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真的需要治癒么?
07-18
「討好型人格」真的需要治癒么?
①足夠多的敏感,帶來足夠多的脆弱總會時時刻刻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總會以己度人的感受別人的不易,總能敏銳的察覺出或「自以為察覺」出別人內心的想法。
②我讓你看到的我,並不是真的我
③
但是,討好型人格真的是病,需要治癒么? 當我們以「討好型人格」的標籤來註解自己的時候,我們首先開始反思這是不是不對的,甚至考慮這是不是一種「病態」,開始尋醫問葯尋求解決之道,看了那麼多雞湯,逛了一整天的知乎,聽各種大V給出的意見,買本《心理學原理》想從根本「治癒」自己這令自己討厭的人格。 可這,難道不是對別人的另一種討好嗎,因為別人說我這樣是錯的,我就要趕緊改改。可我,為什麼不能堅持一下自己呢?難道,我真的錯了嗎?大家都錯了嗎?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①足夠多的敏感,帶來足夠多的脆弱總會時時刻刻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總會以己度人的感受別人的不易,總能敏銳的察覺出或「自以為察覺」出別人內心的想法。 然後,會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為別人「添麻煩」,在獲得了別人的幫助時總會受寵若驚,感覺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別人的幫助與恩惠。即使大吵一架,無論對錯都會在事後反思自己,是不是我的話太重了?是不是我會錯意了?是不是我太較真了? 沒錯,主語永遠是自己,永遠認為是自己做的不足夠好。
②我讓你看到的我,並不是真的我 格外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看法,頭上總有一片烏雲名叫「別人的眼光」。穿了自己心水很久的褲子,拿著種草幾個月的包,卻因為別人一句:太丑了、LOW爆了的評價再也不敢拿出來。小心翼翼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偶爾憤青一下也怕身邊的朋友對號入座,害怕給他人傷害,哪怕要自己承擔傷害。 然後,將自己包裹在「和平」、「友善」、「大度」等等美麗的外衣之下,像皇帝的新衣般不真實,不真實的不是那些美好的品質,是偽裝成自己擁有這些品質的自己。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眼中的我並不是真的我,而是我讓你看到的我。
③拒絕,說說簡單,做起來很難 我們從小最先學會的就是如何去拒絕,爸爸媽媽告訴我們: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要吃,陌生人的車不要坐,別人讓你幫忙要先謹慎思考對不對而後考慮做不做。但成長讓我們喪失了拒絕的能力。越長大、越成熟、越不會拒絕。越來越多的時候,開始害怕說NO。「討好型人格」的人在面對別人的要求時,很難拒絕別人,即便當他們意識到別人的需求可能會不合理,他們也拒絕不掉,因為他們害怕一旦拒絕掉別人,別人會對他們不滿,對他們有很差的評價。 即便他們做出了拒絕別人的行動,也會反覆的給別人道歉,為的是試圖消滅掉別人的差評和不滿。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說《人間失格》里有這麼一段話,可謂是對這種心理的形象寫照:「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但是,討好型人格真的是病,需要治癒么? 當我們以「討好型人格」的標籤來註解自己的時候,我們首先開始反思這是不是不對的,甚至考慮這是不是一種「病態」,開始尋醫問葯尋求解決之道,看了那麼多雞湯,逛了一整天的知乎,聽各種大V給出的意見,買本《心理學原理》想從根本「治癒」自己這令自己討厭的人格。 可這,難道不是對別人的另一種討好嗎,因為別人說我這樣是錯的,我就要趕緊改改。可我,為什麼不能堅持一下自己呢?難道,我真的錯了嗎?大家都錯了嗎?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朋友上幼兒園的小女兒在課堂上做手工,跟幾個小朋友一組。 指導老師問:你們想用什麼顏色的紙啊?她女兒說:用紅色的!旁邊一個男孩說:用藍色的。她女兒立刻改口說:那就用藍色的吧。老師意味深長地說:團團,你可以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必要非得聽人家的。她女兒想了想,說:就用藍色的吧。老師很痛心,開家長會的時候就跟我朋友說:這孩子哪都好,就是沒有自己的主意,太容易討好別人了。但是換個角度:這個女孩不只是有主見,而是超有主見啊!她看重的不是自己喜歡什麼顏色的紙,而是照顧別人的情緒。她堅決的拒絕了老師的意見。 在這個人人敢於表達自己需求的時代,表達真我、敢於講出自己的喜歡、害怕和憤怒,哪怕引起衝突,不惜犧牲和諧的關係,彷彿變成了一種政治正確。那些追求人際關係的和諧的人就有了「討好型人格」的嫌疑,可是,他們的需求就是被人喜歡、和平共處,這本身也是堅持自我的表現。 在心理學中,也根本沒有「討好型人格」這樣一個概念。這是一個生造出來的概念。有些時候我們討好別人,獲得和諧的關係,是發自內心的想要這樣,因為我們需要來自他人的支持,需要他人的喜愛,需要融入一個群體之中,那就去「討好」。也有那樣的時候,我們渴望表達,想要訴說,無論有沒有聽眾,能不能獲得贊同,對山、對水、對情懷暢言,只要我們喜歡我們就無所顧忌,那就去「討厭」。 無論你是「討好型人格」亦或是「討厭型人格」,只要沒有傷害到別人並且能從中獲得快樂,都是值得被誇讚和推崇的。所謂的做自己,做真我,就是保持現在的你,不需要改變,更不需要迎合所謂的「主流」。真正需要學會的不是如何治癒「討好」,而是正視「討好」,討好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為自己也喜歡那個被別人喜歡的自己,而已。LEARN MORE:霍金:你所不知道的情感哲學大師買個石油還得憑票?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的前世今生了解一下這是裝逼,必須抨擊!
推薦閱讀:
來自專欄護叔寶2 人贊了文章
好型人格」真的需要治癒么?
所謂討好型人格,不過是一個自我否定的偽概念。所謂的突破自己,自我治癒,更是撕掉一個可怕的標籤,然後覆蓋另一個可怕標籤的玩笑。 第一次聽到蔣方舟在節目中說「討好型人格」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對號入座,當聽到討好型人格幾個字的時候就好像是隔著電視想要拷問我的靈魂,每句都是把刀子不停扎心,毫無疑問,我就是「討好型人格」本格啊!於是,我開始了對自己的深刻反省,回想了二十多年的漫長人生道路上我是怎樣一步步煉成討好型人格的。越想越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從現在起,我要改,對,從今天開始要對整個世界說NO! 不過,我們是否需要先思考一下:什麼是所謂的討好型人格呢?
①足夠多的敏感,帶來足夠多的脆弱總會時時刻刻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總會以己度人的感受別人的不易,總能敏銳的察覺出或「自以為察覺」出別人內心的想法。
然後,會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為別人「添麻煩」,在獲得了別人的幫助時總會受寵若驚,感覺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別人的幫助與恩惠。即使大吵一架,無論對錯都會在事後反思自己,是不是我的話太重了?是不是我會錯意了?是不是我太較真了?
沒錯,主語永遠是自己,永遠認為是自己做的不足夠好。②我讓你看到的我,並不是真的我
格外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看法,頭上總有一片烏雲名叫「別人的眼光」。穿了自己心水很久的褲子,拿著種草幾個月的包,卻因為別人一句:太丑了、LOW爆了的評價再也不敢拿出來。小心翼翼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偶爾憤青一下也怕身邊的朋友對號入座,害怕給他人傷害,哪怕要自己承擔傷害。 然後,將自己包裹在「和平」、「友善」、「大度」等等美麗的外衣之下,像皇帝的新衣般不真實,不真實的不是那些美好的品質,是偽裝成自己擁有這些品質的自己。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眼中的我並不是真的我,而是我讓你看到的我。
③
拒絕,說說簡單,做起來很難
我們從小最先學會的就是如何去拒絕,爸爸媽媽告訴我們: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要吃,陌生人的車不要坐,別人讓你幫忙要先謹慎思考對不對而後考慮做不做。但成長讓我們喪失了拒絕的能力。越長大、越成熟、越不會拒絕。越來越多的時候,開始害怕說NO。「討好型人格」的人在面對別人的要求時,很難拒絕別人,即便當他們意識到別人的需求可能會不合理,他們也拒絕不掉,因為他們害怕一旦拒絕掉別人,別人會對他們不滿,對他們有很差的評價。 即便他們做出了拒絕別人的行動,也會反覆的給別人道歉,為的是試圖消滅掉別人的差評和不滿。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說《人間失格》里有這麼一段話,可謂是對這種心理的形象寫照:「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但是,討好型人格真的是病,需要治癒么? 當我們以「討好型人格」的標籤來註解自己的時候,我們首先開始反思這是不是不對的,甚至考慮這是不是一種「病態」,開始尋醫問葯尋求解決之道,看了那麼多雞湯,逛了一整天的知乎,聽各種大V給出的意見,買本《心理學原理》想從根本「治癒」自己這令自己討厭的人格。 可這,難道不是對別人的另一種討好嗎,因為別人說我這樣是錯的,我就要趕緊改改。可我,為什麼不能堅持一下自己呢?難道,我真的錯了嗎?大家都錯了嗎?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朋友上幼兒園的小女兒在課堂上做手工,跟幾個小朋友一組。
指導老師問:你們想用什麼顏色的紙啊?她女兒說:用紅色的!旁邊一個男孩說:用藍色的。她女兒立刻改口說:那就用藍色的吧。老師意味深長地說:團團,你可以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必要非得聽人家的。她女兒想了想,說:就用藍色的吧。老師很痛心,開家長會的時候就跟我朋友說:這孩子哪都好,就是沒有自己的主意,太容易討好別人了。但是換個角度:這個女孩不只是有主見,而是超有主見啊!她看重的不是自己喜歡什麼顏色的紙,而是照顧別人的情緒。她堅決的拒絕了老師的意見。在這個人人敢於表達自己需求的時代,表達真我、敢於講出自己的喜歡、害怕和憤怒,哪怕引起衝突,不惜犧牲和諧的關係,彷彿變成了一種政治正確。那些追求人際關係的和諧的人就有了「討好型人格」的嫌疑,可是,他們的需求就是被人喜歡、和平共處,這本身也是堅持自我的表現。 在心理學中,也根本沒有「討好型人格」這樣一個概念。這是一個生造出來的概念。有些時候我們討好別人,獲得和諧的關係,是發自內心的想要這樣,因為我們需要來自他人的支持,需要他人的喜愛,需要融入一個群體之中,那就去「討好」。也有那樣的時候,我們渴望表達,想要訴說,無論有沒有聽眾,能不能獲得贊同,對山、對水、對情懷暢言,只要我們喜歡我們就無所顧忌,那就去「討厭」。
無論你是「討好型人格」亦或是「討厭型人格」,只要沒有傷害到別人並且能從中獲得快樂,都是值得被誇讚和推崇的。
所謂的做自己,做真我,就是保持現在的你,不需要改變,更不需要迎合所謂的「主流」。真正需要學會的不是如何治癒「討好」,而是正視「討好」,討好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為自己也喜歡那個被別人喜歡的自己,而已。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護叔寶(hu_Unclebao)歡迎關注
原創不易,非授權禁止轉載。
日
①足夠多的敏感,帶來足夠多的脆弱總會時時刻刻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總會以己度人的感受別人的不易,總能敏銳的察覺出或「自以為察覺」出別人內心的想法。 然後,會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為別人「添麻煩」,在獲得了別人的幫助時總會受寵若驚,感覺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別人的幫助與恩惠。即使大吵一架,無論對錯都會在事後反思自己,是不是我的話太重了?是不是我會錯意了?是不是我太較真了? 沒錯,主語永遠是自己,永遠認為是自己做的不足夠好。
②我讓你看到的我,並不是真的我 格外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看法,頭上總有一片烏雲名叫「別人的眼光」。穿了自己心水很久的褲子,拿著種草幾個月的包,卻因為別人一句:太丑了、LOW爆了的評價再也不敢拿出來。小心翼翼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偶爾憤青一下也怕身邊的朋友對號入座,害怕給他人傷害,哪怕要自己承擔傷害。 然後,將自己包裹在「和平」、「友善」、「大度」等等美麗的外衣之下,像皇帝的新衣般不真實,不真實的不是那些美好的品質,是偽裝成自己擁有這些品質的自己。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眼中的我並不是真的我,而是我讓你看到的我。
③拒絕,說說簡單,做起來很難 我們從小最先學會的就是如何去拒絕,爸爸媽媽告訴我們: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要吃,陌生人的車不要坐,別人讓你幫忙要先謹慎思考對不對而後考慮做不做。但成長讓我們喪失了拒絕的能力。越長大、越成熟、越不會拒絕。越來越多的時候,開始害怕說NO。「討好型人格」的人在面對別人的要求時,很難拒絕別人,即便當他們意識到別人的需求可能會不合理,他們也拒絕不掉,因為他們害怕一旦拒絕掉別人,別人會對他們不滿,對他們有很差的評價。 即便他們做出了拒絕別人的行動,也會反覆的給別人道歉,為的是試圖消滅掉別人的差評和不滿。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說《人間失格》里有這麼一段話,可謂是對這種心理的形象寫照:「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但是,討好型人格真的是病,需要治癒么? 當我們以「討好型人格」的標籤來註解自己的時候,我們首先開始反思這是不是不對的,甚至考慮這是不是一種「病態」,開始尋醫問葯尋求解決之道,看了那麼多雞湯,逛了一整天的知乎,聽各種大V給出的意見,買本《心理學原理》想從根本「治癒」自己這令自己討厭的人格。 可這,難道不是對別人的另一種討好嗎,因為別人說我這樣是錯的,我就要趕緊改改。可我,為什麼不能堅持一下自己呢?難道,我真的錯了嗎?大家都錯了嗎?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朋友上幼兒園的小女兒在課堂上做手工,跟幾個小朋友一組。 指導老師問:你們想用什麼顏色的紙啊?她女兒說:用紅色的!旁邊一個男孩說:用藍色的。她女兒立刻改口說:那就用藍色的吧。老師意味深長地說:團團,你可以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必要非得聽人家的。她女兒想了想,說:就用藍色的吧。老師很痛心,開家長會的時候就跟我朋友說:這孩子哪都好,就是沒有自己的主意,太容易討好別人了。但是換個角度:這個女孩不只是有主見,而是超有主見啊!她看重的不是自己喜歡什麼顏色的紙,而是照顧別人的情緒。她堅決的拒絕了老師的意見。 在這個人人敢於表達自己需求的時代,表達真我、敢於講出自己的喜歡、害怕和憤怒,哪怕引起衝突,不惜犧牲和諧的關係,彷彿變成了一種政治正確。那些追求人際關係的和諧的人就有了「討好型人格」的嫌疑,可是,他們的需求就是被人喜歡、和平共處,這本身也是堅持自我的表現。 在心理學中,也根本沒有「討好型人格」這樣一個概念。這是一個生造出來的概念。有些時候我們討好別人,獲得和諧的關係,是發自內心的想要這樣,因為我們需要來自他人的支持,需要他人的喜愛,需要融入一個群體之中,那就去「討好」。也有那樣的時候,我們渴望表達,想要訴說,無論有沒有聽眾,能不能獲得贊同,對山、對水、對情懷暢言,只要我們喜歡我們就無所顧忌,那就去「討厭」。 無論你是「討好型人格」亦或是「討厭型人格」,只要沒有傷害到別人並且能從中獲得快樂,都是值得被誇讚和推崇的。所謂的做自己,做真我,就是保持現在的你,不需要改變,更不需要迎合所謂的「主流」。真正需要學會的不是如何治癒「討好」,而是正視「討好」,討好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為自己也喜歡那個被別人喜歡的自己,而已。LEARN MORE:霍金:你所不知道的情感哲學大師買個石油還得憑票?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的前世今生了解一下這是裝逼,必須抨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