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平:「教育家辦學」何解?
【背景】「大學還是應該由懂教育的人來辦。教育家辦教育不是干一陣子,而是干一輩子。」5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大學重申,大學還應該逐步改變行政化,按照教育規律辦學。大學應該以教學為中心,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事實上,「教育家辦學」,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出,但三年多過去了,中國公立高校的行政化依然嚴重,大學行政權力依然強大。
目前,中國共有31所副部級公立高校,黨委書記與校長位列副部級,人事任免由中央相關部門負責。同時,由於官本位的管理,部分高校過於追求政績與形象,盲目擴張,偏重速度與數量,忽視了教育質量、教師和學生的成長。
5月5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通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下稱《規劃綱要》)。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大學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此外,還要儘快去除大學的「官味」,淡化社會對大學教育的功利化思維,在大學內部實行官、學分離,弱化行政權力的干預,建立良性的學術生態。
《規劃綱要》即將發布實施。在新一輪教育改革中,「教育家辦學」能否有實質性突破?大學如何才能真正「去行政化」?
北京理工大學文學院教授楊東平認為,「教育家辦教育」,針對的是中國目前普遍存在的教育行政化的現實弊端,但要根本改觀,必須加快教育體制改革,開放民辦教育,推進教育的競爭,提高教育質量。
在楊東平看來,「教育家辦學」是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問題。中國現行的教育,還沿襲了舊有的「大一統、行政化」,缺乏獨立性和創造性,這正是被人們詬病的地方。本來,教育應該是生動活潑的,應該由教育家來主導。
大學的核心制度、大學制度創新的根本要義,就是確立「學術本位」的價值。為此,必須多方面的努力。
當務之急是,政府要轉變職能、下放權力。必須落實相關法律規定的高等學校的各項辦學自主權,改變目前大學作為「政府代理機構」的尷尬現實,形成新的政校關係,即學校和政府是平等的委託代理服務的關係,大學真正成為「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法人實體」。
同時,校長需要走向職業化、專業化。同時,在大學內,要確立由學術內行決定教學內容和教育方法的管理體制,使教授真正擁有學術權力。
楊東平強調要「恢復高校的自治性」:待大學職級制建立後,取消各類高校行政級別;在高校內部實施人事聘用制度改革,取消統一的幹部身份制度;高校教師和職員按照崗位級別或職級制確定待遇。
在楊東平看來,上世紀80年代,中國在教育領域曾經出現了一批真正意義的教育家。比如深圳大學的校長曾嘗試的「黨委治黨、校長治校」的改革。當時教育改革目標非常明確,是以體制改革為中心,以落實大學自主權、實行校長負責製為核心內容。
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當時政府有關部門對學校主要是對高等學校統得過死,使學校缺乏活力。「在教育領域,體制改革長期處於停滯。」直到今天,教育部門放權、恢復高校辦學自主權的任務也並沒有完成。
對於即將公布實施的《規劃綱要》,楊東平寄予厚望:「針對大學去行政化提出的諸多舉措是有效的,但前提是要落到實處」。同時,教育體制改革的內容應當具體化、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必須制定《實施細則》,或者結合「十二五」規劃的制定,確定明晰的教育改革任務、路徑、階段性目標。
楊東平認為,在自上而下改革的同時,也應該重視自下而上的改革突破。比如深圳市籌建的南方科技大學,採取國際通用的大學校長遴選制度產生了校長,並正在貫徹「去行政化、教授治校」的原則,值得關注。
推薦閱讀:
※以高標準嚴格規範辦學
※北師大校長班
※袁偉時:像孔子那樣自由自在辦學、教學 | 袁偉時的共識網·思想者博客
※董必武在建黨初期的貢獻:辦報辦學 創建黨團組織
※春秋戰國文化(3) 孔子辦學 奔走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