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開示悟入佛教

  一、對佛教的總體看法  佛教是一種以教育為特色、以信仰為基礎、以慈悲為核心、以解脫為旨趣的宗教。教育的特色體現為度盡天下所有眾生的宏願;信仰體現為一切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的信念;慈悲體現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核心教義;解脫體現為超越一切的究竟涅槃。佛法的內涵是無法用人類有限的認識所限定的,它可以隨人的心量和智慧的層次而無限的擴展,只有從本質上認清佛法的脈絡,才不至於產生由自身理解認識上的局限所導致的偏執和自我混亂狀態。  從一個側面看,佛教具有一種超越時空的富有變通性的方便智慧,它是以解決當下的實際問題的面貌而出現的。那種將佛教當作古籍文獻來研究、考證的方法,自有其特定的學術意義,但對於有志於修學佛法的人來說是不甚相應的,重要的是依據佛陀的開示轉變心識。佛法是藉助於千姿百態的事相來揭示隱藏於事物背後的內在規律,引指望月般地引導眾生遠離執著,走向光明與自在的解脫之路。執著於文字概念的分別,很容易墮入執指為月的心理困境之中。  不明佛心,學法無益,執著文字,徒增困惑。從佛法的概貌上說,它是一個自足的完備的整體,而不是片斷的、部分的集合。它的任何教理都具有來自於整體的全息性色彩。學習佛法應首先從了解佛陀為什麼來到世間,他的目的是什麼,以及他是如何實現他的目的這些基礎性問題開始。這不能靠佛教學者們的推理和猜測,而是要看釋迦佛本人怎麼說。釋迦牟尼佛在《妙法蓮花經》中曾對諸佛來到世間的目的做過精闢的概括: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 吾自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由此可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就是釋迦佛一生示現的所作所為。那麼面對眾生各不相同的理解背景,千差萬別的智商水平,佛陀怎樣實現如此宏大的教育目標呢?我所能體會和感悟到的是:在承認差別性的前提下,以相應性原則為基礎,用比喻、隱喻等意會性方式為手段,方便善巧地破除執著,激發人們利他性的慈悲心,使得修行者通過如理如法的內觀與行持,最終藉助超越性的智慧證悟空性,獲得各得其所的解脫境界。  所謂的「開示悟入」意味著通過展示佛陀的認知方式、思考方式和相應的行為方式,向世人揭示出他所發現並證悟到的宇宙人生的根本規律,是對追求解脫的人們的一種「示範」。這種示範本身自然具有引導性和啟發性的功能,它能使有緣眾生獲得相應的心靈上的覺醒。人的知見直接影響著自身的行為,能否具有正知正見是修行人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最終所謂「入佛知見」者,便已是與佛心不二之人,這是成就者的標誌。佛陀就是來幫助眾生成就此事的。  「開示悟入」可以通俗地解釋為提供佛陀的看法、想法、做法,這就需要有一整套高度概括性的理解宇宙人生的分析模式和思想方法。依據當時人們的理解背景和接受程度,佛陀首先提出了「苦、集、滅、道」所謂「四聖諦」的概括與分析模式。而後又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場合,根據不同聽眾的理解背景,提出過諸如「十二因緣」等許多概括與分析模式。最後對具有大乘根基的徒眾又提出了具有終極性色彩的展現佛陀自身境界的「常、樂、我、凈」的概括模式。  如何看?佛陀的知見就是建立在空性基礎上的般若智慧,是不在世間經驗範圍內的知見。佛陀依真俗二諦展示自己的知見,依據相應性的法則,提供不同的「觀法」,也就是根據人們的現實境遇和內心需求,引導人們產生有助於解脫現實困境的理性認識。例如,「無常觀」,「無我觀」,「不凈觀」,「苦觀」,「空觀」等等。這些主要的「觀法」,其依據是建立在「如實觀察」的基礎上的,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原有的認識上的錯覺。這就是「自凈其意」的功效。  如何想?首先要依據佛陀的開示,確信自己具有「與佛不二」的「如來智慧德相」,這是自己本具的自然天賦,也是佛教信仰的基石。在此基礎上整合一心,將所有的心念統合到有助於彰顯這「如來智慧德相」的慈悲心上。依俗諦而言,佛心就是慈悲心,學佛就是學佛的慈悲心。只有在明了佛心的基礎上,修行者才可能發出清凈的菩提心和悲心大願。這種如理作意的「想」具有感天動地的不可思議的精神能量,它是成佛的正因。這是「善用其心」的妙用。  如何做?成佛的修行法門雖然有無數種,但最終都將落實在菩薩道上。對於真心發願成佛的人們來說,行菩薩道是最穩妥、最相應的途徑,它需要修行者依據菩提心和大悲心所外化出的度化眾生的方便智慧,以「六度」為核心,進行學修一體化的體證式的修行實踐。以慈悲心廣度眾生的過程也正是最有效的自我學習、自我修鍊的過程,從真實的意義上說,度人就是度自己,所謂的佛菩薩都是煩惱痛苦的眾生所成就的。這就是「六度萬行」的實踐。  二、對佛法精髓的幾點認識  就構建現代佛教的修學體系而言,我們所能改革或創新的僅限於對佛教教理的認知方式和感悟方式,所能調整的只是修學的方式和引導的方式。佛法法脈的歷史傳承確實有其難得的殊勝之處,它是保障修學者具足信心,踏上學佛正途的基礎,但現實的狀況仍有改良的餘地,一些人為性的因素阻礙了人們修學正法的進程。有鑒於此,才需要當今的有識之士共同探討那些既能保持自身傳承的優勢,又能夠取得廣泛共識的佛教修學理念。  本人雖不屬於純粹意義上的修行者,但卻自認為是受益於佛法之人,現就我所感悟到的佛法的精髓,提出四點認識,但願能夠對構建現代佛教的修學體系產生一些積極的輔助作用。這四點認識可以表述為教育方式上的相應性:落實在一個「緣」字;修鍊內容上的利他性:落實在一個「慈」字;理解方式上的意會性:落實在一個「悟」字;證悟境界上的超越性:落實在一個「空」字。簡言之,可概括為四個字:緣、慈、悟、空。  一、修學佛法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有「緣」,落實到具體的修學過程中就是依據「相應性原則」找到屬於自己的入門處,其中包括是否能遇到自己的精神導師,能否對其有情感上的親切感,理性上的信任感,以及直覺上的認同感等等,因為沒有內在信任做基礎的修學皆屬於無用功。以往的大德們常有把自己的弟子推薦到其他法師那裡去學習的情況,這也是基於相應性的考慮。因緣不具足的盲修瞎練,往往能夠把佛法的甘露變異為障礙解脫的毒藥。  二、「慈」是佛教修行的核心內容,是修行之要道。慈悲心是修行的起點也是成就的終點。無慈悲心的所謂修行,都是南轅北轍之舉。佛陀曾在《大般涅槃經》中將主要教法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善男子,如是等法慈為根本。」他還把一切成就者的內在原因歸結為「慈」:「善男子,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為根本。」「慈」是能夠涵蓋一切的最為本質性的東西:「善男子,慈者乃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不可思議,諸佛境界即是慈也。當知慈者即是如來。」  三、佛教在理解方式上的主要特徵是意會性,它往往具有引指望月的功能和觸類旁通的色彩。許多超越人們理解範圍的事理是很難僅靠思辯性的理解來解決的。有意識地創設形式多樣的感悟機緣是佛教教育的優勢所在。佛陀在傳法中運用種種的方便智慧,就是為了破除人們心中的執著,讓人們意會到這樣一個事實:人人都具有解脫成佛的可能性,為此,人們才有自我修行的必要性。真正覺悟和得到解脫的是那顆超越於語言文字之外的能夠意會的心。  四、修習佛法的證悟和解脫境界,最終都將反映在基於中道觀念的對空性的體認上。空性的觀念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心理感受,它是最具有超越性的,其功效是最大限度地放大心理背景,使之產生無限的超越感,超越執著、煩惱、局限、錯覺……。世間之人的煩惱皆源於其內在的不正確的知見,佛陀所提供的對治煩惱的最有效的良藥就是「空三昧」,「諸佛菩薩修習如是空三昧故不生愁惱。」簡言之,空性是諸法的實相,對這一實相的感悟程度決定著修行者的證悟境界。  三、對現代修學弊端的思考  為何古人多有利根利器,而現代卻多是鈍根鈍器?為何學習的外部條件越來越好,學習的文本資源越來越豐富,可人們對佛法的感受卻越來越膚淺?究竟是人本的素質越來越低下,還是不符合教學規律的扭曲的遊戲規則使然?面對著培養佛教人才過程中的諸多不如人意的現實狀況,我們能作些什麼?對以上問題的思考與回答,需要對現代教育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主要問題,做一個簡要的梳理。這集中表現在學生、教師、以及教學方式這三方面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對學生而言,首先要解決為何而學的問題。現代的學生,從小就被籠罩在考試競爭的心裡陰影之中,為考試或某種低俗的實用性目標而學習的心理傾向已成為頑固的心理疾瘤。偏狹的學習動機必然會導致聽聞多,思維少;記憶多,感受少的現實格局。在佛教領域,由於缺少宗教情懷所導致的那種心理的斷層感,使得不少的學習者把學習佛法當作是學習歷史和神話故事一般。對學習而言,如果人們缺乏內在的認同感和意義感,就難以產生真實的恭敬心和希求心,更難以用感悟和體驗的方式進行有效的學習。  現代的學生普遍地缺少「大師教育」,從小到大都被僵化的考試教育所籠罩。其實,任何時代都不缺少大師,但特定的教育制度有可能大範圍地扼殺具有大師潛質的人。所謂大師和教師都只是普通的教育者,其內在的區別是:大師是那些有足夠的精神能量衝破重重教條束縛的人,而一般教師的角色定位則是為五斗米折腰的打工者。大師所傳授的是一種精神,一種與靈性相關的具有超越性的大智慧,而教師所傳授的只是有助於考試的,被別人所圈定的所謂基礎知識。  對現代教育而言,標準化的學術氣息已成為主流的「定式」,大多數照本宣科的講師們唯恐自己不夠「標準化」,先入為主地把佛法割裂成抽象的、無任何生命色彩的「知識模塊」,以邏輯推理的論證、論辯為有效性的標準,其結果是給學習者留下了一堆需要記憶的「課業負擔」。我們這裡所探討的不是教學內容的標準化問題,而是對被標準化禁錮的思維模式和相應的教學模式的反思。反思在教學方式和指導思想上,是否有隨俗世法而偏離佛法本色的戲論化傾向。  我以為,根據當今時代的發展和佛教本身的特點,講說佛法的大師應具備導演的素質,講課的過程猶如導演給演員們「說戲」,期望演員們能夠準確的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深刻地理解劇情後,要全身心地「入戲」,使之成為劇情角色心理活動的體驗性再現,那是一種神聖感的「復活」。佛教導師身教的力量往往勝於言教,許多感悟的機緣都是用看似很具有隨機性和偶然性的行為語言創設的。對學習者而言,重要的不是對概念的記憶、理解,也不是對義理的描述、背誦,而是要體悟到它與自己的相應性關係和內在的意義。  現代的所謂科學的標準化的教學模式,似乎已偏離了佛法那靈動的生機,失去了那有血有肉的活性基因,成為與世間法知識相類似的呆板的教條。這裡並無意否定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我所關注的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傳授,以什麼樣的方式學習才是符合佛教自身特色並有可能取得相對滿意結果的問題。佛教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悟性教育和通才教育,它所培養出來的應該是在精神層面的立體而完整的人。而一般世俗的知識性教育所培養出的,多是具有某種專長技能的人。  學習佛法就是要通過感悟佛陀的教導,使之內化為自己的智慧,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方式和行為習慣。在此,我依據本人的實踐經驗,提供一個值得嘗試的選擇方式:對自修者而言,選擇一部與自己相應的了義經典為藍本,用還原法的冥想令自己找到「在場感」,按照自己認定的角色,嘗試著與佛陀對話並獲得未經任何人翻譯、解釋的直接的領悟。對教學者而言則需要像高明的老中醫一樣,辯證醫治,法無定法,以內在的空心和慈悲心應對一切「鮮活的病情」。  結 語  以佛陀圓滿的知見看什麼都是圓滿的,凡夫的煩惱也都根源於其凡夫的知見。佛陀的教化就是開佛知見,以此知見能夠看清一切事物的真實相,這個實相的特徵是:「說也如此,不說也如此,原本就如此。」「知見」表現為人們對萬事萬物的「看法」,一旦看法改變了,關乎到人們「業力」成因的「想法」和「做法」都將相應地隨之改變。在動蕩多難的時代,人們才倍感和諧的可貴,最大限度地培育「和諧的種子」是當今有識之士能夠做的最有價值的事情……中國佛教協會 http://www.chinabuddhism.com.cn/yj/2013-06-13/2932.html作者:李音祚 來源:法音 1、當我們身處逆境時,是該委屈成全,還是奮起反搏? 佛曰:放下。2、失去的東西,有必要去追討嗎?佛曰:失去的東西,其實從未曾真正地屬於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討。3、如何理解永遠? 佛曰:人人都覺得永遠會很遠 其實它可能短暫得你都看不見。4、生活太累,如何輕鬆? 佛曰:生活累,一小半源於生存,一小半源於慾望與攀比。5、昨天與今天,我們該如何把握? 佛曰:不要讓太多昨天佔據你的今天。6、如何對自己,對他人?佛曰: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夠遇見7、您如何詮釋禮貌?佛曰:對不起是一種真誠,沒關係是一種風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誠,卻得不到風度,那隻能說明對方的無知與粗俗。8、我們如何確定自己的目標? 佛曰: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9、怎樣平衡快樂與悲傷? 佛曰:一個人只有一個心臟,卻有兩個心房。一個住著快樂,一個住著悲傷,不要笑得太大聲,不然會吵醒旁邊的悲傷。10、有些人總是怨聲載道,您怎樣看?佛曰:許多人在重組自己的偏見時,還以為自己是在思考,思考如何拯救世界11、我們怎樣做才叫「腳踏實地」? 佛曰:只要你的腳還在地面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輕;只要你還生活在地球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大。12、有人說愛情會因為時間而沖淡,您認為呢? 佛曰: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時間也使人忘記愛情。13、您怎樣看待「愛與幸福?佛曰:很多人,因為所謂的幸福而愛錯一人,但更多的人,因為愛對一人,而幸福一生。14、兩個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怎麼辦? 佛曰:不能在一起就不能在一起吧,其實一輩子也沒那麼長。
推薦閱讀:

[解毒咒]常用佛教經咒
大智度論集注(487)——念佛教法
深夜放送:修道毒雞湯!
海濤法師:為自己想,是所有痛苦的開始,為別人想,才是所有快樂的因!
當今世上佛教正宗何在?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