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看雲計算的估值體系

參考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看雲計算的估值體系

今天看到一份報告講雲計算EV/SALES(市售率)這個估值體系,但是筆者有些不同的意見,所以把報告觀點和我的想法都寫出來供大家參考討論

報告:對於雲計算這種高速發展的行業,可以參考EV/SALES(市售率)這個指標

參考海外的AWS和AZURE,分別屬於亞馬遜和微軟公司的子版塊,通過對其非雲業務進行估值模擬得到他們的市值,結果如下:

  • 綜合型雲計算(Iaas+Paas+saas):軟硬體協同效應強,一般為巨頭,市場給予了10倍EV/sales,典型如AWS和Azure
  • 軟體+平台(Paas+Saas):提供軟體訂閱和開發服務,市場給予7倍EV/sales,典型如salesforce
  • 數據中心(Laas):提供數據中心的租賃,互聯服務,市場給予6倍EV/sales,典型如Equinix

這裡要注意一個重要的問題:雲計算行業具有很強的規模效應,規模效應越高,協同效應越強,資本市場給予的估值就越高。

而我認為,而EV/sales雖然有一定的參考性,但是並不能體現小公司和巨頭之間規模效應的不同,所以用這個方式來計算國內中小企業有些緣木求魚

所以這裡提出兩個新的指標

1 規模效應--營收/三大費三大費指財務費,管理費,銷售費,以此來觀察企業的規模化程度,數字越高,產品或服務的規模化就越明顯

2 品牌營銷效應--營收增長率/銷售費用增長率以此觀察企業推廣營銷帶來的收入乘數,大於1越明顯,說明投入同樣多營銷推廣的成本效果越明顯,通常具備較好的營銷團隊,或者產品和服務具備口碑效應和認知度)

列出部分雲計算相關的上市企業:

為什麼要把這兩個指標放在一起呢?因為雲計算企業,尤其是軟體+平台類,前期發展需求投入比較大的推廣費用(會計里計算銷售費用)以期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那麼就會導致規模效應一定不太高,單一用規模效應評判顯得不太公平。

所以把「品牌營銷效應「放進來一起看,我認為這個值最近一個報告期是不能低於1.15的,如果這個值也比較低的話,那說明對於這個企業來講,還在吃力的發展階段,這時候對比國外已經比較成熟的巨頭的估值體系是無從談起,討論雲計算的紅利也還為時尚早。

對於目前數據不好的發展型中小企業,一概否定也不可取,跟蹤它的產品與服務與競爭對手相比的細分優勢,定時跟蹤企業毛利率和周轉變化也是一種方式。

而對於目前已經比較有優勢的企業,再去用EV/SALES指標對比估值狀態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推薦閱讀:

憑藉雙十一的雲計算能力 阿里巴巴拿下頂級奧運贊助商
人腦「接」電腦?六個大蒜?三喪S8又跪了?[上周發生了神馬]
看雲廠商花式作死的九種方法
阿里雲大學創新人才賦能模式,助力貴州大數據基礎人才建設
如何部署和管理私有雲或混合雲?

TAG:雲計算 | 雲平台 | 雲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