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樓市又放大招,但為何受傷的總是我們!
來源:蜜財經(ID:WJCF99) 作者:蜜姐
1
一向作為調控急先鋒的北京樓市,再放大招!
就在昨天(5月7日)晚上,北京出台了樓市調控的新政策,發布的《關於加強限房價項目銷售管理的通知》。
徵求意見中擬規定:
限房價項目的限售價與周邊市場價格評估價價差比低於15%,將直接作為商品房,由開發商自行銷售;
如果限房價項目的限售價與周邊市場價格評估價價差比不低於15%,將收購轉化為共有產權住房,具備共有產權住房購房資格的家庭均可申購。
也就是說,未來「限價房」將從本質上分成兩類,一類視為商品房,但有一定的交易限制;另一類則劃入共有產權房,交易和產權都將有所限制。
舉個栗子。
如果某限房價項目在土地出讓時所限定的銷售均價為5萬元/平方米、之後的評估價為5.5萬元/平方米,那麼該項目比值為90.1%,高於85%,這些房源就是商品房,具備本市購房資格的都可購買;但如果評估價為7萬元,那麼比值為71.4%,低於85%,就會變成共有產權房。
那麼,為啥政府要出台這樣一份文件呢?為何要劃定85%的界限呢?
之前,為了調控樓市,我們研究出了「限價」這個大招,確保房價不上漲、索性強行限定新房價格。
但是你想想,政府能管住新房的價格,但是能管得住老百姓的二手房嗎?於是,就出現了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現象,賣到就是賺到。更何況,又是在北京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在這個最新消息地下室都要賣到1050萬的地方!
那麼,如果那些炒房客們,真的以「低於市場85%」的價格買到了新房,就算有限售的規定,那麼在北京這個房價日後大概率上漲的地方,等上幾年又有何妨?說不定晚一點還能賺更多呢!
在「房住不炒」這樣的大背景下,ZF會隨隨便便讓這些炒房客 們撿了便宜嗎?
於是,現在就出台了這樣一份政策,如果房價太低的,比如說便宜了「85%」以上,那就要轉成共有產權房這樣的保障房來銷售!
共有產權房有啥特點呢?
所謂「共有產權房」,就是你和政府「合夥買房」,可通過和政府共同擁有房屋產權的方式,減少買房成本,市民以後可向政府"贖回"產權。
假如你要炒這種房子,先不說政府會不會同意,即使房價如願上漲了,那麼收益也不全歸你。
更何況,共有產權房流動性很差,首先是購房人群很窄,必須出售給所在區工作的京籍和非京籍人士,而且只享有部分產權。其次是出售,只能出售給獲得共有產權房購房資格的人士,找不到什麼能出高價的人來接盤。
所以,「共有產權房」基本沒有什麼炒作價值,炒房客可以放棄幻想了。
不過有些朋友可能就要鑽牛角尖了,政策規定是「85%」才能轉為共有產權房,那麼炒房客們以「86%」的價格買到了商品房,那也是大大地獲利呀!
政府早有後招,《通知》里說了,該比例會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也就是說限價房如果銷售火爆,該比例可能會上調,將更多的限價房轉為共有產權房。炒房客有多大膽,比例就能有多提高!
2
理想很豐滿,現實會如何呢?
政策的本意,是一方面遏制投機行為,狠狠打壓一把炒房客;一方面提高共有產權房的供給比例,讓房子回歸「住房」屬性。
政府實現了「房住不炒」,普通民眾能「買的起房」,問題是,開發商會幹嗎?
本來限價房項目就利潤微薄了,現在還要轉為共有產權房的項目,網簽10個月以後,開發商才能收到相關款項。
若是開發商名下項目轉為共有產權房,他們將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賺不到錢,另一方面回款周期將大大拉長,財務成本將會增加。
賺不了錢又討不了好,開發商會如何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就在今年初,北京有三宗共有產權地流拍了,原因就在於開發商賺不了錢!
1月25日,兩塊位於丰台區的共有產權住房建設用地流拍;1月30日,另一塊位於北京市丰台區的共有產權住房建設用地再次流拍。3次流拍的原因均為無開發商提出競買申請。
那麼這個政策一出,那麼開發商以後拿地估計要很謹慎了,搞不好今年的保障房指標就完不成了。
讓我們再想想,即使開發商拍了,會怎樣呢?
價格是打折了,那麼為了保證自己的利潤率,開發商肯定會在成本上打折、在質量上打折,只能通過降低房屋質量來以次充好,精裝變簡裝,簡裝變毛坯,毛坯變危房。
炒房客自然是不在乎的,反正他又不是拿來住的,房價漲了就套現走人;而真正的剛需就慘了,房價實際上也沒便宜多少,但住的條件更差了,配置更低了。
不再多說、上圖為證。
要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前提是房子得具備「居住屬性」!別讓剛需房子買到了,但同時維權也要開始了。
3
我們的擔心還不止一點。
政策發布後,更多的房子變成了共有產權房,而商品房的供應就大大降低了,經濟學告訴我們,供應降低了,價格就上來了!
如果按照政策的邏輯,價格上去了,那麼限價房的額度又出來了,那麼更多的房子就會變成共有產權房,商品房的供應又降低了,價格又上漲了……
難道買房真的要成有錢人的遊戲?難道房價還要越調越漲?難道受傷的又要是剛需?
這一輪樓市調控來勢洶洶,然而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風暴中,率先卧倒的除了炒房客,更多的剛需者。
樓市價格是被限制住了,開發商是無利可圖了,自然會變著法的在剛需身上找回來。
除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房屋質量外,還有「購房鄙視鏈」的買房條件。
「全款買房的客人請進來喝茶吹空調」「貸款的就先去排個號!」「公積金的先別來,裡面太擠,怕你受傷了,回頭電話通知你好嗎?」
本來就買不起房,這下更買不起房了!而更麻煩的是,不僅買不起房,連租房也要負擔不起了!
上個月,萬科自持租賃項目「月房租1.5萬元起」「十年租金180萬元起」的租賃條件刷爆了朋友圈,也許這是個案,但也反映了一個無奈的現實——
政府要發展租賃住房了,可是租售比太低,開發商干這個不划算咋辦?
首先是降低分母,讓房價降下來,但你我都知道其中難度,於是只剩一條路——擴大分子,漲房租!
十年生死兩茫茫、房價漲、房奴殤!在樓市這個大環境中,政府、開發商、炒房客、剛需族的角力之中,最弱勢的總是剛需,所以最受傷的總是剛需。
其實,形形色色的調控政策那麼多,調控名目那麼多,但判斷其優劣的標準只有一個——不僅要看能否讓炒房客腰斬,更要看能否讓剛需族進場!
推薦閱讀:
※我真的受傷了(上) | 協和八
※要想愛不受傷,請遵循15個守則
※太極拳發勁時腰部容易受傷,怎麼破?
※研究發現:腎不好,心臟也很受傷!養腎謹記7招
※俄羅斯中部隕石墜落 一百餘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