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額濟納土爾扈特部歷史概述

額濟納旗全稱為「額濟納舊土爾扈特旗」。而額濟納系由「亦集乃」音轉而得名。(元代曾在今額設「亦集乃路」)。

額濟納旗屬「土爾扈特部」,並與和碩特、準噶爾、杜爾伯特合稱四衛拉特。當土爾扈特西遷俄羅斯境內以後,方補以原屬杜爾伯特部之輝特。

土爾扈特蒙古,是中國西北部衛拉特蒙古四部之一。自古以來,他們以「游牧為業,逐水草而居,不事耕耘」。約在16世紀末葉,衛拉特蒙古始分成四部,並形成了衛拉特四部聯盟,當時,雖然產生了以和碩特部首領拜巴噶斯為盟主的聯盟,但由於其生產和生活的特點、四部仍舊處於分牧而局,部自為長的狀態,分牧於天山、阿爾泰山、巴爾喀什湖的廣大地區。

本來,四部聯盟的目的,是在「達爾伽」(盟主)的主持下來解決四部之間可能發生的矛盾以及聯合防禦外敵。然而,隨著各部人口的增長和牲畜繁殖,在以游牧為業的各部之間,必然出現為擴大牧地而產生的矛盾和爭奪。在封建社會裡,游牧民族中心必然出現的這類衝突,對一個鬆散的聯盟來說,各統所部之間的實力發展,打破了維持聯盟的原有平衡,從而出現了各部實力對比的新變化。

17世紀初,準噶爾部實力不斷增長,因而嚴重威脅著以和碩特部首領作為聯盟盟主的地位,威脅著衛拉特其他各部。尤其是巴圖爾渾台吉(噶爾丹之父)恃其實力強大,不但目無其他各部,並試圖兼并土爾扈特部。為此,土爾扈特部首領和鄂爾勒克與準噶爾部的巴圖爾渾台吉不和,兩部關係也隨之惡化。為不屈屬於準噶爾部而喪失本部的獨立於尊嚴,土爾扈特部終於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率其所部西遷。

土爾扈特部西遷的另一個原因,還來自沙皇俄國擴張的威脅。17世紀初,當沙皇俄國的勢力擴張到西伯利亞時,便開始了與土爾扈特等衛拉特各部不斷接觸,為妄圖達到吞併衛拉特蒙古各部及其牧地,侵佔中國西北領土,沙皇俄國採取了軟硬兼施的手段。1607年至1609年沙皇俄國先後兩次派代表團到衛拉特游牧部落,以「不入俄國國籍」不準土爾扈特部在額爾齊斯河流域游牧,對和鄂爾勒克進行威脅,以及要求衛拉特各部「發誓忠於沙皇」。對沙皇俄國的無理要求,遭到衛拉特各部的一致拒絕,並圍攻了沙俄的軍隊反擊了沙俄的侵略。為避免與準噶爾部發生衝突和擺脫沙俄的侵略襲擾,土爾扈特部不得不逐漸西遷。大約歷經14個春秋方越過哈薩克草原,渡烏拉爾河,於1630年來到這塊水草豐美的廣大牧場,打算在這裡建立獨立汗國。

1642年,沙俄利用準噶爾部與土爾扈特部之間的矛盾,唆使巴圖爾渾台吉與沙俄共同進攻土爾扈特,但沙俄的這一陰謀遭到了巴圖爾渾台吉的拒絕。面對沙俄的侵略與威脅土爾扈特蒙古不但沒有屈服,而且攻打了俄國重要的城市阿思特拉罕,不幸的是和鄂爾勒克在攻城中戰死。

和鄂爾勒剋死後,其子書庫爾岱青繼位。書庫爾岱青對沙俄的態度同其父是一樣的,他們公開宣稱「永遠不當誰的奴隸……,不怕任何人」。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的優良傳統。

面對難以征服的土爾扈特部,沙皇俄國自然不會甘心,於是,他們從精神上(改變宗教信仰)和加重經濟、兵役負擔的手段來削弱其力量,妄圖把土爾扈特部變為「己屬」,然而這只不過沙俄的幻想而已。事實是,17世紀60年代,土爾扈特人積极參加了俄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領袖拉辛領導的反抗沙皇統治的農民起義,接著又於1706年、1708年兩次襲擊了阿思特拉罕的各部落以及奔薩斯卡亞和坦波夫斯亞等城鎮,沉重地打擊了沙俄的統治。

在反抗沙俄鬥爭的同時,土爾扈特部也更加懷念祖國和故鄉,自西遷伏爾加河後一直與清政府保持密切的關係。

順治三年(1646年),書庫爾岱青,羅卜藏諾顏向清政府進表貢「附名以達」。

順治十二年(1655年),書庫爾岱青遣使直接同清朝建立聯繫後,便不斷遣使進貢。

順治十四年(1657年)羅卜藏諾顏及其子多爾濟,遣使向清朝政府「貢駝馬二百餘」清朝政府還根據他們的請求以及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同意他們在歸化城(今呼和浩特),進行馬匹貿易以及到青海、西藏熬茶供佛。

噶爾丹起事以後,土爾扈特部參與了維護祖國統一的鬥爭。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阿玉奇「遣宰桑以所部兵千」防守於阿爾泰山之土魯圖,使噶爾丹不敢返回伊犁,噶爾丹死後,阿玉奇遣使「入貢慶捷」。

阿喇布珠爾入藏禮佛,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返回時,其路被準噶爾所斷,便「遣使至京師,請內屬」,清朝政府即封阿喇布珠爾為固山貝子,賜牧色爾騰(今甘肅西北部)。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敦羅布拉什(阿玉奇之子),遣使吹扎布等,歷時三年艱辛,返回祖國,向乾隆奉獻貢品、方物、弓箭袋。乾隆賜宴於熱河行宮萬樹園。並派官員護送吹扎布到西藏禮佛。

從以上事例可以清楚的說明,身在異鄉的土爾扈特部雖然遠離祖國,但始終沒有屈服於沙俄,並一直認定自己是祖國的成員之一。

沙皇俄國對土爾扈特人民殘酷的階級和民族壓迫,終於促使他們下定決心,重返祖國。在首領渥巴錫的組織領導下,經過一番秘密籌劃以後,終於於乾隆三十六年一月五日(1771年2月19日),開始舉行舉世聞名的武裝起義並踏上了重返祖國的東歸征程。數以萬計的土爾扈特人冒著凜冽的寒風,踏著皚皚的白雪在躍馬橫刀的騎士們護衛下浩浩蕩蕩前進。隨後,他們把所有不能帶走的東西燒毀、遺棄,遼闊的草原烈火衝天,濃煙滾滾,憤怒的土爾扈特起義者殺死了居住在他們中間的數以千計的俄國外交官和商人,殲滅了趕來營救的沙俄軍隊。17萬人的東進隊伍在渥巴錫組織下只用了8天時間就通過了伏爾加河和烏拉河草原,把尾追的沙俄軍隊遠遠拋在後面。然而,在進入哈薩克草原時卻遭到了哥薩克的突然襲擊,9000名戰士在這一激戰中壯烈犧牲。二月初,東進隊伍在奧琴峽谷再一次與哥薩克軍隊遭遇,這一次在渥巴錫的親自指揮和全體將士勇猛攻擊下,幾乎全殲哥薩克軍隊,徹底粉碎了哥薩克軍隊的攔截。之後,又與追兵幾經血戰,終於於七月初(8月中旬)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行程萬餘里,及至到達伊犁,17萬人,只剩下八九萬人,損失近半。這一罕見的英勇壯舉,將永遠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的見證。

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以後,由於長途跋涉,衣衫襤褸,幾乎喪失了所有牲畜。對此,清政府給予了妥善安置,在(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碑文中記有:牛馬羊20萬餘頭,米麥4萬多石、茶2萬其封,羊裘5萬多件,棉布6萬多匹,棉花近6萬斤以及氈廬等。並封爵,渥巴錫為卓理克圖汗(勇敢、英勇之意),渥巴錫所部是和鄂爾勒克的後裔,舊稱土爾扈特,分東、西、南、北四路,共十旗。

而額濟納旗亦舊稱土爾扈特,但不在十旗之內。額濟納旗為上述東路右旗納木策凌之後,納扎爾瑪穆特之後裔,納扎爾抹穆特原游牧於伊濟勒河(伏爾加河),其子阿拉布珠爾假道準噶爾赴唐古特(西藏)謁達賴喇嘛,返回時,其路被準噶爾丹所斷,只好留嘉峪關外,並遣使京師,請內屬,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封阿拉布珠爾為固山貝子,賜牧色爾騰,雍正九年(1731年),游牧於阿拉克山等處,後定牧在額濟納河,這就是額濟納旗的由來。額濟納旗自清代以來,一直是獨立旗。王公世襲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夕。


推薦閱讀:

歷史上的隋煬帝是個有為之君 【文化散論】
005商朝雜記——商的起源
姬昌施行仁政,樹立威信,姬發討伐商紂,推翻暴政
歷史第一----三分冊
誰是歷史上最心狠的女人?呂雉、武則天都要靠邊站,竟是一名小妾

TAG:歷史 | 概述 |