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流:親美,新加坡的生存之本
新加坡是世界上華裔占人口比例最多的國家,中文是新加坡第二官方語言。但在所有事關中國的重大國際問題上,新加坡從來都是站在美國一邊。隨著杜特爾特主動修好與中國的關係,改變了菲律賓前政府向美國「一邊倒」的姿態,新加坡更是成了美國與中國在南海的角力中的急先鋒。這是新加坡維護國家安全的考量,也是其國家經濟發展的需求,更是維繫其國家現行體制的需要。
2016年8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左)訪美,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右)舉行會談。
親美,維繫國家安全的需要
生存資源依靠馬來半島供應,又身處馬來西亞、印尼兩個馬來族穆斯林大國包圍之中的彈丸小國——新加坡,只有親美,才能讓其他國家不敢對其領土主權心生邪念;只有親美,才能維繫國家的安全。
對新加坡的國家安全,李光耀是這樣警示國人的,他在《硬道理》一書中說:「他們只要圍剿,我們就死定了。」這是因為,新加坡只是一個國土面積不過718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00萬人的島嶼城邦。新加坡的生存資源要仰賴馬來半島供給,離開馬來西亞的新加坡,難以獨立存活。
同時,新加坡又身處馬來西亞、印尼兩個馬來族穆斯林大國包圍之中,生存環境惡化。而其扼守的馬六甲海峽南入口咽喉,卻是整個東南亞乃至東亞地區最具經濟和軍事價值的港口要塞。掌握了這個港口要塞,就等於控制了這一板塊的海上生命線,難免有人會對新加坡領土主權有覬覦之念。
在兩難中,新加坡要想挽救自己的命運,唯有依靠美國這個救世主。這是因為,相隔萬里的美國,不可能對新加坡領土主權有覬覦之念。因此,當美軍失去菲律賓的基地後,新加坡立刻主動提出美軍可以進駐。目前,新加坡是美國在亞洲最大的海空基地,尤其是根據美新協議,新加坡機場的一半歸美國空軍單獨使用,新加坡的所有港口美軍艦艇都可以無須事前告知地停泊。美國在新加坡部署了瀕海戰鬥艦、P3-C反潛機都駐紮在新加坡,美國的航母及其他戰鬥艦也都是停靠在新加坡進行補給。
新加坡主動投懷送抱,對靠海洋霸權來控制全球的美國來說正中下懷。因為,對海上交通樞紐的控制,是美國維持海洋霸權的基本條件。在新加坡看來,鑒於本國重要的戰略位置,不可避免地成為諸多大國覬覦的目標,美國的軍事存在有利於維護東南亞地區安全以及世界的穩定,美軍使用新加坡軍事基礎和設施,能夠為其提供安全保證。
已故新加坡前總理、內閣資政李光耀與時任美國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老布希)
親美,經濟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新加坡賴以生活的大多數食物等生活物資都依賴進口,乘地鐵從東到西只需一個半小時、一天就能逛遍全國的小國,然而卻是繼倫敦、紐約和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世界電子工業中心、全球第三大煉油國以及全球最為富裕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初始的經濟騰飛,靠的就是美軍源源不斷的訂單。
國際人力諮詢企業美世管理顧問公司發布的2015年全球主要城市生活質量排行榜顯示,亞洲城市中,排名最高的是新加坡;日本經濟新聞社2015年,首次實施的「亞洲10國年輕人調查」顯示,在平均月收入方面,新加坡年輕人最高,約達3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9085元)。
新加坡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歸根到底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因為它扼守馬六甲海峽咽喉,又是天然良港,才能大力發展轉口貿易,才有條件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初加工中心。運往遠東的石油,都要在新加坡石油初加工中心初加工後再運往目的地,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金融等高端行業。
對此,新加坡的政治精英十分清楚,這樣的繁榮昌盛完全靠的是具有時效限制的地理環境的便利條件,以及美國的地緣戰略需要。因此,新加坡的政治精英無視中國是新加坡最大貿易國,雖然其利用中國的優惠政策,在中國大陸投資建設工業園區獲得巨大收益,但仍然不遺餘力地借美國之力遏制中國。
現在,中國、日本、韓國、朝鮮、港澳台與歐洲、非洲的的大宗貨物都必須繞道新加坡控制的馬六甲海峽。中國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建成投入使用,可將中東、非洲的油氣、礦石運到緬甸、泰國,再經鐵路、管道等運至中國;中國與馬來西亞合作建造「皇京港」等,使馬六甲海峽無可替代的地位在逐漸減弱。一旦其交通樞紐地位被削弱,新加坡賴之生存的航運、港口、金融等相關支柱產業都會隨之大幅萎縮。
美國深知這一海上通道的重要性,一旦新加坡的利益受到侵犯,遠比日本、韓國利益受到侵犯給自己造成的傷害還嚴重,和新加坡有同樣必須保護此地經濟繁榮需求。
李光耀與時任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小布希)
親美,囯家治理方式的需要
新加坡是一個權威社會,一切成就都是建立在一黨專政、無情打壓對手之上。新加坡的治理方式,與美國高調堅持「自由、民主、平等、人權」的價值觀格格不入。因此,要維持這樣的政治體制,又不被西方社會孤立,親美,就是新加坡統治階層的不二選擇。
表面上看,新加坡除行動黨外,還先後產生了20多個其他政黨。事實上,新加坡實施的是「一黨執政體系」。人民行動黨自取得執政黨地位以來,一直反對在新加坡實施具有充分競爭性的多黨制,認為多黨制和政治多元化會造成政治失序,社會混亂,導致優秀人才的分散,使他們難以彙集在一個政黨之下,全心全力為國家、為百姓服務;導致政府不得不將許多時間和精力用於應對和解決政治分歧,影響國家的正確決策和政府辦事效率。
自1959年以來,經過多次選舉,人民行動黨在國會議席中始終佔據絕對優勢,執政地位從未發生動搖。其就是利用了手中的權力制定有利於自己的選舉規則,並通過歷史上形成的對政治、經濟與社會資源的高度控制,以程序合法的方式,全面阻止反對黨坐大,保持一黨長期獨大的地位。
李光耀生前在被問及「一些人說行動黨之所以能夠長期執政,靠的是有效、有系統地摧毀反對黨」時,毫不掩飾地說:「請問天底下有哪個政黨會扶持反對黨上台?我們為什麼不趁他們羽翼未豐,就先剷除他們?否則,等他們站穩腳跟,就很難除掉他們。」美聯社稱新加坡,「使用嚴厲的手段來鞏固權力」:「不經審訊就關押政治對手數十年,以誹謗罪起訴記者和政治對手。」
西方「人權觀察」亞洲副主任羅伯遜稱,新加坡在經濟發展中所獲得的成績,是以犧牲民主和人權為代價換取的。雖然新加坡的治理方式和美國一貫倡導的「民主、人權」政治社會制度格格不入,但美國倡導「民主、人權」為的,就是為了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在美國與新加坡利益休戚與共的情況下,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不同,也就不會成為美國干涉新加坡內政抓手,奧巴馬也因此稱新加坡是「美國在亞洲區域存在的一個錨」。
李光耀與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
親美,仍將持續但轉變即將顯現
親美是新加坡維護國家安全的考量,也是其國家經濟發展的保障,更是其維繫國家現行體制的需要。但迫使新加坡轉變立場的窗口己顯現。
新加坡一直謀求「小國大外交」,想以彈丸之國影響乃至引領地區形勢和格局的變化,從而在其中獲取國家利益的最大化。但要做到這一點,除「大國平衡」外,其還需要借重大國的力量。因此,親美,是新加坡以一小國搏取在地區乃至國際擁有重要影響和地位的原因。
因此,中國人首先要認清現實:新加坡雖然與中國同文同種,但它完全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有自己的立場,並不會因血緣而站在中國一邊。中國未來在處理與新加坡關係時,應擺脫本同根同文的束縛,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其次,正如日本慶應大學教授、國家安全委員會顧問細谷雄一近日接受奧地利《新聞報》專訪時所言,中國將成亞太主導、美國遲早會撤出這一局勢不可逆轉。即便希拉里·柯林頓當選的話它也準備這麼做。特朗普只是加快了這個初現端倪的趨勢。隨著美國主導亞太地區安全事務能力的削弱,新加坡現行的親美立場必將改變。中國對其當下的親美立場,完全可以泰然自若。
第三,親美雖然是當下新加坡的根本性政策,但其中既有其私慾的因素,也有其小國的無奈之處,我們對其「傷害了13億中國人的感情」不應僅考慮懲罰,沒有必要通過經濟上的懲罰搞垮新加坡。在其沒有改變親美立場之前,應更多考慮牽制。而皇京港的開建、瓜達爾港的投入使用,讓中國具備牽制新加坡的可能。
作者:江東流,察哈爾學會研究員、廣西東南亞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推薦閱讀:
※美麗者生存?
※職場生存:性格內向如何在職場打拚
※家庭教育
※生存智慧60:治病「良藥」人生「養料」
※扒扒鄭少秋版《楚留香》15大主演之生存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