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綠茶書情|2018開年第二波18本好書

事實改變之後,我們總會惦記那些為城市精神生活帶來源泉的空間,即便它暫時告別,總還有讀者在,好書在,我們用閱讀堅持夢想。

《事實改變之後》

【美】托尼·朱特/著 陶小路/譯 中信出版社·三輝圖書 2018年1月

托尼·朱特最後一本文集,由遺孀珍妮弗·霍曼斯整理並作序,收錄了朱特諸多重要文章,記錄了他思想的改變軌跡,也代表了他對公共生活持續的、充滿熱情的介入。無論是談論巴以衝突中人類所面臨的道德困境,還是「二戰」中對自己國家猶太人的遭遇選擇性失明的法國人,抑或他所崇敬的加繆和奧威爾,朱特都帶著一種公正的視角、清晰的道德判斷和絕佳的智識標準。

《貿易打造的世界》

【美】彭慕蘭、史蒂文·托皮克/著 黃中憲、吳莉葦/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 2018年1月

這既是一部經濟史也是一部文化史,以「貿易」為線索,從市場、商品、運輸、暴力等等與貿易相關並連接著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節點貫通起來。彭慕蘭研究方向為中國史、東亞史、經濟史,而托皮克則為拉美史、咖啡經濟史,兩位學者用他們幾十年的史家內力,用活潑輕鬆的口吻講述全球貿易發展的來龍去脈,是一部有「顛覆性」野心的作品。

《古代世界:追尋西方文明之源》

【英】理查德·邁爾斯/著 金國/譯 社科文獻出版社·甲骨文 2018年1月

上古文明是什麼樣子的?埃及人、米諾斯克里特人、邁錫尼人、亞述人、希臘人的國家和城邦,亞歷山大英雄主義的王政體制,迦太基的海上霸權,羅馬共和國的興衰起伏,羅馬帝國的基督化……這是一部探尋西方文明起源的書,同名紀錄片已由BBC拍攝。

《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

【英】彼得·沃森/著 胡翠娥/譯 譯林出版社 2018年1月

思想史大家彼得·沃森在完成《20世紀思想史》之後,又開始梳理了人類從刀耕火種到微觀物理的全部知識發展歷程,這本《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不僅回答了那些關乎人類命運的大思想大問題,也關照了諸如公元前後的概念分別何時誕生等「小問題」。

《柏拉圖和鴨嘴獸一起去酒吧》

【美】托馬斯·卡斯卡特、丹尼爾·克萊恩/著 王喆、朱嘉琳/譯 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未讀 2018年1月

柏拉圖代表哲學,鴨嘴獸代表幽默。本書用一個個笑到噴飯的哲學段子,向我們解釋了歷史上的偉大哲學家、哲學流派和思想傳統——從不可知論聊到解釋學、從邏輯學討論到永恆,如何通過笑話闡釋哲學概念,以及有多少笑話本身就蘊含著精闢的哲理。

《國家的世界》

【美】約翰·坎貝爾、約翰·A.霍爾/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8年1月

國家在當今世界何等重要,這種重要性在未來又將如何發展?這本書將做出回答,同時也關注了領土規模對於國家和社會的生存繁榮的重要性日漸下降,探討了國家的制度能力對於應對現今挑戰(不僅僅是全球化)已經變得更為關鍵,還將討論領導國家之間權力平衡的變化等等。

《盜火》

【美】史蒂芬·科特勒、傑米·威爾/著 張慧玉、徐開、陳英祁/譯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月

從美國海豹突擊隊,到谷歌公司總部;從「燃人節」,到理查德·布蘭森的私人島嶼力克島;從耐克的創新團隊,到聯合國總部……這些組織中的每個人都在用他們各自的方式、操著不同的語言、利用不同的技術和應用……安安靜靜地追求著同樣的事情:信息領域的突破和改變現狀的靈感。如今,這場革命正在潛移默化地傳播到主流社會,並已燒掉了數萬億美元地下經濟。這一切促使我們重新思考:怎樣引領我們的生活走向更加富有、更加高效、滿意度更高的未來。

《1000億分之1的太陽系》

【日】松田行正/著 張維軍/譯 中信出版集團·雙又文化 2018年1月

宇宙如此巨大,即使你了解了所有相關的數據,恐怕也難以真正體會到它的浩瀚寬廣。然而,如果把這本書所有的頁面連接起來,你就會得到一個以1︰1000億比例繪製的75米長的太陽系半徑模型,或者說是一種新形式的天球儀、渾天儀。這本書將為你展現75億千米的太陽系之旅,翻開它或許能讓你真實感受到太陽系的廣袤深邃。

《數的故事》

【德】瑪麗安·佛里伯格、瑞秋·湯馬斯/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漢唐陽光 2018年1月

這是一本生動、悲壯的數學家軼事書,書中提到的每一位數學家身後都流傳著跌宕起伏的各種軼事,如,印度數學家巴斯卡拉二世鑽研天象發現愛女嫁不出去後,如何苦心經營良辰吉時;數學家塔爾塔利亞6歲時父親被謀殺,12歲時,被佔領軍捅傷面部和下巴,險些喪命,從此口吃,然而終靠自學掌握了解三次等式的方法……本書通過一個個這樣的故事展現數學之美。

《「空間」的美術史》

【美】巫鴻/著 錢文逸/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 2018年1月

美術史對視覺對象的分析長期以來圍繞「圖像」和「形式」這兩個核心概念展開,而「空間」及與之有關的概念不斷出現在作者的美術史寫作中,開始形成觀察、描述和解釋美術作品中的一個框架。本書以「空間」為線索,將作者多年對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在方法論的高度上進行整合,並總結自己以往研究的意圖,講解自身的治學經驗。

《追尋「我們」的根源》

姚大力/著 三聯書店 2018年1月

從中國歷史上的族群認同、國家認同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進入,聚焦於如何認識歷史上的各少數民族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積極貢獻。同時以蒙古帝國、元朝,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為研究主題。最後,再來考察族群認同在回族、滿族形成和鮮卑拓跋部早期歷史的書寫之中的作用問題。這是姚大力近些年對族群和國家認同方面的研究成果,幫我們梳理了在追尋「我們」的過程中,各族群之間的互動與交集。

《中國科學史》

李申/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貝貝特 2018年1月

中國古代有沒有科學?這個問題不斷引發爭論。研究哲學的認為,中國古代沒有哲學;研究宗教的認為,中國古代沒有宗教。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按照嚴復的說法,中國古代就無「學」。李申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宗教研究,介入科學研究會有什麼不一樣的角度呢?本書內容涉及地質、氣象、數學、醫學、生物、音律、曆法、地理等領域。

《當法律遇上經濟:明清中國的商業法律》

邱澎生/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啟真館 2018年1月

明清時,中國沒有發生歐美「工業革命」那種以機器大規模生產的經濟變化,清末以前也並未出現「民主憲政」之類的法律與政治改革運動,但是仍然出現許多有意義的社會變遷。本書描述並論證明清中國經濟與法律的發展歷程及其歷史意義,並提出明清中國也有商業法律的主張。

《蒙古國紀行》

羅豐/著 三聯書店 2018年1月

2006年夏的蒙古國考察,是一次以中國學者為主、多國多學科人員共同參與的蒙古歷史考察之旅,歷時14天,行程2800公里。考古學者羅豐以詳實的旅行筆記為基礎寫成此書,淵博而不囿於學科,對周遭的人、事﹑物,認知有獨到創見,讓讀者見識「跨界旅行」產生的思想激蕩與文化衝擊。

《考古四記》

鄭嘉勵/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

鄭嘉勵是一位年輕的考古學者,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從事浙江地區宋元考古、瓷窯址考古發掘與研究。本書記述了他對古墓葬的研究發現,以及切實感受到考古工作艱辛後之趣,通過探析古迹,展現器物之美,以及古人造物的匠心獨運,兼具學術韻味與田野氣息,展現了一位考古工作者多年的心路歷程和發現之旅。

《歷代茶器與茶事》

廖寶秀/著 故宮出版社 2018年1月

廖寶秀原是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任職期間,遍閱故宮及各地博物館有關茶事的文獻、藏品,並使用器物、文獻、書畫互證的研究方法,如實還原唐宋至明清的飲茶風尚。本書「如白描一般」的敘述手法,引領讀者進入古代飲茶的情境之中,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古人使用何種茶具、採取何種方法飲茶,古人飲茶方式的情趣與興味。

《馬家輝家行散記》

馬家輝、張家瑜/著 中信出版集團·大方 2018年1月

馬家輝旅途三書記錄了他在時光旅程上的自由而真實的行走狀態,以及對自己、對家人自由而深切的愛意。《死在這裡也不錯》瀰漫出的恣意、張揚以及對自我的忠實和本真的回歸,《你走過的和我走過的不同的路》暗布著兩個生命體驗慢慢相融的痕迹到侶者並行的腳步,《溫柔的路途》中,小馬哥從一介頂真的少年走成一位柔情老爸,「我們仨」成為最真誠的人生情話。

《一本·不正經》

爛總和他的朋友們/著 上海三聯書店·微言傳媒 2018年1月

這是用「爛詩」和「爛畫」表達個體對生活和夢想的熱愛的獨特繪本。那些看似極為「不正經」的、所謂的「爛」的文字與畫面背後,表達了當下年輕人的人生態度。每一個爛人分子,每一首詩,每一張圖都是核心。自己、個性的解放、自由地表達是態度,也是主題。通過A到Z的26個主題,思考自己,表達自己,尋找自己。


推薦閱讀:

10本交互設計經典書籍,優秀設計師必讀!
[分享]好書推薦
絕好書法欣賞*
書單來了| 5本年少沒感覺,長大後才恍然大悟、讚嘆不已的好書

TAG:好書 | 綠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