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學葉躲媽媽(反思,圖片,視頻)

《東方今報》報道了這樣一位博士。博士名叫竹學葉,老家在河南固始縣洪埠鄉馬埠村,父親是名老師,母親是個農民,兩位老人現跟著小女兒住在固始縣城。竹博士在鄭州工業大學畢業後移居加拿大,8年不與父母聯繫,甚至沒打一個電話。由於長期的壓抑和對兒子的思念,其母先後罹患癌症和糖尿病,以上事實經律師核實確有其事

中國是個講孝道的社會,至少在形式上是這樣的,遇有鄰家不孝孩,唾之罵之那是少不了的節目。母親節剛過,網路又造了新詞,叫做「躲媽媽」,這是繼「躲貓貓」之後又一個衍生詞。父母與不孝子女之間,不孝是個果,光痛恨這個果不是個辦法,我們應該找到「因」在哪裡,也就是說,孝道鴻溝已經形成,那麼到底是誰動的土?第一,賴社會。中國之孝道傳統源遠流長,中國之孝子更是典型多多,社會風氣更是倡導孝道,在人們的骨子裡已經形成了「人不孝大逆不道」的共識。社會人員複雜,孝子逆子在何時何地都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很明顯,賴社會賴不著。第二,賴子女。事與物,內因起絕對作用,人之不孝是一種對社會教育的選擇吸收,好的榜樣被排斥,差的典型被尊崇,那自然是沒個好。不管你念到博士還是院士,孝順與否與文化程度無關。自己「發達」了,卻連一聲問候的電話都不肯打,無論如何都有點無恥。第三,賴父母。子不教,父之過。孩子教育得不成功,當然是指做人上的不成功,為人父母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別沉默地當著受害者的形象。孩子從小到大,教育方式上的欠缺必然要推到父母身上。一些爸爸媽媽,忍辱負重,從小到大什麼都包辦,生怕孩子苦累一點點,忘記了人性教育,遺失了心靈溝通。以為孩子學習好就是出息,以為孩子很體面就是成材,最後培養出了一個有人格缺陷、不知道感恩的怪胎,該不該反思呢?「躲媽媽」畢竟是人間悲劇,唾之罵之大概無濟於事。孝道的水土流失,多了,就成了鴻溝,人間天倫不能跨越,悲戚戚莫過於此。但請父母孩子更進行立體化反思,究竟是誰動了這裡的土,讓鴻溝成天塹,讓親情盡傷悲。許是孩子不可教也,許是爹媽教育失敗,當親情不可逆轉,每個人都應該反思。


推薦閱讀:

反思:學會整理自己,何嘗不是一種好的學習?
逆反心理?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教學反思
「反思印老思想事件」中的偷換概念問題
24——「災難報道」背後的災難——對「5·12汶川大地震」災難報道的一些反思

TAG:圖片 | 視頻 | 媽媽 |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