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念佛,你別無選擇
01
世人心目中的佛教
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
面對浩瀚的佛教經典,人們每每不知所措,無從取捨。
世人對佛教的態度也林林總總。
克實而論,中國人進廟燒香禮拜佛菩薩,絕大多數都是求消災免難保平安,升官發財求富貴等等,是一種明顯的功利心態。這本來不足為怪,全在情理之中。
即使不少已經皈依佛門,號稱三寶弟子的佛教信徒,對於如何才是依法修行也不甚了解,祈求今生乃至來生大富大貴,仍不在少數。
除此之外,一些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也會擺置三、兩部佛經於案頭,閑來隨手翻翻,以作人前談資。畢竟,自古以來諸如《金剛經》《楞嚴經》等著名經典都是飽學之士必讀之書。
信佛不信佛是一回事,用佛經妝點斯文飽學是免不了的。
02
佛教內部的狀況
佛教博大精深,深入佛法智慧之海,個個都能各取所需,於世出世間法中獲得滿足。
概而言之,佛法可分為人天法和解脫法。
釋迦牟尼佛針對不同根性、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而宣說佛法。對於機緣不成熟者,講說權且方便的人天法,使其棄惡從善,不至於墮入三惡道,暫且保住人身,或生天界,一待機緣成熟,再行解脫之道。
佛法之根本乃在於修持解脫道。
世尊說法四十九年,無非要教大家明白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原理,明白輪迴可怕,三界火宅無一安身之地,必須修持解脫,永離六道輪迴。
03
解脫道的不同等次
同樣是解脫道,由於各人善根福德不同,也就是固有根機不同,世尊又分別為其講說適合每種根機的具體法門。
雖然,佛教總的教學綱領無非修持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但在總綱領之下,又有幾種方法:
一是小乘阿羅漢果位的解脫道。佛用苦、集、滅、道四聖諦教示小乘根機之人,證得的果位在阿羅漢。
阿羅漢中又分為四個位次,初果須陀洹稱為預流,即已預入聖果,是轉凡入聖、脫離六道輪迴的最低分界線。須陀洹之上分別是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二是以十二因緣法教其相應根機的眾生獲證緣覺果位。其功德在阿羅漢之上。
三是以布施、持戒等六度萬行教其大乘根機眾生,獲證菩薩果位。
行菩薩道鬚髮大菩提心,且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最終成就。由最初的十信位依次往上,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再到十地,再到等覺菩薩,由等覺最終到妙覺才成就圓滿。
以上三種解脫道的修行方法是佛法中常規的修行法門,細說開來又有八萬四千法門之別。
歷來祖師大德分別將其稱為難行道、聖道門、自力法門、通途法門。
龍樹菩薩、道綽大師、善導和尚以及近代的印光大師等等,對於佛法的判教歸類都有詳盡的說明。
總之,上述三大類的修持是艱難的行門,其中充滿了種種的險惡和退墮的危險,且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漫長的歲月才能最終圓滿。
因而,此通途法門只適合上等根器的眾生,中下根器者則不堪修行,即便生生世世都能幸得人身聽聞佛法累積修行也難以成功。
04
聖道門和凈土門
對佛所說的一切修行方法進行分門別類,一般就稱之為「判教」。
「判」就是分判分類的意思。
凈土宗,其最初的由來可以一直追溯到龍樹菩薩,他首先提出了難行道和易行道的分判方法。簡而言之,依靠他力成就的念佛是易行道,除此之外全是依靠自力的難行道。
龍樹以後,天親菩薩以及中國南北朝時候的曇鸞祖師對難易二道判作了進一步的發揮。
曇鸞大師的繼承者道綽大師在其著名的《安樂集》里,首次判一切佛法為聖道門和凈土門。聖道門就是難行門、自力法門;凈土門就是易行門、他力法門。
大師的目的在於
捨棄聖道門完全歸依凈土門。
收錄《大正藏》中的《凈土宗略要文》共收錄凈土宗精要法語十七條,開篇首條就是《安樂集》中道綽大師的一段著名問答錄。
大師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對此作了精闢的論述:
論述
問曰: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
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
一謂聖道,二謂往生凈土。
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
是故《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凈土一門可通入路。
是故《大經》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復,一切眾生,都不自量: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若論小乘,修入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稀;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
是以諸佛大慈,勸歸凈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系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
道綽大師的思想是很明確、很堅定的。
眾生遠劫以來多佛教化,何以不得脫離呢?因為不知聖道和凈土法門。
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今時,道綽所說之「今時」距現在又過了一千三百多年了),那個時候就「去大聖遙遠」,現在更不用說了。其次,聖道又「理深解微」,非是末法眾生所能悟解。
所以「唯有凈土一門可通入路」。
為什麼呢?
大師繼續分析道:
「又復,一切眾生都不自量」,對於大乘、小乘,根本就不能契入,就連五戒十善都「持得者甚稀」。而「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
真是精闢入理,一千多年後讀來依然對症對機,切中行人要害。「是以諸佛大慈,勸歸凈土」。
為何勸歸凈土呢?凈土有什麼特別殊勝之處呢?
是的,其殊勝之處在於:
「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系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這就不可思議了。
05
暢佛本懷,唯在念佛
佛說法四十九年,一部大藏經其根本之處何在?
釋迦牟尼示現娑婆世界的根本目的,他要告訴人們、傳示人們的究竟是什麼?
從大的方面說,當然是要教人們以解脫之道。
四聖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都是解脫之道,佛隨緣教化有緣者修持行道,但這些都不是釋迦牟尼出世之本懷。
《法華經》云:「佛以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
《法華經》要使三乘眾生――聲聞、緣覺、菩薩都歸入一乘佛果,因此《法華經》被稱為「本懷經」,這是釋迦牟尼出世的本懷。但三乘以外諸多眾生都無力解脫,因此,還不是真正的本懷。
十方眾生無量無邊,不可能捨棄一些眾生不度。
要講本懷中之本懷者,乃是凈土法門的根本大經――《無量壽經》,遍救十方一切眾生。
其第十八願明示:
▼▼▼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一根本目的
這才是釋迦牟尼示現人間八十年的唯一根本目的,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凈土,到西方極樂世界中修持佛道,花開見佛,最終究竟圓滿。
06
為何繞一大圈子
許多人或許會問:
既然如此簡單明了,佛何不直接告訴人們念佛求生就行了,何必開那麼多法座,講那麼多經,特別是那麼多聖道門的修行方法,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弄得如此複雜,讓後世之人昏昏然找不著邊?
這正是佛無盡慈悲之良苦用心啊!
世尊當年在印度示現時,已經有九十多種外道修行法門盛行。他們也有一定的禪定功夫,知道六道輪迴的狀況,但不知脫離之法。
要在此種狀況下宣示解脫之道,必須隨順當時人們的根機。
如果一去就說依靠佛力,依靠阿彌陀佛本願救度,你們就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即可往生西方凈土,脫離六道輪迴……
試想,人們能夠接受嗎?
人們喜歡禪定觀想、靜心息慮,喜歡依靠自力,佛也就隨順大家,先教自力修行,這樣佛法才能得以在種種外道盛行之地站穩腳根。
這是一種傳法的方便,由難行的聖道門下手,漸漸引入凈土念佛之法。一待時機成熟,才教以凈土法門。
當知,凈土三經是佛即將滅時所說,而且是無問自說之經。聲聞、菩薩眾中,分別號稱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文殊菩薩尚且想像不到,此事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因此也只有佛自己「無問自說」了。
宣說凈土法門乃佛出世之真正目的。意在使五濁惡世眾生得到真正利益,脫離輪迴,得生清凈佛土。
《無量壽經》中
「惠以真實之利」即是其意。
佛知道娑婆世界眾生之根機低劣,不堪修行任何一種聖道門了。
《悲華經》說
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已有一千零四尊佛示現度生,當度已度,余留下來的實是頑劣不化最難救度的眾生了,是為千佛所捨棄之眾生。阿彌陀佛為此才發出超世之願,超過任何一尊佛之大願,並且用五劫思維,兆載永劫修行之功德全體貫注於一句名號之中,贈與末法時期眾生,以期獲救度。
釋迦牟尼宣說彌陀之本願,惠以真實之利,就是稱念彼佛名號,往生凈土。
除此之外,再也沒有第二種解脫之法了。
印光大師曰:
「若非業盡情空,斷惑證真,則無出此三界之望。此則唯有凈土法門,但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時當末法,舍此無術矣!」
摘自:《凈土宗》雙月刊雜誌
推薦閱讀:
※選擇強勢股
※你問我來答丨舞蹈藝考生該如何選擇劇目作品呢?
※她選擇了有婦之夫的張國立,卻後悔一生
※寬鬆簡單印花T恤,滿滿的潮范,這個夏天最好的選擇
※沒有所謂的命運,只有不同的選擇,句句精闢
TAG: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