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告訴你:爸爸越有文化,越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

大數據告訴你:爸爸越有文化,越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

《帝企鵝日記》

紀錄片《帝企鵝日記》里,在冰天雪地的南極,成百上千隻企鵝立在風雪中。它們不躲不閃,直挺挺地朝著同一個方向。

它們在做什麼?

它們是帝企鵝爸爸,正在孵蛋。

沒錯,這些孵蛋的全是帝企鵝爸爸。

它們用肚腩和厚厚的羽毛把蛋包覆雙腳上,讓蛋保持足夠的溫暖。這些企鵝爸爸要這樣站立兩個多月,不吃不喝,直到企鵝媽媽從遠方尋找食物回來。因為只要離開,蛋就會被凍壞。

在這期間,小企鵝被孵出,媽媽還沒回來時,企鵝爸爸則吐出自己的胃液來哺育孩子。

連鳥類都知道父母應該看情況調整角色來養育孩子,為什麼在人類社會,父親的角色卻往往缺席呢?

孩子,你應該先伸出手擁抱他

母親的愛兒女情長,激情熾熱。

父親的愛不顯山不露水,卻在關鍵時刻,總能讓你感受到力量。

這是長久以來,人們對母愛和父愛的慣性印象。

網上調侃「父愛如山」,如山一般杵在那兒一動不動;也調侃「喪偶式育兒」,蓋因在養育孩子的日常細節里,可能看不到父親的影子。

其實,父親悄然隱藏在家庭的背後,是支撐著家庭的巨大支柱。

大多數家庭有孩子之後,女方多少會放慢工作節奏,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孩子。這在無形中會給男方造成一些壓力,會比過去工作勁頭更足,養家壓力更大。

於是,這個時候對於男人來說,賺錢成了頭等重要的大事。

我們能夠理解,父親需要忙碌於自己的事業。甚至於說,父親忙碌的背影,就是教給孩子最有力量的榜樣。

就像老一輩的父親們,他們在田地里或家庭作坊勞作的時候,即使他們並不是經常陪伴孩子,但是孩子都能看到他們勤奮勞作背影,以及沉甸甸的收穫。

這些都來自於父親「有力量」的引領,也是最好的早期教育啟迪。

可是,如今的現實生活卻是,孩子根本看不到父親的忙碌。

現在的父親們都在辦公室或外出工作,下班回家後,要麼默默地待著不動,要麼通過看電視或刷手機來釋放一天的壓力。

而這一切看在孩子的眼裡,父親「有力量」的榜樣作用已消減於無形。

知名華人作家兼畫家劉墉在《沒了手的爸爸》一文里提到:台北某幼稚園的主任為了解孩子心目中的父母,特別收集了一百多幅小朋友的圖畫,發現裡面大多數的父親沒有手。「在孩子心目中,父親是缺乏接觸的人。」幼稚園的主任說。

在「男主外,女主內」 的傳統家庭觀念里,父親總是奔波在外,為家奔忙,陪伴孩子太少。但是幼小的孩子並不能理解這一點。父親,需要更多一點理解。劉墉在該文中寫道:

記得小學時候,有一篇課文: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今天,我要對每個「沒為父親畫手」的小朋友說:

不要以為父親不常抱你,是不愛你。他的手可能正在弄黑黑的機油,他的手可能正在掏臟髒的下水道,他的手可能正在電腦的鍵盤上打得酸痛,他的手可能正在急著多掙些錢——給你。

他的手,甚至不知道疼惜他自己!

所以,不要等他伸出手擁抱你。

你應該先伸出手擁抱他,說一聲:「爸爸,我知道你的犧牲。爸爸,我愛你!」

這一切都在悄然發生改變

因此,對父親,我們應該少一些指責,多一些理解。

理性地呼喚父親們的回歸,這將是中國家庭一個任重道遠的任務。

而事實上,這一切都在悄然發生改變。

一直以來,「男主外,女主內」是中國家庭里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

所謂「男主外」,就是指父親在外面打拚事業以滿足家庭的物質需求,父親就像一台「賺錢機器」一樣,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被局限成保證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經濟條件,而「女主內」的思想則使得母親佔據了家庭教育中的主導地位。

然而,這一傳統觀念不再被新時代的父母固守。

有一系列數據證明,普遍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爸爸們,他們的家庭教育觀念早已更新換代,走在了時代前端。

他們並不滿足於自己只是家庭里的一個「賺錢機器」,而是更深度地參與到育兒當中,更注重於有質量的家庭教育生活——親子陪伴。

教育觀念的改變,使他們更重視親子陪伴。他們認為,為了孩子的成長和未來,這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所以,「即使最忙的人,也會為他們認為真正有價值的事情擠出時間」。

忙碌的爸爸們,真正成為「父親」。

而這些年輕爸爸們的觀念轉變,與他們的文化程度有關。

2014年的一份《「父幼」親子交往現狀調查》顯示,父親的文化程度會影響「父幼」親子交往情況。

例如,父親的文化程度越高,越重視孩子的教育,願意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也越多;文化程度高的父親不相信「棍棒出孝子」,更善於利用語言和情感去鼓勵和支持孩子,也更懂得如何去開發孩子的才能;文化程度高的父親也會更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願意花更多時間照看孩子。

這份調查報告稱,文化程度高的父親不會固守傳統觀念,而是及時更新教育觀念,更重視並強化「父親」的角色意識。他們會更認同父親與孩子交往的重要性,更能認識到父親所扮演的角色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巨大的影響力,因此對孩子的各個方面關注得更多。

同時,文化程度高的父親有更高的自我認同,對自身的能力和素養也有更高的要求,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言傳身教。

正如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所說:「教育孩子的實質就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2016年初始,DDB中國的策略團隊進行了一次「中國新時代爸爸」的前沿調研。

本次參與調查的對象是70、80年代出生的爸爸,居於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採取的900個調查樣本中,大部分爸爸的職業是企業中高層管理、媒體人、創業者、IT或金融界等青年才俊,這是一群受過高等教育的爸爸。

在參與調查的爸爸中,我們發現:

◆68.8%的爸爸同意「在家裡我多負責孩子的教育和思想,媽媽多負責起居生活」;

◆43.2%的爸爸認為自己屬於常伴孩子左右的爸爸;

◆50%以上的爸爸感覺自己在和孩子一起「長大」;

◆52%的爸爸認為「孩子提升了我作為一個男人的能力和技能」;

◆37.7%的爸爸感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讓我重拾曾經放棄的夢想和興趣愛好」;

◆43.8%的爸爸認為「孩子能給到我工作中或生活中的一些靈感」;

◆70%的爸爸傾向於通過「網站、雜誌、圖書、電視等第三方媒體」來學習育兒知識;

◆還有49.2%的爸爸喜歡「回憶自己小時候父母的教育和自己的反應」,通過反思尋求新時代正確的教育路徑。

本次調查結論顯示,這一群受過高等教育的爸爸們,他們大多數已經深度參與到育兒中,重視親子陪伴,並且會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來改進親子關係。

並且,隨著女性在職場上大展身手的機會越來越多,男性不再是家庭里唯一的經濟支柱,男性同樣可以從家庭和育兒上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成就感。「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社會分工悄然瓦解。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報告也進一步說明,這一代的年輕父母,很多已經意識到了「陪伴」這個問題。

97.2%的家長願意花時間陪孩子,超過50%的家庭每天會留出固定的時間陪伴孩子。即使面對工作和陪孩子的「兩難之選」,依然有24%的家長選擇以孩子為重。

該報告稱,學歷越高的家長,越重視陪伴孩子——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家長中有76.9%表示每天會留出固定時間陪伴孩子,比高中(中職)及以下學歷家長高出36.8%。

法國兒童教育專家卡特琳娜·蓋岡在《如何高質量陪伴孩子》中說:

與孩子一起度過一些溫暖、快樂、親密的時光,帶給他們活著的樂趣。

用溫暖的語言和動作表達對孩子的愛意,這是他們快樂的源泉,也是他們情感的啟蒙課。

當孩子感覺到被愛,他就會去關愛別人。

反之亦然。

梁啟超

梁啟超、奧巴馬、劉墉,他們都是好爸爸

以上大數據告訴我們:爸爸越有文化,就越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

看看「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梁啟超。

梁啟超再忙,也要留出時間陪孩子。要是兒子不在身邊,他就寫信。

從1898年到1928年去世為止,梁啟超寫了近400封家書給孩子們。

在信中,他對孩子的諄諄教誨飽含慈愛,既活潑又嚴肅、既關心又教育。有時還會像個喋喋不休的老頭,事無巨細地和孩子聊治學、讀書、生活、婚姻等,以至於被三兒子在信中嫌棄:「管爺管娘的,比先生管學生還嚴,討厭討厭。」字裡行間里的幸福卻躍然而出。

在信中,他情感上熱烈、規矩上嚴格、作風上民主、生活上活潑,自己還以身作則,讓人看了不得不服,不得不贊。大兒子梁思成在美國學建築的時候,梁啟超就寫信給他說,兒子啊,你應該去四處遊歷遊歷了,去瑞士「看些天然美」、去義大利了解下文藝復興,再到土耳其看看回教的建築和美術……

梁啟超就是用這近400封的家書,與孩子們嘮嘮叨叨,陪伴了孩子們的成長,一門九子,個個成才。

奧巴馬和女兒

看看日理萬機的美國總統奧巴馬。

奧巴馬曾經自豪地表示:自己最驕傲的一件事是,即使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選戰中,也從來沒有缺席一次女兒的家長會。

從議員到總統,無論身居什麼樣的位置,有多忙碌,增加了多少工作量,奧巴馬總會抽出時間,盡量陪伴在孩子身邊。

再忙,你能比總統還忙?

看看作家&畫家的劉墉。

劉墉說:我想起女兒小時候,洗澡全由我負責。有一回生病吐奶,我甚至急得用嘴去吸她被奶堵住的鼻孔。

看看「童話大王」鄭淵潔。

因為對教育理念的不認可,鄭淵潔讓兒子鄭亞旗在小學畢業以後沒有繼續接受正統教育,而是自己編撰教材,在家裡親自完成對兒子的教育。除了上課,鄭淵潔還會帶兒子到河邊去散步,和兒子討論電視上或書里各種不同的話題。

在兒子的成長中,鄭淵潔的陪伴成就了這世間最美好的父子關係。

劉軒和兒子、女兒

孩子期待爸爸什麼樣的陪伴?

在孩子們眼中,父親和母親是不一樣的。

小孩子通常是誇自己的媽媽漂亮,但誇自己的爸爸高大、強壯。

小孩子一般是困了餓了找媽媽,但想玩的時候卻是找爸爸。

這就是孩子們對父母的不同需求。

對孩子來說,「媽媽」更多的是一個待在原地、構建起一個家的存在,美好且溫暖就足夠了。

而「爸爸」則是有力量的,有力量的爸爸才能帶孩子走更遠的路,陪孩子看更寬闊的世界。

所以,孩子們並不需要一個像媽媽一般的爸爸。

爸爸只需要多陪孩子玩兒就可以了。陪孩子玩到哈哈大笑,陪孩子外出見更多世面。

不用那麼刻意,父親的懷抱和大手,父親強有力的背影,都會引領孩子朝著更廣闊的世界走去。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黃金教育」(ID:HJjiaoyu),轉載請註明來源。


推薦閱讀:

寶寶半夜哭鬧,先別急著抱!
20個常見的新生兒護理知識,獻給新手媽媽!
當媽的,99.9%都得了這種病
月子里奶不夠吃怎麼辦?產後怎樣才能快速下奶
爸媽們,為什麼你們會「知道卻做不到」?心理解碼

TAG:育兒經驗 | 學前教育 | 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