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接受愛要比給予愛更安全 不想付出,不是富貴的心態

了解自己與對方的需求並為之投入,才能收穫更高的情感質量。「給予」有助健康長壽有很好的護心能力,和運動、吃水果、體檢一樣重要  英國有句諺語:「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當我們贈與別人玫瑰時,手上會留下一縷芳香,這就是給予回贈的禮物。研究發現,給予是一種愉快的經歷,這種體驗與獲得巧克力、金錢等物質一樣,能讓人獲得快樂、幸福的正面情緒。更為寶貴的是,除了心理上的滿足,它還能讓我們的身體受益。近日,美國「心理中心」網站刊文指出,給予有助於延年益壽。  給予往往比索取更難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給予的定義是「使別人獲得;給」。也許有人要問了:「為別人付出,自己何談快樂?」  亞洲積極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汪冰指出,給予是一種利他行為,就是出於自願、不計較外部利益去幫助他人。其實,給予別人幫助是人之本能,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同理心理論」。當目睹他人陷入困境時,旁觀者能真切感受到他人的焦急、痛苦,以至於不假思索地伸出援手,這得歸功於大腦中存在的一類神奇的神經元,它們不僅會在人有親身體驗時被激活,在看到他人喜怒哀樂時也能被激活,從而「感同身受」。因此,當看到受助者脫困後的快樂時,助人者也會有自己轉危為安般輕鬆和滿足的感覺,這些正是讓人們感到幸福情緒的基礎。  「利他性是人類漫長進化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逐漸學會互惠、付出、協作,你幫我,我幫你,才能更好地生活。」汪冰說。  可惜,現實情況卻不樂觀。現代人似乎習慣了索取的思維方式,父母、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都成為索取對象,不願意過多付出就想擁有金錢、地位、友情、愛情、成功……美國也同樣如此,就在美國「心理中心」網站刊登的這篇文章中,心理學作家約翰·阿莫德奧博士提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什麼給予比索取更難?」  在汪冰看來,人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我們處於陌生人社會,彼此信任度低,經常出現「扶摔倒老人可能被訛」等「做好事沒好報」的事情。當人們缺乏安全感,對社會產生質疑時,就會不敢付出。第二,現代人太忙於追求可以量化和物化的東西,比如金錢、車、房、名牌等,「我的房貸還沒人替我還呢,我憑什麼管別人?」第三,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讓大家身心疲憊,沒有精力再去給予別人幫助,「每個人都期待被別人關懷時,就很難再去主動關心別人了。」汪冰說。  給予有五大健康好處  有時,我們更習慣於接受,不習慣給予。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錯過了給予所能回贈的種種好處。美國一項針對2000名志願者的研究發現,在兩個以上機構從事志願者活動,對健康的益處僅次於戒煙。「我聊天時經常跟別人說,要是你不想戒煙,又想長壽,那就去做點好事吧。」汪冰說。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生命倫理學教授、無限大愛研究中心負責人史帝芬·波斯特這樣評價:「給予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它對健康的好處可能超過你的想像。  保護心臟。史帝芬·波斯特對中青年和老人以及不同種族、職業的人進行研究後發現,給予可以全方面地保護身體健康,對心臟疾病的預防能力是阿司匹林的一倍。  延長壽命。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發現,積极參与志願者活動的人更長壽,4年內的死亡率為1.6%,從不參加志願者活動的人死亡率則為4.3%。無限大愛研究中心的研究還發現,幫助朋友、親人、鄰居、支持伴侶等行為,都會降低疾病死亡率。美國心理學家布朗花5年時間追蹤了423對老年夫妻後發現,排除年齡、性別、健康和心理等因素外,不相互支持的受試者5年內死亡的概率高出兩倍。  降低抑鬱和自殺風險。汪冰說,給予可以幫助人們排除憤怒、憎恨、嫉妒等負面情緒,帶來幸福感,從而降低抑鬱和自殺風險。  提升自信,增強幸福感。有一項針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研究,研究人員讓他們給67名患有其他疾病的人每天打電話,一次15分鐘,用3年時間為對方提供精神上的支持。結果發現,在獲得人生滿意度方面,助人者是受助人的7倍,也更有益於這些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疾病治療。「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的耐心、自信等對健康有益的情緒都會提升,當你有力量改變別人的生活,感覺到自己被需要時,你就會重新審視自己的痛苦,反而會變得輕鬆起來。」汪冰說。  提高免疫力。不吝嗇幫助他人的人,會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研究發現,人際關係好的人,患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會降低很多,免疫功能也更強大。而免疫力就像身體的隱身防護牆。美國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弗里德曼和萊斯利·馬丁甚至這樣形容人際關係:「它對健康的作用與水果蔬菜、運動、體檢同樣重要。」  只要願意,給予無處不在  給予和付出無處不在、可大可小,從做慈善、做好事、幫助困難之人,到常懷感恩之心,諒解和尊重別人,如何做到更好地給予,汪冰給出了以下建議。  1.不要吝嗇你的微笑。就像照鏡子一樣,你在給別人微笑的同時,也會收到一張笑臉。這個笑可能會溫暖一顆受傷的心靈,拉近同事朋友間的距離,讓你充滿勇氣和信心。  2.多擁抱。和微笑一樣,一個擁抱給別人的是溫暖,給自己的可能更多。美國《赫芬頓郵報》刊登研究稱,多擁抱可以降血壓、減壓、有益心臟健康、減少恐懼。  3.讚美別人。約翰·阿莫德奧博士說,如果能多加留意我們周圍的人和事,發現他們的美好、善良和創造力等優秀品質,表達我們的感激與讚美,這會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在為他人的生活施加積極影響的同時,那種滿足感也會令我們自己動容。  4.忠誠。人的慾望很難控制,對人忠誠可以說是一種更高級別的付出,尤其在婚姻關係中,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雙方的理解和相互支持。  5.給予他人寬容。寬容是一種無形的給予,更是一種非凡的氣度,代表了思想的成熟,凡事不要過於苛求,給了別人機會,我們也會獲得信任和尊敬。  6.培養耐心。當別人與你意見不合時,當你對最親近的人表現得不耐煩時,請耐心地聽他們說完話,這也是一種給予。▲學習去愛:從母親懷抱到情人懷抱  當愛真正起作用時,愛情似乎是輕鬆自然的事。伴侶雙方都付出也都接受愛、支持也接受支持。兩人關係沒有束縛他們,而是使他們更加自信地探索世界,因為知道有伴侶在支持自己。不同的文化當然有不同的愛情規則,但所有文化中的人們都會墜入情網。經歷過愛的人都知道,愛一個人容易,難的是自己可愛。好伴侶的角色不容易當,大多數人不是天生的好伴侶。要使一個關係持久,需要許多的努力。但經常是,無論我們多麼想讓事情順利,它們就是不順利。有時我們的愛會枯竭。有時我們如此渴望被愛,以至會纏住伴侶或忽視他們的需要。愛不再相互、不再有付出有接受。有關愛情的早期觀念  100年前,發現潛意識心理並創立精神分析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愛情的根源不在於青春期的嘗試與失誤,甚至不在於青春期的成功與失敗。他推測說,愛情的根源是在嬰兒期。愛情源於我們的早年體驗。愛情的根深植於母親的懷抱中。他在60 多年前寫出的最後一本書中說道,嬰兒對母親的依賴是最初和最持久的關係,也是所有未來戀愛事件的原型。    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觀念。之所以驚人,是因為在弗洛伊德時代,沒有人把人生早年體驗當回事。心理學家和醫師們都假定嬰兒和兒童沒有社會及情感生活,即使有,也被立即忘掉而不會留下記憶。如此早期的生活體驗怎能有如此持久的影響?早年體驗真的會影響成人期嗎?對弗洛伊德觀念的現代理解  即使在今天,我們對嬰兒成長有了大量了解,嬰兒體驗影響成人期的觀念仍似乎令人驚訝。而事實上,嬰兒和兒童遠比我們曾相信的更複雜。直到最近,心理學家仍認為兒童不過是小型或半成品的成人。但一些非常巧妙的實驗顯示出,事實上,嬰兒並不比成人缺少什麼,只不過是,它們不同於成人。嬰兒和年幼兒童以非常不同於成人的方式,來察覺世界。它們是按照嬰兒而非成人的規則,來活動、看、伸手、抓、說話、思考、甚至體驗情感。    我們的心理成長類似於毛毛蟲,在成長的每個階段,實際上都要轉變成不同於以往的東西。弗洛伊德怎麼可能是對的?在某個生活階段中影響我們的因素,怎麼可能在我們脫胎換骨之後,仍能影響我們?這似乎是不可能的。可是,無可辯駁的證據表明,在某種意義上弗洛伊德是對的。從嬰兒到幼童的變化不在於長得更高大或更健壯,而在於行為方式的變化。從兒童期到青春期、從青春期到成人期的轉換也是如此。我們對周圍世界的知覺和理解一直在變化著。嬰兒的依戀類型  為檢驗弗洛伊德的假設,心理學家必須給「依戀」下定義,並要設法測量它。弗洛伊德把依戀看作依附和依賴。但弗洛伊德實際上並沒有治療或觀察過兒童。英國的精神分析師John Bowlby 和加拿大心理學家 Mary Ainsworth在更系統的調查中,看到了非常不同的東西。在最普通和最令人滿意的嬰兒-母親關係中,嬰兒並不是無助、依賴性的小小附著物。它們是主動、勝任的探索者,以它們的母親為安全基地,並從這個基地出發,探索它們周圍環境中的一切,並嘗試它們新學到的所有技能。    當然,某些嬰兒在這種嬰兒-母親關係中表現更好。它們似乎更自信於母親的可親近性,因而更加自信地向外探索、更確信在自己需要時母親會及時出現。Bowlby 和Ainsworth 稱這些嬰兒的狀況為安全(信賴)型依戀。缺乏這種信賴的嬰兒的狀況被他們稱為非安全型依戀。    為什麼有些嬰兒是非安全型依戀?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但如果換一種問法:「為什麼一些幼兒對母親的可親近性和母親能否及時響應自己缺乏信心?」則答案似乎很明顯。自信源於經驗。如果你總能及時響應我,則我預期下次也能得到你的響應。而如果在我需要你時你沒有響應,下次我就不知道該預期什麼。你想知道、Ainsworth在自己的研究中所發現的,就是這一切。    以上重要步驟能夠幫助我們檢驗弗洛伊德有關早年體驗的影響力的觀念。下一大步,是要開發出一種評估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戀的方法,這樣就不必用幾個星期的時間跟蹤觀察母親和幼兒了。解決方案是一種簡單的20 分鐘實驗室測驗,被稱為「陌生情境」。測驗過程如下。在一個小型研究專用房間里有一把椅子供母親使用、地板上有玩具供幼兒玩,母親和幼兒一起在房間中玩耍,整個過程被錄像。在兩個關鍵性時刻,發信號讓母親出來,讓幼兒自己在房間里呆三分鐘(其中一次是讓幼兒與一位女性研究助手一起留在房間,另一次是幼兒自己留在房間)。    許多心理學家期望在幼兒對母親的離開所產生的反應中,獲得關鍵性信息。但 Ainsworth 不做預先的判斷。她耐心仔細地收集了近三十個嬰兒的資料,此前,她已經用十二個月的時間在嬰兒家裡對這些嬰兒進行了仔細觀觀察。令人驚訝的是,在家裡似乎是安全型或非安全型的嬰兒,當母親離開「陌生情境」房間時,哭喊的情況沒有差別,兩組中都是一半嬰兒哭、另一半不哭。安全型和非安全型嬰兒的區別,在於當母親返回時它們的反應。    在家裡能夠很好地利用安全基地的幼兒,看到媽媽返回時會很高興。他們靠近媽媽、向媽媽伸手,等待被媽媽抱起,至少會在遠處用微笑或手勢愉快地打招呼。這都是要重新建立心理接觸。如果幼兒正在哭泣,則會緊緊抱住母親。媽媽的擁抱具有效果——它使幼兒平靜下來並很快重新開始玩耍。而在家裡不信任母親、不以母親為安全基地的幼兒,在陌生情境中的行為則非常不同。它們非常難以與母親重新團聚。當母親責備說「噢,不要鬧,我回來了」時,幼兒會轉過身不面對母親,不看她。另一些幼兒先向母親靠近,然後轉到一邊悶悶不樂,或者入迷地玩起毯上的線頭或茫然地拍打玩具。Ainsworth把這些嬰兒稱為不安全-迴避型。    另有一類不安全型嬰兒即使母親返回後仍會大哭,但卻無力接近母親甚至不能向母親伸出手。它們會推開母親的擁抱。母親在它們情緒緩和後,會很自然地放下嬰兒,讓它玩玩具。但它們並非真的平靜下來,會在母親身邊激烈地哭很久——但不怎麼理會母親、不再要求抱。短時間後,母親也許能用玩具使它們平靜下來,但效果並不好。Ainsworth稱這類嬰兒為不安全-矛盾型。    事實證明,陌生情境是評估嬰兒依戀的重要工具。世界各地的兒童心理學家把她的工作評為兒童心理學史上五個最具革命性的的研究之一。這當然不僅指她對幼兒的研究。在二十多年中的系列研究中,Ainsworth所培訓的學生揭示出,陌生情境中的安全、迴避、矛盾型依戀類型也明顯存在於成人關係中。這非常令人驚訝。要檢驗弗洛伊德的有關嬰兒-母親關係和成人期中關係的觀念,這也是關鍵性一步。成年期中的依戀類型  在 Ainsworth 解決了嬰兒依戀評估問題之後的近 20年中,成人依戀評估問題一直未獲解決。成人關係的研究簡直就是無從下手。它們發生在廣闊得多的空間和時間中,並且遠比嬰兒-母親關係更具隱私性。而且,成人關係中的大量內容發生在心理中。思念伴侶、思考過去做過的事、思考將要做的事,都完全不需要進行人際接觸。也就是說,許多成人關係是對觀察者不可見的。    幸運的是,Ainsworth 的學生 Mary Main 認識到或許我們不必把伴侶兩人放在一起加以觀察。早年體驗不僅塑造後來的行為。它還會通過塑造人的信念和期望,來產生強大影響。因此她創造了精心構建的「成人依戀會談」,來考察成人對自己的這個觀點的看法:他們如何看待自己與每位雙親的關係。在收集了幾千頁這種會談記錄後,她坐下來整理記錄結果。使她和大家驚訝的是,這種會談顯示出的差異,與 Ainsworth在陌生情境中看到的差異是一樣的。她的大多數研究參加者對與自己父母關係的講述是連貫和可信的。他們似乎珍重這些關係,能很好地回憶早年體驗,以支持自己對父母的描述——描述成親切、有趣、熱情的人等等。她把這些人的依戀類型叫做安全-一致型。    更令人驚訝的是,相當多數量的參加者聽起來就是不安全-迴避型幼兒的成人版本。他們難以描述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即,他們的記憶只是一片空白。而當他們做出愉快或溫暖等的描述時,他們卻難以回憶起童年時代的事件來證明所做出的描述。他們有記憶——如果一位雙親談到他們的童年事件,他們承認自己記得該事件。但他們對自己童年期的理解非常不連貫,以致無法從中檢索出記憶。按認知心理學的說法,他們有記憶,但缺乏有效檢索的線索。這些人一般會縮小早年關係的重要性。他們會說,「我就是我,我不認為自己的過去與現在的自己有什麼關係」。有時,他們不是思考有關於父母的真實意念,而是理想化父母——事事都好、他們是最好的父母、好得不能再好了。在心理學家看來這似乎是失去了與真實體驗和情感的聯繫,並迴避它們。的確,術語「迴避」似乎很符合這類人的特點。但是,MaryMain 不想假定這些表達一定與「陌生情境」相關,最好還是讓數據說話。所以她把這種類型叫做「不安全-拒絕型」,而不是「不安全-迴避型」。    甚至還存在這樣一種「成人依戀會談」的類型:它似乎類似於「陌生情境」中的不安全-矛盾型。這是些背負著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實際上是他們的整個關係史——來生活的人,似乎每個不確定和未解決的問題都被擺到桌面上需要他們解決,並且它們都是今天剛發生的。當問到小時候是否曾孤獨生活,他們會告訴你父母曾去過遙遠的某某天涯海角。似乎一切正常。但然後隨著會談進行下去,他們的情緒緊張起來。他們被遺棄。他們只有五歲。他們不熟悉看管自己的臨時照看者,與她沒有親近感。父母從未曾來電話問候,也未曾送來禮物。他們不停地講述似乎再普通不過的20 年前的事情。一句話,他們沉浸在關係議題中。Mary Main 把他們稱為「不安全-沉迷」型。    Judith Crowell 和 Everett Waters (後者也是 Ainsworth 的學生)近來使用經改造的「成人依戀會談」對夫妻進行研究。他們把這叫做「當前關係會談」。在非常類似的會談中,不詢問成人與父母的關係,卻詢問他們與配偶的關係。與「成人依戀會談」一樣,參加者也被區分成容易識別的「安全」、「不安全-拒絕」和「不安全-沉迷」型。「陌生情境」、「成人依戀會談」、以及「當前關係會談」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工具,用以檢驗弗洛伊德在100 年前提出的這一假說:嬰兒-母親關係是後來成人關係的模板。檢驗弗洛伊德假說  「陌生情境」、「成人依戀會談」、以及「當前關係會談」評估一個人把伴侶用作安全基地的能力。嬰兒的夥伴通常是母親,安全基地行為顯而易見。問題不在於嬰兒依戀行為是否預示了未來的成人依戀行為。問題在於,嬰兒對自己出生後第一個關係的信任,是否會建立起能夠引導後來關係的「信念和期望」。    Waters 和 Crowell 近來公布了兩項重要研究成果,它們相當支持這種觀點:早年體驗能夠影響成人關係。在第一項研究中,他們先測量 50個一歲幼兒在「陌生情境」中的依戀安全類型,20 年後又對同一批研究對象進行「成人依戀會談」。令心理學家們驚奇的是,在陌生情境中為安全型的佔總幼兒數 85%的幼兒,在 20 年後的「成人依戀會談」中是「安全-一致型」。另外,在 12 個月大時為不安全型的幼兒,在他們成年後與父母的關係中,只有 25%的機會變為安全-一致型。甚至嬰兒期到成人期的智商也沒有如此穩定。顯然,涉及父母的早年行為模式,為成人期中的有關家庭關係的信念構建起了模式。    這種關係的影響是否擴展到家庭之外?Crowell & Waters對此做了考察,他們在「成人依戀會談」和「當前關係會談」中測驗了幾百對已定婚的伴侶取樣。他們發現,在與父母關係中是「安全-一致型」的人,相對於其它人,在與未婚夫/妻的關係中遠更可能是安全-一致型的。這也對行為產生影響。無論男女,對戀愛伴侶有安全-一致型信念的人,在被錄象的結婚討論中,顯然有更多的安全基地行為。  對自己的伴侶有安全-一致型信念的人,在艱難地討論難題時,遠更能夠以自己的夥伴為安全基地、請求幫助、解釋自己的需要、並接受幫助和支持。他們也更能夠確認自己的伴侶是在請求幫助、更能夠看到和提供伴侶的所需。而不安全-拒絕型和不安全-沉迷型則都不能有效地與自己的伴侶互為安全基地。他們看不到需要、認為提供幫助就意味著進行責備、或忙於自己的問題而無暇顧及伴侶。    把這些研究成果彙集起來,就能夠發現,嬰兒依戀對成人期中的關係信念和心態產生影響,這種影響還延伸到家庭之外,影響著戀愛伴侶間的行為。初步的研究結果似乎表明,這些信念和期盼也與是否能成為好父母、是否能使自己的孩子獲得安全感有關。    七十五年前,弗洛伊德想到早年體驗會影響成人期的內驅力和動機。現在,這個不可能的假說似乎有點道理。早年關係的確至少與成人的關係信念和關係行為的架構有關聯。這並不意味著你在長大後會與像你母親或父親的人結婚,而只是意味著,我們在很年幼時就懂得了擁有安全基地意味著什麼。當然,與父母的關係並不是對成年後的良好愛的能力有影響的唯一因素。即使你是不安全型嬰兒,你仍有機會返回通向良好關係之路。隨著時間的流逝,足夠的友誼或一位安全型的戀愛伴侶會向你展示出一種不同的信念和行為方式,幫助你返回快樂、慷慨、令人滿意的關係之路。這也許不難做到,但沒有什麼是確定無疑的。在安全型伴侶的幫助下,任何人都能夠學習向伴侶和兒童提供自己從未曾接受過的那種愛。但儘管這樣,這些研究結果仍強烈支持弗洛伊德的觀點:你在母親懷抱中的生活、你在情人懷抱中的生活——這兩者之間存在某種聯繫。人與我:依戀的人  英國的鮑爾比等學者提出依戀理論之後,發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發展了一項強有力的趨勢,依戀關係的發展心理形成和依據以依戀理論的治療。鮑爾比是客體關係理論的創始人克萊茵的三大弟子之一,雖然他和另外的溫尼科特、菲爾貝恩都創立了自己的觀點而並不同於克萊茵的觀點。鮑爾比是將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的部分,結合了人類學等方面的內容,而發展出的一種新理論範式。  依戀理論的重要概念究竟是什麼?它反映的是我們生活的什麼方面?  它闡述了有什麼依戀類型或者象限?  就這二個問題我在這裡作簡略的介紹,我們這裡主要探究的是成人依戀。一.依戀理論的重要概念究竟是什麼?它反映的是我們生活的什麼方面?  依戀理論的核心概念包括依戀對象、安全基地、依戀系統的啟動目標、二級依戀策略。  1. 什麼是依戀關係?  在依戀理論的定義,依戀和依賴是有區別的。依戀是一種普遍的關係,是不管你是否正常或者是誰。你都有的一種人際關係的心理基礎模型,它影響一個人整個一生的人際處理方式,是人的本質。人與人的不同、生活及社會交往的差異可能只是在於依戀關係方式的差異。它不是僅僅指對於某一個個體的依戀關係。  在當代精神分析治療中,作為人的本質被定義為對於關係滿足的追求,而精神分析實踐所關注的是一個人內心的人際關係滿足方式的治療。這和早期精神分析中定義人的本質是性驅力的滿足是不同的。這也是作為當代精神分析學強有力分支的依戀理論所關心的內容。  2. 依戀對象、安全基地、依戀系統的啟動目標:依戀對象對人類來說,最重要的是養育者——母親,當然在某種特殊情況下上也包括父親或者別的養育者。這在嬰兒的0——36月的早期養育中作為一個特別重要的,當一個有足夠以嬰兒為中心的母親能夠以足夠同理的神情關心嬰兒,並且以足夠的養育滿足滿足嬰兒隨時到來的需要時,這時候嬰兒就足夠體驗到一種安全感。溫尼科特在此母親未必需要最好的或者完美無缺的,但可能需要足夠好的。一個足夠好的母親有足夠的同理心和養育方式使嬰兒能夠基本的感受到安全和舒適,這一安全和舒適使嬰兒將來成人後個性中自信、信任他人、具有安全感的基本成功保證。安全基地能夠提供一個被養育者足夠發展自己人格的環境基礎。  在個案研究中,那些母親如果整天板著臉,根據自己需要來養育嬰兒,而並不理解嬰兒的真正需要和對於嬰兒具有同理心,這樣的嬰兒以後往往具有不安全性、不容易信任別人等等問題。嚴重的就容易引發一系列精神障礙。  在嬰兒來說,安全基地來自於那個養育者,那個與之形成依戀關係的個體。那個個體提供一般提供三個方面的內容:A。對於依戀者尋求親近的企圖有反應;B。為依戀者提供一個足夠好的生理、情感安全基地;C。依戀對象作為依戀者探索了解世界,發展自己能力和人格的安全保證。這三種基礎也是依戀系統的啟動目標所需要的。  當一個人在嬰兒時由於糟糕的母親等而無法獲得一種同理的關心和愛護後,他或她就會形成一種錯誤消極的依戀關係。  依戀對象在成人而言則成為更多的人際對象,除了父母之外,最重要的可能是戀人,然後是老師、朋友、團體、組織,或者信仰的對象(如上帝等等)等。例如戀人,一個好的戀人一般能夠提供良好的安全基地,也就是對於以上依戀系統的啟動目標所需要的三個方面給予足夠好的幫助,雖然不可能是盡善盡美的(因為那是不存在的),但可能提供足夠好至少還算好的幫助。這時候個體就可能感覺到溫馨、美好、互相默契等感覺。這說明彼此之間互相發展了某些方面的良好關係。  而有些依戀關係比較有問題的戀人對象可能整天以消極的方式控制對方,這就很容易造成最後的問題。  依戀對象和心理治療的最大同比就是心理治療師,也就是治療過程中心理治療師需要具有足夠的同理去關注病人,而依戀系統的啟動目標所需要的提供了治療師以指導。依戀理論或者客體關係理論的心理治療師一般是作為一個安全基地來關注病人,以是病人獲得一種安全感,然後可能通過客體(依戀對象的治療師等)來內化這一安全感。最後在此基礎上發展完善自己的人格方面,獲得最終的治療。  3. 二級依戀策略:  個體依戀策略按照本性的方式主要有初級依戀策略和次級依戀策略。  初級依戀策略主要是一個個體在遭遇問題或者需要有協助時,能夠主動的去尋求幫助,例如我們可以尋找自己朋友的幫助,以獲得更好的適應。例如我們心情抑鬱時,我們有可能找個朋友談談,獲得他的支持等等。  次級依戀策略則是當初級依戀策略不再有效時,或者說依戀對象對於個體依戀系統的啟動目標所需要的沒有反應時,個體就不得不去尋找其它的依戀策略。如果嬰兒到成人的心理發展中我們經常遭遇這樣的環境,如一個糟糕的母親,那對於個體依戀策略的形成就可能是有問題的。這時候有兩種依戀反應方式,一種是過激依戀方式:也就是個體不放棄其依戀尋求親密的企圖,反而更加猛烈的強化接近這一企圖,直到獲得依戀對象的關心或回應為止。  另一種則是不激活的依戀方式:也就是個體最終放棄尋求依戀的企圖,並以轉移注意力等消極防禦來逃避依戀對象。  但我們不能把這兩種依戀方式輕率的定義為屬於某種人的,其實從最新的研究來看,這可能是每個人身上都可能產生的,唯一的不同是有的人會更多的習慣採取後兩種方式,這樣才構成其生活人際的困境。這一習慣的養成究其原因和其童年的經歷直接有關,一個被糟糕母親養育的孩子,那他的依戀關係就可能是經常屬於後二種,比較少第一種安全型的。二.依戀關係理論闡述了有什麼依戀類型或者象限?  依戀類型,在最早期分為三類型:安全型、迴避型、矛盾型。後來又有四類的分法,現在又有細分為九類或十二類的方法。在早期的分類例子則如下:  但這一類型說現在根據一些觀察,發現並不是說迴避型的人並沒有安全型的表現,而只能說是更少安全型的表現,所以在這個程度上,依戀關係象限的討論成為關注更多的點。  依戀關係象限主要是由迴避和焦慮兩個內容,高和低二個級別構成。                 低迴避(關於他人)           專著焦慮型象限       安全型象限  高焦慮(關於自我)       依戀關係構成     低焦慮(關於自我)         迴避害怕型象限           迴避冷漠型象限                 高迴避(關於他人)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見:  1. 安全型象限的個體表現是不迴避人際且自我焦慮低的類型;  2. 迴避冷漠型象限的個體表現是迴避人際但自我焦慮低的類型;  3. 迴避害怕型象限的個體表現是迴避人際且自我焦慮極高的類型;  4. 專著焦慮型象限的個體表現是不迴避人際但自我焦慮高的類型。  這是個相當有趣的分類型,我們可以了解這裡面的具體表現。這一方式和早期依戀關係的形成有很大關係。  這裡面我們有時候並不是一直在一個象限內的,而是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遊走在各大象限內,但主要看我們是否經常的進入某一特定象限事件內。這可能暗示我們的一些個性趨勢,我們作出某種觀察後可以對於自己有意識的進行某種調整,或者接受某種心理諮詢的協助。  這樣我們就可能具有好的安全依戀模型,而發展自己比較好且幸福的人生。就如榮格心理分析學的前主席卡斯特的著作《成功:解讀童話》(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所說,幸福人生(成功人生)需要信任和放棄片面性,這其實暗示了一個具有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個體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愛,是一種修行!很久以來我們一直在痛苦,或為愛、或為得不到愛。如同一個苦行僧走在修行的路上,卻還沒有參悟到佛。修行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它會使我們的心漸漸地安靜,漸漸地得到解脫。當你一直抱怨沒有愛時,或是付出了愛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是否反省一下自己呢?是不是內心的慾望使我們失去了愛的能力?愛是一個付出的過程,也是一個感受的過程。當好友最終跟我說:我跟了他只是得到了痛苦,可我又無法解脫,只因我太愛他了!我說:既然愛一直在痛苦中遊走,那為什麼不尋求解脫,那還是愛在做怪!愛使我們不捨得,使我們放不下。其實,很多時候,這不是愛,而是內心的一種欲求,一種征服的欲求。而心存平靜才會得到解脫,愛不僅僅需要付出,也要學會接受。付出自己的心,接受他人的心,這樣才會快樂。而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步入了一個自虐的過程,自我征服的過程。錯覺讓我們以為這就是愛,卻往往在愛的真相下受傷的哭泣。很多人這樣對我說:我才不相信愛呢?錢是所有事物的結局。看著他自傲的臉,卻看到了他孤獨的心。不愛是一種孤獨,因為怕傷害,過多的保護了自己,卻沒有享受到愛的過程,這真是一種可悲!當他最終看著那些為愛受傷的人笑,內心卻暗暗地在羨慕別人可以放開好好的愛一場,而他不能,因為心存餘悸,所以不敢去愛,以至於失去了人最大的本能。當我們呱呱落地,第一個本能就是去愛,愛母親的乳汁,愛母親的味道,隨著我們漸漸地長大,隨著一次次被愛情所傷透,我們漸漸失去了愛的能力,用一種假裝的堅強來偽裝自己。卻不知,內心一直有一種力量來尋求著愛,那就是愛的本能。回歸自然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願望,我們渴望去愛,渴望救贖。卻往往被所謂的名利迷住了眼,以至於用一個套子把自己的靈魂緊緊包裹,卻往往喪失愛的能力,這種愛無能讓我們傷悲,也讓我們痛苦。於是,孤獨產生。最終的根源就是不敢去愛,愛這個世界,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的朋友,愛給予我們快樂和痛苦的人。愛的喪失,使一切快樂喪失。而回歸快樂的根本就是回歸愛的信心,只有全心的投入,才會感覺不再孤獨。孤獨只是自己製造的罪。愛,是一個修行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反省的過程。只有對愛充滿信心,相信愛,就會得到愛!文:九尾狐小時候,都接受父母無償的付出,父母的要求也很明確,就是愛——只要你愛他們,父母就心甘情願的付出。所以我們總會以為「付出換回愛這個公式是成立的」,但在其他人際交往中,這個等式並不成立。就好比你製作了一件名叫「我愛你」的商品,對方並不想買,他甚至可以拿起來把玩一下,然後再放下,這是他的權利,誰都沒有權利逼著別人買自己的東西。「我愛你」不能換來「我也愛你」,甘心付出和必須接受之間,沒有直接關係。  你付出是因為你願意,如果在付出前,你沒有考慮對方願不願意接受,這也是一種自私,對方當然有權選擇不接受。我們都知道,接受了別人的付出卻沒能力償還,都會內疚不安的,所以拒絕反而是很體貼的選擇。這世界上很多事付出多少就回報多少,比如天天練習,就孰能生巧。但只有人際關係,是不能一廂情願的用付出交換的。只有不算這筆帳,才能快樂的去愛。不想付出,不是富貴的心態世人都喜歡得到財富,得到富貴。每個人都很努力,但不是人人都能富貴。為什麼呢?王鳳儀善人講到,他兒子在教書,上一個月班時,有休假半個月。王善人就批評他,說當年我在給人扛活,做苦工時,從來沒有缺過一天工,還要多補幾天工,你現在領全部工資,卻休假一半時間。這樣上對不起天地國家,也對不起學校,下對不起學生。世人都想著走運,或者想著什麼最能賺錢,盡量少付出,多收穫。這個心態如何能富貴呢。富貴的人就是付出的心態,一個人拚命努力,但心態越慳貪,這樣也無法富貴。有人說,他突然之間就發財了。錢財沒有無緣無故的來,錢財都是福報所化成的。福報是無形的,錢財是有形的,無形化有形,有形化無形,世間的轉化大致如此。錢財也可以化成福報,錢財布施出去,修橋鋪路,賑災濟困,順應天道,這就是化成了福報。那也不要想著越輕鬆越好。人要奉獻出來,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都可以培養福報。太輕鬆了,泡茶看報紙,睡到八九點才起床,什麼事情都沒有創造,坐著領工資,不過是領自己過去的福報罷了。曾國潘講到看一個家族興旺有三個條件,有一點,就是看子孫睡到幾點起床,倘若很晚起來,估計慢慢不成氣候。曾國潘白天都不睡覺的,認為是虛度光陰。人做事不僅要努力,更要奉獻的心態。經商者,不想自己多賺錢,而想為民帶去便利,這樣子經商能富貴。為官者,不能想著自己享受,而應想著為民排憂解難。這樣,福報才越來越大。在愛情關係中,作為一個被愛的人,似乎聽起來不錯,但其實也有不利的因素。  朱虹,43歲,已經與李傑度過了15年快樂的婚姻生活。「每個人都知道李傑是個大好人」,她說:「他為我做了一切,但是也正因為看起來我和一個聖人一起生活,結果壞人的角色就自然由我來扮演。」  「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分開,我知道李傑會在兩分鐘內找到合適的人,而我已經習慣了依賴他,失去他,可能很難再找到像他這樣待我的人了。」  文潔,38歲,與方裕結婚11年,有一個兒子。文潔是全職主婦,而方裕是一家公司的主管,每天工作很長時間。儘管如此,他還要做晚飯,照顧老婆和兒子。「方裕永遠都是這樣」,文潔說:「我想可能是因為我是家裡排行最小的,完全被寵壞了。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就相信我是特殊的,是值得被人愛的。方裕的爸爸同樣寵愛他媽媽,所以方裕從小看著他爸爸付出的多一些。方裕並不認為自己懼內——他認為擁有這樣的親密關係十分公平。對此他真的十分自信。而且如果我的表現不好,我知道他也會離開的,他知道我對他很依賴。我們彼此很合適。」  而對於曼麗來說,被愛則是她需要的一劑藥膏。在她艱難的童年裡,父母的愛是「間斷的、易碎的、而且總在改變」。伴侶施洋對她的愛卻是「完全的、毫無保留的」。曼麗說:「這是我一直以來苦苦尋找的。為了感到安全,我需要他愛我要比我愛他多一點。」施洋對此表示理解並欣然接受:「我自己有安全感,所以這不是什麼問題。我知道她愛我,這就足夠了。」  在一對愛人中,要被愛的那個人表達他/她的情感,可能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他們可能默認了童年時接受的一種信息,認為接受愛要比給予愛更安全。
推薦閱讀:

【美好的人生就是一種知足常樂的心態】
【經典名言薈萃】1022  幸福原來是一種心態,領悟就幸福;做得多要得少,
淺談收藏心態
告別3種不良心態,輕鬆考試
人生,活得是心態

TAG:安全 | 心態 | 付出 | 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