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殘軍為何被越南軟禁三年之久
越南富國島最後一位中國老兵導語內戰末期,國民黨殘軍擬通過西南鄰國撤往台灣。其中,「假道入越,轉回台灣」的殘軍命運坎坷,被軟禁了三年半之久。…[詳細]越南殖民當局為何要軟禁國民黨殘軍?
+收聽01國民黨殘軍滯留越南始末國民黨高層要求大陸殘軍「假道入越,轉回台灣」1949年10月之後,國共內戰已進入尾聲。國民黨軍在湖南、廣西、雲南兵敗後,有成建制部隊三萬多官兵退入法殖越南。這批國軍共有六批,其中一批是華中第一兵團黃傑部,該部隸屬華中軍政長官公署長官白崇禧指揮,有一萬七千餘人。該部本於12月4日決沿桂越邊開進雲南,突聞百色已為解放軍攻取,12月8日,黃傑接到白崇禧的電報:「各部隊應力求避戰,保存實力,輕裝分散,機動出擊,化整為零,各自選擇適當地區,以安全為第一。」事實上,撤往越南,是蔣介石的本意。 12月9日,黃傑又接到在台北的陳誠的電報:「弟以貴部如出北海防城,照目前敵情,恐於事實上難以達到,不如并力西進,重行入安南,保有根據地,然後相機行事,留越轉檯,皆可自衛,未知兄意如何。」於是黃傑召集軍官會商,最終決定「假道入越,轉運回台」。…[詳細]周恩來向越南殖民當局施壓,法國擔心中國介入越南戰事,遂囚困逃越國軍黃傑兵團等於1949年12月13日從隘店入越,解放軍約3萬追兵跟蹤追至,封鎖了該關口。當時中國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向法方施壓,指責法國既然對中國內戰保持中立,就不應允許國民黨軍隊入境。法駐越官員緊急請示巴黎,12月21日巴黎方面傳來指示,並由法國駐越南北專員亞力山裡將軍(General Marcel Alissandris)轉告黃傑,巴黎將以國際公法解除國軍武裝,並加以軟禁,更申明不介入中國內戰。法國採取拘留策略乃根據當時中國時局研判,其因不外有:首先,因法國既不願意接受留越國軍介入越南內戰,也不願意將國軍「放虎歸山」,增加台灣的軍事力量,招致中共不滿。其次,以國軍為人質逼美軍增援法國,並增加物資運送。再次,希望美國發表嚴正聲明,宣示法國在越之必要性與合法性,迫使美對法越戰爭表明支持法國的立場。另外,也正值中國政權更迭之際,法國亦採取觀望態度,對國軍問題不知道遣返何處,致使越國軍前途問題,只能先拘再決。…[詳細]
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當局為留越國民黨高級軍官準備的營區法國殖民當局希望與留越國軍組成精銳部隊,以此遏制「越盟」鞏固其殖民利益時任駐越南法軍總司令的塔西尼(Tassigny),對留越國軍去留還有另外一層考慮:他希望從中法軍隊中選拔精銳部隊,建立一支強大的戰略機動力量,以遏制「越盟」(Viet-minh,即「越南獨立聯盟戰線」)故而,殖民當局對留越國軍由暫時拘留轉成了軟禁,寧願每年花300萬美元養著他們,也要扣住不放,並於1950年3月將位於北圻的蒙陽和萊姆法郎兩處集中營的中國軍民轉移到越南南方富國島集中關押。至此,留越國軍就集中於南圻富國島和中圻金蘭灣兩處集中營。集中營營房內由中國軍人自行管理,法軍僅控制島和港灣的內外交通,不允許中國軍人自由離島、離港。…[詳細]
1951年,富國島國民黨高級軍官營區內玩耍的軍屬子女。朝戰爆發後,美國支持國民黨借留越國軍反攻大陸,但法國立場搖擺不決朝戰爆發後,美國不斷調整其東南亞戰略,意圖在東南亞的建立戰略防線,欲借英、法等國來穩定東南亞局勢,即便越南局勢惡化,但仍希望英法兩國支撐下去遏制「赤化」,故此美國對英法兩國忍讓,並對其進行軍事援助。朝戰與法越戰爭迫使美國重新檢視留越國軍的價值,美國多次表示願意向國軍提供武裝,建議蔣介石將台灣精銳部隊換成美式裝備、支領美餉,讓國軍從東南亞回到中國西南戰場以牽制中共。國民黨當局遂主張讓留越國軍「就地武裝」,與法軍一同參與越戰。國民黨駐美大使顧維鈞密電參謀總長周至柔的電文中即曾指出:因朝戰爆發,越盟會適時發動武裝行動,美國已經先困於朝鮮戰場,急需英、法兩國穩定東南亞局勢,但是英國陷入緬甸和馬來西亞內部亂自身難保,而法國也深陷越南戰爭。鑒於此,國民黨有意趁各大國無暇顧及之際介入東南亞事務,進而謀取反攻大陸的機會。雖然此時國民黨和美國都傾向於將留越國軍就地武裝,但駐法代辦段茂瀾在向美駐法大使館確認後,卻指出:國軍返台事務應由法國政府自行決斷,若強加向法國施壓進而導致中共大舉入侵,必遭法國不滿。法國駐台灣代辦會晤台灣負責歐洲對外事務的袁子健時,也無奈表示:留越國軍之所有去留未決,乃因為法國政府內部恐共販子不同意遣返國軍。換言之,法國政府內部的立場分歧,是導致留越國軍去留長期不決的重要原因。…[詳細]
被安置在富國島臨時營區的國民黨殘軍女眷。國民黨和美國轉變立場試圖遣送留越國軍,又被法國一口回絕隨著朝鮮戰爭態勢的明朗化,美國在東南亞局勢問題上所受壓力大大減輕,其對留越國軍去留立場隨之出現轉變,從「就地武裝」漸漸傾向於「遣送來台」。1951年7月23日,美國駐台灣臨時代辦藍欽與台灣負責對外事務的葉公超會談,藍欽直言美國駐台灣軍事顧問團蔡斯將軍欲將留越國軍全部遣返,並將赴越與塔西尼將軍商討(此時法國已將留越國軍的去留問題全權交給塔西尼負責)。這是美國首度明確留越國軍的去向問題,並授意台灣秘密分批派船艦搶運。同年9月,塔西尼赴美洽談美國援助問題,駐美大使顧維鈞積極向美國國務院遊說,希望儘早促成國軍返台。塔西尼在訪美期間,不斷要求美國增加軍事援助額度,並希望加速戰略物資的運送,更盼望美國發表聲明承認法國在越南的合法性。塔西尼在訪問期間毫不避諱地說,若遣送留越國軍遭致中共入侵,美國必須保證直接援助,在美國願意作此承諾的前提下,本人亦可隨時解除對國軍的軟禁。顯然,塔西尼是要以國軍為人質,意圖換取更多的美援。美國並沒有向塔西尼作出明確承諾,國民黨在美國默許下,向法國表示願意派遣船艦接回這批國軍,結果被塔西尼一口回絕。…[詳細]
1953年,黃傑(前排中)率部抵達台灣高雄。留越國軍去留經多次交涉未果,國軍絕食抗議要求取消軟禁至此,自49年被迫入越算起,國軍已在越南滯留兩年有餘。但是國民黨、美國、法國三方未能達成任何共識,國民黨自身對是「就地武裝」還是「遣送返台」,也依然沒有最終定斷。鑒於此,黃傑多次致函國民黨高層,嚴正提出返台是全體官兵的共同願望,希望當局儘快做出明確決定。 然而,國民黨希望以拖代變,依然未有定案。經歷漫長的等待,交涉又不見效果,留越國軍官兵上下怨氣越積越深。終於,1951年12月25日,黃傑在富國島與金蘭灣發起絕食抗議行動。當天,萬餘國軍齊集陽東機場,駐富國島法軍早有準備,將槍炮鎖入軍械庫,表示任由華方處置,並從峴港、金蘭灣派來法艦在富國島周圍監視,法戰機低飛示威。午後終於出事。一士兵因仇恨法蘭西當局苛待,沖入法軍營房奪下衛兵槍支並刺傷該法兵,事發後,法國和國民黨雙方均冷靜處理,未有更大衝突。但絕食運動震動了法越當局,集中營生活條件隨之得到部分改善,但留越國軍去留問題仍未解決。…[詳細]
1953年,初抵台灣的富國島國民黨軍人。受美方壓力,國民黨以從緬甸撤軍為條件,換取留越國軍返台1952年1月,堅持軟禁國軍立場的塔西尼將軍病故,繼任的薩蘭將軍處事比較靈活,在巴黎管事的法國聯邦事務部部長黎都諾對留越國軍主張釋放運台,只是認為需要尋找一個合適的方式和合適的國際機構出面辦理,以避免法國政府決策的前後矛盾。至此,阻擾遣台的最大障礙消失。1953年2月,法方同意第一批遣送5000人回台,其中除病患外,還允許搭載3000名健壯員兵。法國同意殘軍去台,與美國的施壓有很大關係。當時美國利用已爆發的緬甸撤軍案為籌碼,希望國民黨明確緬甸撤軍的原則,並以留越國軍來台作為交換。為此,蔣介石同意讓李彌部隊從緬甸撤軍。顧維鈞在其回憶錄中有涉及與美國遠東助理國務卿艾利森會談細節,他寫道:「艾利森亦同時要求蔣中正總統宣示同意自緬甸撤軍的建議,艾氏並接著說『如果中國政府能保證李彌部隊從緬甸撤出,這將加強美國地位,同時亦可說服法國同意把在印度支那(越南)的中國軍隊遣返回國。」3月19日,葉公超急電顧維鈞,告知政府接受美國國務院的建議,宣示李彌部隊撤出緬甸的原則,而台美雙方也順利建立參謀聯席會議協防機制。多年後,作為事件的核心人物,陳誠在回憶錄中寫道:「留緬國軍之撤退與留越國軍的撤退,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後者的撤退是幾經爭取才實現的,而前者的撤退,則是在外交壓力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的結果。」陳誠只說對了一半。在整個留越國軍遣返事件中,國民黨態度曖昧,時而要「就地武裝」時而要「遣送返台」。顧維鈞在回憶錄中透露一個隱微而關鍵的細節,他說:「1953年5月駐法代辦段茂瀾回台述職,在返回巴黎途徑美國期間曾拜晤我,席間談論有關軟禁印度支那(即越南)的國軍問題時,即表示留越國軍之所以長時間推移不決,表示懼怕中共反對,並以心腹話悄悄告訴我說,我們(指政府)的軍事當局並不熱衷遣返該批國軍,因為照管這樣多的官兵是個沉重負擔。」…[詳細]
留越國軍遷台事件中國民黨、美、法三國博弈關係圖結語1953年4月下旬,法國表態同意全部遣返滯留越南的國民黨殘軍,6月28日,3萬餘名國民黨殘軍抵達高雄,結束了在越南三年半的軟禁生活。其間有814人埋骨越南。這些因時局動蕩而流離他鄉的官兵,他們的自由與生命在這悲劇的時代下被犧牲了。投票區
推薦閱讀:
※82歲成「國民女神」,「學魚」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
※國民喜愛的日本女星, 對李連杰一往情深,至今未嫁好可惜
※從「女體盛」到中國的國民車
※【引用】"漢陽造"的來歷——國民革命軍漢陽兵工廠
※參閱 | 解放軍攻佔南京後,保留了一支國民黨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