群眾的宗教信仰問題,要十分慎重。他十分生動地說:「菩薩是農民立起來的,到了一定時期農民會用他們自己的雙手丟開這些菩薩,無須旁人過早地代庖丟菩薩。共產黨對於這些東西的宣傳政策應當是:『引而不發,躍如也』。菩薩要農民自己去丟,烈女祠、節孝坊要農民自己去摧毀,別人代庖是不對的。」[4]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毛澤東在重申尊重民眾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時,提出共產黨人要與宗教界建立政治上的統一戰線。他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共產黨員可以和某些唯心論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動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統一戰線,但是決不能贊同他們的唯心論或宗教教義。」[5]

  中國共產黨人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實踐方向,具體反映在新政權的法規政策中。1931年月公布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開闢獨立章節,首次確立了實行政教分離、宗教信仰自由、宣傳無神論等基本原則。[6]在波瀾壯闊的戰爭與革命年代,共產黨人繼承五四運動「科學與民主」的精神,進一步提出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文化」,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中國化實踐。

  三、社會主義建設前期:繼續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中國化實踐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使舊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革。以科學無神論為世界觀的共產黨人,制定符合中國實際的宗教政策,成為重要的現實課題。

  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分析中國宗教現狀,提出中國宗教的群眾性、民族性、長期性、國際性和複雜性,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開展反帝愛國運動,推動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使其逐步適應社會主義社會。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宗教界,有兩種情況更為複雜:一是有西方列強文化背景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一是少數民族地區的伊斯蘭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共產黨人在指導宗教界開展改革運動中,積極探索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中國化的實踐道路。

  關於基督教和天主教開展的反帝愛國運動。在近代中國,基督教和天主教受帝國主義強權的控制,「騎著炮彈」傳播福音,使其傳教事業籠罩在「西方列強精神侵略的工具」陰影中。1950年月19日,中共中央發布的《關於天主教、基督教問題的指示》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文件。該文件指出:「馬克思主義者是徹底的無神論者,認為宗教有害於人民的覺悟,但是馬克思主義者對待群眾性的宗教問題,從來是當作一種有歷史必然性的社會問題和群眾問題來處理的,從來是反對單純地依靠行政命令簡單急躁的辦法來處理宗教問題的。……為了把作為帝國主義侵略工具的教會,變為中國人自己辦的宗教事業,需要進行一系列艱苦的複雜的工作。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進行群眾的反宗教運動,而是領導人民大眾,堅決實現共同綱領,實現土地改革,爭取財政經濟的根本好轉,廣泛進行唯物主義與科學知識的宣傳,來逐漸縮小宗教的市場;同時,在基督教、天主教內部,利用各種機會和經過有愛國心的教徒,向教徒群眾進行愛國主義的宣傳,揭露帝國主義文化侵略與間諜活動的陰謀,領導和支持其中的愛國分子,團結虔信的教徒的大多數,反對仍與帝國主義勾結的少數反動分子,有步驟地使教會擺脫帝國主義的影響及其經濟關係,把教會變為由中國人自治、自傳、自養的宗教事業。」[7]

  為了將帝國主義侵略工具的教會,轉變為中國人自己辦的宗教事業,黨中央指示,我們現在的任務,不是進行反宗教運動,而是領導人民大眾,堅決實現共同綱領。在宗教界支持愛國者,團結大多數,反對勾結帝國主義的極少數,逐步將教會變為由中國人自治、自傳、自養的宗教事業。1957年至1958年,中國天主教界人士相繼進行「自選自聖主教」,邁出了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關鍵一步。

  關於少數民族地區的宗教民主改革工作。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全會上,黨中央決定在少數民族地區陸續開展宗教改革工作。為了廢除伊斯蘭教和藏傳佛教中的封建特權和封建剝削制度,真正實現宗教信仰自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楊靜仁在會議上發表報告,提出五個分開原則:「民族與宗教分開,逐步改變族教不分的狀況;宗教信仰和宗教制度分開,宗教信仰是思想問題,而宗教制度,絕大部分是封建性的社會制度,應當並且可以逐步改變;宗教和行政分開,宗教不得違反和干涉國家的法律和司法;宗教和教育分開,宗教不得干涉學校教育,不得強迫兒童學經文;黨內外分開,教育共產黨員劃清馬克思主義同宗教信仰、無神論同有神論的界限。」[8]

  在這項社會變革中,首先在全體共產黨員內部,開展科學無神論教育,幫助共產黨員劃清馬克思主義同宗教信仰的界限,使共產黨員能夠成為改革事業的中堅力量。經過這場宗教民主改革,使廣大信教群眾從宗教封建特權和封建剝削制度下得到解放,大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這場社會改革運動,在西藏地區更為驚天動地。1959年3月10日,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支持下,西藏反動分子在拉薩發動武裝叛亂。根據中央「邊平叛、邊改革」的方針,西藏自治區政府籌委會實行社會改革,廢除達賴喇嘛統治下的政教合一制度,廢除封建農奴社會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廢除寺廟的剝削壓迫和各種封建特權,實行政教分離的政策。通過這場開天闢地的社會改革運動,百萬翻身農奴當家作了主人,獲得土地和牛羊,開始真正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力。

  在指導宗教界民主改革運動的同時,毛澤東提出,人民群眾的宗教信仰問題應當用「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1957年2月,他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發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他指出,宗教領域也要「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他說:「我們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滅宗教,不能強制人們不信教。不能強制人們放棄唯心主義,也不能強制人們相信馬克思主義。凡屬於思想性質的問題,凡屬於人民內部的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9]在思想文化領域,毛澤東倡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宗教文化。1963年12月30日,他在一份文件上批示指出:「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寫的文章也很少,例如任繼愈發表的幾篇談佛教的文章,已如鳳毛麟角,談耶穌教、回教的沒有見過。不批判神學就不能寫好哲學史,也不能寫好文學史或世界史。」[10]

  根據毛澤東的批示,任繼愈組建中國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奠基人。中國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將科學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工作,納入思想文化建設的整體戰略中。

  四、啟動改革開放: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與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舉起了改革開放的大旗。20世紀80年代,最響亮的時代口號是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改革束縛生產力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某些環節,推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加速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

  為此,解放生產力中的首要因素——「人」,成為改革開放初期的重要任務。平反冤假錯案,解放幹部、知識分子等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群體,當然也包括受到過衝擊的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獲得新的生命力。1982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印發的《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的通知,標誌著黨的宗教工作指導思想實現了撥亂反正。

  第一,宗教信仰自由是黨對宗教問題的基本政策,其理論基礎是唯物主義歷史觀。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由於社會主義社會種種複雜的因素,宗教將會長期存在,並擁有相當數量的信教群眾。文件指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解決宗教問題的唯一正確的根本途徑,只能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通過社會主義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事業的逐步發展,通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逐步發展,逐步地消滅宗教得以存在的社會根源和認識根源。」

  無神論是與共產主義相連的,按照馬克思的話說:「共產主義一開始就是無神論,而無神論最初還遠不是共產主義。」這樣一個偉大事業,要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共產黨人要團結廣大人民群眾,包括不信教和信教的群眾,集中精力為建設這樣美好的社會共同奮鬥。這就是我們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處理宗教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則是在近代思想啟蒙運動中提出的。它是資產階級對中世紀基督教思想專制的抗爭。近代國家確立的政教分離的原則,使宗教退出政治、退出司法、退出教育,將信仰歸屬於公民個人的私事。在當代社會,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則包含著不信仰自由的積極取向。

  在世界觀上,馬克思主義同任何有神論都是對立的;但是在政治行動上,馬克思主義者和愛國的宗教信徒,完全可以結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共同奮鬥的統一戰線。貫徹執行黨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鞏固和擴大各民族宗教界的愛國政治聯盟,為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共同奮鬥,是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

  第二,共產黨人要樹立科學無神論的世界觀,不得信仰宗教。文件指出:「黨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是對我國公民來說的,並不適用於共產黨員。一個共產黨員,不同於一般公民,而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成員,毫無疑問地應當是無神論者,而不應當是有神論者。我們黨曾多次作出明確規定:共產黨員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參加宗教活動,就全黨來說,今後仍然應當堅決貫徹執行。」文件同時指出,在基本上是全民信教的少數民族當中,這項規定的執行,需要按照實際情況,採取適當步驟,不宜簡單從事。

  第三,用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宗教問題,宣傳唯物論和無神論,宣傳科學文化知識,是黨的思想戰線上的重要任務之一。文件指出:「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對宗教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是黨的理論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唯心論(包括有神論),向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包括無神論)的教育,加強有關自然現象、社會進化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禍福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宣傳,是黨在宣傳戰線上的重要任務之一。」

  第四,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宣傳教育工作,應當和風細雨,要服從現階段黨的事業的整體戰略目標。文件指出:「我們共產黨人是無神論者,應當堅持不懈地宣傳無神論,但是我們同時應當懂得,對待人們的思想問題,對待精神世界的問題,包括宗教信仰問題,用簡單的強制的方法去處理,不但不會收效,而且非常有害。還應當懂得,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在思想信仰上的這種差異,是比較次要的差異,如果片面強調這種差異,甚至把它提到首要地位,歧視和打擊信教群眾,而忽視和抹殺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根本利益的一致,忘掉了黨的基本任務是團結全體人民(包括廣大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為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共同奮鬥,並且刺激和加劇宗教狂熱,給社會主義事業帶來嚴重的惡果。」

  五、繼續改革開放: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與科教興國戰略

  與啟動改革開放的20世紀80年代相比,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谷的90年代,我們黨的領導人更加關注複雜時局中黨的思想建設和宗教政策問題。江澤民總書記曾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使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中國化實踐不斷與時俱進。90年代,最響亮的口號是「科教興國」,1995年5月日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首次提出在全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江澤民同志在大會上指出:「科教興國,是指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實現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

  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倡導科學精神,包括科學無神論思想,抵制愚昧迷信。

  1990年9月,江澤民同志到新疆考察工作。根據當時國內外宗教問題的複雜性和嚴重性,他提出,在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時,要特別注意重申和強調以下幾點:「第一,共產黨人是無神論者,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無神論,宣傳無神論。對一些黨員中存在的非無神論思想,要進行耐心細緻的教育和深入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解決好世界觀的問題。第二,對群眾進行無神論宣傳教育,要同黨員的要求區別開來,並同社會主義兩個文明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要善於用唯物主義觀點說明宗教信仰的根源,下工夫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防止簡單從事傷害信教群眾的宗教感情,防止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強迫人們不信教。第三,要全面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991年初,中共中央接連發布兩個文件重申,在黨的建設工作中,在黨的宗教工作中,要堅持科學無神論的思想。文件的密集程度,反映出這一命題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挑戰,需要中央權威的聲音進行指導。

  1991年1月2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布《關於妥善解決共產黨員信仰宗教問題的通知》。文件分析當時黨員信教問題的現狀和危害,指出:「當前,少數黨員信仰宗教,參加宗教活動,特別是在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宗教勢力影響較大的地方,情況更為嚴重。共產黨員是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是無神論者,只能信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參加宗教活動。共產黨員信仰宗教,參加宗教活動,違背黨的性質,削弱黨組織的戰鬥力,降低黨在群眾中的威信,也不利於正確貫徹執行黨的宗教政策。」

  這份文件特彆強調,經常對黨員進行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教育,是解決黨員信教問題的重中之重:「解決黨員信教問題,要把加強教育放在首位。各級黨組織,尤其是宗教勢力影響較大的地方,要經常對黨員進行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教育,進行黨的基本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幫助黨員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擺脫唯心主義宗教觀念的束縛,正確理解黨的宗教政策,懂得不信仰宗教是做一個合格共產黨員的起碼條件。」

  中共中央組織部的文件指出,解決黨員信教問題,除了加強對黨員的思想教育外,還要加強對黨員的管理和監督,要進一步健全黨組織生活。

  1991年2月5日,《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問題的通知》要求,全面正確地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同時該文件再次重申:「共產黨員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參加宗教活動。對參加宗教活動的黨員要耐心進行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劃清無神論和有神論的界限,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對堅持不改的要勸其退黨。對那些參與煽動宗教狂熱、支持濫建寺觀教堂,要嚴肅地進行批評教育,經教育仍不悔改的要開除黨籍。」

  20世紀90年代後半葉,打著「人體科學」、「特異功能」的新有神論泛濫成災,「法輪功」等勢力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問題。2001年12月10日,江澤民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發表《論宗教問題》的講話。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全面論述宗教問題。我們要從戰略全局認識宗教問題的重要性,認識到宗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在的長期性和特殊複雜性。

  第一,關於全面正確地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他指出:「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是我們黨維護人民利益、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重要體現,也是最大限度團結人民群眾的需要。」「我們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無神論,但不能簡單地把無神論和有神論的區別等同於政治上的對立。無神論者和有神論者思想信仰雖然不同,但在愛國、維護祖國統一、擁護社會主義等涉及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的原則問題上是可以一致的。因此,必須堅持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第二,關於國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他指出:「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要旨是,保護合法、制止非法,抵禦滲透,打擊犯罪。……長期以來,我們一些同志對宗教存在著兩種認識上的問題。一種是,不認真學習和理解黨關於宗教問題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簡單地把有神論和無神論的區別等同於政治上的對立,甚至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視為異己力量,對宗教採取簡單粗暴的態度。另一種是,缺乏政治意識,忽視宗教對社會的消極影響,放棄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和對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引導,甚至熱衷於搞『宗教搭台,經濟唱戲』,助長宗教熱,對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視而不見、喪失警惕。」他提醒全黨同志,這兩種思想都不利於做好宗教工作,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必須堅決加以克服。

  第三,關於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其目的是「堅決抵制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他在分析當時形勢時指出:「在這些年的國際鬥爭中,敵對勢力往往利用宗教向我發難。他們加緊利用宗教進行滲透、破壞活動,企圖搞垮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他們支持達賴集團和『東突』恐怖主義勢力進行分裂活動,支持境外一些基督教團體加大對我國搞『福音化』的力度。」他告誡全黨同志,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覺,切實加以防範,絕不能貪小利而忘大義。各級黨委要將抵禦宗教滲透工作納入議事日程,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第四,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他指出,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一個長期過程。我們對宗教事務進行科學的管理,既要有利於抑制宗教中的消極因素,又要有利於發展宗教中的積極因素。他特別指出:「當然,肯定宗教中的積極因素,目的不是為了發展宗教,而是要努力使已經存在的宗教多為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祖國統一服務。在處理這個問題時,分寸一定要把握好。宗教中的積極因素可以肯定,但不能誇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結構、利益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人們思想的多變性和差異性不斷增強。其中,引人注目的社會現象之一是,信仰宗教的民眾日益增多。宗教學研究逐漸由邊緣學科發展成為「顯學」。但是,隨著「宗教熱」的興起,一種「精心呵護」宗教文化的學術傾向也逐漸升溫。有一些人士極力推崇某種宗教文化,將其詮釋為「道德的源泉」、「民主的根基」甚至是「科學的前提」。還有一些權威人士大力倡導「文化神學」,並積極推動這種「文化神學」成為國家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的學術方向。這種思潮已經開始影響政策制定和輿論導向。因此,要特別加強對於黨員的教育:「要教育黨員、幹部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正確理解黨的宗教政策。懂得不信仰宗教是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起碼條件。共產黨員不但不能信仰宗教,而且應當積極宣傳無神論,宣傳科學的世界觀,宣傳反對封建迷信的正確觀點。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和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在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上,在對支配人們日常活動的外部力量的認識上,在解決人類認識過程中有限和無限、已知和未知的矛盾上,應該自覺採取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立場,堅持發揚科學精神。要注意防止宗教對黨員思想的侵蝕。」

  中國共產黨歷來強調,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應當自覺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來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始終做一個徹底的無神論者,並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周圍的群眾,以營造一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社會氛圍。科學無神論的研究和宣傳教育,是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馬克思主義研究和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六、21世紀: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跨入21世紀,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強科學無神論的研究和宣傳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當前,境外敵對勢力,打著宗教的旗幟,利用各種渠道對我國進行滲透,破壞民族團結和分裂祖國統一。當代愚昧迷信思潮在社會生活中仍有相當影響。加強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正確看待宗教信仰自由,已經成為抵制境外極端宗教勢力滲透、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任務。

  目前,學術界各種新「有神論」相當活躍,一些號稱研究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學者,絕口不談無神論,力圖把無神論從馬克思主義那裡閹割出去。他們給無神論宣布的罪狀大體有三:一曰「文化大革命」「極左」的遺風,二曰破壞社會的和諧,三曰反對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這種情況不僅嚴重影響科學無神論的研究和宣傳教育,而且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構成相當威脅。

  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面臨新時期中國社會更加複雜的局面,高度重視加強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連續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

  2003年8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陳奎元院長致函中共中央領導同志,轉交中國無神論學會理事長任繼愈等《關於進一步加強科學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的建議》。8月19日,黨中央主要領導人批示指出:「關於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是一項長期任務,需納入科學研究規劃和宣傳思想工作的總體部署,鍥而不捨地進行。尤其是共產黨員應牢固地確立唯物主義的世界觀。這與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並不矛盾。」

  2004年5月2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和中央黨校、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共有八條,主要宗旨如下。

  第一,加強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工作,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打牢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二,加強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工作,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要以普及唯物論的基本觀點和自然科學基本常識為重點,以破除愚昧迷信為著眼點,圍繞宣傳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方法的主題來進行。

  第三,各級各類學校是進行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要圍繞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堅持國民教育與宗教分離的原則,把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宣傳教育列入政治理論課、思想品德課和有關專業課程的教學大綱,切實保證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落到實處。

  第四,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人民群眾移風易俗、改造社會的偉大創造,是開展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宣傳教育的重要載體。我們要緊密結合幹部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把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宣傳教育同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結合起來,同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結合起來,同普及法律法規知識、增強人們的法制意識結合起來,同普及科學知識、提高人們的科學素質結合起來,使廣大群眾在參與創建活動的過程中,思想受到教育,精神得到充實,境界得到提高。

  第五,把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宣傳教育作為大眾傳媒的經常性工作。大眾傳媒直接面向廣大群眾,傳播信息快、覆蓋面大、影響力強,是開展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宣傳教育的有效途徑。廣播、電視、報刊要發揮各自優勢,根據不同受眾特點,認真辦好科教欄目、節目和理論專欄、專題,宣傳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和科學知識。

  第六,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是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無神論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辦好無神論研究機構和高校有關專業,建立和培養一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無神論研究工作隊伍。加強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緊迫的重要任務。各級黨委要把它作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納入科學研究規劃和宣傳思想工作的總體部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具體規劃,採取切實措施,精心組織實施。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不斷加強黨性修養,牢固確立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自覺做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表率。

  這是中共中央有關部門根據胡錦濤等同志的重要指示,第一次聯合發出以「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為主題詞的文件。可見,在新形勢下,開展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工作,其重要性和艱巨性已經提到黨的工作日程。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新任務,面對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面對與「法輪功」邪教組織和各種偽科學、迷信鬥爭的新情況,面對西方敵對勢力利用宗教對我進行「西化」、「分化」的新動向,探索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中國化的特點和規律,成為當前應對複雜時局挑戰的重要議題。

  當前,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工作面臨種種複雜的問題,從根本上看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在宗教問題上的折射。中國共產黨人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當前的重點是改善民生,遏制貧富兩極分化。脫貧與脫愚,要相互促進,相互推動。廣大人民群眾只有擺脫貧困,安居樂業,才能逐步樹立科學的自然觀、宇宙觀、生命觀,才能逐步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結論: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當代價值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是對近代啟蒙思想家和人文主義無神論的繼承和發展,是科學無神論發展的高級形態。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無神論重要的價值有以下三點。

  第一,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哲學基礎。加強科學無神論的研究和宣傳教育,是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無神論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哲學基礎,也是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理論前提。無神論、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是共產黨人言論和行為的最基本根據。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更高層次的理論。同樣,它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哲學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而不是神創論。「以人為本」是共產黨人的執政理念,其本質上是無神論的。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無神論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積極人生觀,佔有重要地位。黨中央一再指出,要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要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科學無神論的作用不容忽視。一個時期以來,有種輿論力圖把無神論從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中剔除出去,這是危險的,既不符合人類歷史和當代的世俗化潮流,也與中國的人文主義傳統相悖。

  第二,科學無神論是一種幸福的生活方式,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有神論思維是一種謬誤;人的認識為什麼產生這類謬誤以及如何避免謬誤,正確的思維方式應該如何確立,這是科學無神論研究的應有之義。有神論組織與世俗社會之間具有內在的張力,其某種排他性和封閉性,容易產生社會人際的隔離與不和。它與神溝通和交往,使人性的正常心理和生活受到影響。當代無神論倡導一種積極的世俗生活方式,在勞動生產、自立自力自尊基礎上,建立精神健康、人生樂觀、人際和諧的社會。推動這種積極的社會生活方式,是當代科學無神論參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第三,科學無神論只要徹底,就必然導向合理的社會制度。科學無神論的教育和宣傳要制定相應的綱領和策略,納入整體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是科學無神論發展的高級形態。與以往的無神論思想相比,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不僅表現在思想理論的深度上,而且主要反映在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和與共產主義理想的必然聯繫上。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組織化的宗教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是存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要消除宗教有神論的社會現象,無神論的教育和宣傳固然是必要的、不可削弱的,但是根本的途徑是消除這類現象存在的現實社會條件。現實社會是由經濟、社會(狹義的社會概念,指社會保障、城市化等等)、政治、文化等諸多因素構成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與「簡單打倒宗教」的文化專制主義相反,共產黨人要團結各階層民眾,包括無神論者和有神論者,齊心合力地為逐步和最終剷除宗教的社會根源,創造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而努力奮鬥。在這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根據不同的社會發展程度,共產黨人要制定相應的綱領和策略,將科學無神論的教育和宣傳,納入整體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

  注釋:

  [1]湯一介:《孔子儒家思想——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國際儒學聯合會編:《儒學與當代文明》第一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第13頁。

   [2]龔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澤東的讀書生活》,北京:三聯書店,1986年,第4頁。

  [3]《李大釗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55-556頁。

   [4]《毛澤東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1、33頁。

  [5]《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7頁。

  [6]《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7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775頁。

   [7]全文見: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13/content_2328881.htm。

  [8]赤耐:《當代中國的宗教工作》(上),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第106頁。

  [9]《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第322頁。

  [10]龔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澤東的讀書生活》,北京:三聯書店,1986年,第4頁。

  參考文獻:

  [11]任繼愈:《要理直氣壯地宣傳科學無神論》,《北京日報》2006年3月20日。

  [12]任繼愈:《任繼愈宗教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13]杜繼文:《中國的人本主義傳統和無神論精神》,載《科學與無神論》2008年第1期。

  [14]杜繼文:《科學無神論和它的社會責任》,載《科學與無神論》2010年第5期。

  [15]李申:《無神論和人類福祉》,載《科學與無神論》2006年第1期。

  [16]李申:《科學無神論與建國六十年(提綱)》,載《科學與無神論》2010年第5期。

  [17]田心銘:《共產黨員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載《科學與無神論》2010年第1期。

  [18]田心銘:《堅持馬克思主義與堅持科學無神論》,載《科學與無神論》2010年第2期。

  [19]習五一:《社會主義者是實踐的無神論者》,載《科學與無神論》2010年第4期。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推薦閱讀:

以馬克思、恩格斯為榜樣
馬克思問為什麼要退役?
易經》與馬克思主義的哲學來源
馬克思論費爾巴哈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主流地位不可動搖

TAG:中國 | 馬克思主義 | 無神論 | 主義 | 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