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的秘密與隧道 | 一周書單

『閱讀需要主張』

最近書評君的編輯部正在忙於「2016年度好書」的評選,那真是一件艱難的工作,因為好書太多了,每一輪「入圍」都是在割愛,都要忍著痛和不舍。

而與此同時,好書依然在一本一本地出。有時候會覺得,愛上這人生的緣由之一,就是有這麼多好書相伴。——即便以人生之有涯,斷斷讀不完所有好書,但不必貪心,每一次相遇,都值得珍視。

新的一周書單,看看吧。

文學

《隧道》

作者: [韓]蘇在沅

版本: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6年10月

▲點擊圖片買一本

我們常羨慕韓國電影狠抓社會現實黑暗地帶之大尺度,感嘆電影中政客、精英和普通人在令人窒息的社會框架之下的困獸之鬥。除去韓國電影審查制度更加開放以外,韓國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也為同題材的電影提供了文本。如反映少女性侵案的《素媛》便是根據韓國以「為弱者代言的小說家」著稱的小說家蘇在沅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今年8月,另一部由其作品改編的《隧道》也在韓國上映,小說的中文譯本則在今年10月被引入國內。

相比電影,小說更加灰暗。工薪族李正洙在駕車途中被困實為豆腐渣工程的隧道里,隨著救援工作的緩慢緊張,施工單位的行賄記錄、政府的推諉與家人的不離不棄交織上演。一個普通人值不值得救?一個普通人因政府失責而死,然後呢?這種問題不是只能在隧道里才會遇到,也不只在韓國發生。很多國內的社會新聞給了最真實的回答。

社科

《我的辯詞與夢想》

作者: 張思之

版本: 法律出版社 2016年10月

▲點擊圖片買一本

被稱為「中國律師界的良心」的張思之,曾擔任「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律師辯護組組長,在上世紀90年代後代理了如南方周末系列名譽侵權案等一批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在很多必輸的案件中,他秉承法律與正義的信念,案件雖敗,卻維護了律師的聲譽。

今年法律出版社重版了張思之律師的姐妹篇《我們律師》《我的辯詞與夢想》。前者收錄了張思之對律師行業、社會問題等問題撰寫的雜文,後者則收錄了「黑鐵時代發出的黃金般的辯詞」。他堅持這樣的見解:「真正的律師必是真正的人:似澄澈見底的清流,如通體透明的水晶。表裡澄澈,一片空明,反映出心靈純凈,心地晶瑩。」有讀者評價他的辯詞,「就好像終有一天能改變一點這世界一樣」。

傳記

《凱南日記》

作者: [美]喬治·凱南著、[美]弗蘭克·科斯蒂廖拉編

版本: 中信出版社 2016年11月

▲點擊圖片買一本

從早年間前往東歐、二戰時堅守柏林,之後又出任駐蘇大使,作為20世紀的風雲人物之一,喬治·凱南塑造了冷戰時代,又曾努力打破美蘇僵局,半個世紀的國際格局深受這位「保守派」戰略家、外加思想家的影響。

在政治、外交以外,凱南還是兩屆普利策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事實上在身處全球大格局的漩渦時,他一直以私人日記的方式記錄著他對政治、外交、生活的體悟。今年,8800多頁的《凱南日記》中文版得以面世,真實還原了「二戰」、朝鮮戰爭、冷戰、蘇聯解體、中美關係等20世紀大事件的幕後故事、決策過程。

在史料價值以外,這些原本私密的文字里,還活著一位對情感時有困惑的丈夫,一位對蘇聯感到恐懼由難以抗拒俄羅斯魅力的外交官,一位在國際關係的斡旋中與現實妥協、不乏思想矛盾的記錄者。他站在自身之上,觀察自己、審判自己,靠著敏銳的思辨從周身瑣碎事件中預測歷史的進程,並孤獨而持久地在這種自我對話中傾注著道德見解和哲學反思。

歷史

《南京不哭》

作者: [美]鄭洪

版本: 譯林出版社 2016年12月

▲點擊圖片買一本

美籍華裔學者鄭洪是理論物理學者,這位三十三歲即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正教授的知名物理學家,更熟悉的是楊—米爾斯場論和暗物質粒子的研究,為何要寫一本關於南京大屠殺的作品?

決心來自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三日的下午,他見證了三位美國人和一位日本人關於廣島事件的會議,他們絲毫不談日本在二戰期間對於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作為。物理學家當然懂得原子彈的殺傷力和日本平民的死傷,「但歷史不容以理念剪裁,我們有權對世界發聲」。於是在1999年,他真的去了南京,尋找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見面長談。最終根據真人真事演繹而成這部《南京不哭》。最初送稿到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時,社長以不出版文學作品為由拒絕,但在讀過此書後,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內部創立了一個子公司,專門接受文學作品及其他的作品,《南京不哭》的英文版才終於面世,並在南京大屠殺80周年之前出版中譯本。不妨也把這本書視為一種歷史記憶的呈現,它書寫了一個理工學者執著的人文情懷。

兒童

《牆書》系列

作者: [英]克里斯托弗·勞埃德、 [英]安迪·福肖


推薦閱讀:

父母必讀書單,合格父母至少認真一本!
書荒?豆瓣2017年度高分圖書書單送給你!
書單|好電影因它而不朽
「知乎·讀書會」的第一份榜單來了,請查收~
我的推薦書單

TAG:書單 | 隧道 | 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