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文明VS黃河文明
摘句:「把中華文明比做不老的萬年松,則長江是根莖,黃河是枝葉。把人類文明比做長河,則中華文明是綿延不絕的主河道,是人類文明的源頭活水;四大文明的另三大是由中華文明之河向地球分岔出的支流滋潤大地,才有了人類多姿多彩卻是同根同源的繽紛絢麗。」
一、長江流域上萬年的農耕文明遺址的相繼發現突顯其人類文明搖籃的底蘊
從目前考古發掘和研究的成果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從2萬年左右開始進入農耕農耕文明階段,以湖南玉蟾岩遺址為代表,2萬年左右開始稻作文明;黃河流域及以北近萬年左右進入農耕文明階段,以河南賈湖舞陽遺址為代表,有距今近9000千年的稻作文明;地中海流域距今約6000~8000千年間進入農耕文明階段,以兩河流域古蘇美爾文明和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為代表。世界其它地方進入農耕文明相對晚了許多。目前將我國長江流域所發現的上萬年以上的農耕文明遺址一概併入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是一種歷史的陳腐觀,是西方中心論在作祟,一個地方是否進入有規模的農耕文明是判斷其進入文明階段的重要標誌。萬年以上的農耕文明分布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黃河流域及以北並世界其它地方還沒有類似的文明的發現,突顯人類文明發祥地的龍頭作用,這是人類重要的文明發展史實。這些上萬年的農耕文明主要有湖南道縣玉蟾岩、湖南臨澧竹馬村、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廣東英德牛欄洞、廣西桂林甑皮岩、浙江上山遺址、廣西邕寧頂螄山、江蘇溧水神仙洞遺址等等。黃河流域及以北上萬年的新石器遺址表現出明顯農耕文明特點的不多,河北徐水南庄頭、河北陽原於家溝、北京東胡林人村、北京懷柔轉年和山西吉縣柿子灘等遺址可當作新石器遺址的代表。問題的關鍵還在於黃河流域及以北並世界其它地方上萬年的新石器遺址尚未進入農耕文明階段。黃河流域距今9000年的河南舞陽賈湖稻作文明從實際地理位置分析,還是屬於長江流域的淮河支,實質還是長江流域向北發展的稻作文明;而河北磁山遺址大量粟的發現,才真正能代表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目前最早上限,距今7000年前。
湖南道縣玉蟾岩:距今2.25~1.85萬年,目前人類發現的最早的農耕文明遺址,發現了人類最早的栽培稻、陶器和人工編織物等。玉蟾岩原始陶片呈黑褐色,火候低,質地疏鬆,胎厚近2厘米,夾碳、夾粗砂,陶片內外均飾紋樣,似繩紋,但為編織印痕,有清晰的經編與緯編,開了夾碳陶、貼塑法、內外紋飾、編織技術萌芽的先河。玉蟾岩的編織印痕,表明玉蟾岩人已發明了編織技術,在這個基礎上,他們發明了網罟,用來捕捉鳥禽,開啟智力。洞前地勢平坦開闊,適宜人類生息繁衍。附近類似玉蟾岩的早期遺址還有很多,附近就有三角岩遺存。可見人類起源文明發祥於長江流域決不是孤立偶然,是生生不息。
玉蟾岩陶釜:炊器(復原後高29厘米)
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時代在距今2~1.5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及距今1.4~0.9萬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兩遺址相距約800米,其中吊桶環遺址應為仙人洞居民狩獵的臨時性營地和屠宰場。出土遺物有625件石器、318件骨器、26件穿孔蚌器、516件原始陶片,20餘片人骨和數以萬計的獸骨殘片。發現有1.2~1.4萬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標本。
廣東英德牛欄洞遺址:距今1.2萬年~8000年前,位於英德市雲嶺鎮東南面的獅石山南麓。發現的水稻硅質體是迄今嶺南地區所見年代最早的水稻遺存,將嶺南地區稻作遺存的年代前推至距今1.2萬年左右。陶片表面飾粗繩紋,無編織印痕,內壁加抹,表裡呈褐色,厚1.10~2厘米。早期夾碳,晚期不夾碳,只夾砂,紋理不明。
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距今1.2萬年~7000年,出土上萬件捏制的陶器殘片,有專家認為陶器起源與當地人用陶器煮食螺螄有關。據出土人骨測定,當時的桂林男子平均身高為1.65米,女子為1.56米。他們有卵圓的頭、低矮的鼻骨、鏟形的門齒,與現代的壯族人、東南亞人極其相似。他們用骨針、葛麻和獸皮縫製衣服,用獸牙、蚌殼作飾品,用赤鐵礦粉染色、文身,充滿了「野性美」。然而在此繁衍了5000年後,遠古的桂林人終於放棄了這個棲息地。7000多年前,地球氣候進入了一個溫暖潮濕期,高出地面僅1米的甑皮岩變得潮濕多水,這裡的先民們走出洞穴,走向平原,利用樹木和竹竿搭建了適合南方潮濕天氣的干欄式房屋。
浙江浦江上山遺址:長江下游發現的上萬年的水稻農耕文明遺址,出土的大量夾碳陶片距今已有1萬年左右歷史,映證了水稻農耕文明從長江中游向長江下游傳播的方向性。
廣西邕寧縣頂螄山遺址:代表了嶺南地區距今10000~6000年的史前文化發展序列,出土距今1萬年左右的陶器,形具完整,多達20多件,其數量在廣西史前考古的歷史上是空前的,為研究南方史前文明提供了諸多便利;距今8000~7000年的100多座墓葬,在頂螄山貝丘遺址現已發掘出的400多個古人類遺骸中,有1/3是採用肢解葬的。遺址中出現的南方干欄式建築形式。
就廣西南寧附近,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密集就讓人十分吃驚,相當於新石器時代中期或早期的遺址分別有:天窩遺址、那北咀遺址、牛欄石遺址、青龍江遺址、長塘遺址、石船頭遺址、凌屋坡遺址、南蛇坡遺址、頂螄山遺址、灰窯田遺址、長江嶺遺址、豹子頭遺址、龍頸遺址、青山遺址等。天窩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天窩村東面約2.5公里的邕江南岸一個為「螺螄山」的台地上;那北咀遺址位於邕寧縣伶俐五合那窩村南約2公里的邕江北岸一個稱為「那北咀」的台地上;牛欄石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粟屋坡西南面約300米的邕江北岸一個稱為「牛欄石」的台地上;青龍江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定西村沖西坡西北面約1公里的青龍江口兩側的台地上;長塘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邕江北岸的長塘火車站東面一個稱為「螺螄山」的台地上;石船頭遺址位於原邕寧縣良慶鄉那黃村北面約3.5公里的邕江兩岸一個稱為「石船頭」的台地上;凌屋坡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五合村凌屋坡南面約50公里的邕江北岸台地上;南蛇坡遺址位於原邕寧縣伶俐鄉公所南蛇坡西南約1公里的邕江北岸台地上;灰窯田遺址位於南寧市東南面三岸園藝場灰窯田嶺下邕江北岸的台地上;長江嶺遺址位於南寧市東南面三岸園藝場部約2公里的邕江北岸台地上;豹子頭遺址位於南寧東南面柳沙園藝場那壩村西南面約2公里的邕江轉彎處的北岸台地上;龍頸遺址位於南寧市西北江西老口街北面約2公里的邕江北岸一個稱為「龍頸」的台地上;青山遺址位於南寧市青山園藝場青山腳下邕江東岸的台地上。頂螄山遺址位於原邕寧縣蒲廟鎮新新村九碗坡自然村東北約1公里的頂螄山上,1994年發現,1997年至1999年進行全面發掘,發掘面積1050平方米,共發現三百多座墓葬共四百多具人體骨骼,出土大批磨製石器、蚌器、陶器、骨器等遺物,還發現排列頗有規律的建築遺迹——柱洞,是廣西迄今發掘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內涵較為豐富的一處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
林河先生在其《中國巫儺史》一書中詳細總結了長江流域農耕文明領先世界的記錄: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建築科技(18000年前臨澧竹馬村的「高台式土木建築」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管道施工科技(竹馬村的拱形密封管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紡織科技(20000年前道縣玉蟾岩遺址的植物纖維編織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制陶科技(玉蟾岩的陶制食物盛器);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農業科技(玉蟾岩的水稻人工栽培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植物靈崇拜(玉蟾岩的「搓草紋」陶器);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貼塑陶科技(玉蟾岩制陶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雕刻科技(彭頭山文明的雕刻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拋光打磨科技(彭頭山文明的精製佩飾);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墾了世界上的第一片稻田(彭頭山文明的稻田);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鑿了世界上的第一條灌溉稻田的水溝(彭頭山文明的水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最早吃上了「令人老而不死」的大米飯(彭頭山水稻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陰陽觀念(彭頭山陶器上的陰陽縷孔);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火靈崇拜(彭頭山陶器上的火靈出入孔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崇拜(彭頭山的日月紋陶器);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神靈崇拜(彭頭山遺址的人形石與鳥形石);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將稻作文化傳播到了全世界(從玉蟾岩到全世界的稻作文化);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田園生活(兩湖平原彭頭山文化群);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9000年前的彭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雙帆欞船製造科技(近8000年的高廟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雙身畫舫製造科技(高廟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農耕之神(高廟、松溪口、征溪口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農耕祭祀(高廟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彩繪科技(高廟文明的朱彩陶器);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高層建築科技(高廟的六層高塔建築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鳳凰崇拜(高廟陶紋上的火鳳凰圖案);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天圓地方學說(高廟陶紋上的天圓地方圖);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絲織科技(江浙河姆渡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造漆科技(江浙河姆渡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園林科技(江浙河姆渡的盆景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最早學會了集市貿易(6000年前的洞庭湖城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航運工業(城頭山有舵的遠航木船);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建築科技(城頭山的古商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最早讓人類享受到了和平的城市生活(城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修築了世界上的第一條城市街巷(城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修築了世界上最早的築路科技(城頭山寬達五米的卵石大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人造運河(城頭山通往洞庭湖的護城河);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橋樑建築科技(城頭山古城的大木橋);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的第一批商品陶手工作坊(城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修築了世界上最早的通商港口(城頭山碼頭及先秦的支那灣);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最先發現了澳洲袋鼠和南極企鵝(湖北5000年前石家河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化工科技(西南濮人的丹砂);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出了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銅藝術(長沙出土的商周四羊尊);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失蠟法鑄銅尖端科技(長沙商周四羊尊);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完善的貨幣體制(楚國的金銀銅貨幣體制);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普及了世界上最早的計量工具天平、法碼與算籌(沅陵春秋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算術九九歌訣》(湖南里耶戰國遺址);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鍊鋼科技(長沙春秋墓鋼劍);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白口鐵鑄造科技(長沙春秋墓鐵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鐵農具鑄造科技(長沙春秋墓凹口鐵鋤);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帛畫(春秋時代兩湖平原);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闢了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大西南陸海通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闢了最早的「海上陶瓷之路」(大西南陸海通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闢了最早的「海上茶葉之路」(大西南陸海通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編寫了世界上最早的《旅行指南》(沅陵漢代吳陽侯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編寫了世界上最早的《美食譜》(沅陵漢代吳陽侯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聞名世界的「四大發明」(各個時期)……太多了,不勝枚舉。林河圖注
二、長江流域及以南的文明向黃河流域及以北的發展過程明顯
上古長江流域及以南文明向黃河流域及以北的發展過程明顯,突出表現為水稻農耕、陶器製作、原始宗教祭祀、圖騰崇拜、天文數理等一系由南向東向北的發展過程。
●稻作農業的起源和傳播。稻作農業起源的地點和時間,學術界曾有過不同的意見,如從世界範圍來說除中國外還有印度、日本、朝鮮半島等發源說;就國內來說有雲貴高原說,華南說、長江中遊說、長江下遊說、黃河下遊說等等,還有主張多中心說的。二十世紀90年代,湖南道縣玉蟾岩發現目前人類最早的農耕文明遺址。當時的記者報道是這樣的:那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時刻,1995年11月18日,考古工作隊員邱東聯發掘時,突然發現一塊不同尋常的鈣質膠結物,中國農業大學水稻專家張文結教授敲開膠結物時,發現裡面竟嵌有一粒黃澄澄的稻殼。這一敲,敲開了人類栽培水稻的歷史之門,敲開了人類破天荒的亘古奇蹟。玉蟾岩出土稻穀的粒長,與普通野稻相似,但外稃頂端無芒,完全不同於普通野稻,表明已具栽培稻的性質,是一種兼有野、秈、粳綜合特徵的從普通野稻向栽培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類型。玉蟾岩古栽培稻的發現,無疑將這一問題的探討時間推至二萬年左右,使其它水稻源頭說顯得暗談無光。當然,並不是說某地方發現了從時間上說相對其它地方早的水稻文明就能完全斷定人類水稻文明的起源就是某地,但這確實是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就象文明發祥地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樣,水稻農耕文明的發源地同樣需要具備類似的三個條件,即:這一地區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適合水稻的栽培,且這一地區有野生稻的廣泛分布;這一地區考古發現了年代相對早於其它地方的水稻農耕文明遺址;三是這一地區的農耕文明的發展具有連續性和向周邊放射的特點。還有一個有利的事實就是,玉蟾岩遺址中古老的陶器系夾碳陶,夾碳陶多採用粘土摻進稻稈、穀殼等製成,說明當時稻作農業有了一定的發展規模。長江及以南地區的喀斯特地形十分發育,石灰岩溶洞分布廣泛,野生動植物資源充足,是遠古時代人類理想的活動及棲息生存之地。長江流域水流縱橫,湖泊沼澤星羅棋布,自古就是水稻農耕發源發達之地。1978~1982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南方9省區的農業科學院、農業院校等數百個單位組成全國野生稻資源考察協作組,考察了9省區306個縣,初步摸清了中國野生稻的分布、種類、特徵、生態環境和伴生植物等。1984年公布最初調查報告,報告將我國普通野生稻的分布範圍劃分成四個自然區,即:海南島區、兩廣大陸區、雲南區和湘贛區。顯然,這四個自然區實為一整體,是中華和世界最早的水稻農耕發源地。在這裡,以玉蟾岩農耕稻作文明為起點向四周擴散:向東向南產生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環、江蘇溧水神仙洞、浙江浦江上山、廣東英德牛欄洞等上萬年的水稻農耕文明;長江流域一帶水稻農耕文明星羅棋布,如距今9000年之間的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距今8000年的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河姆渡遺址,距今6000年的江蘇高郵龍虯庄遺址等等。史前水稻農耕文明向北向西黃河流域高緯度發展的最明顯特徵就是宜稻則稻,因地制宜發展栗、黍、麥等其它作物,如河南、陝西、甘肅的部分地方適合水稻的生長,於是形成裴李崗文化河南舞陽賈湖、仰韶文化甘肅慶陽、龍山文化陝西扶風案板等稻粟混作農業文明。一些學者也明顯的感覺到賈湖的稻作農業、夾碳陶等因素與長江流域同時期文化有相同之處,呈現出長江流域向黃河流域之間的明顯過渡性質。
舞陽賈湖遺址出土的炭化稻
在河北磁山遺址發現的88個窖穴(灰坑)內有堆積的粟灰,一般堆積厚度為0.2-2米,有10個窖穴的糧食堆積厚達2米以上,數量之多是驚人的,這無疑是國家儲備糧。以往認為粟起源於埃及、印度,磁山遺址粟的出土,提供了中國粟出土年代最早的證據。這一發現,把中國黃河流域植粟的記錄提前到距今七千多年前,也修正了目前世界農業史中對植粟年代的認識。而東北、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雖然緯度較高但由於水分充足、一定季節內熱量充足,也自古形成了水稻農耕區。因此說,黃河流域較早較發達的文明其實還是長江流域發展而來的水稻農耕文明。
河姆渡遺址復原的榫卯木構件干欄式建築樁木打入地下,高出地面80~100厘米,
其上架設大、小梁承托地板,構成架空的基礎,在基礎上立柱架梁蓋頂,
這種建築形式稱作為干欄式建築。
2000年10月22~27日,韓國舊石器學會會長、國立忠北大學考古與歷史系史前實驗室李隆助教授,與忠北大學博物館館長吳仲雲,共同在菲律賓馬尼拉國際水稻研究所主辦的第四屆水稻遺傳學大會上,宣讀了《小魯里舊石器遺址的發掘及其重要意義》一文,報道他們在該遺址地點A發現距今17130年前,14820~13010年前的炭化古稻,並經漢城大學校農業生命科學大學農學科名譽教授,植物育種學專家許文會教授與韓國嶺南大學校自然資源大學農學科教授、農學博士徐學洙教授鑒定,前者為「擬稻」(Quasi Rice),後者為「古稻」,認為它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因此這將對認識稻種的起源和進化十分重要」、「提供了重要信息」。韓國有關報道也說小魯里稻種是世界最早的稻種,推翻了人們爭論不休的各種推測和有關稻種發源地和栽培稻子起源地的學說,意味著韓半島是稻種的宗主國,站在了世界稻種歷史的巔峰上,等等。果真如此嗎?首先,在考慮距今約17000~13000年前的韓國小魯里地區是否能出現「古稻」之前,先分析朝鮮半島是否具備普通野生稻生長的氣候條件。學者們結合朝鮮半島的地理氣候分析,15000年左右的半島連野生水稻生存的地理環境都沒有,又何來這麼悠久的水稻農耕文明?半島北部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冬季受大陸來的北風或西北風影響寒冷乾燥,夏季受海洋來的東南風影響高溫多雨,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集中於夏季,春、秋兩季降水較少;最冷月(正月)平均氣溫為6°~-20℃,絕對最低氣溫可降至-43℃,最熱月(八月)平均氣溫在20°~24℃之間,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半島南端為亞熱帶森林氣候,最冷月(正月)平均氣溫為-6°~2℃之間,最熱月(八月)平均氣溫大部分在20°~27℃之間,年平均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參考《世界地圖集·朝鮮》,中國地圖出版社,1987)。朝鮮半島的地理氣候表明,半島北部與中部都不適宜於普通野生稻生存,只有南端基本達到要求。但在17000~13000年期間,正是地球最後冰紀期的最寒冷時期,諸如中國東北、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這樣的北部緯度不具備野生水稻的生成。小魯里遺址位於朝鮮半島中部、小白山脈西側、主峰俗離山(海拔1057米)附近,約在北緯36°55′,東徑127°48′,屬於中部與南端交界處。因此,其氣候應介於北部與南端之間,即最高平均氣溫為20°~26℃之間,最低平均氣溫為-6°~-15℃之間。這樣的氣溫環境,也不適宜於普通野生稻越冬,在一般寒冷的年份就會凍死,更不要說在15000年左右的最後冰紀期的特殊寒冷階段了。朝鮮半島近萬年來均未發現過有普通野生稻生存,現在也無普通野生稻生存,亦無這方面的文獻記載與神話傳說。當然,無論朝鮮半島還是日本列島,能出現幾千年的水稻農耕文明還是正常的,原因在萬年前這一帶本就與中華大陸相連,而就是萬年後冰紀期結束,中華先民同樣不單是繼續在這些地域經營,還繼續遠渡重洋到了美洲開拓。但截止到目前的資料顯示,半島稻作文明金浦約為4000-3000年前、平壤大同江邊約為3000-2500年前、京畿道驪州郡欣岩里約為3000-2500年、忠清南道扶余約為2600年前、全羅北道扶安約為2200年前、慶尚南道金海的稻種是約為1900年前的稻種。顯然,半島的稻作文明的連續發展約4000千年左右,是為中華長江流域水稻農耕文明向東向北發展的傳承結果。同樣的道理分析,日本的稻作文明亦如此。●原始陶器。陶器的產生髮展傳播與水稻文明的產生髮展傳播是基本一致的,也是從長江流域中游向四周擴散的。目前來看,最早的陶器當為玉蟾岩遺址發現的最原始陶器,時間近2萬年。而長江流域及以南的上萬年文明遺址中幾乎都有陶器的發現,如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雖然目前還沒發現水稻,但嶺南人捏制陶器來甑煮螺螄等小食物的歷史卻推進到了1.2萬年前。陶器由於燒造過程的不同,出現了灰陶、紅陶和黑陶等不同品種的陶器。與此同時,人們為防止陶坯經水浸泡或經火燒斷裂,而在泥土中羼入砂子,燒製成泥質夾砂灰陶和夾砂紅陶。陶器的產生髮展史由長江流域向黃河流域和其它地區發展的過程尤其在陶器燒制中摻雜稻殼等植物這一突出特徵表現出來。長江流域的先祖對於火的利用和認識的歷史非常遠久,距今200萬年前的元謀人就開始用火了。長江流域的糯民在陶器製作中,創造了在普通粘土製坯中摻沙或穀殼的方法,此制陶方法逐步向四周擴散。近9000年的澧縣彭頭山文化遺址中的紅陶已飾有太陽月亮紋。陶器發展到黃河流域及以北地區後發揚光大,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紅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殼黑陶」等等。白陶是中國史前制陶工藝中的傑出代表。洞庭湖區所出白陶的年代較各地要早,1990年在岳陽墳山堡遺址第3B層出土的白陶殘片,其年代上限距今7700年;而高廟文化最早一期遺存中新發現了精美白陶罐片,其所處年代距今8000年左右,高廟文化所處的沅水中上游地區很可能是我國白陶的最初發源地。過去在浙江桐鄉羅家角遺址、陝西漢中盆地的龍崗寺遺址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地的史前遺址中都出土過白陶,但年代大都在距今6000年上下。8000年左右的高廟遺址出土的精美白陶殘片
許多學者對西亞古人為什麼在其燒制的陶器中也摻入稻殼迷惑不解,其實這正是長江流域糯民發展到達西亞兩河流域後,在燒制陶器的過程中仍然秉承中華長江流域傳統燒制技法的緣故。
推薦閱讀:
※長江刀魚,我希望以後每年都能看到你在長江里暢遊
※普資封上的三座長江斜拉橋
※長江集團:李嘉誠的龐大商業帝國 |【十分鐘公司簡史】
※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建成通車
※傳言被證實, 從清華兩位長江歸海普林斯頓說起: 顏寧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