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經世治療脾胃病用藥經驗介紹
1.審證求因,法崇東垣天士
治療脾胃病的方葯,歷代先賢創立而用之有效的頗多,然臨證時如何結合具體病症選方用藥,徐老認為尚需明察病機,審證求因,辨證施治。先生特別推崇東垣天士二家,認為東垣偏於補脾陽而略於補胃陰,偏於升脾而略於降胃,後葉天士則補其不足,提出「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之理,其別開生面,獨樹一幟,創立甘平、甘涼濡養胃陰之法,使調理脾胃更臻完善。臨證中徐老結合自己多年來的臨床體會,綜合兩家之長,創造性地提出「理脾宗東垣,和胃效天士」的治療大法和「補不得峻補、溫燥要適度、益脾重理氣、養胃用甘平」的治療原則[1],在用藥方面常選擇平和多效方葯,並採用雙向調節的方法,使脾胃升降平衡,則五臟六腑隨之而安。今略舉一例以說明之。如慢性結腸炎的治療,從癥狀分析既似脾虛泄瀉,又合里急後重的痢疾特徵,其證實屬脾虛濕滯,腑氣失利的虛實夾雜證。故治不宜偏,既要健脾和胃,收斂止瀉,又要化濕導滯,清理腸垢。若偏於收斂則邪留於內,若導滯過極又傷於脾胃,為此徐老自擬「葛枳二仁湯」,方用煨葛根18g,枳殼15g,杭白芍20g,馬齒莧15g,川朴花10g,炒升麻5g,沉香曲10g,石斛15g,杏桃仁(各)10g,谷芽25g。所取藥物皆平和多效之品,兼顧升提醒脾、啟發脾機,燥濕運脾、和胃培土,寬腸導滯、推陳出新,清熱解毒、健脾消飢,理脾和胃、利濕止瀉,全方升降有序,寒溫得當,潤燥適度,攻補兼施,方用切題,用之良可。
2.明辨藥性,揆度潤燥寒熱
脾胃的生理特性不同,具體而言,脾惡濕而喜燥,脾為陰臟故脾病多寒,胃則惡燥而喜潤,胃為陽腑故胃病多熱。因此在臨證中必須考慮到脾胃的不同生理特性,明辨藥性,使潤燥搭配合理,寒熱協調適度,方能起到應有之效。徐老用藥,常以辨證為準,揆度潤燥之性,如脾胃陰虛津傷,常用柔潤葯如石斛、竹茹、北沙參、潞党參、麥門冬、杭白芍、扁豆花等;若脾胃痰濕中阻,則常用剛燥葯如枳殼、陳皮、蒼朮、半夏、川朴花、綠梅花、藿蘇梗等。
然在臨證組方中,尚需養胃健脾兼顧,潤燥剛柔互濟,脾胃兩助,方能重建中洲。徐老用藥,常遣葯對,如取石斛與枳殼同用,潞党參與蒼朮齊施,如是潤燥並行,每能互補短長,相得益彰。至於藥性寒熱溫涼,徐老往往根據病情,據證投藥,如脾陽不振,脾失運化,或寒遏中宮,中陽被困,此為寒證,徐老常用熟附片、煨姜、陳皮、葛根、台烏葯等溫中助陽散寒;若陽邪入腑,濕熱交阻,或胃中鬱熱,火毒內蘊,此為熱證,徐老喜用川黃連、黃芩、石膏、知母、山梔子、車前草、龍膽草等瀉火清胃逐熱。然在臨證中患者大多寒熱夾雜,因此治療中亦應統籌兼顧,做到寒熱適度,恰倒好處。徐老自創一些寒熱並用的小方,臨證中加減應用,亦取效良多,茲舉例如下。如在治療臨床病症兼有胃酸過多和脾胃虛寒症者,用煨葛根15g,炒川連5g,煨姜5g,凡有是證輒用之,無傷於胃,亦別無其它副作用。在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療中,常用甘溫之葛根伍以苦寒重鎮之代赭石,取其一升一降,一寒一熱,俾使脾胃健而御肝乘,肝不乘而諸病癒。再如在胃脘痛的治療中,採用自擬「解痛胃舒散」,方用陳皮10g,香附15g,高良姜6g,公英20g,煨姜5g,研末沖服,其方剛柔相濟,寒溫並用,臨床屢用屢效,值得同行效仿。
3.恰到好處,做到三宜三忌
先生常謂「醫乃仁術,身心性命攸關」,故其用藥往往費盡思量,細極微芒,斟酌盡善,惟求協同以增其效,制約以矯其偏頗。遣方用藥,追求恰到好處,做到既不過位,又要到位,為此在臨證中提出「三忌三宜」:即一忌峻補、二忌溫燥、三忌滋膩,也就是宜補而不滯、溫而不燥、滋而不膩。徐老指出,在脾胃病的治療中,調理恢復脾胃功能是其根本目的,因此應當根據病人不同情況,重視藥物配伍,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對一些可用可不用的葯,再三斟酌,權衡利弊,以決定取捨。徐老結合現今人們的體質,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膏粱厚味已成日常,每每傷及脾胃運化而生濕邪,而濕邪內生,熱化多見,氣血瘀阻,傷及胃陰亦為不少,所以治療用藥既不能克伐太過有傷於脾,又當適度掌握方葯配伍及劑量大小。如辛香理氣葯,少則可行氣化濕,悅脾醒胃,過用則破氣化燥反損臟腑,對陰血不足及火郁者更當慎之,以防止耗陰助火,故用丁香、沉香等辛竄溫燥之品,均不超過6g,並常配伍白芍以制約其性。至於濡養胃陰之石斛、竹茹、北沙參等,先生則不吝於用,隨證化裁,應用的出神入化,非吾輩所能掌握也。先生尤其推崇竹茹,認為古人「竹茹性寒,虛寒忌用」有屬偏見,如脾胃虛寒,兼有他疾,用以姜炙則無礙於脾,反可起到和胃健脾,使胃受納,葯半功倍之效。今以中醫藥治療疾病,往往入葯途徑較為單一,如用藥味重,則很難受納,更有傷於胃,所以要取之有效,首先要使胃受納,在葯中配竹茹之別意也在於此,它既能調和諸葯,功過甘草,又能起到治療性作用,可謂有益無弊,一舉雙得,斯是先生善用本品矣。組方往往十一二味,然配伍嚴謹,補中有消,散中帶收為其特點,補後天以益脾胃之氣,清胃熱以除中焦壅滯,行氣活血以散胃絡血瘀,同時不忘佐甘緩之品斂陰以防其過。先生用藥,積幾十年臨證體會之精華,平中見奇功,吾跟師年余,體會淺顯,還望同行指正。
4.典型病案
童某,女,72歲。2007年8月13日初診。患者年逾七旬,形體虛弱,飲食少進,情緒不遂,抑鬱多慮,遇寒則胃脘不適,大便偏干,小溲時黃。近一年來,食後往往返出,曾作檢查胃無病理性變化,今來門診求於中醫治療。診其脈來虛而微弦,舌淡紅苔薄,按其脈症考之乃系脾胃虛寒,肝氣橫逆之象,擬予健脾溫中,降逆和胃法為治。方用:炒潞黨12g,焦白朮15g,雲茯神20g,廣陳皮10g,姜半夏12g,綠梅花20g,老蔻仁6g,香谷芽25g,代赭石12g,煨姜6g,炙甘草5g。葯進5劑,葯盡未見嘔吐,二便亦轉正常,其它無不適之感,故守原方再進數帖,後來反饋頗好,嘔吐再未出現。
[按]嘔吐一證,有客邪與內傷之別,客為卒然,內傷則由飲食、情志、脾胃虛寒等因所致。如《素問·至真要大論篇》所說:「太陰之復,濕變乃舉,……飲食不化,……唾吐清液」。而《金匱要略》對嘔吐脈證治療更祥,不僅提出一些現在仍行之有效的方劑,而且指出虛則應止,實不止嘔(如在《嘔吐噦下利病篇》中說「夫嘔家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這說明有時人體排出有害物質是保護性反應,故此時治療,不應止嘔。可見治嘔,擬需明辨虛實寒熱,以「反出」為寒,以「不入」為火,簡短之言,確為診斷提供依據。本例實為脾胃虛寒,肝氣橫逆之徵,治用六君合代赭石加減,以暖中和胃,鎮逆止嘔。因挾有肝氣,故有效取用赭石,並以煨姜以佐之,以防其苦寒之性有傷於胃而切到好處。可謂全方合力,一舉而起沉痾。由是案可窺徐老治療特點之一斑矣。
推薦閱讀:
※江心鏡應用經方治療胃病經驗(轉貼)
※!!!半夏瀉心湯是治療胃病的良方
※胃竇慢性重度淺表性胃炎伴輕度腸化,怎麼辦?
※治療脾胃病常用推拿穴位有哪些? 小兒消化病防治270問
※8個最容易得胃病的習慣,你卻天天都在做!花3分鐘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