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斯《嶧山刻石》聊聊小篆的臨習
篆書是各種書體裡面比較難寫的一種,尤其是小篆。這是因為小篆的結構最簡單,筆畫也最簡單,所以他就比較難寫。不知各位朋友是否能夠明白此中的辯證關係。怎麼有這麼多的簡單反而成了比較難寫了呢?其實這一點過去我就曾說過多次,正因為筆畫結構簡單、單調,所以就必須要求一絲不苟,所有都一目了然,沒任何補救的辦法,所以反而最吃筆墨功夫,反而倒變成難寫了。尤其小篆不像其他的書體,如果筆畫功夫差一些,可以用結構的變化來補救;處理結構的功夫差一些,可以用筆畫的應用來補救。小篆就不行,結構必須準確,筆畫更要精到,缺一不可,能不難寫嗎,哪一點稍有不足,就會暴露無遺。所以,曾聽有人說「篆書是最好寫的書體」,那麼要不就是他特有所指,要不就是一個對書法外行的人所說的,搞書法的沒人敢說篆書最好寫這樣的話。
那麼什麼是臨習小篆的基本要求和標準呢?孫過庭講:「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說得再清楚不過了,任何人都可以用這句話來衡量。臨寫首先是要像,這是第一步,相貌不像,精神就會偏離。《嶧山刻石》是小篆里的極佳範本,但由於原石已毀,今天所見已經是後人仿刻本,因此我們臨習的時候就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下面我就將原石中的精華部分皆取部分,供大家賞觀。其實《嶧山刻石》的筆畫並沒什麼特殊的地方,那麼原石的精神就在於其結字布局方面了。也就是說,我們要從原石中找到結構上的精髓來學習,而不要學習原石中結構上明顯的缺失之處才好。
這裡可以參見大康先生臨寫的《嶧山刻石》集聯,或許會有所體會。康氏篆書款文多為古文字考釋文詞,建議大家讀讀,對學習篆書會大有幫助。附:《嶧山刻石》高218厘米、寬84厘米。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戰亂,原石早已被北周武帝派人推倒,後又被野火焚毀。此石是宋太宗趙光義淳化四年(公元993年)鄭文寶根據五代南唐徐鉉的拓本重刻於長安(稱《長安本》),碑陰有鄭文寶題記。再後紹興、浦江、應天府、青社、蜀中、鄒縣等均有重刻,而首推此石最佳。《嶧山刻石》書體是小篆,傳說也是李斯的書法手跡。但是,《史記》等許多史料沒有提及,歷代研究者對其真偽均未評定。鄭文寶重刻的南唐徐鉉摹本,風格圓轉流麗,筆畫細而勻整,字體呈方形,風韻已經與泰山刻石不同。正如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詩云:「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估計是後人拓摹的緣故。
釋文:
皇帝立國,惟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登於嶧山,群臣從者,咸思攸長。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世無萬數,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復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著經紀。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令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
《嶧山刻石》拓本
《嶧山刻石》精選字
康殷先生《集嶧山刻石聯》
《集嶧山刻石聯》款文句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