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胤襈的生母---良妃的身世背景
良妃在出生之時並不是身份低下之人,她的父親阿布鼐是察哈爾部林丹汗的兒子!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林單汗吧。皇太極就是從他手裡得到相傳是元代的傳國玉璽的。林丹汗被皇太極的鐵騎殺得七零八落,最後借酒銷愁,不能自拔,在1634年(天聰八年)年僅43歲時撒手人寰了。接過他王位的,是當時只有12歲的兒子額哲。皇太極要欺負一個12歲的孩子實在是太容易了,而額哲為了保全察哈爾部眾多人的性命,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向皇太極投降。
為了安撫額哲,皇太極把自己10歲的女兒馬喀塔下嫁給額哲。但是在幾年之後,額哲病死了,於是察哈爾親王的爵位由額哲的弟弟阿布鼐繼承(額哲在投降後,不再是察哈爾王,而由皇太極封他為察哈爾親王)。同時,根據滿族沒有人倫觀念的夫死嫁夫弟的習俗,可憐的馬喀塔又嫁給了阿布鼐。當時是順治二年,即1645年。
馬喀塔何許人也?她是孝端文皇后和皇太極的第二個女兒。
孝端文皇后何許人也?她就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正宮皇后,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博爾濟吉特氏,閨名哲哲。
所以,衛氏良妃,她是愛新覺羅氏固倫公主馬喀塔和察哈爾部親王阿布鼐的女兒,皇太極的外孫女!相信這樣的身份血統,是康熙所有的妃子都及不上的。說得再深一點,良妃和康熙,也可以算是姑表兄妹。
孝庄-------------皇太極------------哲哲 林丹汗
佟妃----------順治 馬喀塔-------------阿布鼐
康熙----------------------------------良妃
胤禩
至於,身份如此尊貴的良妃如何會成為辛者庫罪人,大概也要算在她那個不修德的父親身上了。阿布鼐不似額哲那樣懂得委曲求全,早在順治十六年他就曾因為擅自殺死刺客阿濟薩和他的父母、妻兒而被順治處罰。但是他並不知悔改,此後拒絕向清王朝納貢,在康熙八年,阿布鼐被削奪親王爵位並且幽禁盛京。康熙十二年,阿布鼐的兒子布爾尼趁著康熙正在對付三藩,勾結其他蒙古王爺作亂,但可惜天不遂其願,康熙十四年四月,布爾尼就被康熙的軍隊打得狼狽逃竄,最後死在逃亡途中。他的父親阿布鼐也由此從幽禁被推上死路。而可憐的良妃,在父親、哥哥叛亂被處死後,消失在了大清的歷史上。她的身份被抹去,從此成了紫禁城辛者庫的奴僕。尊貴的公主一夜之間成了低賤的宮役。
在經過多年的苦難後,也許是某個寂靜的夜晚,皇太極的孫子康熙帝在宮中信步時偶遇了一位美麗的宮女,他驚異於她的美貌,熾心大動,於是做了一件任何有權利的男人都會做的事。也許他在第二日醒來後才知道這女子的身份來歷。他忘記了這是他的姑表妹妹,是他的祖父皇太極的外孫女。他只記得這女子的父親和哥哥在自己忙於三藩之亂時在背後給了他一刀,險些讓他失去皇位,更險些失去列祖列宗拋頭顱灑熱血才得來的天下。
於是,恨從心中涌,惡向膽邊生,他將這無辜而無助的少女當作泄怒和洩慾的對象,一邊封她為常在,永不晉陞,一邊又蹂躪著她單薄的身體。
也許上天憐憫,這女子生下了她唯一的孩子,一個可以給她帶來轉機的男孩,皇八子胤禩。
這也許是一個不被他的父親期待的兒子,但他無疑是尊貴的,聰慧的。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是對他最好的寫照。漸漸地,康熙開始喜歡這個孩子,在他被封為貝勒之後不久,他的母親也母憑子貴,被晉為嬪。也許是做了多年皇帝的康熙平復了當年的唳氣,他沒有再為難這個女子,又封她做了妃子。儘管這並不是那女子所期待和嚮往的。
然而,一切終於還是來了。奪嫡之戰,康熙親眼看到那個身上流淌著他敵人血液的兒子聯合朝臣和皇子,將他最喜歡的太子一步步推向絕境
那一刻,年過半百的帝王心裡在想些什麼?他也許在問自己:朕當初怎麼會允許這個逆子活下來?怎麼會被他看似溫良的外表所迷惑,一點點地給予他權力,讓他最終強大到足以反噬!
於是,妄圖篡奪太子位的新仇,企圖推翻愛新覺羅氏江山的舊恨一起湧上心頭,讓這位英明了半生的帝王失去了理智。
申飭、削爵、鎖系,它們狂風暴雨般擊打著胤禩懵懂的心靈。甚至連著他悲苦一生的額娘,也一併被康熙羞辱斥責。
「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
「胤禩聽相面人張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覓人謀殺二阿哥,舉國皆知。伊殺害二阿哥,未必念及朕躬也」
「 誰敢爭執,遂自謂可保無虞矣,騰深知其不義不孝情形」,「 父子之恩愛絕矣!」
在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良妃是在流淚,還是在苦笑呢?也許淚已流盡了,她只是嘆息這世間的不公平,心痛自己那滿懷志向的兒子吧。
「對不起啊,孩子,是我連累了你。你的外祖父和母舅都是罪人,你的額娘也是身份低下的賤役,不但不能給你幫助,反而要拖累你失去爭奪皇位的資格。比起太子和雍親王那龐大的外戚勢力,額娘什麼也幫不了你。
索性,就讓我死去吧。希望我的死,能讓皇上釋懷,不再追究當年我們先人的罪過。這樣,也許能救你一命。皇上永遠也不會讓你得到皇位的,我只盼他能忘卻國讎家恨,還能記起我和他共同的先祖,放你去做一個閑散宗室,無名分無地位,也好過成為先人仇怨下的犧牲品啊!」
我相信,良妃至死也沒有將她的家族身份告訴胤禩,因為那沒有意義。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曾經煊赫一時的尊崇身份,已被歷史的灰塵湮沒了。說出來,也得不到康熙的寬容,只能讓她的兒子傷心、嘆息。依然給不了他任何幫助啊!
終於,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在痛苦、悲傷中掙扎了多年的衛氏良妃結束了她命途多舛的一生,靜靜地離去了。只留下她最心愛最牽掛的兒子愛新覺羅胤禩,獨自在舉目無親的皇宮中與他的新兄弟們廝殺。
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新即位的皇帝陶醉在登基後的喜悅中,轉而開始收拾那些曾擋在他前面的兄弟。賢名播於朝野的廉親王,他的髮妻、兒女、同伴、親信,連同他自己,在雍正王朝的第一場血雨腥風裡消了血骨,散了魂魄,消散了,那溫潤如玉的君子,血脈尊崇的王孫……
察哈爾部與愛新覺羅氏持續了近一百年的恩恩怨怨,隨著他們共同的子孫胤禩的死亡而終結了。從此以後,他們 沉寂在歷史的長河中,如同被沙礫掩埋的珍珠,靜靜地等待著後世淘金者的到來。三百年轉瞬即逝,當今天的我們在浩如煙海的史卷中逡巡時,依稀間彷彿還能看到察哈爾最後一位公主那落墨的身影,還能聽到那延綿了三百年而不止的呻吟和嘆息……
PS:在絕大部分清史資料中,阿布鼐的身份都是滿州正黃旗包衣人、內管領,但在清史稿皇太極和順治的卷宗中,還是能找到關於察哈爾部的記載,阿布鼐的名字也曾出現。
「(順治二年)冬十月,乙巳,以太宗次女固倫公主下嫁察哈爾汗子阿布鼐」 。
至於康熙朝的記錄,是誰說過,「歷史,就是當權者的小說」。毫無疑問,康熙徹底抹殺了阿布鼐的存在,清史稿本紀六中只記載了單薄的幾句話:「(康熙十四年)三月丁亥,蒙古布爾尼反,命信郡王鄂紥為撫遠大將軍,大學士圖海為副將軍,討平之。五月庚午,察哈爾左翼四旗來歸。冬十月,論平布爾尼功,封賞有差,及助順蒙古王貝勒沙津以次各晉爵,罰助逆奈曼等部。」
事實上,阿布鼐於康熙八年被幽禁在盛京,十二年被其子布爾尼救走,十四年和他的兒子一起死在了叛亂後的逃亡路上。
而良妃,應該就是在八年到十四年這段時間內被沒入宮中為奴的。
另,馬喀塔公主死於康熙二年,其後,康熙將另一位宗室格格嫁給阿布鼐。良妃也可能是這位女子所出;再壞一點,可能是阿布鼐的一位無名妾室生的。但是我堅信,像良妃這樣一位心性堅強剛毅,且「美艷冠六宮」,甚至「體有異香,洗之不去」的尊貴公主,是只有身具愛新覺羅氏嫡系血統的固倫公主和流著察哈爾林丹汗的血液的王子才能共同創造出來的!
簡易年表:
天聰八年,1634年,額哲向皇太極投誠。
天聰九年,額哲(13歲)與馬喀塔(10歲)成親。
崇德六年,1641年,額哲病逝。
順治二年,1645年,阿布鼐與馬喀塔(21歲)成親。
康熙二年,1663年,馬喀塔病逝。
康熙八年,1669年,阿布鼐被幽禁於盛京。
康熙十四年,1675年,阿布鼐死。
康熙二十年,皇八子胤禩降生。
康熙三十九年,良妃晉為嬪。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良妃薨。
雍正四年,愛新覺羅胤禩崩。
推薦閱讀:
※管理團隊沒有金融背景的P2P平台,能不能投資?
※盤點娛樂圈疑似有黑道背景的10大明星
※博客信紙背景圖
※【客廳裝修效果圖】【客廳電視背景牆
※80款電視背景牆
TAG: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