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改朝換代都要立正朔,那麼是不是古時傳統節日也隨著改變?
就是說古時候改朝換代都要確定大年初一是哪一天,那麼傳統節日比如端午節五月初五是什麼時候的五月初五,當然是現在農曆的,那在更早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那時候的五月初五,或者不是就是一直夏天的這個時候?具體不同時期的夏天是幾月就是幾月,
表述能力差見諒
據我觀察,有不少科普文的作者其實都不清楚「改正朔」和「改曆法」是啥跟啥……
因為古人也經常混著用。
但是其實就具體行為來說,是應該有兩種的,我下面會嘗試理清這兩種不同的行為。
- 修改曆法
古人確實偶爾會把修改曆法叫做「改正朔」。
曆法是研究日月五星運行,推算各種計時單位長度,建立其間關係,制訂時間序列法則的科學。也就是用數學公式來計算日月五星的一套東西。
既然是用數學公式來計算天象,就能反過來用天象來驗證這些數學計算結果是不是準確——也就是曆法是不是準確。
可供驗證的天象很多,比如月朔、行星位置、順行逆行、食蝕、節氣等等。
當出現過多錯謬的時候,比如計算出來某日某時應該日食,結果到點沒發生,或者計算出來行星應當在哪裡哪裡,但是一看位置不對,這些情況太多了就得修改曆法。
所謂修改曆法,主要是改一改天文常數和計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修改通常和什麼「改朝換代」關係不大,更多的原因是出於天象實證,修正誤差。
關於修改曆法具體修改什麼可以移步:尞祡:當古人修改曆法的時候,他們在修改什麼?;
關於古代修改曆法和朝代更迭關係的闢謠可以移步:尞祡:到底是誰說的朝代更迭首先要換曆法的!;
關於曆法更換的原因知識可以移步:尞祡:我來告訴你曆法為什麼要換!
當然會造成不同曆法之間的節日不同。
比如,五月初五當過的節日,依然在五月初五過,然而兩部曆法的五月初五根本不是同一天(對月朔的判斷會影響這個)。
但是因為通常實行之曆法僅只一部,比較起來不夠直觀,但是如果是同一時期不同政權施行不同曆法,就可以很容易看出區別了。
比如宋代蘇頌出使遼國就曾遇到,遼國的冬至節比宋國的晚一天的現象。就是因為使用了不同的計算方法。
事見宋史
(蘇頌)使契丹,遇冬至,其國曆後宋歷一日。
北人問孰為是,頌曰:「歷家算術小異,遲速不同,如亥時節氣交,猶是今夕;若逾數刻,則屬子時,為明日矣。或先或後,各從其歷可也。」北人以為然。
還有諸如三國、南北朝等多政權分立施行不同曆法的時候,這樣的差異多少都會有一些。
你家今天是初二,我家才初一。你家過清明節,我則業已過完……這都是有的。
進而我們應該知道,不同的曆法在推算時候,結果也應是有所不同的,不過他們很少有機會像分立的政權一樣同時被比較。
一些研究曆法優劣的反而會推算進行比較,比如很多曆法的編製者,在開頭都會先吹一下,說自己的曆法好,怎麼吹?就是把以前的曆法算一下,然後比較。
比較典型的是郭守敬編製曆法時候,用古代幾部優秀曆法推算了至元年間的冬至時刻,見於《元史·歷》:比如元至元十七年庚辰冬至,
實際測量值:
十一月己未日6刻冬至。
其他曆法推算值:
唐《大衍曆》推己未日87刻;
唐《宣明歷》推庚申日5刻;宋《紀元歷》推己未日25刻;宋《統天曆》推己未日4刻;金《大明曆》推己未日24刻;元《授時歷》推己未日6刻。
可以看出,《宣明歷》是有一天的差異的。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天體運動終究是客觀實在,曆法對天體運動的模擬,在發展到一定高度後,誤差就會變得很小,因此造成的節日日期變更,很可能只在一兩天間。
- 改立正朔
改立正朔則多是由於迷信原因,然而總的來看,在整個中國歷史中非常罕見。
什麼叫改立正朔呢?
就是指,我們知道,現在農曆是這樣的,一月不叫一月,叫正月。每個農曆年,都從正月開始,然後是二月、三月、四月……十一月、十二月(臘月)。
改立正朔就是指,硬點另一個月份為一年的開始。
這個有幾種不同細分的情況。
第一種就是改歲首不改月數的。
比如秦代,如果之前看過相關科普的朋友應該會知道,秦和漢代初期,以十月為歲首。但是現在看來,他們並不改變每月的數字。
也就是說,比如秦和漢初的某一年,月可能是這樣排的:
今年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端月,二月,三月,四月……八月,九月次年
十月,十一月,……………………
詭異嗎?可以說相當詭異。十分的反常識。
相關內容可以移步:
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到底用的是什麼曆法??www.zhihu.com歷史上這樣乾的人真不多。為數不多的代表有:唐的武則天和肅宗李亨。
武則天改制見於兩部唐書:
依周制建子月為正月,
改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十二月為臘月,改舊正月為一月。
所以這個時候應該是:
今年
正月,臘月,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九月,十月
次年正月,臘月,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九月,十月
重點注意,改舊正月為一月。其實也是完全沒有改月數的。
爾後的肅宗皇帝則:(上元二年)九月壬寅,大赦,
去「乾元大聖光天文武孝感」號,去「上元」號,稱元年,以十一月為歲首,月以斗所建辰為名。
什麼叫月以斗所建辰為名?斗建和農曆月有個簡單的對應關係,就是:
十一月=子月
十二月=丑月
正月=寅月……十月=亥月
如果您仔細看,應該能夠發現,其實和武則天那個改的差不多……
不該月數,改歲首,對一般節日是沒有印象的,端午還在五月五,中秋還在八月半,但是有一個節日很受影響——過年。
過年一般過法律意義上的歲首。
唐代改歷其實是小打小鬧,時間不長,影響沒有太大。但是秦漢之際的十月歲首,影響是很大的。
秦時是十月朔過年,漢初也是。
漢武帝太初年間改變曆法,歲首也給改到寅月——也就是正月了。
也就是說正月初一過年,但是其實十月朔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還是有對應的一套習俗過節的。:
《後漢書·禮儀志》說:
其每朔,唯十月旦從故事者……
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改歲首時候,順便把月序也改了……
這操作真是騷的不行。其實以前很多人認為秦漢也是這樣乾的,但是出土文物破了這個謠。真這樣乾的,就得說是三國時候的魏國曹睿了。
三國志里有這個記載:
以為魏得地統,宜以建丑之月為正。
三月,定歷改年為孟夏四月。改太和歷曰景初歷。其春夏秋冬孟仲季月雖與正歲不同,至於郊祀、迎氣、礿祠、蒸嘗、巡狩、搜田、分至啟閉、班宣時令、中氣早晚、敬授民事,皆以正歲斗建為曆數之序。
「三月,定歷改年為孟夏四月」這就意味著月數甚至季節都改了……
但是後面又說了一下,「郊祀、迎氣、礿祠、蒸嘗、巡狩、搜田、分至啟閉、班宣時令、中氣早晚、敬授民事,皆以正歲斗建為曆數之序」……
哦,合著除了改名字,其他的節日、習俗、典禮其實是沒變化的……
比方說冬至,原本在(比如說)十一月初十吧,改了之後,名義上就是在十二月初十了,但是其實是同一天,就是改了個名字。
我們不難發現,這個意義的改正朔行為,非常反直覺,會對政府工作和人民的勞動、生活造成極大的麻煩,而且確實沒啥實實在在的意義……歷史上這樣乾的人真不多。
可以認為會改,也可以認為不會改。說不會改是指五月初五自然還是五月初五,但是漢代的五月初五和宋代的五月初五肯定不是同一天。拋開其他原因,曆法作為一種觀察數據的總結,由於歲差的存在,曆法要不斷修訂。
要都改這種節氣時間那古代農耕非亂套不可。這些比較固定的時節是不會變的,只有修訂曆法的時候是會糾正調整。你所說的正朔,在早期還是一般以服色、德運的圖讖為主。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床
※從古代時間制度的發展來兼參術數發展史
※中國古代皇帝妻妾人數到底有多少?
※名氣超大的名言,古代有名的話
※中國古代吉祥「百」圖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