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打虎啟示錄:如何把特首關進籠子?【李光斗觀察】
「蒼蠅老虎一起打」,大陸反腐之風正烈,日前,香港特區也傳來「捷報」: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曾蔭權被裁定「公職人員行為不當罪」罪名成立,即時收監。法官表示,曾蔭權的這項罪名判緩刑的可能性很小,且在判決結果定讞前不準保釋。
現年72歲的曾蔭權,2005年至2012年任香港特首。任職期間,曾蔭權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跟錢打交道(他是香港首任華人財政司司長)。曾蔭權最為人稱道的,就是1997年對抗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大鱷,他當時是那場對抗大戰背後的主要負責人。這樣一位海疆大吏,任職期間到底做了什麼事,在卸任5年後仍不得「善終」呢?
重拳拿下小老虎
據悉,此次曾蔭權被指罪名有三項:第一,他和太太4次乘富豪私人遊艇及飛機出國旅遊;第二,他將自己的藏酒以200萬港元的價格賣給一個私人酒窖。同時,他批准把一個政府防空洞租給這個酒窖,月租金只要2700港元。此外,他還把一批價值180萬港元,貴州省送給香港政府的茅台酒,運到自己退休後的辦公室,涉嫌私吞政府禮品。
前兩項因為證據不足沒有出現在最終的起訴書上,但第三項貪污內容是致命的。他退休後租住深圳的一個500平米複式豪宅,年租金只有8萬港幣,這遠低於市場價。而房東是香港數碼電台老闆黃楚標(彼時港府行政會議正在審批香港數碼電台的多項申請)。此外,他建議授勛的建築設計師曾為他的深圳豪宅做過設計。遊艇旅遊、私藏政府茅台酒、利益輸送,這些和大陸那些動輒上億的貪污規模相比,可謂小巫見大巫,姑且稱曾蔭權「小老虎」吧。
香港曾經是腐敗溫床
香港曾是世界腐敗的重災區。上世紀中期,英國媒體對香港的新聞報道中有七成和貪腐有關。這其中,以警界腐敗最甚。當時一位貪污500萬港幣的香港警司韓德曾這樣描述香港警界的腐敗:「貪污在香港警察隊伍中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晚上睡覺、白天起床刷牙一樣自然。」保守統計稱,上世紀60—70年代香港警察從黃、賭、毒中獲得贓款高達10億港幣。可以說,彼時的腐敗已成為一種「制度」。
香港警察貪腐的第一個來源是毒品交易,香港是金三角毒品交易網路中的重要中轉站,香港本身就有超過8萬人的吸毒者。警察不僅不禁毒,還給毒販做靠山、發放「許可證」,提前泄露緝毒行動;毒品交易由幾個幫派壟斷經營,利潤和警察分成,而不向警察納貢的販毒者將被警察「開除」。
香港警察貪腐的第二個來源是賭場,香港三大賭場要將利潤的一半供奉給警察。警察並不會直接收錢,而是通過「中間人」,而為了分配數額龐大的贓款,甚至僱傭了會計,贓款絕大多數通過外國銀行支付。
腐敗的臭名嚴重影響香港的社會民生和國際形象,反腐立法推陳出新,但成效了無。早在1948年,香港就頒布了防止貪污的法令,規定司法機關可以對公務人員的賬戶、消費情況進行調查。但香港腐敗由來已久,且司法機關沒有獨立性,只是左手搏右手。爛到腳跟的腐敗成為香港社會的定時炸彈。「葛柏案」成為香港政府決心反腐的導火索。葛柏時任香港總警司,1973年7月他提出提前退休,1974年4月香港警方最高長官警務處處長收到葛柏向海外轉移大量現款的情報,隨後反腐機構在480家銀行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葛柏在香港及海外的儲蓄高達62.4萬港幣(當時香港100平米房子的價格約為2.5萬港幣)。感到大事不妙的葛柏使用一張警衛人員的通行證登上了飛往英國的飛機,溜之大吉。之後,輿論再曝警方清查葛柏的賬面財富已達437萬港幣。這迫使當時的新任總督麥理浩爵士不得不徹查此案。
對於此案,隨後的報告這樣描述:「最壞的一種貪污形式就是反貪污辦公室所說的『集體』貪污,就是說整個團體的警員都參與了收取和分配贓款的活動。」
1973年10月17日,麥理浩爵士在香港立法局宣布建立一個新的、獨立的反貪機構——廉政公署。因為民眾對舊的反腐機構已經失去信任。葛柏在被從英國捉拿歸案後被判4年監禁,以此為起點,香港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反腐工作。到1976年,超過200多名警察被調查、審訊和判刑,與此同時還不斷有人被請去「喝咖啡」,在香港只要被廉署請喝咖啡就意味著距落網不遠了。香港警界人人自危,惶恐不安。
香港藝人曾志偉的父親曾啟榮官至香港警署警長,但也捲入香港警界貪腐案,1975年法院開庭前棄保逃往台灣。後被終身通緝,至死未能再踏入港島。1977年10月,警界開始遊行示威,抗議廉政公署權力過大,公署大樓被警察包圍。麥理浩爵士選擇了折中的辦法來和平贖買,宣布對1977年1月1日之前的貪腐既往不咎,已經落網的要繼續審理。至此,香港長久的貪腐告一段落。
廉政公署零容忍
因為對貪污腐敗零容忍的態度,時至今日香港成為世界知名的「廉潔之都」。什麼是零容忍?就是無論當事人受賄金額高低,哪怕貪了一分一毫都難逃法律制裁。以至在港劇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個條理明晰,橫衝直撞,斤斤計較起來像個婦人的強勢部門,它就是「廉政公署」。
香港廉政公署在成立之初,為了立威,曾以「茶錢案」表明其對腐敗零容忍的決心。來龍去脈是這樣:和現在內地的快遞員一樣,當時的香港郵差在遞送包裹時都會親自上門並讓僱主簽收確認。一些人因顧及郵差工作辛苦,便自發給郵差一些「茶水錢」(也就是俗稱的小費)表示感謝。時間一長,這種報酬方式形成了習慣,這在當時看來再正常不過。但決心反腐的廉政公署卻出人意料的對一名收了10元「茶錢」的郵差進行指控。在人們的質疑中,廉政公署解釋道他們只是依法辦事,並明確政府公務人員無論何因只要觸及收受錢財的紅線就是違法,只要違法就必須接受制裁。這個案件讓行賄、受賄都是違法的觀念在香港擴散並根植下來。據說這個案件公開後的三十年間再也沒有人敢收送「茶錢」。
制度反腐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官無商不富,商無官不穩,匪無兵不盛,兵無匪不威。」這是人類社會因利益博弈,而衍生的社會亂象。權力尋租財富快速變現,而財富也依靠權力如虎添翼,繼而保全自己謀得更大利益。人性弱點使然,即便重典之下,巨大的風險收益仍然讓局中人前赴後繼。
這是廉政公署成立以來第一次檢控香港最高行政長官,曾蔭權案告訴人們:任何陽光照不到的地方都會有陰影;任何權力都會尋求利益最大化,這與私德無關,而是人性使然。遏制腐敗只能靠健全的制度,只有把腐敗的特首關進籠子,香港廉潔之都的美名才能保全。(本文版權歸李光斗品牌觀察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一部悲涼但不絕望的啟示錄
※魚·客啟示錄…三條魚尾巴又一力作…
※台灣黑道啟示錄
※啟示錄第三講:給七教會的信
※「超級細菌」啟示錄——濫用抗生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