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嗎——結果偏見

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嗎——結果偏見

來自專欄我的經濟人生

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嗎——結果偏見

「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心理不對,因為有時候瞎貓也會碰到死耗子。

經典的經濟學有兩個基本的假設:第一就是信息總體是對稱的,也就是說,你知道的,我大概也會知道;第二就是人總體是理性的,他總是能夠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可是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卻告訴我們:其實,人在很多情況下並不真的那麼理性。有一種非理性的行為叫作「結果偏見」。

假設某銷售經理在公司掌管一個銷售團隊,到了月底,他拿著月度銷售報表一看,嚇了一跳:一個看起來自由散漫、不大可能出業績的員工,這個月居然做得非常好。經理不敢相信,認真地檢查了好幾遍數據,發現該員工這個月的業績確實遙遙領先,而另一個很有打法、業績也一直很穩定的銷售員,這個月的業績卻令人失望。

對經理來說,這兩個員工的績效獎金該發多少就發多少,不是問題。但他還面臨一個特別重要的決定:這個月的優秀員工獎該發給誰呢?

有人可能會說:當然是發給業績最好的員工了,不但要給他發獎,還要請他跟全體員工分享自己是怎麼做到這麼好業績的,讓所有人都學習他的成功經驗。如果經理真的這麼做,他就犯了一個很可怕的錯誤,叫作「結果偏見」。

結果偏見,指的是我們看到一個人獲得了成功,就立刻認為他的所有行為都是正確的、有道理的。可是,成功者就真的有經驗嗎?有沒有可能,他自認為的經驗,恰恰是導致他沒有獲得更大成功的絆腳石呢?後來,經理做了調查,發現這個月業績突飛猛進的員工其實是選擇了一種非常危險的打法,獲得成功的概率只有20%。而業績不佳的另一個員工呢,他選擇的是一種聰明的打法,有80%的概率獲得巨大的成功。這麼一來,如果經理號召所有人都向前者學習,就相當於號召所有人都把未來的業績押在小根率事件上,這會把整個公司置於非常危險的境地。

成功是由努力和運氣共同決定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克服結果偏見,分清楚哪些成功是靠努力得來的,哪些是僅憑運氣。不能有「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心理,因為有時候瞎貓也會碰到死耗子。然而,瞎貓一輩子能碰到幾回死耗子呢?有一份調查顯示,61%的企業會在創立5年左右退出市場,79%的企業會在創立10年左右以失敗告終。失敗企業的數量要遠遠多於成功企業的數量。這種可怕的結果偏見,會讓我們從正確的結果推出錯誤的原因,又因為堅信並且執行這個錯誤的原因,從而滑向失敗的深淵。結果偏見,讓很多企業最終死於錯誤的歸因加上正確的執行。

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種心態呢?

第一,要在歸納法之後加上演繹法。從結果推導出原因的過程叫作「歸納」,不管是成功者自己歸納,還是別人幫他歸納,得出原因後一定要再做一件事情,就是從這個原因再推導,看是不是真的能推導出成功的結果。比如,很多人都說谷歌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招到了最優秀的人才,我們在接受這個原因之前,不妨推導試試,在谷歌剛剛創立、並不被看好的時候,真的有那麼多優秀的員工加盟谷歌嗎?再比如早期的阿里巴巴,有些人甚至覺得電商都是騙子,公司去哪裡招最優秀的人才呢?可能恰恰是那些被外部認為並不怎麼優秀的人創造了成功,才吸引了很多優秀的人才陸續加盟。

第二,用三個問題來武裝自己。「這個結果,真的有人為可控的原因存在嗎?」

「這個分享的人,真的知道人為可控的原因是什麼嗎?」

「他如此引以為豪的,有沒有可能恰恰是寶玉上的瑕疵呢?」

結果偏見

我們看到一個人獲得了成功,就立刻認為他的所有行為都是正確的、有道理的。這種非理性的結果偏見,會讓我們從正確的結果推出錯誤的原因,又因為堅信並且執行這個錯誤的原因,滑向失敗的深淵。避免結果偏見有兩個方法:歸納之後再演繹和學前三問。同時不要將事物發生的先後順序認為因果關係,正確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繫!

推薦閱讀:

南翔: 「偏見」成就了夏志清
8大偏見讓女人「被失戀」
你當然可以不喜歡同性戀。

TAG:動物 | 偏見 | 消費者行為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