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建構No.7】成長建構將通向何方?
個人成長建構師之路 第7篇
羅傑斯的科學觀
1、真實自我與潘多拉魔盒
前面的文章我們一直在談,活出真實的自我。也談到了真實的自我是一個流動的過程。但這種流動過程會流向哪裡我們並不清楚。你一定聽過「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說法。這個說法側面描述自我是一個流動的過程的同時,也帶給我們一種未知的恐懼:真實自我的變化之流將帶我們去向何方?
這種擔心觸及了羅傑斯最核心的建構觀念和心理治療觀念。
建構師重要的假設和信仰是:我們對另一個人內心世界的興趣、信心、理解,將導致一個有意義的人格生成過程。相反,如果我們像一個科學家或者醫生一樣,只把當事人看做一個客體,那麼他將傾向於只能成為一個客體。
這種關係建立之後的感受是,關係雙方猶如掉入無盡變化的溪流之中,卷帶著建構師與來詢者一直向前,不知道會去向何方。可以想像這種漂流帶來的疑惑和恐懼。但是這樣的「經歷」讓關係雙方建立的,是一種信心,可以獨自面對這種:變化的過程。
那麼問題來了!
一個人習得這種面對真實自我和變化之流的存在狀態後,會怎樣?一個杞人憂天的思考在我頭腦中開始出現:刀耕火種增加了沙漠,納粹主義引發了二戰,種族主義帶來了屠殺……這些行為與活出真實自我有多大的聯繫?自我是應該被釋放,還是應該關在科學與文明所建立的經驗之籠中?
如果這個問題太宏觀,我們再換一個微觀的視角,職場競爭、政治鬥爭,在現實的競爭中,釋放(引導來詢者活出)真實自我,是否具有危險性?建構是應該釋放真實自我,還是依靠倫理、科學、教育,將人的行為控制在一個文明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真實自我對於我們這個有機體而言,應該被當作一個客體對待,還是應該被當作一個主體對待?換句話說,人對自我或者說心理的發展方向,應該通過科學方法的研究,進行客體化的控制;還是應該讓其進入主觀變化之流,釋放自我的靈動?
這涉及到了建構以及心理治療的目的和初衷。哪種方法對社會更安全對一個人更有效?有效的定義是什麼呢?是個人的心理健康(我實在找不出合適的詞)還是社會定義的一些列闊值?
因此基於這樣的恐懼和我們認識世界的方法分歧,引發了一個建構方法論的爭論:到底是應該用科學的方法來測量得到穩定安全的結果,還是應該用主觀體證的方法,引領一個人走向自我感覺良好。哪種方法更可信,能讓一個人變得更好,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社會。
這是半個多世紀之前羅傑斯的重要思考,雖然如今看來很多人已經不在疑惑而直接應用,但是必須承認,這個思考構建了作為建構師最底層的信念支柱。
2、羅傑斯多年的主觀體證經驗
在建構之路上,羅傑斯找到了與當事人進入主觀變化之流的有效方法。為了實現有意義人格的生成過程,他發現與當事人建立關係基礎是:基於整個有機體去感受關係,體會對當事人的敏感性;而不是依靠自己預先規劃、分析、有意的對當事人作出回應。
這樣做能創造一種關係狀態:作為當事人能自由體驗自己的感受,沒有理性的抑制或告誡,沒有情感束縛;作為建構師能自由體驗自己對當事人這種感受的理解,沒有任何有意識的評價,預判帶來的憂慮,沒有診斷分析的想法。是一種徹底的,對理解的解放。
在這一點上,我對羅傑斯所描繪的狀態的理解是:讓當事人內在最真實的感受不加任何意識加工進行呈現;讓建構師化做一個感測器不加任何意識加工進行接收,這時,關係雙方變成信息傳遞本身,猶如量子糾纏一般,彼此關聯模仿,如同一體。在這樣的環境中,當事人就傾向於進入那個真實自我的變化之流中。
這樣的「漂流」會讓當事人形成並踐行一種全新的內在模式,這種模式會讓來詢者產生如下變化:1、他們對自身有機體的恐懼會減少2、非反思的反應會更多3、對曾經加以評判和控制的,自身內在真實的感受和傾向會更加信任和熱愛。4、意識與各種衝動、情感、想法開始平等和諧相處,不再對他們進行壓制性的統治,而是趨於讓他們自我管理。
這種漂流實際上是一種跟隨變化過程、跟隨真實自我狀態,這種狀態顯然與以意識為統領,對所有流動變化的感受、情感加以管控的,面具式的狀態完全不同,因此這對當事人來講,是一個重要的選擇,選擇面具則意味著真實自我的壓抑和消亡,選擇變化,則意味著面具的破碎。但一旦人們體會到這種變化之流的存在感和自我真實感時,他們都會選擇自我存在的變化之路。
但是羅傑斯也提醒,自我存在之路並不是有指向性的去解決什麼問題,也並不意味著走向自我存在之路就比之前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它只是一種全新的內在模式,和由此而產生的,新的外在互動模式。在他人看來這個人會變得更加真實,情感更加豐富,人格顯得豐滿靈動。使別人更加願意與其交往,而他也會更加敏感的把握住別人的真實,從而讓關係變得更加自然和深厚。
建構的價值,就是引領來詢者達到並信任這種狀態。最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建構支持,來詢者可以獨自面對真實自我的變化之流,並在自己未來的生活中,變的更好。
對建構師而言,建構的過程,是讓來詢者習得對有機體擁有自覺意識的學習過程。但是這種學習非常特殊:它所學習的內容,具有內在頓悟、語言系統難以囊括、不能直接教育傳授、不能固化描述的特點。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來詢者心中因為學到什麼,有豁然開朗的感受,但無法用準確的語言表達,也無法將這種經驗傳授給別人。
之所以這種學習如此特殊,是因為有機體的複雜性和流動性,以及語言系統的局限性。這種學習是一種讓意識與有機體同頻共振,整合統一的感受。這種感受越敏感,我們能感受到的有機體的流動就會越多樣,相應的,我們也會發現我們的語言就越匱乏和滯後。
我們需要在語言系統和辭彙量的基礎上,不斷創造新的表達方式,來表達我們剛剛捕捉到的新感受。而這個捕捉的過程、跟隨漂流的過程、成為自我真實存在的過程,又極富個性化和頓悟感。它是個體驗的過程,甚至是思維之外的有機體學習和肌肉記憶的過程。
我們無法說明手指是如何學會彈鋼琴的,但是在反覆練習體驗中它就是學會了。因此這種「習得自我」的學問是無法教授的。甚至我們教的越多,真正有意義的、體證體驗的學習就越少。因此建構師惟一能做的,就是創造來詢者能夠開始進入這種學習的條件,加快他進入這種學習的狀態。當然,內在學習的過程,是沒有老師存在的。
3、矛盾所在
科學方法論持有者和主觀體證論持有者的核心衝突,是對雙方方法論所導致的破壞性後果的擔心。科學方法論持有者擔心的一切跟隨內在感受是否會放出內在的魔鬼?如何確定內在的感受是有益的?主觀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還是一種像安慰劑一樣的自我感覺?
而體證論者擔心的,是抽離關係流動和內在感受的科學結果,是否能真正解決複雜的心理問題?科學方法是否會導致對人性人為的操控,導致社會更大的問題?沒有倫理的支撐,科學方法是否會導致人間慘劇?
4、融合的可能
回到人類產生之初,沒有人,科學存在嗎?答案顯而易見!科學研究的是客體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雖然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如果沒有人對這些關係感興趣。便不會產生研究這一關係的科學。人是科學存在的基礎。
進一步講,是個別人的主觀意念的興趣存在,孕育了特定領域的科學研究。雖然這個道理再普通不過,但是這讓客觀的科學方法開始蒙上了一層主觀意念使然的意味。
再進一步想就會發現,科學方法本身,就是一個人的主觀意念之流的自檢方法。它不過是一個人在主觀興趣或好奇心或那個流動意念的引導下,對一件關注的事情,提出一種假設,並驗證這個假設的過程。本質上它和一個嬰兒看到一個開關,然後通過驗證來發現開關與燈泡之間的關係是一回事。
事實上,人對科學方法研究所得的結果接受與否,也存在著極大的主觀性。科學研究發現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多少人會真的遵守?我們是否能夠信任並執行一個科學研究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科學的客觀性,而是因為我們有機體的主觀反應和嘗試性信念。
這種有機體的主觀反應,不但會對外界的科學成果進行選擇,也會在內部世界產生影響。嘗試性信念讓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都像科學家一樣進行假設、求證,這個過程我們會藉助那些我們願意相信的,其他科學家的一些成果,但不論那個成果有多偉大,我們都是那個成果的拿來主義者,服務的是我們主觀的探尋。
這個探尋的過程,就是體證體驗的過程。這個過程我們不斷進行主體間的驗證,別人的認可也是我們驗證該假設真偽的途徑。當我們的嘗試性信念,得不到絕大多數其他人的認同時,那這個信念要麼一個天才發現,要麼就是一個心理病理的案例。這樣看來,有機體嘗試性信念的行動方法,就是一個科學方法的過程,只是方法出問題時,會體現為有機體與環境的不協調,或者叫心理問題。
而對於科學成果的信任與否,是建立在一個主觀特定經驗領域之上的。這個經驗領域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人類社會的。這個經驗領域左右了科學的進展方向。就像地心說與日心說,在人類最為客觀的科學方法的結論上,進行了完全主觀的評判。從這一點來講,對科學方法和主觀體證得到的結果,我們的信任與否,都是極為主觀的。因為我們是在一個主觀經驗領域的框架之內對結果進行評判。
如果科學方法本來就存在於有機體之內,那麼對科學成果的利用方向,就是一個主觀的個人選擇問題。不論是內部的成果還是外部的成果。不論我們用純主觀體證的方式還是用科學的方式對一個人進行心理干預,我們無法去除一個人的主觀意念。
但是我們發現,一個人他向自己經驗的所有層面越是開放,他就越有可能用一種對個人和社會都具建設性的方式來應用科學研究成果,包括內部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事實上大量的案例也想我們展示,人們都有向經驗更開放的方向改變的動機。因此活出真實自我並不等於放出惡魔。
5、科學為人服務
所以綜上所述,不論是科學還是心理,以及生活中所有的其他方面,都根植於一個人直接的、主觀的經驗之中,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科學本身就起源於內在的、完整的機體經驗,它是我們主觀經驗的一部分。
作為這種經驗的參與者,我們積累了大量的非反思的經驗;而追求與環境互動的有效性的這種主觀意念,讓我們成為一個旁觀者,用科學方法來驗證經驗的有效性。但不論是個人對科學方法的應用,還是活出真實自我的建構,自主選擇的主觀經驗都占首要地位。
因此我想,基於這樣的科學方法與主觀體證之間的融合性。建構師要做的,就是與來詢者一起進入真實自我之流,並促使來詢者有信心向自己開放各層面的主觀經驗,覺察修復內在方法的邏輯謬誤,以個人價值選擇為基礎,能夠獨立的,不斷成為真實的自我。
葉上聞
公眾號:生涯葉上聞
2018年7月7日
推薦閱讀:
※被征地的老人更快樂嗎? | 繆斯夫人
※論主流觀念的裹挾原理
※社會學法理學是如何建構起來的__隨心居--法律博客網站 www.fyfz.cn
※理性對事,感性對人
※#1《利維坦的誕生——中世紀及現代早期歐洲的國家與政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