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音樂文化視角透析
一、鋼琴音樂的美學思想——「諧和」
「諧和」是我們跨入新世紀以來,聽到最多的辭彙。作為增進人與人之間意識和情感上相互溝通交流的精神溶劑,它已成為弘揚我們民族精神的鮮活動力。音樂藝術作為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中的重要因素,也在其審美思想的形成及發展中,盡現著諧和的魅力。
在中國的音樂美學史上,據《國語·周語下》記載,單穆公與伶州鳩從音樂的聽覺心理方面提出樂音諧和的主張,從審美評價中提出 「聲和-心和-人和-政和」的思維模式。春秋末期,隨著諸子百家局面的出現,孔子「盡善盡美」的儒家思想繼而發展了音樂中「和」 的要求,更成為中國鋼琴音樂中美學標準的源頭。不僅如此,南宋的朱熹、明末清初的徐上瀛分別在《紫陽琴銘》、《溪山琴況》中分別提出了「中和」的音樂審美觀。可見,「和」是中國幾千年來不曾改變的審美態度。從某種角度來說,「善」與「美」側重於藝術形式,強調音樂作品對於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作用,即以人們的政治、道德標準(善)作為評價音樂作品藝術形式的標準(美)。「和」側重於藝術內涵,一方面繼承總結前人的音樂諧和論,主張音樂作品與人生實
踐、觀念意識的完美契合,另一方面從哲學思想和倫理學思想上,映射出儒家的「中和」的性質——音樂的情感表現要有所節制,使音樂審美的內在情感體驗與外在表現都保持「中和」的狀態。
從1915年趙元任發表中國最早的鋼琴作品《和平進行曲》開始,中國鋼琴曲的創作掀開了思想與創作逐步協調、和諧的新篇章。20世紀30年代賀綠汀的《牧童短笛》,將優美的民歌旋律加以對位化的處理,從創作技法上折射出巴洛克時期巴赫的風格,體現畢達哥拉斯學派的觀點。60-70年代經過創作改編的鋼琴作品《夕陽簫鼓》、《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瀏陽河》,以不同的時代背景、人生實踐,豐富著音樂創作思想的內涵,用不同的民族調式及風格表達出中國音樂旋律的柔美,是西方17世紀的「感性與心智和諧」的審美標準在中國作品中的再現。綜上所述,無論是西方的「諧和論」,還是中國的「和」,它們都在音樂的美學範疇內發揮著其特有的作用。儘管雙「和」中包含著不同的思想文化,但它們最終發展的趨向卻是共同的:藝術形式、藝術內涵的日臻完善,盡善盡美。
二、鋼琴音樂發展的生命線——民族文化
鋼琴音樂文化淵遠、精深,中國的鋼琴文化深深地植根於中國傳統的民俗民風的基礎之上,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以及我國幾代音樂家的不懈努力,鋼琴音樂已在中國這片寬廣遼闊的土地上生根、發芽了,它已成為中國現代音樂藝術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在發展中綜合眾家的藝術精華而日趨成為經典性的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音樂文化體裁。我國優秀的民歌和民族器樂曲浩如煙海,為中國鋼琴作曲家們提供了無窮無盡的音樂素材,同時也成為他們探求本國鋼琴作品民族氣質的啟發。
鋼琴曲《百鳥朝鳳》是王建中根據中國的同名嗩吶曲改編而成。樂曲在E宮調式的基礎上,運用不同的音型模擬各種鳥鳴的聲音,將嗩吶明亮的音質、純民族的特色文化賦予立體化的效果。四度、八度音程的運用,復調的寫作手法以及更加寬廣的音域,彌補了中國鋼琴作品旋律單聲部較強、內聲部相對欠缺的不足,突破了嗩吶A—d?3原有的音域局限。由此可見,經典性的民族風格的鋼琴作品,在東西方文化的發展中壯大著自己,在不同地域以及派別的創作思想、技巧中挖掘著新的潛質。這也是鋼琴音樂作品在堅持本民族固有的風格特色基礎上進一步向前發展的動力。
三、鋼琴音樂成長的要素——歷史背景
阿多諾曾指出:「藝術作品取決於世界狀況,即是說,歷史情境、藝術的他者,是他們的條件。」的確,不同的歷史背景對於作品中人文思想的形成、創作風格的產生有著重大的影響。
貝多芬的最後五首鋼琴奏鳴曲寫於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失敗後,封建復辟的陰暗,資產階級民族理念的覆滅,無緣企及的幸福與愛情,將貝多芬的精神世界幾乎推到了瀕於崩潰的深淵。但生命中不屈不撓的精神終於戰勝了黑暗的現實,並且把對未來世界聖潔、寧靜的憧憬融匯到作品之中,可見這樣的作品傾注了他所有「通過鬥爭,達到勝利」的意志。
中國鋼琴作品《二泉映月》是儲望華先生根據華彥筠的二胡作品改編的具有很高人文價值的樂曲。全曲採用再現的三部曲式結構,運用慢板、行板、柔版三種不同板式,通過節奏的變換講述了一段社會底層人民凄楚坎坷的生活經歷。在樂曲的第一部分,共採取了三次主題變奏,不僅深化了全曲主題,而且以不同的方式表現著家道中落、衣食無著的悲慘景象。第二部分是樂曲的高潮部分。通過慢板到行板的板式過度,密集型音型的出現,五聲音階以四部和聲的形式向前推進,烘托出作者狂風暴雨般的激情。第三部分是對前兩部分的再現和變奏。由行板又回到原速,但音樂表現更加柔美凄婉,是如歌的柔版。人生真切的生活體驗在這首作品中得以展現,讓人思緒難平、深受感動。
由此可見,歷史環境直接影響著作者創作的意識。儘管《二泉映月》是經過改編的鋼琴作品,但力求表現的主旨思想並沒有改變,而是藉助鋼琴的表演形式,給予作品更加深刻的藝術內涵,將舊社會的殘酷現實在新的領域內以新的形式體現出來。儘管貝多芬的作品有疏離現實的地方,但不容爭辯的歷史背景使他更加懂得利用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衝突發展音樂。因此,了解不同時代背景是把握任何一首鋼琴作品深刻內涵的重要前提。
四、鋼琴音樂文化的基石———內在情感
內在情感是潛藏在鋼琴作品深層情感結構中表現出的高級感覺能力,是對創作各種藝術體裁及形式作品的基本要求。首先,情感體驗是受大腦機能控制,而遺傳密碼是人的心理過程的生理形態特徵,它具有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儲存的各種功能,具有自我調節、自行組織的能力。因此,各種心理活動的形式都將通過遺傳密碼按照自己的感知並且經過新的排列組合編織出不同的情感模式。這些情感模式由於來源於自身的感知而帶有一定的主體感情色彩。例如: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老莊學派的「大音希聲」、崇尚「天籟之音」的觀點,雖力求排除感性經驗,主張依靠內心「洗滌玄覽」的修養方式,領悟道法自然,但這樣的精神境界已將主觀情感色彩包含其中,並且映射出來。
其次,內在情感源於人們生存的空間,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在音樂領域內,它預示著人們因改造世界而產生的社會情感生活變化,是音樂形勢變化的最根本動力。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也在他的生活中,藉助自然事物形象作為「引臂連類,感發意志」的對象,抒發內心的情感。因此,社會性的情感體驗成為了構築鋼琴音樂文化的基石。在創作或演奏鋼琴作品的過程中,將強大的情感穿透力滲入到音樂作品中去,真正地感悟到「內得於心,外應於器」的境界、物我合一的狀態,使鋼琴音樂這種藝術形式像人類的歷史文化一般具有生命靈動的魂魄,成為流芳百世的精神瑰寶。
五、結論
綜上所述,鋼琴音樂已成為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衝破了地域的界限,將東西方藝術交流中的精華集於一身。這種文化衝破了思想的束縛,使非語義性的、非概念規定性的音樂語言在人們的常規的情感世界中尋求獨特的理解和感受。不僅如此,追求民族風格的創作思想,吸收其它門類學科的深刻內涵,也推動著鋼琴音樂的向前發展。因此,無論是東方的古老與神秘,還是西方的現代與開放,都將為鋼琴文化藝術敞開一扇大門,使蘊含更加精細深刻的音樂文化藝術在快速前進的時代中與我們攜手同行。
(李琦)
掃一掃,關注 鋼琴課堂 微信公眾平台,獲取更多資訊
推薦閱讀:
※[i·寧德] 千年傳承與你共慶——致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2014孟子故里中華母親文化節--紀念孟母孟子大典祭文
※小北爸爸談讀書 | 每個女孩都有一個公主夢——《格林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